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六十八章 却上心头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

白复神色一变,恭请公主入座, 命侍从递上茶水,道:“殿下,先不要急,慢慢说,说详细点。”

原来,在宁国公主即将启程返回大唐之时,登里可汗药罗葛移地健收到了大唐太子李俶的书信,希望回纥能够出兵, 南下雁门关,以解叛军和渤海郡国、契丹等联军之围。

登里可汗药罗葛移地健召集回纥特勒公爵骨啜、将军帝德商议此事。

特勒骨啜对登里可汗道:“大唐因史思明复叛,深陷内乱的泥潭。

倘若接受大唐太子李俶的请求,参与雁门关之围,等于代替唐军跟渤海郡国、契丹等联军交战。

在大唐没有明确给出引援补偿前,代价过大,不是上策。

然而,虎落平川,不趁机捞一笔,也实在可惜。

不如借护送宁国公主归唐为由,派遣精锐骑兵南下,屯兵于云州白登山一带,坐山观虎斗:

其一、倘若叛军联军攻陷雁门关,我军可趁虚而入,尾随叛军南下。

此时,战火烧到中原腹地,大唐危在旦夕。我们可以狮子大张口。

一旦大唐皇帝满足我们的要求,愿意支付高昂的报酬, 我军铁骑可与驻守河阳的李光弼联手,南北夹击,围剿叛军。

其二、倘若雁门关唐军剿灭叛军联军,我军可乘胜追击联军残部,将契丹、奚族、渤海郡国的草原纳入我回纥的版图。

当然,最好就是唐军和叛军联军,在雁门关两败俱伤、实力大损。届时,我军可分兵两路,将回纥汗国的领地向东、南两个方向扩张。”

登里可汗抚摸胡须,一言不发、频频点头。

将军帝德见对登里可汗仍不表态,眼珠骨碌碌一转,奸笑道:“长安、洛阳乃是天下最繁华富庶之地。当年收复长安后,葛罗支亲王太过仁慈,过长安而不入,实在太可惜了。

这次护送宁国公主南下,我等可便宜行事,一旦有机可乘,不妨大捞一把。

要知道大唐女子, 个个肤白貌美, 琴棋书画,知情知趣, 最是闺房极品”

将军帝德讲得眉飞色舞。登里可汗闻言,色心大动,胡须乱颤。

他哈哈大笑,重重地拍了一下将军帝德的肩膀,道:“就按你的意思办。倘若能为我觅得绝世佳人,我便封你为特勒,赏牛羊万只、奴隶千人”。

特勒骨啜对二人心生鄙夷,暗道:“对大汗而言,疆土的扩张竟然抵不过一个美人”

再说回青鸾公主,自从跟太子妃独孤筱重长谈过后,青鸾公主就下定决心,要轰轰烈烈追求自己的幸福。

此念一出,不可遏制。

青鸾公主打探到白复被封为安西北庭行营兵马使,驻扎在陕州。于是暗中策划,打算背着父皇,偷偷去陕州见白复。

青鸾公主不动声色,私下收拾行囊,做好出行准备。

这日,皇室子弟相约去终南山狩猎。青鸾公主大喜,留书一封给肃宗后,带着两名贴身侍女元宵儿、小灯笼,趁机溜出长安,与肃宗不告而别。

三人化妆成男子,一路东行。

青鸾公主是头一回脱离皇室单独行动,毫无行走江湖的经验。一路上吃了不少苦头。刚到潼关,三人就被人骗光了全部银两,衣食无着。

好在青鸾公主聪慧过人、武艺高强,又有白复赠送的川帮令牌。得到川帮照拂后,三人重获钱粮补给,在川帮弟子的向导下,顺利成行。

来到陕州后,三人一打听,才知安西北庭行营奉旨秘密调动,无人知晓白复去向。

青鸾公主怅然所失,只能守在陕州打探消息。

在陕州逗留一段时日后,川帮弟子传来消息:白复在白狼山全歼渤海十万铁骑。青鸾公主才知白复从雁门关出塞,如今驻扎在幽蓟州以北。

举目无亲、凶险漂泊的日子,让青鸾公主愈发思念白复,一腔热血吊在胸口,汹涌澎湃。

青鸾公主心生执念,等不及白复班师凯旋。一咬牙,决定从雁门关出塞,千里寻亲。

大战刚过,雁门关盘查甚严。三人好不容易骗过守卫,混出雁门关,惊险出塞。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塞外草原,碧空如洗、广阔无垠、草长莺飞。青鸾公主心情格外舒畅,策马扬鞭、快意驰骋。

