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五百一十九章 武道四重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

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妙。

观怀素草书歌贯休

颜真卿将白复领入另外一进院落,里面堆满了刻碑用的石料。当中有一块巨石,用红布蒙住。

颜真卿将红布揭开,这块巨石竟然是李斯的峄山刻石

颜真卿道:“蒲州百姓在清理永济渠河道时,从水底淤泥出挖出几头铁牛和这块刻字巨石。

经我勘验,此巨石上刻字乃是李斯手书,应该就是峄山石刻。峄山刻石原在山东邹县峄山书门,据传毁于南北朝时期,不知为何会在这里出现。”

白复心道:“峄山到蒲州,相距千里,会不会其他摹刻碑”

颜真卿仿佛读懂了白复的心思,道:“据说,为了歌颂始皇帝丰功伟绩,峄山刻石不仅是李斯手书,也是李斯亲自手刻。

透过刀痕见笔痕

白少侠,你可以指为笔,顺着字体凹陷处凿刻方向,想象是自己落笔写字,借此感受一下李斯的笔锋。”

白复按照颜真卿所传方法,闭上眼睛,顺着笔画,慢慢感受字迹的笔锋。

颜真卿此言不虚。

刻石上的线条圆润流畅、精细圆整,没有任何的波动和扭曲。字迹圆融,浑厚似铁,外拙内巧,质而能壮。既是字,又是图案,如松柏傲立,如鸿雁飞翔。

铁画银钩,如琢如磨。

指尖从文字的凹陷中滑过,何时出锋,何时转圜,触手可得。

这种感觉很奇妙,仿佛是李斯攥住白复的手在写字。白复能清晰地感受到李斯落笔的力量,内息的流动,情绪的变化

白复很快就与这块刻石建立了联系,他仿佛看见,一位干练的大秦宰相,挥毫泼墨,目光如炬,自信笃定、呼吸均匀而绵长。

“不错应是峄山刻石的原石。”

白复猛地睁开双眼,频频点头,道:“这种荡平六国,一统天下的气势,不是御用石匠能刻出来的。”

颜真卿抚髯点头,道:当你对书者的字迹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后,除了用眼睛观察碑刻文字的笔法,也可用此法辅助判断碑刻是真迹还是临摹。

名家传世的经典范本多为碑刻,其行笔的贯气性与锋杪毫芒的起伏衄挫,容易被石碑的材质所遮蔽。

碑刻佳作,能最大化地将书者的很多讯息保留下来。经典之作都具有千锤百炼、不落窠臼的气质,是运笔之律与结构之规的独门秘籍,就像时空线显隐交织。

刻碑的法门一般有几种:一种是书写者直接写在石上,如欧阳询的九成宫碑。史料记载,欧阳询先用毛笔蘸着朱砂,直接写在石头上。然后,石匠按照朱砂字直接进行凿刻。

另一种是,书者在纸或绢上题字,然后请刻碑匠用另一张纸,将上面的字用双钩廓填的方法描摹下来,再行雕刻。

这两种刻碑的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失真,与书者的本意有些出入。

唯有魏碑,几乎不存在失真的问题。因为在凿刻之前压根儿就没有草稿,是书者拿着刻刀直接在石头上雕刻的。比如张猛龙碑,此碑立于北魏正光三年,碑上无撰书人姓名。此碑碑文既险绝竣逸,又浑穆雍容;既奇趣灵动,又古朴典雅,乃是北魏碑刻中最享盛誉的作品。

咱们眼前的这块峄山石刻,据说是李斯亲笔所刻,所以感受极其明显。”

白复感慨道:“多谢大人指点,我在长安碑林临摹数年,今日才知有如此神奇法门,仿佛与笔者跨越时空沟通。”

颜真卿点点头,道:“刻石就是对文字的另一种时空转化。

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东南西北与天地为六合。

书法是将宇宙缥缈不定的道转化为一幅看的见的字,篆刻是将一幅平面上的字转化为六合世界里可触碰的字。即使盲人,也可以通过手触,来感受书法的魅力。

与篆刻反之,丹青是将六合世界的山川河流转化为一幅平面水墨画卷。

道可道,非常道。道不能明言,却可转化。

文字、语言、书法,丹青,音律、数术,武学都包含着道的转化。

这种能将洪荒宇宙、蕴藏的道进行转化的力量,让人类最终成为万物之灵。

虎豹剽悍,鹰击长空,鱼潜深海,其天生本领皆远胜于人。

人能降龙伏虎,射雕猎鲸,皆因能洞悉天地奥妙,将道转化为有形之物,驱寒避暑,衣食住行。”

说到这里,颜真卿停顿一下,问道:“白少侠,你武功横绝天下,可知武学的尽头为何处”

白复一愣,试探着回答,道:“纵横天下,万人莫敌”

颜真卿笑道:“万人莫敌只能算武功高强,离武学尽头还差得远。

我修习书法的第一个阶段,注重每字的一撇一画,力争写好每一个字。第二阶段,关注字里行间,谋篇布局,让一幅字如同一幅画。

第三阶段,我能将自己的阅历、情绪融入书法之中,让情感自然流淌。字型、布局皆不刻意,无为而成。

第四阶段,我仍在探索之中,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一窥天道。

我以书法之途推测武道,姑且妄言之。

吾以为,武道应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从飞禽走兽中领悟到武功招式,在打斗中战胜对手。

第二重境界,从武功秘籍中练出内劲,让力量更大,速度更快,跃得更高。

第三种境界,由武功入武道,修炼内力,成为自己身体的主宰,改变五脏六腑的功能,祛除疾病,脱胎换骨,延年益寿。亦或者,为他人去除疾病,令其延年益寿。

第四重境界,由武入道,进入虚空境界时,让身体这个小宇宙与天地这个大宇宙连接。进而,忘记一切有为的凝滞,破碎虚空,羽化飞仙。”

白复点头,道:“这与我青城内丹丹道之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殊途同归。”

颜真卿道:“白少侠,你武功已进入化境,下一阶段的修炼可试着在道的转化上下功夫,这一阶段重意、重性,不重形式。

所以,你武功虽博采众家,纷杂错综,亦不影响下一阶段修炼。

关键在于如何从各门各派中提炼精华,摆脱有为法度,存意而无形,依念而无踪,率性而无为,御风而行,逍遥自在。

那时,刀枪剑戟,草木竹石无一不是武器;千招万式,飞花摘叶,信手拈来,随你施展。”

白复虎躯一震,如听惊蛰炸雷,多日困惑一扫而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815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