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九十二章 岐王作乱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秋兴八首杜甫

二更鼓响,嗣岐王李珍全身披甲,登上九仙门城楼。大明宫西北门

嗣岐王李珍挥动手中火把,向不知所措的羽林军士兵们声明大义:“李亨灵武篡位,得位不正。收复两京后,不思悔改,纵容李辅国、鱼朝恩等阉党祸乱朝纲,导致安史之乱一直未能平定,前线十数万大唐将士白白捐躯,死不瞑目。

如今李辅国等阉人更密谋毒死太上皇,危及大唐社稷

今夜我等应当勠力同心,诛杀李辅国等阉党、拥立太上皇重返王座,以此安定天下

倘若有首鼠两端,暗助逆党者,一律夷灭三族”

大明宫最重要的宿卫力量羽林军,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落入了嗣岐王李珍的手中。

嗣岐王李珍动员完毕后,右羽林军大将军刘从谏率领右羽林军从西北角攻入内廷。

嗣岐王李珍留在九仙门坐镇指挥,随时准备策应。

阒寂无声的大明宫顷刻间杀声震天。

与此同时,左羽林中郎将刘桓率心腹死士直扑太和门的左羽林军官署。

此时,左羽林军当值的将领正在酣睡,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刘桓等人砍下首级。

左羽林大将军郭英因家中长辈患病,请假留在家中照顾,躲过兵变这一劫。

左羽林中郎将刘桓夺取左羽林军指挥权后,带领数百名羽林军,从太和门大明宫东南门进入大明宫。

左羽林军穿过东内苑的龙首池,来到崇明门大明宫小南门。

崇明门是分隔“外朝”与“内廷”的一道重要宫门,一旦杀进这道门,就意味着政变的性质变了,不仅是铲除奸党、“清君侧”了,而是公然造反,与大唐皇帝为敌了。

刘桓等人一路杀进内廷,沿途撞开多处宫殿楼阁,高喊着要诛杀李辅国等阉党。

与此同时,刘从谏率领右羽林军穿过麟德殿南下,搜捕还周殿、承欢殿等寝殿。

今夜张皇后没有在此居住。右羽林军一路搜捕下来,未能抓获张皇后及其三岁幼子定王李桐。

右羽林军只好将一众宫女、宦官捆绑,等待嗣岐王李珍发落。

由于宫中的守卫部队猝不及防,刘从谏与刘桓率领的两路羽林军人马进展顺利。他们分别冲破宫中各道宫门,在宫内长驱直入,很快便按照计划抵达紫宸殿。

三更时分242点,在九仙门城楼焦急等待的嗣岐王李珍,听见羽林军将士的欢呼声,知道政变军队已经顺利攻进大内禁中,在紫宸殿胜利会师。

嗣岐王李珍当即率麾下士兵浩浩荡荡地杀入大明宫,执行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活捉肃宗,诛杀张皇后、李辅国及其亲党。

内侍别省内谒者监王道成亲自为嗣岐王李珍带路,王道成道:“今晚圣上留宿蓬莱殿,张皇后也在此侍寝。”

嗣岐王李珍抵达时,近千名羽林军已将蓬莱殿团团围住,数百支熊熊燃烧的火把,将蓬莱殿照的宛如白昼。

透过窗棂,隐约可见肃宗、张皇后等人衣衫不整、鬓发散乱、乱成一团。

嗣岐王李珍得意大笑,厉声喝道:“李亨,你马嵬坡策动兵变,杀戮贵妃杨氏满门;灵武篡位,列土分疆,无君无父。

如今,你又纵容阉人李辅国,设立秘密机构獒卫,随意抓捕朝廷重臣。不经三司会审,就将朝廷重臣下狱问罪,酷刑折磨。獒卫所做之事,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李辅国、鱼朝恩等阉党祸乱朝纲,导致叛军一直未能平定,前线十数万大唐将士白白捐躯。

为匡扶社稷,佑护大唐江山今日,我奉太上皇圣旨,将你捉拿归案,以正国法”

话音未落,内侍监王道成张大了嘴,突然发出了一声低沉的惊呼。

众人循声望去,蓦然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奇异的景象:蓝丝绒的垂拱天幕中,出现了星光点点,宛如一片缤纷夺目、晶莹璀璨的流星雨。

