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三百三十三章 滔天大祸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野阔风高吹烛灭,电明雨急打窗来。

顿然草木精神别,自是寒暄气候催。

惟有石龟并木雁,守株不动任春回。

惊蛰日雷仇远元代

随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姬昌崩逝后,姬发继位,号为武王,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周公旦、召公奭等人治理国家,周国日益强盛。

受命十一年,武王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进攻商纣,讨伐暴君纣王统治下的商朝,是为牧野之战。

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殷商灭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从而奠定周朝八百年盛世。

武王灭商后,废除以奴隶为人牲,祭祀九鼎的残暴祭祀仪式,向天下公开展示八鼎,将八鼎的盘古之力再次归还于天。

吕尚在封神台,销毁第九鼎,封印第九鼎的邪恶力量。

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重新铸造了第九鼎,但这个第九鼎只是一尊外形相似的青铜鼎,已无任何神力。

周公旦将九鼎置于该城,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数百年弹指一挥间,一代一代过去了。然而,九鼎统驭万物、号令天下的王权象征始终让天下诸侯觊觎九鼎。

秦灭周后,秦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

此后,战国纷争,生灵涂炭,人间再无明主。天道幽幽,八鼎对人类彻底失望,消失于人间,不知所终。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有人传,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地方,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

然而,关于九鼎的传说并没有结束。

商纣王自焚、第九鼎封印后,所有人都以为将万世太平。然而,第九鼎的

幽灵却没有被完全灭除。

在商纣王鹿台自焚时,崇侯虎、费中和恶来等人趁乱,偷偷凿下了第九鼎鼎底的星云图、一侧鼎耳和一只鼎足。

第九鼎的一缕幽灵顺势遛出,渗入这三块鼎身残片,潜伏在人间角落,等待机会,诱惑着人类的私欲,挑选着纣王般的下个宿主。

残碑记载内容到此结束,白复掩卷长叹:

“师父既然认识甲骨文字,自然知道这块残碑上所记载的内容,对大禹九鼎的来历应该了然于胸。

他将残碑凿碎,用其来修复其他名贵石碑,就是想掩盖了残碑的内容,不想让人得知大禹九鼎的秘密。

可他又留下线索,让碑身前后的甲骨文字和汉字一一对应,似乎又期待这个惊世秘密被有缘人发现,重见天日。

师父此举,意欲何为呢

自己在益州武侯祠获得坎鼎之力,又在青城山幽冥谷发现巽鼎,这些事师父都知道啊

自己跟大禹九鼎如此有缘,可师父为什么不将九鼎的秘密合盘托出,直接告诉自己呢

师父是想掩盖什么,还是在等待什么”

白复知道的秘密越多,困惑反而更多。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

“不行,下次回到青城,一定要当面向师父问个明白”

白复目光炯炯。

就在白复为大禹九鼎伤透脑筋,期待早日返回青城时,杨亦蝉和永王已经赶到了青城山。

话说杨国忠在去往南诏的路上,也是一路惊心动魄。数十名刺客乔装改扮,分成几拨,在半道行刺杨国忠。

好在杨国忠早有准备,身旁有诸多高手拼死保护,所以有惊无险。

除了杨亦蝉和虎贲军外,还有一群蒙面人暗中保护杨国忠。这群蒙面人武功之高,超乎刺客们的预计。

刺客们估计不足,屡屡失手,不仅未能完成任务,反而折了不少高手。

刺客飞鸽传书,不日抵达长安李相府邸。

李林甫打开鸽子腿上的密函,眉头一皱,暗道:“杨国忠这厮身边竟有胡人高手保护

这路人马又是何方神圣怪哉怪哉”

