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二十七章 狼牙行动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

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节选自缺题刘禹锡唐代

“又要实战练兵,又不能暴露兵力,该如何做呢”白复冥思苦想。

白复将呼延铁衣、尉迟骠骑等将领找来。

借着这次永宁大捷,白复提拔了荔非戍堡、斛律冲、侯莫酋、元神虬、达奚野、贺兰柱擎、尚西陲等一大批原安西北庭的低阶将领,这些将领都是安西北庭的老兵, 跟随高仙芝、封常清远征西域,战功显赫。

但跟尉迟骠骑类似,这类将领本事大,脾气臭,性格犟,桀骜不驯。

李嗣业、段秀实、荔非元礼等将领调离后, 后任的高层将领不喜这些人,一步步将其降职、边缘化。

数月练兵,这些将领丰富的实战经验, 卓越的作战指挥能力,让白复赞叹不已,再次启用这批将领。

白复让这批老将作为陕州乡勇的指挥官,利用其丰富经验,把乡勇快速训练成合格的战士。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

这批老将再次被拔擢,重新焕发了生机,仿佛换了一个人,每日精神抖擞,干劲十足。

白复召集会议,众将领众说纷纭。

有人建议,去陕州北部的大山中练兵,把村落里的壮年男丁组织起来,一边农耕一边训练。

或有人建议,长途奔袭,深入叛军区域, 转守为攻更有人建议,化整为零, 扮作马匪,直接袭击叛军

“集思广益,独断专行”这是李光弼对白复的忠告。

这日天气甚好,北风渐止,冬日暖阳,和煦温暖。将士们把被褥拿到阳光下晾晒。

晒完的被褥晚上盖起来,会有阳光的味道那是战乱之前,晒谷场上、田间地头,岁月静好、云卷云舒的味道。

哨兵来报,营门口有数十名江湖侠客,递上拜帖,说是白将军的故旧。

白复取过拜帖一看,笑道:“说曹操,曹操到。”

白复放下手中的军报,亲自到营门口迎接。

数十名侠客强弓劲弩、鲜衣怒马,威风凛凛。

大冬天里,为首之人手里依然拿着一把折扇, 轻摇折扇,潇洒不输王侯。正是河北清河虎兕寨的二当家李萼。

白复一拱手, 笑道:“二哥,等你多时,你咋才来”

李萼笑道:“礼物备齐了,才敢来。”

两人一个熊抱,哈哈大笑。

入到帐中,李萼赞叹不已,道:“复哥儿,你这军营戒备森严,井然有序,足见兄弟治军有方。”

白复道:“如今百废待兴,诚邀二哥前来助阵。”

李萼道:“我也正有此意。见你信后,马不停蹄赶来。”

白复道:“新军需要实战演练。陕州距叛军前线尚有一段距离。三军将士憋在营地里,一身本领无处施展。

更麻烦的是,朝廷给河北道唐军的指令是:原地据城防守。倘若我一意孤行,主动出击,不但得不到周围驻军的支持,还会被人掣肘。”

白复把永宁大捷后,陕州官场和军界微妙的关系告知李萼。

李萼智慧过人,一听便明。

李萼道:“既然如此,你有何打算”

白复道:“我想把安西骑兵和陕州新兵化整为零,伪装成河北义军,在河北道和河南道的交界处,伏击叛军的辎重粮草。

一方面通过实战锻炼队伍,一方面断其粮道,令叛军首尾难顾。

抢来的粮饷,我想通过河北义军,赈济给河北和河南两道的百姓。”

李萼把折扇一张,笑道:“复哥儿,咱哥俩不谋而合。这次随我来的,除了你熟悉的河北义军首领,还有河南道的义军首领。

最近,我们一直在相州、滑州一带夜袭叛军,消灭叛军的小股巡逻队伍和斥候。

有了正规唐军的协助,我们就无惧叛军骑兵,保管可将叛军压缩在城池里,切断他们的运粮路线。”

白复一拍大腿,道:“好,我会派出十五队精锐步骑,每队两百人,由你统一指挥。

行军路线、沿途食宿安全,还要义军协助。”

说到此处,李萼眉头一拧,道:“调兵出营,长途奔袭,可需兵部调令”

