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八十一章 宗室子弟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今日秋风里,何乡一病翁。

力微须杖起,心在与谁同。

节选自病起陈师道宋代

这日,白复来到左千牛卫营所当值。说是当值,其实也无所事事。左千牛卫的日常事务,将士们都只向另一位左千牛卫中郎将楚国公李伣汇报。

白复丝毫不以为意,他将皇城和宫城的地图铺在桌案上, 津津有味地研究着。

“不知地形者,不足以言兵。”忠嗣师父的谆谆教诲,犹言在耳。

就在白复聚精会神之际,只听屋外一阵喧哗。

一员小将风风火火地闯进屋来。此人唇红齿白,容貌英俊,头戴荷叶盔, 一身锁子甲,往厅中一站,仪表堂堂。

白复暗赞一声:“好一员虎将。”

小将入得屋中, 一施军礼,自我介绍道:“在下李像,乃是右千牛卫郎将。参见白将军。”

“李将军请坐。”白复示意李像就坐,命人端上解暑的凉茶。

李像也不客气,将凉茶一饮而尽,目光炯炯,盯着白复问道:“实不相瞒,我对白将军甚为失望”

“哦,此话怎讲”白复呷了口茶,神情不改。

“我听说白将军在陕州练兵,仅用数月的时间,便将过万乡勇训练成唐军精锐。

我以为白将军执掌左千牛卫,会将千牛卫训练成南衙十六卫中的绝对精锐。即便是单挑北衙六军,也不落下风,重现千牛卫的辉煌。”李像怨道。

“哦,李将军为何会有如此不合适宜的预期”白复微微一笑。

李像傲然道:“因为千牛卫从建军之初,目标就是成为精锐中的精锐, 南北衙禁卫军中的翘楚

千牛卫的将士大都自幼得名师指点,进入禁军后,层层筛选,才能被挑入千牛卫。莫说百里挑一,就是千里挑一,也不为过。

听白将军口气,似乎看不上我们千牛卫”

白复将茶盏放下,目光毫不退让,道:“李将军,我且问你,同样是猛虎,你说是戏班跳火圈的驯养之虎厉害,还是虎啸山林的丛林之虎厉害”

李像顿觉受到侮辱,他跳了起来,像一只乍毛的刺猬。他对白复挥拳嘶吼道:“我们虽然家境优渥,但并不代表我们是一群绣花枕头你竟敢如此辱我们要是我将你这番言语传出去,你可知后果”

白复嘴角微微上翘,反问道:“不信李将军可愿比试一下”

“比就比,怎么比法”李像怒道。

白复一指身边端茶递水的十来岁亲兵,道:“这就是我在陕州招募的乡勇,敢不敢较量一下”

李像还以为是要和白复比试呢, 没想到是跟白复的亲兵动手。他怒不可遏,道:“比就比,给我换两把木剑,省的本将军误伤了这位小娃娃”

“不必换剑,若李将军能伤得了我,只怪末将学艺不精”白复亲兵躬身一抱拳。

白复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好狂妄的小子”

李像大怒,腾腾腾三个大步走入院中,一拔佩剑,喝道:“请”

白复亲兵正是陕州山坳里招募的乡勇岳虎竹之子、弹弓少年岳随弓。

岳随弓长剑一挽,亮出起手式,道:“李将军请”

李像腾空而起,长剑舞出数朵剑花,出剑行云流水,动作潇洒优美、风流倜傥。

岳随弓人如其名,身形如弓,以静制动,剑尖轻微颤动,寻找着李像的破绽。

“小心啦”

李像如大鸟般飞身而掠,宝剑直刺岳随弓面门,剑尖儿距离其鼻尖不到三尺。

岳随弓右腿横扫,足尖铲起一片沙土,直扑李像眼帘。

李像被沙尘迷了眼,眼睑不由自主闭上。张嘴吐舌,啐掉落入口中的沙土。

就这一瞬间,岳随弓动若脱兔,终于出剑,动作简洁利落,就一个字“快”

李像还未睁眼,只觉剑光一闪,对手的长剑刺中自己胸口,破开两层衣甲。

李像大骇

对手只用一招便破去自己的成名剑招“落日流霞”。

要知道,流云剑法乃是终南山藏剑山庄的不传之秘。仅凭这招“落日流霞”,李像在左千牛军中就战败过十数名高手。

李像不服,斥道:“这是什么无赖招式”

白复冷笑一声,道:“沙场上,招式无高贵、卑贱之分,能杀人的剑法就是好剑法。”

李像气鼓鼓道:“末将不服,要求再战”

“好,随弓,你再陪李将军过两招。”白复淡淡道。

“诺”岳随弓捧剑回应道。

两人再次面对面站立,距离十步对峙。

这次李像没有轻举妄动,他蓄势待发,等到气势凝聚到至高点时,才“叩下弩机。”