进入巴蜀地界,鲜于仲通亲自出面,恳请川帮姜隐农帮主予以照拂。姜帮主看在认识鲜于仲通多年的份上,应允此事。

姜帮主放出川帮介入的风声,并派川帮副帮主张芬和岷江帮帮主陈鸿鹄率众护送。

有了川帮的保护,杨国忠一行相安无事。虎贲众将这才松了口气。

到了绵州地界,永王责令虎贲军护送杨国忠进入益州。永王和杨亦蝉则按原定计划,带着永王府的一众亲随,偷偷摸入青城山。

杨亦蝉熟悉青城山的道路。为避免泄密,杨亦蝉带着永王避开青城派的巡山弟子,绕道来到青城后山的誓鬼台。

此刻,誓鬼台上正有两名弟子轮值,观察着幽冥谷的动静。

永王的随扈悄悄摸到两人身后,点中两人穴道,牢牢捆绑。

誓鬼台上寸草不生,岩石猩红狰狞,一片肃杀。人走到这里,不由胆寒恐惧。

永王李璘生平第一次来到这里,在随扈的贴身保护下,他慢慢挪到悬崖边上,小心翼翼俯瞰幽冥谷底。

幽冥谷深不可测,一层浓雾笼罩在峡谷上方。偶尔雾被风吹散,就会露出一个黑洞洞的深渊,宛如一张巨蟒大口,等待吞天噬地,令人有毛骨悚然之感。

永王李璘一阵眩晕,汗毛倒竖,不敢再看第二眼,赶忙退回鬼界碑旁。

永王李璘仔细打量这块大名鼎鼎的鬼界碑,只觉材质甚为普通,并无特殊之处。

据传鬼界碑碑文乃青城道陵祖师亲手所书,碑文记载了汉安二年七月道陵祖师在青城山,大战六天魔王、八部鬼帅的故事。道陵祖师敕命众妖魔,在青城山黄帝坛下盟誓,人处阳间,鬼处幽冥。从此妖魔降服,人民安乐。

这个故事,永王李璘听杨亦蝉讲过多次,倒也不新奇。绕到鬼界碑背后,此处杂草丛生、荆棘密布,隐约可见有文字痕迹。

永王李璘颇为好奇,让随扈拔除荆棘,将石碑背后擦拭干净,认真诵读其文。看了不到一炷香功夫,永王李璘突然勃然大怒。

杨亦蝉忙问道:“殿下,出了何事让您如此动怒”

永王李璘怒道:“我看过了,这石碑后面的字迹不是道陵祖师当年手书,乃是新刻的。讥讽我李唐皇室不是汉人,而是鲜卑杂胡,窃取汉室江山。诅咒我李唐王朝早日寿终正寝。”

杨亦蝉不知该如何应对,就李唐鲜卑身份而言,这段文字也没说错。

永王李璘突然心念一动,从随身衣袋掏出一卷手册,快速翻动几页,勃然大怒:“果然是这个竖子”

杨亦蝉不明就里,凑近一看,道:“这不是白复送我的那几卷武功秘籍吗”

永王李璘道:“这几卷秘籍是白复亲手写给你的”

杨亦蝉点头,道:“是他从少林寺回来后亲手所写,有什么不妥吗”

永王李璘冷哼一声,道:“你再对比石碑后面刻的字”

杨亦蝉恍然大悟。原来石碑后面的字跟白复的笔迹一模一样。

此情此景,永王李璘忍不住联想到元夕决赛,白复让自己在父皇、宗室、文武百官面前颜面扫地、无地自容的难堪一幕。

永王李璘越想越气,气急败坏对随扈们道:“给我把这石碑砸了”

杨亦蝉大惊,赶忙拦在永王李璘身前,道:“殿下,万万不可

我听师叔师伯们讲,若没有这鬼戒碑,囚禁于北阴酆都城的六天魔王、流放于西域边地的八部鬼帅以及这幽冥谷底的诸多妖魔鬼怪就会重返阳世,兴风作浪、为祸人间

殿下,万万不可呀”

永王李璘一把推开杨亦蝉,怒不可遏道:“一派胡言,这些民间鬼话你也信都是一帮青城老道,编出来骗百姓香油钱的

如果真有妖魔鬼怪,这块普通的石碑又怎能镇得住

来呀,给我把这石碑砸了”

亲随们齐声允诺,掏出兵刃,三下五除二,将鬼界碑敲碎,扔入幽冥谷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60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