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一十三章 忠嗣八法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节选自三月韩偓唐代

这日,白复再次收到段秀实派心腹送来的密信。

在密信中,段秀实提到,在平定安禄山的过程中, 安西北庭军强悍的战力让朝廷始终心存忌惮。

李嗣业将军忠勇无双,朝廷倒是不担心。

李嗣业去世后,朝廷对段秀实、荔非元礼等安西北庭旧将颇不放心。万一这帮桀骜不驯的军头有了不臣之心,可能会比安禄山更加危险。

朝廷厚葬李嗣业后,即刻将段秀实、荔非元礼等将领和部分安西北庭人马调离安西北庭行营。

在分拆安西北庭军主力的同时,也将其他将领和部队混编至安西北庭行营。

通过给安西北庭行营掺沙子, 保证这支军队牢牢掌控在朝廷的手中。

现在仍留在行营中的五千精锐将士, 乃是安西北庭军最后的血脉。

烧掉段秀实的密信后, 白复心情久久不能平息。

指责朝廷的猜忌和荒唐于事无补,白复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把安西北庭军的火种保留下来。

这五千精锐可不能都拼光了,这不仅是安西北庭都护府的家底,也是唐军的家底。

白复决定以这五千精锐为班底,打造一支新军。

他的想法是:安西北庭精锐,乃是百战之师,人人皆能以一当十;然后以这批精锐为骨干,再招募十倍乃至二十倍的人,加以严格训练,就能组建出一支劲旅。

届时不但可以剿灭叛军,还能再次夺回被吐蕃侵占的土地,重新控制西域。

白复计划宏大,想法虽好,但执行起来,却有不少难处。他在心里盘算着:

掺沙子的兵虽然分拆了,但明面上安西北庭行营还是二万人的满编。要想招募新兵, 就必须扩编。可一旦扩编,便会立即招致朝廷百官的非议。这是其一。

第二, 扩编后,粮草军辎从何而来

自己拥有太平公主的藏宝,军饷倒是不担心,可是战争年月,粮草、军需光靠钱可不一定能完全搞定。尤其是唐军的武器,即便有钱,也无法从民间采买。

目前人马虽然吃穿不愁,但若扩编,这些军辎便捉襟见肘。

朝廷若能同意扩编,已是千难万难。还要指望朝廷继续调拨粮草军辎,希望更是渺茫。

白复躺在床上,被这两大难题困扰着,思前想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睡到了后半夜,仍然不能合眼。

鸡叫时分,白复才迷迷糊糊睡去。刚一入梦,便听见亲兵急促的脚步声。若不是紧急军情, 亲兵定不会如此着急。

白复翻身而起, 用手猛搓两下脸颊,将自己唤醒。

听到白复起床的动静, 亲兵校尉推门进来,对白复道:“将军,光弼大帅的亲兵来了,就在大帐前等您。”

白复赶忙通传来人。此人正是李光弼的心腹亲兵,他将李光弼的亲笔信交到白复手上。

白复来到书案旁,迫不及待拆信阅读。

李光弼在信上说道:叛军势力大,草原铁骑能征惯战,机动灵活,很难对付。为确保唐军以优势兵力决战叛军,他请白复在陕州多募一万人马,练成精兵。

一旦朔方军因战斗减员需要补充,这批军队能即刻开赴河阳,交他指挥。

李光弼告诉白复,委托安西北庭行营招募壮士练兵之事,他已经向朝廷奏明,即日朝廷就会降旨陕州。

看见白复阅读完信函,李光弼的心腹亲兵走上前,低声耳语道:“大帅说了,这批兵练成以后,就放在你这里,由你全权指挥。”

白复闻言,大喜过望。他暗衬道:“光弼将军定然是对我分兵的目的了然于胸,为帮我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才使出这招偷梁换柱之计。”

白复重赏李光弼的心腹亲兵,将自己新创的几式沙场搏杀、冲锋陷阵的刀法、枪法等功夫,画在折册上,赠予光弼将军。

末了,白复研墨,动笔给光弼将军回复了一封长信,让这名亲兵带回。

将李光弼的亲兵送走,白复心道:“姜是老的辣,光弼将军人老成精,这种方法,既没有扩编安西北庭行营,也没有扩大朔方军的人马,言之戳戳,合情合理。

以后,我得多向光弼师兄学着点。”