白复道:“我已将此事禀报给光弼将军,他把调兵虎符交给了我。”

李萼微微一笑,把折扇一合,轻描淡写道:“听说你麾下将领大都是安西北庭的精锐老兵,他们能听我这个布衣的指挥

要不,你也给我支金批令箭,违令者斩立决”

白复狡黠一笑,道:“关张两位将军当初也不服诸葛丞相,我好像没听说,刘皇叔给过卧龙先生金批令箭”

李萼哈哈大笑,再不提这个话题。

接下来的日子,唐军将领和义军首领密切协商,拟定了详细而周密的作战计划。

白复为这次特遣行动定下名称:“狼牙”

双方磨合三日后,李萼率领尉迟骠骑、荔非戍堡、斛律冲、侯莫酋、元神虬、达奚野、贺兰柱擎、尚西陲、唐欢、岳虎竹、裴破空等三千精锐步骑,前往相州、滑州一带。

十日后,捷报传来,十五支特遣队分成多路,伏击了河北道至河南道叛军的运粮补给车队,袭击了叛军在相州、滑州官道上设立的军辎转运站、碉楼、戍堡

有了安西北庭铁骑的支援,河北义军敢于硬撼燕军骑兵,导致小股叛军不敢出营,大队叛军夜间不敢会战。

这一系列辉煌的游击战绩,也给安西北庭行营带来了丰厚的物资回报。战利品源源不断地运抵安西北庭行营。

白复将全部粮食送给藏匿在陕州大山里的百姓。精选出一部分战马和军辎,运抵光弼将军的朔方军大营。剩余粮饷和物资,交给军辎官,按需分给三军各营将士。

几场仗打下来,安西北庭行营赚的盘满钵满,马匹武器、粮草军辎堆积如山。

未能参战的三军将士嗷嗷叫唤,天天守在白复帐外,请缨出战。

一个月以后,白复将十五支特遣队调回,重新轮换一批战将人马,继续化整为零、以战代练,以战养战,攻击叛军的补给线。

朔方军大营,日夜灯火通明。

李光弼将两卷文书摊在帅案上。左边是安西北庭行营的密报,右边是朔方军前线斥候的军情细报。

两项战报对比,安西北庭行营先遣队骄人的战绩,让李光弼心怀大慰。

他一捋虎髯,双挑拇指,暗赞白复。

这一日,李光弼心血来潮,率领五百亲兵队,不带仪仗,不打招呼,直奔陕州。

李光弼的亲兵队横穿卫伯玉和李忠臣的防区,只看见唐军斥候在远处侦查,并未遇见大股唐军上前拦截。

李光弼暗暗叹气,这卫伯玉和李忠臣也算名将,却自诩防区远离叛军前线,戒备松懈。

到了黄昏时分,寒风凌冽,阴云密布,雪粒在寒风中打着旋儿,冰碴扑在脸上,刺拉拉地疼。

“下雪啦。”

众将领禁不住缩了缩脖子,立起领口,掀下帽檐,避免冷风倒灌入脖颈。

这样的天气,连野狼都不愿觅食,蛇鼠都躲在地洞。

然而,一进安西北庭行营的防区,李光弼一行立刻有汗毛倒竖之感。虽然没见到一名斥候,但一望无际的荒原上,无处不弥漫着肃杀之气。

草木皆兵,隐隐绰绰,让众将惴惴不安。

亲兵校尉赶忙上前,轻声道:“大帅,要不还是放出信鸽,跟安西北庭行营打个招呼吧”

李光弼眼睛眯成一条缝,环视四周,道:“不用。伏兵没有马匹。传我军令,全军疾驰,甩开草丛里的伏兵。”

一声令下,五百铁骑策马疾驰。

灌木丛中,突然快速闪出数十名身影,全身装束与草色、土地混为一色,若不是快速移动,根本分辨不出。

李光弼得意一笑,策马扬鞭,绝尘而去。

忽听亲兵们惊呼,李光弼侧脸一瞥,只见左右两侧,百步之外的灌木丛中,有数百名似人似兽的身影,像猴猿一样,弓着背,四足着地,尾随而来。

速度之快,不啻烈马

李光弼错愕:“草丛中的伏兵若不是安西北庭设防的士兵,会是何方怪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89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