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零一章 城池设计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

节选自出自唐代王维的老将行

伪燕宰相周挚再次集结起军队,改攻北城。李光弼立即率主力进入北城。荔非元礼分给白复五百精锐陌刀手,追随李光弼进入北城。

李光弼登上城楼,眺望燕军军阵。

李光弼取出令箭,布置防御任务,诸将领命而去。

李光弼让白复的陌刀军稍事休息,作为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诸将。

白复虽然厮杀一场,但丝毫没有倦意,他趁机仔细观察起河阳北城的城池结构。

在离恨天时,忠嗣师父曾经以大唐十座雄关为例,详细讲解过城池的构造,其中之一就是河阳三城。

而河阳三城中的北城就是忠嗣师父亲自设计。

北城是河阳三城中最坚固的一座城池,所以李光弼将朔方军主力驻扎在此。

城外,原有一条环绕全城的护城河,河道既深且长,仅在城门处有跨河的吊桥可供通行。

护城河底部安插了竹木签和鹿角木,倘若摔入河中或尝试泅水渡河,非死即伤。

但燕军围城多日,已将护城河断流, 并用泥土沙包将其填平。

这道防御屏障已失。所以,燕军今日才敢觊觎北城。

大唐州郡的城墙大部分是用夯土筑成, 而河阳北城是一座用花岗石和青砖筑成的城池。城砖的规格相当统一, 用石灰、糯米浆和桐油混合成的灰浆黏合, 异常坚固。

河阳城郭占地面积颇大,城池有防御上的死角。

为了有效监控与防御敌人攻城, 忠嗣师父设计城池时,于城墙间隔及边角处,每隔一段距离便筑造凸出的角柱状塔楼“马面”。

“马面”突出墙外的塔身上, 凿有射击孔,便于弓弩手于接敌面正向攻击。

“马面”上筑造名为“战棚”的台子,借此容纳更多士兵与守城器具, 也能当作烽火台来用。

北城城墙除外,城墙角落还配置弧形箭塔,名为“团楼”, 结构与作用都与马面相似。

在“马面”和“团楼”的组合下, 整个北城的城墙无一处防御死角。

北城门外是一座半圆形的瓮城, 叛军若要攻城,必先突破瓮城。但进入瓮城后, 卡在瓮城和城门之间的叛军就会成为弓弩手最好的箭靶。

即便城门外有瓮城这道险关,河阳北城的城门在设计上还是独具匠心。

北城城门前有一道形护墙掩蔽原本暴露在外的城门。

忠嗣师父告诉白复, 不要小看这道护墙。

有了这道转弯的护墙, 除了利用入城线路上增加的曲折来筛检出入者, 更透过缩减城门前可供施力的前置空间,增加防御效果。

即使敌方冲车等攻城器械闯到门前,也会因空间不足无法展开行动, 限制攻城锤的撞击力度, 最终铩羽而归。

北城的城门是双扇铁皮包木门,要破门长驱直入并非易事。

城门洞的走道内有一道沟槽, 沟槽内是一块用巨型条石做成的“千斤闸”, 平时以滑车绞盘拉起悬吊。一旦有敌军攻入, “千斤闸”迅速降落,切断退路, 伏兵四出, 将城内外之敌分隔,分别歼灭。

整座城门和瓮城共有十数个藏兵洞, 可容纳两千兵力驻守。

城门内有左右斜坡蹬道, 可供骑马登上城楼。

白复观察一圈,不由感叹, 忠嗣师父不愧是文武双全的一代名将,不仅能征善战,设计出来的河阳北城也是名不虚传,难怪被称为扼守南北交通之第一要津。

白复也终于明白了李光弼宁肯放弃东都洛阳,也要驻守河阳的原因。

谷堅 这里不仅城坚险固,易守难攻,更有忠嗣将军的英魂佑护

伪燕宰相周挚带着一众行军司马,站在巢车里瞭望河阳北城。

巢车位于一辆八轮的大型台车。车架底盘上竖起两根结实的长杆。长杆顶部是横梁。横梁两端有转动轴,中央为绳索。横梁绳索与车架底盘上的辘轳相连。

与水井利用吊桶打水的原理相近,通过辘轳卷线或放线,可以将一间箱状的板屋以麻绳吊起,升至杆顶。

由于吊在杆顶的小屋状似鸟巢,所以名为“巢车”,又称“楼车”、“临车”或“望楼车”等。用以攻城方登楼望远,瞭望守城方的军情。

周挚和众行军司马仔细勘察河阳北城的城池结构,认为利用冲车、绪棚车等攻打瓮城,从城门直接突破北城,难度甚大。

为今之计,只能靠云梯、楼橹、行女墙等巨型攻城器械,从城墙处突破。

攻城计策定下之后,只听燕军鼓炮齐鸣,牛角号大作。

唐军将士精神为之一振,知道燕军要发动进攻了。

燕军出动了大型攻城器械云梯和楼槽。

数千名士兵推动数十部云梯和楼槽缓缓靠向城墙。数十部云梯和楼槽如同数十头巨兽,面露狰狞,令守城将士心生恐怖。

云梯体型硕大,与城墙等高,无坚不摧。云梯中层是攻城塔, 可容纳二百精锐将士。顶部是箭楼和跳板。

云梯底部有木轮,士兵们可以躲在云梯掩体后面, 将云梯推向城墙。

楼槽,又称作“井栏”, 高十丈左右, 类似木制的活动箭塔,以结实竹木制成后架设或推至城墙边,其上搭载的弓弩手便可居高临下,从高处放箭射击守军。

楼槽分成数层,除了射箭、投石之外,还有跳板,可在逼近后搭上城墙,让士兵直接登城,具备多功能的复合战力。

楼槽配合冲车、云梯等武器攻城,威力强大,箭如雨下的攻势能令守军吃尽苦头。

李光弼看着燕军蜂拥而至的攻城器械,手捋虎须,冷笑一声,断然下令:“投石机准备”

忽听十数声巨响,寻声望去,只见城头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大帅,不好了”一名传令兵跌跌撞撞跑来。

这名传令兵跟随自己多年,倘若不是发生大事,定不会如此失态。李光弼心中一紧,突然有了不好的预感。

“何事惊慌”李光弼沉声问道。

“大帅,投石机投石机”传令兵心中惶恐,吞吞吐吐,词不达意。

“投石机怎么了”李光弼大急。

“城里来了细作,有一大半的投石机被毁”传令兵一咬牙,把这个噩耗告知。

“哎呀”饶是李光弼一贯沉稳,此刻也一阵眩晕。

原来,太原之战时,孙大善人和土行孙两兄弟,根据花拉子密的设计图纸,为唐军制造了一种巨型投石机大礮。

这种投石机与中原的投石机相比,体积更大,射程更远,投射更精准,威力无穷,让史思明吃尽了苦头。

史思明利用中潬城激烈的战事,将李光弼调离北城,将唐军的目光吸引至南城和中潬城。

然后,暗中派遣死士和细作,不惜一切代价,毁掉了不少城池上的投石机。

这才是燕军敢于攻打北城的真正原因。

没有了投石机,如何防御云梯和楼槽这般大型攻城器械

这成了唐军的头号难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472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