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四百六十三章 刀下留人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节选自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刘过宋

长安城西南独柳树下,人山人海,因为今日要在这里处斩公孙大娘和“霓裳十三钗”。

公孙大娘及其弟子名动天下,平日竞舞,万人空巷。没想到今日竟落到这般田地。围观百姓无不唏嘘感叹。

虽然众人皆惋惜,但涉及行刺皇帝,乃是莫逆大案。一不小心打成同党,株连九族。

不但与公孙大娘平日交好的文人墨客噤口,连文武百官也不敢上奏求情。

今日碧空如洗,冬日暖阳,正是行刑的好天气。

七妹笺罗对盈袖道:“九妹,你说青鸾能想出法子,将咱们从法场上救下吗皇帝陛下可是最疼爱她啊”

盈袖叹道:“唉,要是别的事,青鸾或许能搞定。可这次师父犯得是谋逆大罪

这一点,从无人来看咱们就能得知。平日里与师父交好的那些王公贵族,连探监都不敢,生怕惹祸上身。可见后果之严重。”

若菱眼神黯淡,泣道:“三姐,司马公子也不知怎样了,好想再见他一面。”

红绡不屑道:“你那司马公子,我看不见也罢。这十多天了,连个人影也没见着。就算天牢进不来,托人带句话总是能办到吧。

平日里花前月下,全是骗你的鬼话”

若菱把眼泪一收,道:“我不信,他不来,定有他的理由。可惜我不能当面问他了。

随他去吧,记得我也好,忘了也罢,从此人鬼殊途,各自天涯。”

红绡冷哼一声,道:“你若不信,过两天去红袖招看看,保不齐司马公子又和哪个俏小娘好上了。”

笺罗奇道:“三姐,你的意思是,咱们死不了”

红绡闭目养神,道:“或许吧。”

盈袖道:“三姐,你如何得知”

红绡啐道:“侬脑子瓦特啦动动脑子好伐。别老是爱来爱去,被公子们骗蠢了。

以青鸾的性情,如果她救不下师父,今天排除万难也会来刑场跟咱们道别,见上师父最后一面

到这个时辰还没来,一定是找到办法啦”

笺罗仰望蓝天白云,期盼道:“小师妹,你快点来啊,再不来,师父和众姐妹可就成刀下之鬼了”

“时辰已到,行刑”

监斩侯一丢火签,十数名头戴紅巾,膀阔腰圆的刽子手喝下烈酒,然后一口喷在刀头上,再将刑刀高高举起。

“快闭上眼睛。”许多妇女将小孩子的眼睛蒙住,不忍直视。

“刀下留人”

一声轻叱从远处传来,两匹骏马向刑场方向,疾驰而来。

监斩侯对吼声无动于衷,对刽子手喝道:“动手”

谷 十数把雪片大刀凌空挥下,划出一道弧线,在阳光的映衬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嗖嗖嗖”数枚暗器从人群中射出,击中刑刀,将刑刀弹开。暗藏在百姓中的唐门弟子在关键时刻出手。

马如流星,转瞬即到,正是青鸾公主和白复。

青鸾公主不等骏马停稳,一踩马镫,一个飞旋,跃上行刑台,高举手中盘龙金牌,对众人道:“陛下有旨,此案已查明真凶,公孙大娘及其弟子无罪,即刻释放”

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可见公孙大娘确实受人爱戴。

青鸾公主走到监斩侯面前,裙摆一闪,一脚将其踹翻。青鸾公主对左右将士喝道:“此獠胆敢违抗圣旨,把他给我捆了,移交大理寺严查”

青鸾转身,跪在公孙大娘面前,泣道:“师父,徒儿来晚了,让您老人家受委屈了。”

公孙大娘睁开秀目,叹了口气,道:“青鸾,你们还是找到她了”

原来的线索已断,只能另辟蹊径。

方曙流不愧是捕神,竟从张旭的草书中发现了一些端倪。

京师中认识公孙大娘的达官贵人不少,但能精准捕捉到公孙大娘神韵的,莫过于“草圣”张旭和“画圣”吴道子。此两人皆从公孙大娘剑舞中,体悟到用笔之道。

尤其是吴人张旭,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从中悟得笔法的意境和神韵,至此,草书大有长进,豪放激扬,放荡不羁,开宗立派,自成一家。

方曙流带着白复找到了张旭,想多了解一些关于公孙大娘的情况。

张旭性嗜酒,答非所问,左手持蟹螯,右手执丹经,若狂若颠,不知醉与醒。敷衍两人几句,便伏案沉沉睡去。

张旭家中,虽然家徒四壁,但整个客厅,横七八竖,挂满手书条幅。

捕神最擅长的就是勘察现场,见张旭睡去,也不告辞离开,自顾自地打量张旭整屋的书法。

白复曾于弘文馆碑林临摹过数年碑帖,此时见到张旭真迹,如进宝库。

张旭狂草恢弘大气,任情肆意,但点画线条皆都有法度:笔墨、线条,如走龙蛇、刚圆遒劲;结体、布局时轻时重、险峻万状、绎智遗形;情态、气势倏忽间,变化无常、如急风骤雨般不可遏制。

白复手指虚划,以指代笔,凌空临摹张旭手书。只觉酣畅淋漓,物我两忘。

不等白复临摹完毕,方曙流将白复叫过一旁,指着客厅正中两幅字迹问道:“根据落款,这两幅字都是张旭观完公孙大娘剑舞之后,有感而书。

据我所知,白老弟也是丹青国手。你可看出端倪”

白复在书法一途上也下过数载苦功,一见这两幅字,立刻发现其中蹊跷之处。

这两幅字都是出自同一年,书写前后仅差三天。

但两幅字气势却大相径庭:一幅如野马飞鸟,疾势奔逐,孤蓬自振,低昂回翔,惊沙坐飞。

另一幅如天地落纸,暴暴乎乘云烟而迅起,盲风异雨,惊雷激电。收笔时,风止云息,气蒸霞合,倏忽万里。

白复摇摇头道:“不对,以张长史的精湛技法,不可能在三日之内字迹变化如此之多”

方曙流点头赞道:“不错,这两幅字的症结不在张旭,而在公孙大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401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