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七百一十章 邻家有女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李商隐

提审田膨郎完毕,白复从京兆府返回巴蜀会馆。只见巴蜀会馆外的空地上,有一个绾了三个鬟的少女,脚穿木屐与几位少年蹴鞠。

众少年身手矫健,动作娴熟,接球踢球,腾挪躲闪,如杂耍一般。

鞠球时不时被踢向半空,高达数丈。落下时,鞠球如被磁石吸附,依然稳稳停在几人脚背之上。

少年们技艺精湛,引得路人引颈围观,惊呼阵阵、喝彩连连。

白复端坐马上,看得入神,亦为之叫好。

再看这位穿木屐的少女,年龄在十七八岁上下,花梳满髻,衣纨素朴,俏丽绝伦。

见白复注视,少女面无表情,裳裙一摆,鞠球如一道长虹,飞向白复。

亲随岳随弓高度警觉,手持护盾,立刻护在白复身前。

白复笑道:“无妨”。手一抄,将鞠球接在手中。

鞠球中夹着一条绢布,上面写着两行小字:“明日卯时,大慈恩寺,你若够胆,单人赴会。”

白复再一抬头,少女已经消失不见,只剩先前几名少年继续蹴鞠。

巴蜀会馆的年轻伙计们仰慕、怜惜少女已久,告诉白复,此女居于胜业坊北门小胡同,与母亲同住,家里贫穷,平时以缝补、刺绣为业。

翌日,五更二点,从内城传来鼕鼕鼓声,各街鼓依此相继传响,坊正以坊钥开启坊门,夜禁解除。

白复单人赴约,来到大慈恩寺。

大慈恩寺是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为李唐皇室敕令修建。位于长安城东南角的晋昌坊,在修政坊之西,毗邻曲江池。

玄奘大师曾在此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唯识宗,督造大雁塔。

故,大慈恩寺亦是“唯识宗”又称法相宗、俱舍宗、慈恩宗祖庭,京师三大译场之一。

少女亭亭玉立,在寺门道侧槐树下,等候多时。

少女神情倨傲,不苟言笑,见到白复,道:“白少侠,好胆量。”

白复来到少女身旁,按照沈溪所教,叉手一礼,道:“帮主邀我至此,不知有何赐教”

少女话语不多,言简意赅,道:“白玉枕确是我所取。玉枕今日给你,我愿投案,引颈待戮,换我帮中弟兄出狱,可否”

白复点点头,道:“成交。”

少女再不多说,带着白复进入大慈恩寺塔院。

时辰虽早,但已有香客入殿上香,见白复两人,男子风姿隽永,女子钟灵俏丽,一大早出现在这里,不禁驻足打望。

进入塔院,来到大雁塔下。

大雁塔基座皆有石门,门楣门框上均有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碑石,西龛是太宗皇帝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东龛是高宗皇帝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人称“二圣三绝碑”。

这两块碑石是高宗永徽四年由玄奘大师亲手竖立于此的,世称雁塔圣教。

南门的券洞两侧镶嵌有多通题名碑,皆是大唐新中进士的题名碑。

大唐规矩,新进士及第后,天子会于杏园赐宴。御宴结束后,进士们会奉诏来慈恩塔下题名,再结伴去曲江畅饮。俗称“雁塔题名”和“曲江流饮”。

十年寒窗苦读,才换得金榜题名。这是士子们最高光的时刻,代表着无上的荣耀和平步的青云

白复在券洞停下脚步,默默注视着两块石碑:一块署名徐重的石碑,被擦拭的干净透亮。所提之字,大气稳重,字字鎏金。

另一块石碑,孤零角落,残留蛛网,黯淡无光。龙飞凤舞、豪情万丈的字迹下方,刻着桀骜不驯的署名邓弼。

大雁塔高耸入云,气派非凡,塔高数十丈。雁塔最初仅为五层。在武曌一朝,被加高至十层。

站在塔顶,俯瞰脚下,恢弘的长安城尽收眼底。

少女一指大雁塔的顶部,道:“白玉枕就在塔尖。”

此时院门虽开,但塔门还锁着,无法入塔,拾阶而上。

少女不急不忙,足尖一点,腾空跃起,去势如鸟,眨眼间,已到数十丈高的宝塔上。远远望去,像一只灵巧的云雀。

少女将手探入塔尖,从一座小小的佛龛内,取出一个石匣。

少女朝白复扬了扬手,随后张开双臂,纵身一跃,跳下高塔。

少女似乎有意卖弄,如鹰隼猎兔,一个俯冲,一头扎向地面。速度之快,连白复也为之咂舌。

距离地面还有一丈时,少女鼓荡衣袍,一个旋身,缓住下坠之势,如一片羽毛,稳稳落在青砖之上,毫无声响。

“好功夫”白复由衷赞道。

少女将石匣打开,递给白复,正是令无数人夜不能寐的御用宝物白玉枕头。

白复抬头望着少女,惋惜道:“先不论忠孝大义,仅说安身立命。

如今生逢乱世,正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贵帮少年武艺高强,不从军立功,却靠偷盗为生,岂不是暴殄天物”

少女杏眼圆瞪、柳眉一扬,不屑道:“你随我来,距离别超过一丈。”

说罢,飞身上梁,穿屋跃脊,在坊墙、屋苑间飞檐走壁,轻盈矫捷。

白复紧随其后。

光天化日之下,在府宅屋顶上窜跳,实在太过显眼。

诸坊望楼林立,望楼烽候居高临下,监视盗匪火情。要想不被高度戒备的烽候发现,难如登天。

白复虽然轻功高绝,也不能办到。

然而,少女似乎并不在乎,飞纵窜跳,如无人之境。穿越过数坊,望楼都没有任何警戒鼓响。

白复自叹弗如,一边琢磨少女的飞纵路线,一边观察望楼方位。

过了许久,白复才恍然大悟。

少女看似漫不经心的穿街走巷,实际上,路线都是经过周密的设计。借助亭台楼阁的假山、幽深曲巷的院墙、四通八达的漕运水渠、往来穿梭的舟船车马等,躲过望楼烽候的瞭望。

所过之处,皆在望楼烽候的视线死角。偶有暴露之处,也是在烽候轮值换岗之时。

这就不是高绝的轻功所能做到,还需对长安错综复杂的地势、对戒备森严的防御体系了如指掌。

可见,少女不仅是土生土长的长安本地人,其麾下帮众,也有不少隐匿在京兆府、不良人、坊守里卫的暗桩。

有了这些势力,莫说偷盗王侯贵胄的府邸,就是出入皇宫盗宝,亦是探囊取物。

想透这一点,白复瞳孔猛然收紧,产生了另一个困惑:少女为何要把这么重要的情报告诉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41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