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三百九十五章 螭龙鼎丹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元

武曌默然点头。唤人打来一盆冰冽的井水,放在面前。盘膝打坐,片刻间,从口中缓缓吐出一口淡黄的真气。这真气如有灵性,飘渺不定,慢慢地潜入井水中。真气与冰寒井水一遇,慢慢凝结成一颗鸽子蛋大小的金丹。

武曌久久看着这枚金丹,安静不语。最后叹了口气道:“日月当空,胜却人间无数。然,千里相伴,终须一别”

武曌说罢,召唤白复到身旁,不容置疑地对白复说:“吞下去”

未等白复反应,武曌出手,快如闪电,将金丹送入白复口中。

白复大骇,以白复今日之武功,竟然未来得及反应,可见武曌武功之高。白复只觉金丹入喉,瞬间化做一股冰冽寒泉,流入丹田脏腑之中。

郦雪璇忙问:“这是何物”

武曌凄美一笑:“这就是第九鼎的鼎丹”

“什么”白复和郦雪璇大惊。

“正如你们此前所知,盘古八鼎蕴含洪荒巨力,岂是人力所能驾驭。天下部落中最具智慧的八大长老以身殉鼎,铸造出第九鼎。

大禹通过第九鼎,向上天借出蕴含的盘古开天辟地的力量,帮助人类统驭万物,从而移山填海,治水成功。

第九鼎却因为人类的智慧、灵性、鲜血、性命注入,在拥有了人类智慧的同时,也拥有了人类的人格,更继承了人类的私欲和残忍。

在拥有了这种开天辟地的力量之后,第九鼎再也不想归还向上天借出的盘古之力,期待统御盘古八鼎,永远拥有召唤诸神的力量。

于是,第九鼎将魔掌伸向了人类的首领,深深影响了大禹、夏桀、商纣等君王的心智。

武王灭商后,废除以奴隶为人牲,祭祀九鼎的残暴祭祀仪式,将八鼎的盘古之力再次归还于天。

吕尚在封神台,销毁第九鼎,封印第九鼎的邪恶力量。

第九鼎封印后,所有人都以为将万世太平。然而,第九鼎的幽灵却没有被完

全灭除。

在商纣王鹿台自焚时,崇侯虎、费中和恶来三人趁乱,偷偷凿下了第九鼎鼎底的星云图、一侧鼎耳和一只鼎足,各自携带,分头潜逃。

第九鼎的一缕幽灵顺势遛出,渗入这三块鼎身残片,潜伏在人间角落,等待机会,诱惑着人类的私欲,挑选着商纣王般的下个宿主。

隋文帝杨坚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无意中获得了恶来当年偷走的九鼎残片青铜铸成的螭龙鼎足。杨坚将这只螭龙雕琢成一枚青铜印玺,爱不释手。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青铜螭龙印玺成为他最钟爱之物,形影不离。

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杀死后,青铜螭龙印玺经宇文化及、窦建德之手,最终流落到了隐太子李建成手里。

谷 李建成的门客花拉子密将青铜螭龙印玺一分为二,以西域炼金术分别冶炼。用螭龙龙首,率先炼出一枚螭龙金丹。

剩余螭龙龙身,花拉子密试图炼出一套毗沙门天王的龙鳞战甲和一把绝世神兵。

螭龙金丹代表权力和权谋,龙鳞战甲和绝世神兵代表武力和战争。李建成若有这三件宝物加持,定能战胜秦王,顺利登基。

生死存亡之际,天策府率先发难,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掉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为保太子血脉,花拉子密功亏一篑,只好放弃炼制战甲和绝世神兵,带着李建成仅剩的幼子连夜出京,逃亡西域。螭龙龙身从此不知下落。

李建成被杀后,螭龙金丹自然落入秦王李世民之手。

秦王拥有了螭龙金丹后,如虎添翼。荣登大宝,并吞海内,征伐四夷,横扫天下,被誉为天可汗,成为千古一帝

吾自太宗先帝手中无意得到螭龙金丹,披肝沥胆,忍辱负重,将魔门和佛门融会贯通,练成独尊八荒六合的武功,修成纵横天下的智慧。

群雄叩首,神魔慑服,威震环宇,成为千古第一女皇帝

千秋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李唐后人,只知道盲目遵从先祖遗言,“据金丹,得天下。”却不知金丹乃指鼎丹。李家皇子一个接一个,服食江湖术士炼制的丹药,越吃命越短,愚不可及

你刚才吞下去的这枚金丹就是螭龙金丹,也就是第九鼎的鼎丹

持有此丹,如同得到第九鼎加持。每日用螭龙金丹吞吐修炼,就能重新导引出盘古之力,可获无上神通和智慧。

但第九鼎包含了人类的灵性,也包含了人类的欲望和残忍,是福是祸,祥与不祥,要看持有人的修为和造化。

第九鼎鼎丹入体,如道心种魔,明日乱大唐者必是你白复江山代有豪杰出,各扰生民數百年未来天下如何,就看百姓的造化啦”

白复一听,头都大了,鼎丹入体,魔种入身,如同遁入魔门,将来如何自处

武曌似乎读懂白复内心,笑道:“人心中有光明,人心中亦有黑暗。如同白天与黑夜,是事物的两面。

光明如良知,能增长智慧,明禅悟道;黑暗是力量之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圣贤治国,不是要消灭黑暗,而是不要让黑暗夺走光明。就像易经明夷卦的启示,倘若某位君王一心想消灭天下所有的黑暗和罪恶,恐怕就是最大的黑暗与罪恶。

阳光的颜色不是无色,而是世间所有颜色的混合色。

唯有道心种魔,阴阳平衡,得中方是久长之道。

正如尚书大禹谟所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武学、治国莫不如是。”

武曌语气由弱转强,说到最后,长身而起,在屋内踱来踱去,满脸红光,激奋高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31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