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一百零五章 杨府家宴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杜工部蜀中离席李商隐

翌日,武进士们搬入武学。武学在北衙驻地,场地恢弘,跑马场、演武坪、武库等,应有尽有。

女弟子们另觅一地,住在太极宫北侧的西内苑。女弟子们未来的任务主要是巡防宫廷内院,保护皇室宗亲,所以,训练内容主要集中在格斗技击,刺杀侦查等方面,除此以外,还增加了琴棋书画、美妆女红等女性课程。

由于峨眉之雪夺得武状元,为巴蜀武林争光。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借此机会,进一步圆融和杨国忠的关系。

杨国忠这几日天天陪着圣上观摩武举选拔。玄宗近年来少有如此勤政,累的杨国忠疲惫不堪。

这日回府,杨国忠将三夫人唤到书房,将这几日武举的情况一一讲述。杨国忠道:“三妹,你心思过人,帮我分析分析。”

三夫人尹氏听完,笑道:“听大人如此说来,可见圣上对这次武举格外重视。既然揣测到了圣上心思,就更要锦上添花。”

杨国忠道:“我也有此意,只是不知从何下手”

尹氏沉吟片刻,道:“本次武举,武进士不少来自巴蜀,峨眉弟子又勇夺状元,足见圣上对巴蜀的偏安。

想想也对,贵妃一门皆出自巴蜀,圣上自然爱屋及乌了。

大人本在蜀地从军,也算是半个蜀地人。剑南节度使鲜于向是您的嫡系,户部尚书章仇兼琼,是前任剑南节度使,与大人也有渊源。不如以嘉奖中武举的巴蜀子弟为名,邀请以章仇和鲜于为首的蜀籍重臣,笼络这批武进士。

一来可以此为纽带,在朝臣中形成自己的嫡系人马,和李林甫、王珙抗衡。

二来可以笼络住这批在长安没有根基和靠山的少年。这些孩子武艺高强,若能刻意扶持培养,假以时日,就是军中核心将领。胡人言而无信,薄情寡恩,未来必出乱子。军权最终必将交给汉人统领。这些年轻将领就是大人坐稳相位,凌驾百官的最大助力”

杨国忠闻言大喜,当即决定三日内在府邸亲自宴请中举的巴蜀进士。当然,白复由于触怒圣上,落选武进士,自然不在赴宴之列。

杨贵妃此刻恩宠无比,其族兄杨国忠请客,朝廷诸臣趋之若鹜。这一日,杨国忠府上朝廷重臣云集,车马拥堵巷口,礼品如川流,一箱一箱搬入杨府,羡煞旁人。

鲜于仲通刚一下车,就看见章仇兼琼的马车缓缓驶来。鲜于仲通脸带笑容,快步上前,在车旁恭候这位老上级。

章仇兼琼一掀车帘,鲜于仲通的笑容就映入眼帘。章仇兼琼心道:“我已不是此人上级,而他现在也是封疆大吏,每次见我,没有丝毫怠慢,这份修养和城府实在过人。当年他慧眼识人,举荐杨钊,才有今日我们三人的显赫地位。此人不可小觑,我可得维护好这层关系。”

章仇兼琼脸现惊喜,道:“原来是仲通老弟上次酒没喝好,今日咱们两兄弟不醉不归,哈哈。”下车后,主动挽住鲜于仲通的手,一起步入杨府。

众人都到场后,杨国忠身着蜀锦紫袍,步入宴厅。杨国忠就座后,众位大臣和巴蜀少年才依次入座。杨国忠对着众位巴蜀少年,亲切和蔼道:“说起来,我也算半个蜀人。自打你们进京后,我就跟鲜于大人念叨,一定要宴请各位,聊表寸心。无奈政务繁忙,天天陪在圣人身边,抽不开身。今日机缘恰逢,邀请你们和朝中蜀籍重臣一聚,共话巴山夜雨时。”

章仇兼琼接过杨国忠的话,道:“鄙人因杨大人举荐,得以负责户部。每天见杨大人日理万机,只恨才疏学浅,不能为杨大人分忧。今日大人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宴请我等,实在是感激涕零。”

鲜于仲通道:“这次武举,本是从武林各大门派中选拔武进士。因杨大人力谏,圣上方知巴蜀武林有蜀山论剑这种特色武林盛会,这才排除门户之见,破格将选拔范围扩大到蜀山论剑的三十强。这才有各位今日之荣耀,未来之鸿途。

杨大人是我们蜀籍官员在京师的旗帜,诸位进士都是杨大人的门生。未来大家定要勠力同心,团结在杨大人麾下,珍惜同门之谊,为我巴蜀争光我提议,大家举杯,一起代表巴蜀父老乡亲向杨大人致敬”说罢,端杯起身。

众位大臣和巴蜀少年见此,也赶忙端杯起身,一起向杨国忠敬酒。

章仇兼琼暗道:“鲜于向这番话说的漂亮杀破狼格局让圣上对手掌兵权的关陇贵族格外猜忌。这次武举才从少林、峨眉、青城、昆仑、崆峒、点苍等九大门派中挑选精英,重新培养一批效忠圣上的年轻将领。而巴蜀因为偏安一隅,跟关陇世家关系最少,才扩大挑选范围,成为本次拔擢的首选。这几日圣上亲自主持武举,足见圣上对这批武进士的重视。

鲜于向这番话直接把这份大功劳送给杨钊,让巴蜀各门各派承其恩情,不动声色将这批巴蜀来的武进士笼络到自己门下。

这个高帽子送的不漏痕迹,马屁拍的技惊四座啊”

果然,杨国忠闻言,哈哈大笑,端起酒杯道:“诸位进士,既是我巴蜀的少年英雄,更是朝廷未来的栋梁,只要我们一心为国,忠心报效圣上,未来定能成为卫青、霍去病这般名将,为圣上开疆拓土,创万世不朽之功业”

“好”众位朝臣齐声喝彩,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些朝臣都是庙堂老江湖,哪能不明白今日酒宴之目的。眼见李相年迈,杨家势大,恩宠日深,谁不愿意搭上这条线,攀龙附凤。

众人使出浑身解数,插混打科,吟诗作对,掀起酒宴一浪又一浪的高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53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