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八十九章 政变主帅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辛弃疾

昨夜战果辉煌,对溪山清远图密码的破译,让三人如释重负。

玄宗不愧是政变起家的帝王,在他的全力策划下,此次政变计划近乎完美。该计划主要由五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政变主帅率高力士等人,在左龙武军大将军陈玄礼的接应下进入禁苑,以左龙武军的官舍作为中军大帐。

第二步,由左羽林中郎将刘桓率心腹死士突入玄武门的左羽林军营地,斩杀左羽林大将军郭英等人,夺取禁军指挥权。

第三步,政变主帅进入玄武门坐镇。同时,由陈玄礼和刘桓分别率领左龙武军和左羽林军,兵分两路攻入内宫,在紫宸殿会合。

之所以从两个方向进攻,发动钳形攻势,一来是相互策应,形成合围,防止肃宗等人择路脱逃;二来是万一遭遇内廷的飞龙军强烈反击,两路大军可以分头行动,避免全军覆没。

第四步,等陈玄礼、刘桓发出成功会师的信号,政变主帅再率禁军进入大明宫,全面控制宫中局势,捕杀张皇后、李辅国及其党羽。

第五步,关闭各道宫门及京师所有城门,分兵搜捕肃宗亲党,彻底肃清长安城内效忠肃宗的势力。

第六步,玄宗重返金銮殿,昭告天下,再次登上主宰天下、睥睨苍生的权力巅峰。

政变的部署大致如此,但最关键一处,三人尚未想通。

玄宗年事已高,在侍卫的严密监视下,不可能轻易离开兴庆宫,再次执掌中枢。

那这次政变,会由谁来担任政变主帅,坐镇指挥高力士、陈玄礼、李俶,李系,还是其他皇室成员

作为肃宗的子嗣,三人很快将李俶,李系等肃宗的皇子排除。

高力士虽然武功盖世,但不具备统御禁卫军的威望。同理,陈玄礼虽然曾经在禁卫军中颇有威望,但如今掌权的乃是左羽林中郎将刘桓这样的少壮派将军。

鉴于中宗一朝,太子李重俊叛乱失败的教训,坐镇指挥之人必须是皇室中人,而且应该是有争储血统的皇族子弟。一旦突发状况,此人可以登高指挥,安抚将士,说服保护肃宗的禁卫军放下武器,拥立、效忠新帝。

按照目前皇族的血统来看,有不少皇族子弟都有继承帝位的资格。

三人将所能想到的皇族子弟一一排查,还是无法最终确认。

白复道:“庆王李琮之子新平郡王李俨、嗣庆王李俅乃是玄宗太子瑛的嫡子,按理说也有继承皇位的可能。

我跟他俩稔熟,我先去探探口风,看看幕后之人是不是他俩。如果是,我会苦劝他们放弃,毕竟我不想亲手诛杀他两兄弟。

如果不是,凭借他们皇室子弟千丝万缕的联系,必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我会想办法从他俩口中找出线索。”

方曙流神情凝重,道:“白老弟,政变发动应该就在这几日,时间紧迫,你要尽快确定幕后之人。”

白复点点头。

商议完后续安排,三人分别从宅院的三个角门离开,分头行动。

时间紧迫,白复顾不上休息,直奔庆王府而去。

到了庆王府,老管家乃是庆王李琮时期的管家,知道白复乃是王爷的好友,亲自将白复领到嗣庆王李俅所在东市的典当行。

一见白复,李俅哈哈大笑,给了白复一个大大的熊抱。李俅开玩笑道:“自从大东家回京,这还是第一次来看旗下的买卖吧。”

