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一十二章 万金家书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节选自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

兵法云:“兵非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在白复看来, 兵贵精不贵多。带兵不是多多益善,而是一定要能驾驭。

核心的将领,要从内部选拔,只有把晋升机会留给子弟兵,才能上下同欲,将士齐心。

自复在窍穴兵域内亲眼目睹了淝水之战,印象深刻。

大战前, 苻坚投鞭断流, 意气风发。谁能想到, 百万草原铁骑竟然败在了谢玄指挥的数万北府兵下。

前秦大军输掉此战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前秦军中,氐族、鲜卑等部族山头林立,各怀鬼胎,一但出师不利,立刻反噬。

白复决不会重蹈覆辙。

上下同欲者胜

人心齐,泰山移,只要三军将士勠力同心,舍生忘死,五千精锐足矣破敌

兵力分拆后,白复正式整军备战,开始按照自己的标准打造这支铁血部队。

由于平白得到了白复奉送的人马,而且也正是自己心仪的将领和人马,韦陟、李若幽和卫伯玉相当满意。

这三位老狐狸深知礼尚往来之道。三人不但自行负担这批分拆人马的粮饷和军辎,还动用各自背后的资源,将大批粮草和军需无偿赠送给白复。

将离心离德的一万两千人马分拆出去,白复本就节省下五分之三的粮饷, 再加上韦、李和卫三人的赠予, 白复手头宽裕, 正好大展拳脚。

白复麾下将领,人人军饷是以前的三倍,而且从不拖欠。

顿顿有肉吃,餐餐能饱饭;菜肴日日翻新,馒头胡饼管够;琐事有人管,生病有医看。寒暑皆有应季被褥和军服。

骑兵人人配双马,皆是矫健的骏马。

步兵麻鞋、皮靴,筒袜一应俱全。

三军吃穿用度皆是以前数倍,所用兵器铠甲皆是大唐最精锐之兵刃。

未等白复帅旗下阅兵动员,三军将士已是人人精神抖擞,神采飞扬,斗志昂扬。

这日,麾下虎将呼延铁衣兴致勃勃走入白复营帐,道:“将军,今日操练科目为何”

白复指了指桌案上的笔墨纸砚,笑道:“看图识字。”

“啊这”

呼延铁衣目瞪口呆。

不错,白复正是要教众将士识字。

经过三个月的调研,白复发现安西北庭军中有半数的将士,斗大的字不识一个。

一支有信仰的军队方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这一点,是白复从颜真卿颜大人身上学来的。

颜真卿文臣领兵,不啻名将,他治军的第一步就是解决唐军将士为谁而战的问题。

白复亲眼目睹过这一切。

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乡勇村夫组成的唐军,连兵刃都使不娴熟,但从头到脚,却散发着一种自信而坚毅的光芒。

那是建国之初,太宗皇帝、战神李靖率领的唐军才有的气象。

在道统的感召下,颜真卿的军队虽条件简陋,艰难困苦,但却骁勇异常,无坚不摧。

白复当年与颜真卿麾下将士同吃同住,大感震撼。

白复当时就下定决心,有朝一日掌兵,定要练出这样一支铁军

而这一切,都要从读书知字开始。

命令下达后,安西北庭军各级将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主将白复是心血来潮还是怎的

这日傍晚,白复来到一处营地,和士卒们一起,围着篝火就餐。

一个名叫墩子的士兵斗胆问道:“将军,俺脑子笨、力气大,所以才从军的。您让我识字,这不要了俺的命吗”

身旁旅帅赶忙斥道:“胡说什么,将军这是为你好”

白复摆摆手,制止旅帅斥责墩子。他笑道:“墩子,你从军几年啦”

墩子利落答道:“三年啦”

“可想爹娘”

“想,做梦都想”

“可有家信”

“有”墩子从贴身口袋里掏出几封用油布纸细细包裹的书信。

白复道:“你可知家信内容”

墩子点点头,道:“收到家信时,我请军中的兄弟帮忙念过,大概记得其中内容。”

