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三十八章 雁门战冢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 真儒事、君知否。

节选自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辛弃疾

夜宴结束,白复来到破败烽燧。按照自己要求,亲兵在这里为白复搭好了营帐。

登上烽燧顶层,繁星漫天,垂拱而下,让旷野更加开阔。

璀璨的银河悬挂在穹顶的中央。在深蓝色夜空的映衬下, 银河呈现出红褐色与淡紫色的光斑,壮美辽阔,奥秘莫测, 令人无限遐想。

白复心道:“千年以前,李牧也曾在这里见过这条银河。银河是同一条银河,烽燧还是这个烽燧,不同的,仅是看银河的人。

千载之后,自己也已化为尘土,而银河依旧横亘宇宙。

不知后世登上烽燧之人,是否能感应到我今日之存在”

星空下,白复盘膝打坐,微闭双眼,手捏兵家印诀,默运玄功导引,很快进入胎息状态。

不出白复所料,兵家弟子李牧果然依照门内规矩,祭祀战场后,用封镇之法, 在雁门关创设了战冢。将雁门关之战来历、用兵之法、谋功韬略封印于战冢。

今日,白复看到古塞烽燧,立生感应,所以才执意要将营帐扎在此处。

找到战冢后,白复按照忠嗣师父所传功法,将李牧封印在战冢的真实战役导引出来,印刻于脑海窍穴,构筑兵域秘境。

这是白复第一次从战冢实地导引战役,导引出的战役全貌比忠嗣师父转拓给白复的,更加清晰详实。

恍兮惚兮,白复元神穿云而落,降入雁门关前:

李牧驻守于代郡、雁门郡,以防匈奴。李牧优待兵士,严格训练,频繁侦察,免战牌高悬,闭门十年不战。

由于李牧把雁门关附近的百姓全部缩入营垒,坚壁清野,匈奴来袭扰也都无功而返。

经过数年经营,李牧的边防军兵精马壮,士气高涨;边境数年无事,匈奴也抢不到东西, 渐渐懈怠了。

见时机成熟,李牧决定决战。

这一战,是李牧选择的大战,是倾巢出动的决战,是不战则已、一战而定的战

李牧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战马一万三千匹、勇于冲锋陷阵的步兵五万人、善射的弓兵十万人。

李牧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派大批牧民驱赶牲畜放牧。匈奴遣小股人马进行劫掠,李牧佯装战败,故意将几千人丢弃给匈奴。

获得小胜后的匈奴开始轻敌,单于率领大批军队南下入侵。

李牧广布奇兵,从左右两翼包抄匈奴,一举击破匈奴十万铁骑。李牧乘胜攻灭襜褴,击破东胡,降服林胡,匈奴单于落荒而逃。

此后十余年,匈奴不敢寇边犯境。

战冢中,李牧形象栩栩如生。见到有人闯入战冢,他面对来人,徐徐道来:

“能进入战冢,说明汝是兵家弟子。吾不知距汝多少岁月,吾只希望汝这个时代,没有战火硝烟。

吾一生用兵,也算略有心得,希望能对汝有所借鉴。

其一、一战而定真名将。

兵家之道,讲究一战而定。战争的关键就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一战而定。

百战百胜并非好事,若胜而不定,依然未能解决国事,还要耗费钱粮接着打,这种胜利毫无意义

其二,不能等待,是巨大的性格缺陷。

吾十年不出战,赵国损失了什么什么损失也没有,但兵士们焦虑了,匈奴焦虑了,赵王焦虑了,甚至一度将吾撤换。

所以,身为主将,最要小心的不是对手,而是你的将心。最能毁掉你的,不是敌人,而是你的焦虑。

其三,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但如果没有胜的形势,不可强求。不能取胜,就不要出战。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不出手并非不作为,而是做切合实际的正事:一是准备,二是等待。

准备是自己的事,积蓄实力,操练兵马,鼓舞士气。让自己不可战胜,越来越强。

等待,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可惜的是,千百年来,能明白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

等待什么

等待形势变化,等待敌人犯错,等待时机出现。

敌人一失误,胜机就出现了。敌人不失误,吾等很难赢,或者战胜的代价太大,不如再等一等划算。”

李牧一生所学,浩繁庞杂,犹如一座藏书楼。尤其是其戎马一生,沙场百战,经验丰富。许多战役都清晰地封存于战冢之中。

除了兵法、战役,李牧的战冢中还封存了代郡、雁门郡的山川地图,大到燕山山脉,小到江河沟渠。

何处可以伏兵,何处利于扎营,全都清清楚楚标注出来。

白复如获至宝,收获颇丰。

李牧身影即将幻灭时,他一按剑鞘,佩剑铿啷一声,从剑匣弹出,剑光绽放,冰冷深寒。

李牧对白复道:“战冢方圆百里内,遍布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今夜雁门关外,杀气弥漫,闪灵乍现,应有不少伏兵,汝当慎之又慎”

说罢,李牧身影一闪,从兵域秘境中消失不见。

李牧魂魄示警,不可不察。

白复一睁眼,将身探出雉堞,雁门关外最黑暗处,鬼火闪烁,飘忽不定。白复立生警觉。

白复找来鹰眼,让其放出海东青。

鹰眼的海东青乃是唐军中最犀利的猎鹰,即便是夜晚,也能升空侦查。一盏茶后,海东青翱翔在千丈高空,发出不寻常的鹰啼。

白复发出密令,安西北庭军,全军秘密戒备,敌军袭营,就在今夜

雁门关守将冯腾得到消息,赶忙过来询问:“白将军,据我掌握的军情,驻扎在云州今大同的叛军并无异动。

这两日,长城一带的烽燧也无异象,何来强敌”

白复面色凝重,道:“对方是何路人马,我也不知。但这支大股部队,能潜伏到雁门关前还未被发现的,肯定不是普通叛军人马。

这次行军,高度机密,朝堂内外,能知晓我军行军路线的,不过寥寥数人。

对方竟然预知我方行军路线和时刻,提前埋伏在这里,准备伏击我们。不简单啊”

冯腾将军道:“即便对方有伏兵,也一定会埋伏在关外,比如桑干河或腊河谷一带。

咱们有雁门关天险据守,对方也断然不敢今夜翻越长城,冒然进犯。”

白复笑道:“咱们这么想,对手也会这么想。他们料定咱们出关前夜,一定会放松警惕。

对手能悄无声息地潜伏到关隘城下,就定然有破城奇袭之计。

若我所料无误,雁门关守军之中,必有内鬼。”

冯腾听罢,面色凝重,道:“我现在就去清点人数,如有内鬼,此时定然不在营中。”

白复劝道:“冯将军,谨防打草惊蛇。既有内鬼,我们不妨将计就计”

说罢,在冯腾身旁耳语一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4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