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七十六章 帝王心术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时有官船桥畔过,白鸥飞去落前滩。

钓雪亭姜夔宋

白复告退后,肃宗胸臆难平,已过三更,仍无睡意。

作为一个帝王,今天他说的话已经太多了。

若非庆王李琮托孤、李泌担保, 无论他有多欣赏白复,也不敢将真实的心思吐露给白复。

身为帝王,绝不能让他人窥探到自己的志趣喜好、喜怒哀乐。

这是一条铁律

在这一点上,他的血泪教训已经太多了:

自己最宠爱的妃子,也就是青鸾公主的生母,被贬为庶人, 落发为尼;

自己最疼爱的公主青鸾, 元夕夜被人拐走;

自己情同手足的王忠嗣将军被秘密抓捕,死在深牢大狱离恨天;

本以为自己坐上龙椅,君临天下,这些事就不会再发生,然而,厄运接连不断,变本加厉:

自己最仰仗器重的皇子建宁王李倓,被人设计离间,竟死在自己手上;

自己最关照的皇弟永王李璘,被人唆使,在江南起兵叛乱;

自己亦师亦友的重臣李泌,竟不敢逗留在自己身旁,归隐避祸;

自己最疼爱的公主青鸾,再次被人绑票;

张皇后刚跟自己商议储君更替之事,年仅五岁的兴王李佋就意外身故;

自己身旁还隐藏着多少仇敌,还有什么凶险是自己完全没有觉察到的想到这些,肃宗就不寒而栗,望着幽深黑暗、空旷寂静的宫殿,夜不能寐。

坐上这龙椅, 就是孤家寡人

肃宗回想起自己初为太子时的一幕:

那时自己年纪尚轻, 还正是父慈子孝的甜蜜时光。

那一日,寿王李瑁的生母武惠妃被厉鬼索命、暴病而亡。自己陪父皇来到武惠妃寝宫,见到武惠妃的死状,自己万分恐惧,蜷缩在父皇身旁低声啜泣。

父皇铁青着脸,对自己说:“亨儿,永远不要人知道你最爱的人是谁。否则,她们会一一离你而去”

作为帝王,挚爱之人就是罩门和软肋,一旦对手知道了,必然会从此处下手。

想到这里,肃宗脑海突然灵光一闪,思衬道:“父皇早就看到这一点了,为何还如此宠爱杨玉环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杨玉环固然美貌多情,但后宫三千佳丽,个个貌美如花。更何况相处这么多年, 就算不烦,也都腻了。

为了让贵妇娘娘吃到家乡的新鲜荔枝,不惜调动流星探马,十万里加急,将荔枝送抵长安。

此举,可媲美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

杨玉环三千宠爱于一身,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父皇为何要将对贵妃的宠爱,让天下皆知

父皇刻意营造出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舆论,又是为何

安禄山之乱,最大的祸根不是杨国忠,而是父皇。正是父皇姑息养奸,才养大了安禄山这头忘恩负义的中山恶狼。

叛军攻入长安,烧杀抢掠,禁军却无法照顾家人,只能奉旨陪皇亲国戚狼狈出逃。

马嵬坡哗变,禁军将士的仇怨不仅是针对杨国忠,更是针对父皇。

禁军将领的本意是以清君侧为名,将父皇和杨国忠等奸臣趁乱除掉,拥立储君登基。

哗变的目的之所以发生变化,问题就出在这儿:所有禁军将领都深信父皇爱杨玉环胜过爱自己的生命。

正是利用这一点,禁军统帅陈玄礼才提议,以命换命。杀掉杨贵妃,是对父皇最大的惩罚,更能让其幡然醒悟,后悔余生。

当杨玉环被缢杀的尸体放到三军阵前时,众将终于放下了对父皇的怨恨,三军气消,冰释前嫌。

好一招丢车保帅,李代桃僵之计

陈玄礼这招妙啊,转移视线,误导众将,瞬间把禁军哗变这么凶险的事摆平了。

难怪父皇事后竟没有怪罪于他,时至今日,依然让内侍监高力士和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陪伴其左右,亲密如常

这件事的真相,早已尘封,恐怕当世只有这三个人才知吧。

可惜贵妇娘娘了,还真信了父皇的话,以为只是为了骗过禁军,服药假死而已。估计杨玉环在地下还心心念: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姜还是老的辣啊”

想到这里,肃宗遥望玄宗居住的兴庆宫,眼中流露出一抹难以名状的复杂表情

从大明宫返回巴蜀会馆的路上,白复的脑袋如一台精密制造的浑天仪,反复计算着每一个细节:

除掉肃宗后,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从明牌上来看,一旦肃宗驾崩,有机会登上帝位的人选,依次是:太子李俶李豫、太上皇李隆基、越王李系。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利害关系,背后是不是还有潜藏之人,尚需进一步挖掘。

如今时局虽然纷繁错杂,但朝廷秩序井然有序。肃宗大权在握,朝中重臣、领兵统帅大都听命于肃宗。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夺权,依靠寻常手段很难办到。

就以玄宗、太子李俶、越王李系三人来说,若想篡位,只有通过非常手段,譬如下毒、刺杀、发动宫廷政变等激进方式。

关于饮食,历代帝王都有严格的核验程序。要想在饮食中下毒,几乎做不到。

同理,想通过刺杀谋害君王,也几乎没有胜算。荆柯刺秦之后,鲜有发生。

而且,通过下毒、刺杀等方式,倘若成功,君王之位必然落在储君头上。受益者太过明显,所以,一旦实施,太子是第一嫌疑人。除非是有人故意陷害太子,否则都不会采取此种手段。

正因为这个道理,倘若是玄宗、越王李系想要篡位,不会选择下毒、刺杀等方式,最佳方案就是发动宫廷政变,趁乱一举夺权。

说到发动政变,玄宗可是轻车熟路、行家里手,当年他就是靠“唐隆政变”一举上位,成为最终赢家。

那么,历史还会重演吗”

回到巴蜀会馆,白复找来黄震一起密议此事。

黄震此时已是川帮长安分舵的舵主,行事更加机警睿智。白复这次回长安后,很快融入京师,跟黄震的筹划不无关系。

白复问道:“震哥,玄宗当年仅是一名普通的皇族子弟,躲在暗处,才能够秘密策划,最终发动唐隆政变。

如今玄宗手上无兵无权,又被肃宗严密监控,要想篡位,势比登天。可不知为什么,我就是怀疑他”

黄震略一思索,道:“离恨天关了你三年,玄宗跟你仇深似海,会不会是你先入为主”

白复眉头一皱,道:“也有这种可能。我甚至怀疑,正因如此,所以陛下才选我入主千牛卫。

但如果玄宗真要发动政变,他会通过什么人来完成此事”

黄震从密匣中取出几张信笺,递给白复,道:“我也说不好。我最近收到情报,弥勒教在长安死灰复燃,两者之间会不会有某种关联”

白复看完密信,道:“方大人还在长安吧捕神火眼金睛,这一切估计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33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