流星雨在天空划出完美的弧线,如暴风骤雨般,呼啸而来,倾泻而下。

“是床弩铁箭快快列阵”叛军将士大惊。

叛军猝不及防,近百名将士被床弩当场射杀,倒在血泊之中。

右羽林军大将军刘从谏作战经验丰富,大声疾呼:“赶快熄灭火把”

不等火把熄灭,第二轮箭矢从蓬莱殿附近的几座宫殿屋檐上射出,将来不及使用护盾的士卒逐一射杀。

蓬莱殿毗邻的清晖阁、紫宸殿、绫绮殿等殿宇的屋脊上,纷纷现出神箭手的身影。

只见一支火箭从蓬莱殿的屋檐上射出,飞到半空时炸开,绽放出一朵巨大、绚烂缤纷的礼花。

只听大明宫内,喊杀声四起,从黑暗的角落中,窜出无数全副武装的将士,将叛乱的羽林军团团围住。这支军队战袍华美、铠甲鲜亮、武器锋锐,正是大唐皇帝的贴身护军千牛卫。

右羽林军大将军刘从谏大惊,道:“不好,中埋伏了”

左羽林中郎将刘桓冷笑一声,道:“咱们的将士有近千人,都是禁军精锐,何惧之有”

千牛卫大多都是宗室子弟,素来华而不实。嗣岐王李珍闻言,这才定下心神。

火光中,只见一名小将,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身穿蜀锦虎头战袍,外罩狻猊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手持玄铁厚背刀,站在阵前,高大挺拔,郎将白复

白复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道:“尔等已为鱼肉,还不速降”

左羽林郎将沙诚忠大怒,手持镔铁铲,冲到阵前。

左千牛卫郎将李像见对方单枪匹马杀来,当即上前迎战。

双方在阵前交手,沙诚忠弓马娴熟,将镔铁铲舞得虎虎生风,如雪花盖顶,势大力沉。

李像心中不禁冷笑。在白复的调教下,他的剑法早已经化繁为简,从剑舞般的绚烂夺目,变成干脆利落的夺命之剑。

李像不急着反击,一边寻找着对手的破绽,一边像弯弓一样,蓄积着爆发的能量,等待致命一击。

三五个回合后,沙诚忠暴雨般的强攻无效,挥动镔铁铲的速度开始减慢。

李像故意卖了一个破绽,沙诚忠不知是计,挥铲便砍,李像侧身躲过。趁着沙诚忠招式转圜的间隙,李像反手一剑,锋锐的剑刃划过沙诚忠的脖颈。

“噗嗤”,鲜血喷溅而出,沙诚忠手捂脖颈,瞪大双眼,带着不可思议的神情,缓缓倒下。

千牛卫立刻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此消彼长。叛军将士对望,看见彼此眼中的惊惧,人人骇异,士气顿时大挫。

右羽林军大将军刘从谏麾下的几员大将也都是满脸惊惶:“千牛卫何时变得如此厉害”。

白复深谙兵法,洞察人性

一见李像得手,白复马上抓住战机,向叛军士兵喊话:“你们都是忠于陛下的宿卫之师,何苦追随岐王李珍造反

太上皇与陛下乃是父子,岂会与侄子联手,诛杀自己亲生儿子

更何况太上皇年事已高,怎会放着颐享天年的好日子不过,来趟政变这浑水

岐王李珍矫诏,你们都被他蒙骗了犯下诛灭九族的大罪

如今之计,唯有尽快将功补过

只要你们随我一起,调头剿灭乱党,平定叛乱,陛下不但既往不咎,还会给你们加官进爵,封妻荫子

立下救驾不世之功,就在今日”

白复言之戳戳,话语极具煽动性,叛军将士面面相觑,犹豫不决。

“机不可失”

白复眼中精芒一闪,高高举起肃宗赐给他的千牛刀,厉声喝道:“见此刀,如见陛下

你们还等什么,还不动手,诛杀叛贼”

千牛刀亮出,如大唐皇帝亲临

这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眨眼之间,天平的砝码便倒向白复这边。

叛军士卒纠结之心终于崩溃,羽林军将士只迟疑了短短的一瞬,便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挥动刀枪,刺向叛军首领。

右羽林军大将军刘从谏及其心腹,当即被一部分倒戈的士兵乱刀砍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01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