白复笑道:“既然记得内容,为何还留着信函”

墩子憨厚一笑,道:“我丈人是村里的私塾先生,我媳妇儿识得两个字,书信都是她亲笔写的。

我虽然不识字,但看到她的笔迹,就跟见到她一样。倘若要是把家信丢了,就跟把媳妇儿丢了一样。舍不得”

围坐在一旁的士兵闻言,笑喷了饭。

白复看了两眼墩子的家信,道:“墩子,虽然你胖墩墩的,但你媳妇儿个子瘦小,身体还不太好,不知对否”

墩子一愣,惊讶道:“将军,您见过我媳妇儿”

众人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白复也被逗笑了,道:“我还知你媳妇儿样貌端庄,贤淑善良,温柔贤惠,对否”

墩子被整懵了,道:“将军,您是神仙啊您说的一句不差。您是如何得知的”

白复指了指信函,笑道:“谜底都在这封信里。”

众人顿觉好奇,呼啦啦全围了上来,将墩子的家信一一传阅。众人将信函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也没猜出白复是如何得知的。

众人叽叽喳喳,愿闻其详。

白复指着家信字迹,道:“信中字迹娟秀整洁,排列整齐,可见墩子媳妇儿是兰心蕙质之人。

但笔体纤细,回锋偏软,可见运腕无力,应是体虚柔弱之相。所以我才判断墩子媳妇儿身体孱弱。

书信内容条理分明,思路清晰,将家中大小事项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见是一位孝顺老人,和睦妯娌,照顾子女,将家中里里外外,打理的井井有条的贤内助。

不仅如此,墩子媳妇儿还将生活琐碎之事描写的生动有趣,读起来活灵活现,仿佛家中父母妻儿就在眼前。”

未等白复讲完,墩子已经泪流满面,不停用手抹着眼泪。

能从字迹中看见写信人的形象和性情,众将士佩服的五体投地。

白复环视一圈,道:“常言道,见字如面。

我们渴望亲人的家书,家人们也在期待着我们保平安的书信。

我听军中司马说,越是军情紧急,越是战事激烈,我们的将士越愿意在休憩的间隙,写信回家。

我想问问大家,这是为什么”

众将士眼眶通红,异口同声回答道:“想家”

白复起身,站在高处,对围在身边的将士,一字一句说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那就让我们亲笔写一封书信回家,哪怕字迹歪歪扭扭,哪怕内容涂涂画画,但,这信是我们亲笔写的,它的意义就不一样。

我们远在千里的家人,看到这封信,就能看到一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大唐军人

兄弟们,我们为何抛家舍业,远离故土,而以大唐军人的身份出现在这里

我们在用身躯、血肉守护着我们的故乡,守护着我们的妻儿老小。

若有谁想从我们手里夺走这一切,想毁掉我们的家园,我们就让他们尝尝我们手中锋利的刀剑

我们的陌刀会斩落他们的头颅,我们的长槊会洞穿他们的心脏,我们的铁骑会驰骋他们的噩梦

我们不怕死,不是因为我们不害怕,而是因为我们死得其所

我们不怕死,不是因为我们刀枪不入,而是因为我们无所畏惧

只要我们在,他们就休想西进一步

只要我们在,大唐的军旗就会在天空永远飘扬”

“安西北庭必胜,唐军必胜,大唐必胜”人群中,不知谁高喊一声,燃爆当场。

“安西北庭必胜,唐军必胜,大唐必胜”

“安西北庭必胜,唐军必胜,大唐必胜”

白复所在的篝火旁,数十名唐军将士热泪盈眶,振臂高呼,嘶声裂肺地怒吼。

其他营地,不知这里发生了什么,但听到这里振奋人心的嘶吼,也禁不住胸中奔雷。

各营将士纷纷放下手中饭盒,起身肃立,冲着大唐军旗,放声怒吼。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在安西北庭军大营此起彼伏,久久不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6983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