李像疾冲五步,象一直离弦之箭。身随剑走,剑随意发,化作一道长虹,斜斩岳随弓脖颈。

岳随弓不为所动,双手持剑,眼神死死锁住李像要害。上身不动,右脚突然一个垫步,形如虎扑。还是同样一招,只是这次借助腰腹之力,出剑更快。

李像只觉寒光一闪,劲风袭面,心道:“吾命休矣”

李像还没来得及躲闪,一柄长剑的剑尖儿已经抵在自己脖颈之上,锐利的剑锋刺破皮肤,刺下一滴血痕。

反观李像手中的宝剑,距离岳随弓的脖颈还有三寸。

就这短短三寸的距离,已经决定生死。

倘若这是实战,还没等李像的剑砍中岳随弓,岳随弓的长剑便已经挑破李像喉咙,一击毙命。

一招制敌

李像惊魂未定,心有余悸问道:“你这是何剑法”

岳随弓后撤一步,收剑归鞘,淡然道:“剑三”。

李像茫然,继续追问。

岳随弓道:“这是白将军自创的剑法,共七招,这是第三招。”

“才七招”李像惊讶问道。

白复淡淡一笑,道:“杀人的剑法,贵精不贵多。”

李像若有所思。他已经明白驯养之虎和丛林之虎的区别了。

不过,李像仍不甘心。停顿片刻,他反驳道:“这只能说明我学艺不精,不代表千牛卫总体水准。一支优秀的军队,并不完全取决于将士武功的高低。”

白复点头,道:“我同意。那你认为什么样的军队才是一支优秀的军队”

李像傲然道:“一支优秀的军队,应该作战勇猛,从士卒到将军,人人皆不畏死;

一支优秀的军队,将领应有较高的战术素养,指挥千军万马,如臂使指;

一支优秀的军队,应该军纪严明,所到之处,能让百姓热烈拥护,箪食壶浆”

好不容易等李像罗列完毕,白复望向岳随弓,道:“你说说看,什么才是优秀的军队”

岳随弓平静回答:“能击败强敌,持续打胜仗的军队,才算是优秀的军队。”

李像被这句话噎在嗓子眼里,感觉刚才的自己像一个白痴。

白复没有评价两人谁说的更有道理。

他对李像道:“李将军刚才说到军纪,倒是可以皆此验证一下千牛卫”

李像道:“愿闻其详”

白复神情如常,语气深寒,道:“若现下是在安西军大帐,就凭你咆哮主将这一条,我就可以将你拖下去斩首

而在这里,我身为左千牛卫中郎将,却还要和你口头辩论,哪一支军队是南北衙禁卫军中排名第一的精锐。

一支没有军规军纪的队伍,充其量就是雄踞山林的绿林豪强,怎能媲美血染沙场的百战之师。”

李像虎躯一震,单膝跪下,诚恳认错,道:“在下立功心切,冒犯将军虎威,还请将军恕罪。”

“李将军快起,有话慢慢讲。”白复脸色转缓,猿臂一伸,将李像轻轻托起。

李像打开话匣子,将自己来此的目的,一一道来。

原来,这李像也是李唐宗室,乃是荣王李琬第七子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叛乱,玄宗任命荣王李琬为征讨元帅,名将高仙芝为副元帅,征讨叛军,不久,李琬薨逝,赠靖恭太子。

李琬素有雅称,风格秀整,当时文武百官对李琬平定叛军抱有极大的希望,李琬忽然殂谢,令朝野上下都很失望。

若李琬不死,高仙芝也不会含冤而死。以高仙芝和封常清的领兵能力,将叛军堵在潼关,应该是易如反掌。

李像本就文武双全,其父去世后,毅然决然,投笔从戎。

然而,由于其身份显赫,兵部也不敢将其送入前线交战,只能将其留在千牛卫中给陛下当护卫。

数年下来,除了甲胄光鲜外,未建尺寸之功。

类似李像这样渴望建功立业的名门子弟,在禁卫军中大有人在。

白复神话般的战绩,已成为军界的传奇。禁卫军中,不少年轻将领对白复顶礼膜拜。

听说白复调入左千牛卫为将,李像等人大喜,皆愿追随白复,从禁卫军转型为边军,效仿先祖,立下赫赫战功。

然而,白复到来以后,没有任何雷厉风行的治军动作,令李像等年轻将领大为失望。

在一众年轻将领的推举下,李像作为代表,当面锣、对面鼓向白复请命。

李像道:“白将军,千牛卫中有我这样想法的年轻将领不在少数。跟门阀士族不同,我们都是宗室子弟,与大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今大唐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我们空有报国之志,却无人带领。如将军不弃,我们愿追随将军,为大唐赴汤蹈火,捐躯报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91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