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九十九章 碑林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节选自饮马长城窟行李世民

白复第一次见到玄宗的笔迹,确实浑厚大气。但一想到玄宗对自己的偏见,顿时愤慨,不愿驻足再看。

徐太傅见之,也不点破,继续讲解下一个石碑。

“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保存了最早的周易文句,相传是大书法家蔡邕以隶书书写,方挺严整,为汉隶之典范。”

二人来到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前,徐太傅逐字逐句讲解:

“清臣的多宝塔感应碑,气势雄浑,苍劲有力,雄秀端庄。字体的机构由初唐时流行的瘦长形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内圣外王。用笔浑厚有力,既有筋骨,亦有锋芒。这一书风,大气磅礴,颇具盛唐气象。

清臣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

他的行草书,遒劲郁勃、结构沉稳,点画飞扬,与其耿介厚朴性格契合,正所谓字如其人,见字如面,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其自创的“颜体”楷书,已臻化境,境界三重:以灵性系之,瑰丽;以魂魄铸之,雄健;以人生育之,阔广。

吾以为,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王羲之、王献之的传承,清臣才是开山立派的一代宗师,其书法才与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交相辉映。正所谓,“学书当学颜清臣”

再说说清臣本人,开元二十二年,中进士甲科。开元二十四年,经吏部诠选,任校书郎。你看,颜真卿也做过校书郎呵呵”

说到这里,徐太傅打趣一下白复。

将书法造诣与人生际遇结合在一起讲述,白复知道徐太傅这是在开导自己,心中暗暗感动。

两人随后来到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前,此碑高三米上下、宽一米左右。碑文三十行,行八十三至八十八字不等。徐太傅指着石碑上的文字道:

“此碑也称唐集右军圣教序并记,本朝太宗皇帝撰文,弘福寺沙门怀仁集晋右将军王羲之书,咸亨三年建立。

圣教序虽是集字成碑,且缺失的文字为拼接组合而成。但因怀仁功力精深,又是谨慎细致,终能各尽其势,较好地再现了王羲之书法的特征若断还连,如斜反正,灵动变化。但终因是集字而成,而不是一气呵成,故稍有缺憾,某些字势连贯不够,行气不足,气韵不够绵长。

临习王羲之的书帖,先应反复读帖。细读兰亭序、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王字法帖,从中体悟其谋篇布局的要妙,才能窥得其字的真谛。

落笔之际,则应体会其字峻骨”韵致,一下笔即要有筋、骨、血、脉、肉。笔锋出入之迹要顺乎笔势,因笔而生形,用意而取势,着眼于点画、结构领空间,逐个将字临熟,方能写出王字清朗俊逸、恬静洒脱的风神来。

王羲之书法之所以出神入化,一方面是对技法的把握已精熟到“美轮美奂”的程度,另一方面,他寄情山林、恬淡儒雅的秉性,使他在运用技法之际从未宥于法度,或者说在追求书道的过程中,从未受到法度的束缚。既表现以老庄哲学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中庸之道的冲和。

复儿,书道如此,武道亦然。武学最高的成就,一定来自武者内心的修为、器宇、见识和格局。修为为体,技法为用。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唯有修为至臻,武道才能进入化境。正所谓,内圣外王

故,人生任何的历练,都是内心的修炼,挫折越多,加持越强这才是苦难赋予我们的意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60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