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七百九十五章 君臣道术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节选自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李煜南唐

郭子仪统率七万胡汉混合兵团攻击范阳、扫平河北之策,被宦官鱼朝恩破坏阻挠,竟不能成行。

数日后,川帮长安分舵黄震发来情报,详细记录了鱼朝恩是如何一步一步因势利导,最终让肃宗改变主意。

白复看罢军报,扼腕叹息道:“少年求学时,师父和徐太傅最爱给我讲历史典故。我读史书,都是把书中的人和事当做故事来读,总会痛惜帝王将相们没有采纳逆耳忠言,铸成大错。

然而,活久见,经历的多了,才发现,春秋、史记、汉书这类史书不仅仅是历史书,更是预言书。许多匪夷所思的往事,竟然一遍又一遍重现。”

秀才也叹道:“陛下灵武继位时,虽然名分不正,但兢兢业业,励精图治,闻过则喜,颇有中兴明主的气象。为何到了今日,形势大好,反倒觉忠言格外逆耳呢”

白复道:“斯以为,人的天性就是爱听表扬,排斥批评,而所谓克制天性、闻过则喜,要么是因为野心大,能忍,如曹操、司马懿;要么是因为不得已,必须忍,如刘邦、刘备。

陛下灵武登基,满朝文武皆是草台班子。军情危及,每日都如同行走在悬崖边缘,一步行差踏错,都有可能让大唐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此时,陛下当然会虚心倾听一切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等到收复两京,尤其是玄宗正式下诏让位后,陛下稳坐龙椅,心态自然发生变化。

虽然史思明再次谋逆,但主谋安禄山已死,平叛大局已定,只要唐军不犯大错,歼灭叛军只是时间问题,陛下已经养尊处优,不愿再为细枝末节之事听取各种烦心的逆耳忠言。

另一方面,处在陛下的位置上,面对的是无数个颜真卿、张镐大人递交上来的无数奏折。各种意见纷至沓来,多如牛毛,听不过来。

陛下如果虚怀若谷、亲力亲为的话,那么即使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

常见的决策策略是:只听一两个心腹重臣的意见,然后乾纲独断。

即使有很多决策是错的,也没关系,因为一来有更多且更重要的决策是对的;二来大唐地大物博、家底厚,即便不少决策失误造成损失,也能够靠百姓和时间,休养生息,慢慢修复。

君王治国跟庄家赌钱一样,都是下注赌大概率这一边,只要时间足够长,总是赢面大些。

这番道理也不完全是我的见解,而是李泌先生的体悟。李泌先生正是及时觉察到了陛下心态变化这一点,才在收复长安后,辞别陛下,归隐衡山。

李泌先生来得从容,走得洒脱,因为他没有功名利禄的牵绊。在他眼中,自在才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

世人惯于用权柄大小、地位尊卑、财富多寡去评价一个人成功与否,可李泌先生却视名利如粪土。

李泌先生曾对我言,事世诡谲多变,名利富贵如过眼云烟,变幻无常。追名逐利,必将殚精竭虑、患得患失、夜不能寐。为了在仕途上,更上一层楼,不仅会抛弃善良,甚至会被欲望左右,泯灭人性,丧失性命,祸及子孙

李泌先生不亏是道家人物,风流洒脱。只可惜,如今天下,像李泌先生这样的真名士,已经不多了。”

唐夔看完军报,道:“如果说鱼朝恩真有良策打动陛下也就算了,我看这份他说服陛下的奏报,言之无物,满篇都是令人肉麻恶心的逢迎之话。真不懂,为何陛下竟看不穿”

白复转动手中钱币,钱币在指尖上下翻飞,灵动不已。

白复淡然道:“三哥,因为你现在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唐官吏,所以别人恭维你就不会太费心,而如果你有朝一日位高权重,轻飘飘一句话就能帮人富贵、定人生死,那么就会有无数智慧过人的能臣干吏绞尽脑汁逢迎你。

