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八章 少林故人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达磨自云传佛心,绪言迷世到于今。

既携只履归西域,安得遗灵在少林。

孤月正明高殿冷,清风不断老松深。

谢公自爱山泉美,肯为幽禅此访寻。

和君贶少林寺司马光

少林棍僧散去,知客僧走下石阶,满脸笑容过来搭话。

他打了个圆场,道:“少林弟子行侠仗义,免不了在江湖上与人结怨。一些仇家扮作香客,伺机挑衅寻仇,也是有的。个别武僧护寺心切,戒备过当,也难苛责。我责骂几次,看来这次老毛病又犯了。

武僧质朴粗鄙、有眼无珠,失礼之处,还请少侠海涵。不知少侠来自何方今日拜山,有何见教”

知客僧一句不提白复伤人之事。几句话说下来,言辞恳切,连消带打,迅速把气氛缓解。

俗话说,拳脚不打笑脸人。见知客僧如此客气,白复反倒后悔刚才出手过重。

白复先深鞠一躬,再稽首施礼,将拜帖递给这名知客僧,道:“诚如大师所言,刚才确实是一场误会,多有得罪,还请大师恕罪在下乃校书郎白复,奉朝廷徐太傅之命,前来拜见方丈。”

知客僧双手接过拜帖,仔细阅读。核验完白复身份后,知客僧抬头端详白复,见其衣着朴素,无随从侍卫,言语谦恭,无甚官威。知客僧释然,确认白复不过是太傅座下的低阶小吏。知客僧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知客僧笑道:“方丈最近闭关,不见外人。施主若是信任老衲,可将徐太傅的书信交与老衲,由老衲转交给方丈。你看这样可好”

按说一上少室山,就和少林棍僧结下梁子,白复打心眼儿里想早点离开,心中暗道:

“这知客僧笑容和善,干的就是迎来送往的活儿,寺内地位估计也不低,自己把这信交给他,也算完成任务。可是来的时候,太傅反复强调要把书信亲自呈送给空见方丈本人。太傅此言定有深意,我既领命,就得依令行事,忠人之托。”

想到此,白复抱歉一笑,深施一礼,道:“感谢大师的美意,大师的法子甚好,我也有此意。只是来的时候,徐太傅一再嘱托,让我务必把书信亲自呈送给空见方丈本人。军令行事,不得不从。不当之处,还望大师体谅”

说罢,白复躬身,再施一礼。

知客僧淡淡笑道:“好吧,老衲言尽于此。施主固执己见,老衲也无它法。那就请施主在客房等候,我先去通报。什么时候有消息了,我再来唤你。”

说罢,叫来贴身小沙弥,耳语几句,安排小沙弥,带白复去客房休息。一名少林棍僧在远处窥探,一见白复所去方向,捂嘴偷乐,屁颠屁颠回去报信。

安排妥当后,知客僧返回自己的禅房,径自将白复的拜帖扔入竹筐最底部,不愿多看一眼。随后,拿起其他几份文牒,向长老院走去。

就在知客僧离开禅房的时候,一个小沙弥进入禅房打扫。四顾无人,他快速翻阅了竹筐的所有文牒、文书。看到白复的拜帖时,他脸色一变。默背几句后,将拜帖原封不动放回竹筐。打扫完毕后,他神情自若,锁上禅房,如常离开。

貌似和善的知客僧,说变脸就变脸,让白复好不适应,一口闷气憋在心里,烦躁郁结。

白复被安置在最低阶的客房,跟寺庙内的槽厂连在一起,和柴房在一个院儿。客房很小,粗陋简朴,一床一榻,再无外物。被褥脏乱,散发出臭抹布的味道。

白复也不傻,一看就知何故。心中暗道:“好手段,骂人不吐脏字儿,原来在这儿恶心我呢。”

谷 此刻,已进了少林,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更不知要待到几时客房如同无锁牢狱,羁绊行旅。

白复心情愈发烦闷,坐立不安,待了一会儿便走出屋外。站在阁楼上,眺望整片院落。

槽厂无其他僧人,只有一名带发修行的行者忙碌工作。他腰上拴着一块大石,正费力地弯腰舂米。

“咣当”一声门响,另一名行者头戴斗笠,肩挑两个大木桶,从山下挑水入柴房。

他肩上挑着的木桶硕大。白复目测一下,每个木桶能装一二百斤水,两个木桶加起来就是四五百斤。此人挑着如此重担上山,如履平地,健步如飞,这份功力令人咂舌。

此人把水倒入院内的大铜缸,脱下斗笠,擦抹额头汗水。白复一愣,此人正是当年在松州川主寺诛杀二王的少林俗家弟子江油同乡胡长冈。

胡长冈担完水,也不休息,拿起柴刀,劈砍生火用的木柴。柴刀并不锋锐,但脸盘大小的木墩,胡长冈毫不费力,一刀就劈成两半。寻常木匠,恐怕用斧砍锯割,也没这般利索。白复自从得了玄铁厚背刀,对刀法又多了一重认识和喜爱。胡长冈劈柴,如庖丁解牛,一招一式都是功夫,一行三昧都持实相、智慧心。

胡长冈可是白复当年羡慕敬仰的少年英雄,骤然见到,无比欢喜,正要下楼相认。

只听“咯吱”一声门响,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慈祥的老和尚步入槽厂。老和尚见到破柴踏碓的两人,欣赏点头,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

他问舂米的行者,道:“米熟也未”

舂米的行者,回道:“米熟久矣,犹欠筛在。”

老和尚抚掌大笑。

老和尚步入柴房,走到胡长冈跟前,道:“挑水劈柴,孰难”

胡长冈道:“挑举易,放下难。劈山中柴易,破心中竹难。”

老和尚念叨一偈:“知柴落在谁家,心知应无所住。目前归路无差,担子全肩荷负。

胡长冈静默良久。

老和尚云:“不思是,不思非,正与么时,那个是行者本来面目。”

胡长冈言下大悟,进一步求教道:“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老和尚道:“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反照,密在汝边。”

胡长冈道:“弟子修行多年,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上师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老和尚大骂:“愚钝子,不成器”

拿起拐杖在胡长冈头顶狠敲三下,扬长而去。

白复心中一动,也不说破。决定暂时不与胡长冈相认,以观今夜变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97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