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一十一章 壮士断腕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节选自行香子述怀苏轼

白复强忍着厌恶之心,虚与委蛇,与众人推杯换盏。

白复深知和光同尘的道理。

倘若自己只是追求武道巅峰,自然可以孤高不群。就像当年在青城学艺时, 只要武功卓绝,技压蜀山,自然赢得师门尊重,得师长庇护。

然而,入仕为臣,或从戎投军,就要放下身段, 不能由着自己性子来。自命清高只会让他人心生嫉恨, 拆台设局, 招来无尽的麻烦,甚至还有性命之忧。

就连忠嗣将军、徐太傅这样的王佐之才都逃不掉被猜忌、被构陷的命运。

月凉如水时,徐太傅常叹:“常言道,万般不与政事同。

权力场如三峡漩涡般凶险。单纯的君子或者单纯的佞臣都不可能在官场中活的长久,只有性情复杂、思虑缜密、行事老辣的人才能撑到最后。”

仕途如虎,望之却步。

李泌对此另有一番看法,李泌归隐前曾对白复道:“入世是最好的修行,而入仕是最艰难的入世。

若能道心正固,周旋于豺狼虎豹之间,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则胜于十世修行。”

李若幽借着白复敬酒这一刻,将白复拉到一旁,大有深意地笑道:“安禄山之叛,给陛下提了个醒。唯有宗室掌兵,陛下才会放心

白老弟年纪轻轻就手握兵权,固然可喜可贺, 但也危机四伏。

要想走得稳, 走得长远,还要未雨绸缪,洞察帝心才好。”

白复频频点头,假装逢迎道:“多谢大人提醒,未来还望大人多多提携才是

不过,兵马调动等事宜需要监军默许,还请大人”

李若幽冷哼一声,道:“你放心,胡房湘由我来处理。要是他敢掣肘你,坏了陛下的大事,我亲自出面弹劾他”

白复笑道:“那就有劳大人了。大人威风八面,有大人坐镇,宵小之辈定然不敢造次。”

临了,白复不忘投其所好,顺手给了李若幽一顶高帽子。

李若幽见白复善解人意,哈哈大笑,手中酒盏一碰,两人一饮而尽。

卫伯玉功聚双耳,将李若幽的话一滴不漏地收入耳中。

卫伯玉曾经向李若幽打听过白复会否成为公主驸马之事。

李若幽轻蔑一笑,道:“寒门和皇族,天堑之隔、银河之遥。

李白谪仙下凡,王维风姿出尘,两人皆是惊才艳艳、冠绝天下之人,也没能娶成玉真公主。

他白复凭什么

我让长安的门生故吏打听过,这白复出面替庆王之子和青鸾公主开当铺、玩古董,帮着公主殿下赚了不少钱。

但,充其量也就是嗣庆王和公主的门客。

即便徐太傅在世,这事也未必能成,更何况太傅早已撒手人寰。

驸马之说,纯属这小子自己给自己脸上贴金,自抬身价。”

卫伯玉暗道:“李若幽这个老狐狸,知道白复没背景,就开始虎口夺食了。今天邀我来,就是让我给他撑腰,防止白复被韦陟拉拢。

既然来了,我也不能白来,我也要从安西军身上啄下一块肉来。”

想到这里,卫伯玉举起酒盏,晃晃悠悠,来到白复面前。

卫伯玉豪迈道:“兄弟,衡木以前是我的亲兵校尉,我觉得他年纪尚轻,当一辈子随扈可惜了,所以才把他送到安西军历练历练。

他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该打打,该骂骂,不用客气。”

白复心道:“说话听声,锣鼓听音,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就是直接告诉我,衡木是他的人,让我不要拿其开刀立威。”

白复笑道:“在下心里有数,还请卫将军放心。”

卫伯玉见白复颇明事理,干脆挑明了,道:“兄弟,陕州是潼关前面最后一道防线,叛军若要西进,定会从此突破。

届时,唯有几路唐军联合作战,方能击退敌军。我等兄弟,须当勠力同心,联合抗燕,方为上策。

董秦这小子自诩有点战功,总是看不穿这层。”

