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五百九十三章 军法从事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首其一杜牧

浮桥之战结束,白复因阵前违令,被唤至军中大帐,听候发落。

李光弼直视着白复的眼睛,足足有一炷香的时间没有说话,一脸的高深莫测。

李光弼越是沉默,帐内诸将越是惴惴不安,帐内气压陡然升高。

诸将本想替白复求情,但在这样肃穆的氛围下,谁也不敢开口,敛声屏息,怕触怒大帅的虎威。

在李光弼如炬目光的注视下,白复没有畏惧,目光坚定,直视着虎皮座上的主帅。

良久,李光弼一拍虎胆,厉声喝道:“白复,你可知违反军令,便要军法从事后果严重者,推出辕门问斩”

此言一出,诸将悚然一惊,心道:“大帅虽然一贯刁难白复,但也不至于如此兴师动众吧

白复可是一员难得的虎将。倘若真要如此重罚,我等还需出面劝阻才是。”

就在众将暗自思量之时,白复施以军礼,举止从容回道:“回禀大帅,诚如您经常训诫三军之言: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应因地制宜,因敌而动。

根据朔方军军规第二十三条,折冲府旅帅以上将领在临阵指挥时,若发现战场形势发生变化,原应敌之策已不适用,可根据战场变化,便宜从事。

浮桥之战,落水的叛军士卒已无抵抗之力,不会对我军将士构成威胁。倘若全部杀戮,固然能增加我军威慑,但易地再战,叛军就知我军绝不赦俘,一旦被包围,定会冒死突围。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叛军前身乃是大唐范阳军,深受国恩多年,不排除其中有心系大唐的将士。这些人有可能只是因某种原因被裹挟,而不得不加入叛军。

倘若我们能好好利用此战,或许能收复不少叛军人心,为日后的战役留下一线转机。”

朔方军军规第二十三条的设立,就是将临阵杀敌的指挥权和决策权交给下级军官,保证战术策略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不至于过于僵化。

白复言之戳戳,众将频频点头。

白复用余光瞥见众将表情,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白复继续道:“

据末将所知,当年朔方军击败史思明,攻克赵郡。部分朔方军士兵劫掠财物,正是李帅您,亲自坐镇城门,把士兵抢劫的财物悉数发还给百姓。

克复赵郡时,朔方军俘虏了四千名燕军将士,郭帅下令全部释放,只斩杀了安禄山任命的伪太守郭献璆。

您和郭帅体恤百姓,爱惜生灵的宽仁之举,与史思明动不动就屠城的残暴手段泾渭分明,瞬间赢得了河北道的民心。

您常说,战争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止杀。

末将深意为然。

吾以为,大唐军人不应成为嗜血的屠夫,不应成为杀戮的机器。一名真正优秀的军人,不仅要有冲锋陷阵的勇气,还应有一颗仁爱悲悯之心”

白复慷慨陈词,不吐不快,听得营中众将热血沸腾,豪情万丈。

“啪、啪、啪”

大帐内响起一个孤零零的掌声。李光弼不冷不热地鼓着掌。

他冷笑一声,冷不丁问道:“白将军果然名不虚传,好一个伶牙俐齿

白复,我且问你,你可知军中粮草不足十日,若留着这些俘虏,大家就会食不果腹。”

白复不慌不忙道:“若愿意报效唐军的,可自愿留下。若不愿投靠的,可遣返释放。”

李光弼阴骛一笑,反诘道:“倘若俘虏重回叛军怎么办我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到头来还多了数千敌军”

白复对此早有对策,抱拳一礼,回道:“史思明残忍好杀,阴狠多疑,一贯提防我方在其军中暗布密谍,收买人心,策反将领。

谷勛 这些俘虏一旦返回燕军,保不齐有性命之忧。即使能够保住性命,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重用。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这批降唐的种子就算播下去了,时机一到,就会惊蛰萌芽,破土而出。”

“哈哈哈”

李光弼一捋虎须,放声大笑。

众将见主帅神色放缓,长舒一口气,这才敢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不料李光弼笑声一收,面色一沉,虎胆一拍,叱责道:“好你个白复,花言巧语,就想蒙混过关

清河北库之战,本帅念你策划有功,将你提拔至神弩营旅帅。本打算此战结束,将你官复原职。

没想到你恃宠生骄,胆敢违抗将令

若军中每名将士都象你这般自以为是,耍弄伎俩,我朔方军何以治军要军纪何用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来呀,将白复押下去,杖责二十,禁闭十日将其军衔拿掉,重新编回斥候营。

倘若再有下次,定斩不饶”

李光弼一挥衣袖,离席而去。

众将哗然,噤若寒蝉。

仆固怀恩意味深长地看了白复一眼,若有所思。

一个时辰后,白复施刑完毕,被军中执法官押入牢房。

这里潮湿阴冷,四面都是用花岗岩垒成的牢壁,遍布黄绿色的苔藓。

距地面一丈多处,有一个一尺见方的通气窗,窗户用三根手臂粗细的铁栏分隔,防止牢犯逃脱。

白复趴在地上,垫在身下的稻草松软干燥。

行刑官的军棍打的颇有讲究,看似鲜血淋漓,惨不忍睹,实际上都是些皮外伤,没有伤筋动骨。

白复内息运转一周天,伤势已经痊愈大半。

起身徘徊,从窗户到门是七步,从门到窗户也是七步。

触摸牢壁,仰望铁窗,白复一时恍惚,仿佛回到了离恨天的岁月。

斯人已逝,时光不再。

回想这几年的生涯,既有深牢大狱的黯然神伤、至暗时刻,也有丹凤楼大阅兵的威风凛凛、雄姿英发。

所谓的光辉岁月,不是你春风得意的高光时刻,而是你面对苦难的坚韧,不屈不挠的倔强

扑棱之声传来,一只红嘴绿鹦哥扇动翅膀,从铁窗飞进牢房,支棱着嘴,人模人样道:“小白龙,不要发愁,我来陪你解闷。”

正是鹰眼的爱物。

白复莞尔一笑,从鹦鹉脚上拆下一个铜环,扭开后,薄如蝉翼的绢纸上写着今日军报。

白复将鹦鹉捧在掌心,对鹦鹉笑道:“我很好,兄弟们勿忧。”

鹦鹉点点头,声音洪亮道:“我很好,兄弟们勿忧。呵呵”

白复哈哈大笑,将鹦鹉轻轻一抛,鹦鹉双翼一展,从铁窗窜出,振翅高飞。几个起落,消失在天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48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