果不其然,三日后,朝廷圣旨到,命白复招募兵丁一万余人,以备河阳朔方军不时之需。

新兵所需粮草辎重一应俱全。

白复密信川帮黄震、唐门唐夔,命其将秘藏在离恨天训练的数千兵马调至陕州。

剩余编制,白复决定从关中、汉中一带招募精壮农家子弟,坚决不要溃败唐军中流落到此的老。

农家子弟心思纯良,易于教诲。这一点是白复真正看重的。

在忠诚面前,老的经验和能力不值一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何为东风领兵治军之法

兵法云:“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离恨天传兵法时,忠嗣师父对白复道:“道、天、地、将、法五事,法在末位,一般将领都不太重视,只是简单把它理解为军法。

事实上,法才是治军的根本,为将者应将大部分的精力花在这里。只要法的功夫到了,交战倒就那一下子。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曹操曾道:曲制者,部曲、幡帜、金鼓之制也;官者,百官之分也;道者,粮路也;主者,主军费用也。”

王忠嗣在天牢数年,闲来无事,将兵家先贤治军之法和自己的领兵法门融会贯通,创出一套统兵之道,命名为“忠嗣八法”。

这套统兵之道使治大军若烹小鲜,使指挥系统更加有序,军队整体架构更加扁平。高层将领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基层军队情况,极大提升了运筹帷幄的水准和各军决战的能力。

白复按照忠嗣师父亲传,将这统兵之道,逐一展开。

其一、道统引领之法。让士兵读书识字,明晓家国大义,恪守军规军纪。

其二、兵种混编之法。按照各军种的种类,将大军设为七军,即中军、左虞侯军、右虞侯军、左厢前军、左厢后军、右厢前军、右厢后军。军下分营,七军一共十九营。

其三、战略谋划之法。设立行军司马营,参谋军机。设军师祭酒一职,统领各行军司马,全面谋划战局。

行军司马营根据战略谋划,分解战略,将军事任务落实到每一军每一营,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每名将士个人身上。从而使各级将领对自己的任务有清晰和长远的认识。

其四、练兵之法。每日练兵,各营要演练阵型变化。进攻防守,要在幡帜金鼓指挥下,统一有序,如臂使指。

士兵要锻炼体能体魄,培养意志毅力,练习战阵搏杀之技,娴熟使用各类兵器,胶着决战时,要能以一当十。

其五、战报分析之法。在战略谋划的基础上,每一军按要求编制战报,并进行战报分析。

平日,战报每月一次,包括每一军战力评估、训练质量、将士能力提升、粮草损耗、军辎损耗等个性化指标。

战时,战报每战一报,包括杀敌人数、俘虏人数、缴获粮草数、缴获武器数、缴获马匹军辎数等关键数值。

行军司马营对战报进行分析,监测各军执行情况。

其六、核查之法。战略的执行、练兵的完成度、战报的真实性以及军规军纪的遵循情况,都需要通过核查进行复核。

此举是战略谋划的监督环节,军队高层将领通过核查体系来强化战略执行和战役谋划的推行,提高治军的水准,从而支持高层将领决策的有效性。

其七、评价之法。战略执行和战役谋划完成情况需要进行评价,战略谋划由此就被转化成了战绩、伤亡、指挥和训练等几个角度的关键指标。

各军的评价结果是检讨战略和实施奖惩的主要依据,通过战绩评价促进战略执行与战役谋划任务的实现。

其八、考核之法。

战略执行和战役责任具体落实到各军各营,考核也要落实到各级将领。各级将领考核体系主要是在战绩评价的基础上再加将领个人能力的考核。

其中将领个人能力包括智谋、忠信、仁义、勇猛、严格、廉洁、明辨、团队、决断、沟通、激情、武功、经历等十数个方面。

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将领的晋升和奖惩。

在朔方军时,白复曾经与光弼将军秉烛夜谈,彻夜研讨“忠嗣八法”。

李光弼叹道:“师父学问博大精深。这套忠嗣八法乃是师父平生所学之精华,可谓前无古人。”

白复赴任之前,李光弼反复强调,让白复以“忠嗣八法”治军。

直到这一刻,白复的心愿才得以实现。

这天夜里,圆月皎洁明亮,白复心有所感,沐浴更衣,焚香祭拜忠嗣师父。

白复跪在地上,连磕数个响头,肃然道:“师父,您在天有灵,请保佑我练出一支横扫天下的铁血之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8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