宦官这类阉人最擅长察言观色,李辅国和鱼朝恩都是此间高手。

你一旦对这种顶级高手的溜须拍马笑纳了、适应了、坦然处之、习以为常了,那么,别说什么逆耳忠言了。倘若有人恭维你的话语不够热烈、不够极致,你都会觉得此人话语刺耳、面目可憎、忠诚不够。

我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总会感觉弄臣、宦官们那些恭维太过火、太肉麻,所以陛下应该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不应被阿谀奉承之言蒙蔽。

但这只是咱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我们没身处在百官跪伏的金銮殿里,没坐在那气焰熏天的位置上,没手持生杀予夺的权杖而已。”

唐夔听罢,半晌一言不发。秀才好奇问其缘故。

唐夔叹了口气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如今生逢乱世,一切皆有可能。

复哥儿,倘若有一天你黄袍加身,会不会你也变成这样的孤家寡人咱们几个连兄弟都没得做了。”

白复哈哈大笑,拍了拍唐夔的肩膀道:“三哥,你放心,我有自知之明,我成不了曹操和司马懿。

我在渝州时,机缘巧合,偶遇一位认得我师父的老人家。她老人家评价我师父,说我师父智勇双全、天下无双,唯一的弱点就是出身寒门读书人,心不够狠辣。

我当时不以为然,还反诘了几句。

老人家道,乱世枭雄,乃是上天注定。

这位老人家拿张良和刘邦举例,刘邦出身草根,张良家族五世相韩,两人身份天差地别。但张良却亲口称刘邦为沛公殆天授,甘心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老人家说,秀才进士最多是宰相的种子,而流氓无赖才是皇帝胚芽。

所以,我们这种读书人虽然满腹经纶,却不是当枭雄的料。辅佐明主治国平天下,才能有所作为。”

秀才道:“看完军报,我有一事不明。郭令公被鱼朝恩如此欺辱,于公于私,他都应该据理力争,为何他缄口不言,听凭鱼朝恩干政弄权。”

白复沉吟片刻,道:“这恐怕就是郭令公的过人之处了吧。邺城之战,鱼朝恩作为观军容使,对九大节度使指手画脚,这才导致了邺城大败。

邺城战败后,郭令公只字不提鱼朝恩的过错,以一己之肩将战败的罪责扛下来。这不仅是胸怀,更是朝堂生存的智慧。

兵法云: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曹操将这句忿速,可侮也,解释为疾急之人,可忿怒侮而致之也。

为将者,性格一定要持重、要厚重、要稳重。如果刚急易怒,心胸褊狭,敌人就会利用你的性格弱点,激怒你,侮辱你,引你上钩。

纵观历史,奸佞之所以能够扳倒忠臣,往往是因为他们总能利用一些下作的手段,激发忠臣的愤怒和极端行为。而这些极端行为,往往会被奸臣们借题发挥,扣上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图谋不轨等谋逆大帽子,最终引发帝王对忠臣的猜忌和警觉。

若我所料无误,鱼朝恩阻挠郭令公掌兵,仅仅是第一步。他就等着郭令公幡然大怒,咆哮朝堂,犯下大错。如此这般,他不但能破坏掉彭原对策,还能除掉郭令公这个心腹大患。这才是他的连环计。

只可惜,他的对手是郭令公。郭令公深谙兵法、老谋深算,怎会看不穿他的拙劣之计。

朝廷再次将其免职,郭令公却只是哈哈一笑,二话不说,该干什么干什么,无怨无悔。

这种与世无争,就如同武学中的以柔克刚,让鱼朝恩一拳打在了空处。只要郭令公倒而不死,就一定能找到反击的时机,重掌兵权,铲除宵小,重整河山。

相比于殿前撞柱死谏、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忠臣,居易佚命,以待天时,顺势而为,这才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98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