白复笑道:“末将明白。陕州一带,以将军马首是瞻”

白复答得爽快,卫伯玉顿觉痛快,一搂白复肩膀,笑道:“这才是好兄弟”

两人心领神会,一饮而尽,哈哈大笑。

酒宴散去,已是下半夜。

白复按照星空定位,向军营方向策马疾驰。

白复面前的天空宛如穹顶,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垂拱而下。漫天的繁星,点缀在蓝丝绒般的天幕上。

每一颗星星看似孤立散落,实则都按一种绝妙的规律分布,构成一幅幅云图。这些图案似曾相识,隐隐绰绰萦绕在白复的脑海。

璀璨的银河远在天边,似乎又唾手可得。仿佛只要策马驰骋,一直向前,就能闯入银河,徒手摘星。

浩瀚宇宙,扑面而来,白复豪气顿生。

三个月的精心观察,白复终于出手治军。

白复顺势而为,将安西北庭二万将士兵分折成四军。以成犄角之势,协同防御为由,命四军将士分别驻防在陕州不同区域。

这四军虽然名义上仍归安西北庭行营统领,但人马的指挥权已间接交到相应大臣手里。

安西北庭行营本部仅留五千安西北庭精锐,外加三千后勤辎重兵。

这五千精锐是按原安西兵马使段秀实密送白复的名单遴选而成,皆是追随李嗣业将军多年,纵横西域的百战之师。不仅勇猛善战,更是忠心耿耿

剩余一万二千将士分成三军,根据其背后靠山,分别交与韦陟、李若幽、卫伯玉统辖。

监军宦官胡房湘早已经被李若幽收买,对白复分兵驻防一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调兵命令下达后,胡房湘趁机将其行辕搬至李若幽的驻地。在他看来,白复年纪尚轻,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投靠李唐宗室方为上策。

韦陟和李若幽做为文臣,竟然能间接指挥四千人马,喜不自胜。

而获大的赢家当属卫伯玉,他手中本就有镇西四镇行营的数万人马,这一下,麾下又平空多出四千精兵强将。

卫伯玉大喜过望,送上来的大餐不吃白不白吃,自然安心笑纳。

衡木和石台卿顺利地将自己率领的一营兵马,带回到卫伯玉的驻防地附近,安营扎寨。

一路上,衡木对白复冷嘲热讽。他对石台卿道:“我还以为白复是个什么了不起的角色,卫将军稍一发难,他就怂了,竟然这么轻易地将兵权交出。

没有旨意擅自分兵,且不说将来朝廷会不会怪罪。倘若光弼将军命其率军出战,这五千人马怎能迎敌决战

没想到,大唐还有这么窝囊的兵马使”

对于白复分兵的意图,石台卿也没完全看清。不过他老成持重,并没有完全附和衡木的观点。

他沉思许久,对衡木道:“安西北庭行营山头林立,帅指挥不动将,将指挥不动兵,冒似二万人马,实则一盘散沙。

就象你我,断然不会为其卖命。战事不利时,为保全麾下兵马,定会率先撤退。对此,卫将军早有密令。

既然如此,或许分折诸军,不失为一步好棋。

白复此人,年纪虽轻,但对人心的洞察和把握,精准透澈,已经隐现大将之风。

弈棋中有一种定式,弃掉已经无法做活的棋子,然后另起炉灶,改天换日。

倘若白复用的就是此种手段,那这个人则不可小觑。

不为浮云遮眼,利益面前,算清利害得失,本就不易。

敢于当机立断,壮士断腕的人物,皆是枭雄”

衡木暗地一笑,不以为然。他一指前方,道:“你看,卫将军在营门口亲自迎接咱们啦”

说罢,得意大笑,一抽马鞭,带领大军,疾驰而去。

安西军兵马一到手,卫伯玉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李忠臣执掌的陕西、神策两军。

神策军本来就是他的嫡系人马,他当然舍不得将其拱手送给李忠臣。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神策军将领选边站的时刻,这里按下不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80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