当年白复盘下了古董店、典当行等铺面,邀请李俨、李俅两兄弟合伙做生意。

白复没有看走眼,皇室子弟乃是天下最好的掌眼师傅,尤其是嗣庆王李俅,更是传承了庆王的家学和眼光,精于此道。

几年下来,两兄弟的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几乎垄断了长安的古董、典当行业。

两人登上二楼雅间,李俅命人从地下酒窖取来高昌葡萄酒。

这些葡萄酒密封在橡木桶中,从高昌运抵长安,分装后储藏在酒窖中,恒温恒湿保存。

侍女小心翼翼将葡萄酒倒入夜光杯。倒完酒后,侍女将葡萄酒瓶放入冰桶里冰镇。

此时,长安暑气已浓,冰镇过的葡萄酒入口清冽,香气在口中慢慢绽放,更加浓郁芬芳。

侍女端上八碟八碗精致点心后,李俅让侍女们都退下。

李俅对白复道:“复兄,我先干为敬,感谢你给我安排了这么好一个差事。”

白复端起酒杯,一仰脖,一饮而尽。

李俅笑道:“复兄,你这是牛嚼牡丹、暴殄天物啊。美酒如同美女,不能唐突,要慢慢品,才有味道。”

说罢,李俅轻轻晃动夜光杯,殷红的酒液在夜光杯中摇曳,熠熠生辉,散发出淡淡的花果香。

李俅眯着眼,把鼻端贴近杯口,轻嗅散发出来的香气。然后,将葡萄酒慢慢饮入,但不急着喝下,而是用口腔包裹住酒水,用舌尖体会酒液的香气,再打开喉腔,让酒水如溪流,流经舌根,再从喉头缓缓滑落

李俅难掩陶醉的神情,道:“不愧是长安有数的美酒,入口醇厚,果香饱满,回甘和涩度平衡的刚刚好。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

白复一脸懵圈地望着李俅,不太能体会这份享受。

李俅亲自给白复斟满酒,看着风尘仆仆的白复,笑道:“复兄,你的赫赫战功我都听说了。

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怪不得父王当年对你另眼相看。

不过,要我说,操那份闲心干嘛

上有天子,下有百官,你和青鸾妹妹早日完婚,做个东床驸马不好吗你军功越大,大明宫里的人越不放心。

郭令公忠心耿耿、宽厚仁义,也因功高盖主,被削了兵权,赋闲在家。你还看不明白吗”

白复虽不赞成李俅遯世无闷的态度,但也承认李俅言之有理,对朝堂人心洞若观火。

李俅敬了白复第二杯,道:“复兄,我之所以特别感谢你,不仅是你让我赚的盘满钵满,恢复了庆王府昔日的体面。更因为这些买卖,让我对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哦,说来听听。”白复见李俅打开话匣子,不动声色地引导着。

李俅放下酒杯,叹道:“复兄,咱们也算是患难与共,可以交心的朋友。实不相瞒,因为生父太子瑛蒙冤而死的缘故,我们几兄弟一生耿耿于怀,不能释怀。

要论血统,我们比李俶那小子要纯正的多。若不是生父蒙难,今天东宫之位”说到这里,李俅及时刹住了口,端起酒杯,将杯中酒灌入喉中。

------题外话------

注释:

1、江南逢李龟年此诗,杜甫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本书为了刻画岐王家道中落,让此诗早诞生了数年。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宁王李成器

李宪,本名李成器,为唐睿宗李旦的长子。少年时才气过人。成年后,精通音乐,尤其对西域龟兹乐章有独到的见解。

景云元年710年,李成器被晋封为宋王。同月,李旦再次登基,李成器获授左卫大将军之职。当时将要立皇位继承人,因李成器是嫡长子,而平王李隆基唐玄宗又有讨平韦氏的大功,故久久不能定。李成器辞让说:“储君,是国家的职位,太平时节就以嫡长子为先,国难之时就应归于有功的。若处理不当,就海内失望,这不是国家吉祥事。臣斗胆以死请求不要立我为储君。”李成器成天涕泣坚决辞让,言语很恳切。当时,诸王和公卿也说李隆基有社稷大功,适合做储君。李旦很赞赏李成器的心意,就同意了。

开元二十九年742年,李宪去世,享年六十三岁。

李隆基知死讯,号啕痛哭,下诏追谥李宪为让皇帝。

李宪出殡时,正下大雨,李隆基派庆王李琮下泥中步送十数里,给他墓命名为惠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72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