疾驰两日后,青鸾公主傻了眼。面对茫茫草原,三人迷失了方向。

两名贴身侍女元宵儿、小灯笼急的恸哭。青鸾公主倒还镇定,策马登上一处山丘,见远处炊烟袅袅、数十顶白色帐篷在一处大草场扎营,知道此处定有人家,于是带着两名侍女,疾驰而去。

到了营帐外围,青鸾公主留了个心眼,没有轻易冒进,而是远远打探。小灯笼眼尖,发现营地内竟然有大唐旗帜

三人这才放下心来,慢慢靠近营帐。

到了营地门口,一打听,才知这是护送大唐宁国公主回长安的銮驾。

青鸾公主大喜,赶快命营门将士入内通报。

层层通报后,两位公主终于相见。

他乡遇至亲。

金枝玉叶的两位公主抱头痛哭,恍如隔世。

要知道,当年回纥毗伽阙可汗点名要娶青鸾公主,正是宁国公主于心不忍,冒死代青鸾公主出嫁,才免除一桩祸事。

见到宁国公主绝世容颜,毁于刀痕,青鸾公主心如刀割,更觉惭愧,万分对不住皇姐。

宁国公主让青鸾在此小住两日,等到打探清楚白复的具体方位后,派唐军将士护送青鸾公主出行。

然而,回纥密谍一直窥探在旁。青鸾公主的行踪很快被将军帝德发现。他率领精锐强行闯入宁国公主的驻地,命人将青鸾公主软禁起来。同时,将这一喜讯飞鸽传书给数百里之外的登里可汗。

登里可汗虽远在塞北,也久闻青鸾公主盛名。他大喜过望,率大军挥师南下,试图通过震慑大唐,强行迎娶青鸾公主。

得知登里可汗的卑鄙用心后,宁国公主大急,赶忙用鸽信奏报给肃宗。然而,一连数十封鸽信,朝廷竟无任何回音。

束手无措中,宁国公主收到太子妃独孤筱重的密信。

独孤筱重告知,肃宗虽然一心想救青鸾公主,但朝廷内的大部分官员惧怕回纥,担心强行向回纥施压要人,会招惹登里可汗。于是众朝臣都“老诚谋国”,做了缩头乌龟。甚至还有不少人,希望牺牲青鸾公主,换取与回纥的长久结盟。

这其中,就包括玄宗和太子李俶

肃宗虽然勃然大怒,但面对江山和爱女的两难选择,身不由己。无可奈何之下,颇有听之任之的态度。

宁国公主持信之手乱颤,气得浑身发抖,不仅是愤怒,更是心寒。

朝廷重臣的反应,她能够预料到。毕竟青鸾公主与他们非亲非故,牺牲皇帝的女儿,保住自家的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

当年,自己不就是这样,被迫和亲,远嫁给老迈的回纥毗伽阙可汗吗

皇爷爷此举,也能理解,他为了帝位,连口口声声最爱的贵妃娘娘杨玉环也能割舍,还有什么舍不了

可是父皇和太子也是这般态度,就让人心寒了。

毕竟他们是青鸾公主的亲父兄,骨肉亲情、血脉相连,怎能做出如此冷血之事

宁国公主忍住悲怆,耐住性子,将信看完。

密信最后几句话点亮了前方黑暗:“

放眼天下,唯有白复将军能救青鸾公主于水火。白将军此刻正在幽蓟,伺机围攻范阳。

臣妃不才,愿想尽一切办法调白将军回京。白将军回京途中,必经雁门关,公主殿下可在此守候。

见到白将军,请速速将详情告知与他,他智计无双,定有良策救青鸾公主脱险”

烧掉密信,宁国公主在帐外空地,仰望星空,长跪不起,默默祈求上苍保佑。

“白复啊白复,我家青鸾的性命,可全交给你了。”

一颗流星划过天际,炽热耀眼、灼烧苍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51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