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四百九十三章 暗度陈仓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侠客行李白

将地下堡垒大致走完一圈,孙大善人道:“如此深埋的地道,竟无丝毫气闷之感,通风口设在何处,竟无从得知。仅此一项,就足见青玄掌门匠造之功力。

由此看来,太平公主府邸的密道分为上下两层。中间用涵洞暗河分界,让下层密道更难发现。

正所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我猜想,当年太平公主应该在第一层密室也放置了不少财货,目的就是迷惑寻宝之人。不管此人是敌人还是内鬼,很难发现下层密室的秘密。

太平公主政变失败,玄宗派人抄家时,即使能发现上层密室,也定然费了不少功夫。

搜寻官兵好不容易进入密室,找到如此多的财货,被熠熠生辉的黄金珠宝所迷惑,定然欣喜万分,万难想到在暗河下面,还有一层密道。

通常情况下,领兵主将的注意力此时定然聚焦在如何约束士兵,避免官兵哄抢财货,如何这些珠宝万无一失地运出密室等方面,很难再集中精力去继续探寻其他暗道密室。

青玄掌门洞悉人性,竟能在密道的设计之初就将人性贪婪、惰怠等情绪考虑进去,不得不说,匠心独具,思虑缜密。”

孙大善人也是见过无数帝王地宫墓葬之人,见此,不由对青玄掌门钦佩不已。

在“天福官驿”附近的天坑时,白复听武曌讲过这段往事:太平公主一党被诛后,师父单枪匹马挑战大唐皇帝,丝毫不落下风。

自己虽然崇拜师父的勇气,但同时也想到一个问题:师父虽然武功高强,但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玄宗身边还有高力士这般顶级高手护驾。

武曌说师父屡次策划刺杀,好几次误中副车,险些得手,让大唐皇帝狼狈不堪。要不是草原铁骑叩关,边境狼烟四起,还不知鹿死谁手。

以玄宗的权势和谨慎,师父多次刺杀,还能全身而退,仅凭这一点,就已震动天下。

现在看来,师父很可能是利用这些密道,在长安城神出鬼没,出入如无人之境。

此外,地下堡垒中有如此之多的宝藏可以利用:无论是收买玄宗身边的侍从,得知玄宗的出行起居,还是布置撤退路线,得到江湖帮派的暗地庇护,师父都把金钱的力量充分释放。

按武曌的说法,师父当年中了玄宗的离间计,因薛照之事羞愤难堪,导致对太平公主一族心灰意冷,挂印而去。

倘若时光倒流,师父全力辅佐太平公主,今日大唐还不知是何光景。

就在白复感慨万千之时,孙大善人又从密室中发现了数十个类似圆桌之铁器。桌面是一个铁铸的大圆环,状。桌下有几条铁铸的桌腿,坚固结实。

孙大善人将白复唤来,道:“白老弟,此乃何物,你可曾知晓”

白复见之一愣,道:“这是我们青城用来修炼轻功的跳丸弓网,借着弓网上牛筋的弹力,可以在空中自由旋身、翻腾。放在此处却不知何意”

孙大善人闻言,来了兴趣,站在跳丸弓网上蹦跳,大腹便便的身躯竟然矫健如燕。

白复眼前一亮,笑道:“我知道这个是做什么用的了。”白复先将跳丸弓网搬到井口下方,再让土行孙挪开井口上方的木桶和绞盘架。

白复将一套明光铠甲简单穿在身上,站在跳丸弓网上。白复先轻轻纵跳几次,等到节奏自如后,脚下猛一发力,嗖地一声窜上井口。

孙大善人依法炮制,试了两次后,也能轻松纵上井口。

孙大善人赞道:“青玄掌门果然是天纵之才,竟能想出如此出井之法。”

土行孙纳闷,问道:“坐在木桶里,通过绞盘也能出井,为何要设计此法”

白复答道:“倘若士兵穿上明光铠,体重会成倍增加,木桶每次装不了几个人。

兵贵神速

如果训练有素,按此法出井,千余士兵半个时辰就能全部出井,集结完毕。”

重新回到井下,孙大善人拿出罗盘判断方位,道:“咱们现在的位置应该在后花园湖泊下面数丈处。

根据常理,除了井口,密道另一端应该还有一个出口。如果一直往前,就到府邸的后门了。”

两人顺着堡垒内的隧道走到底,拐过一个弯,眼前出现一条地下河流。两人所在的位置竟是一个石头砌成的码头。

码头岸上整整齐齐堆满了未充气的羊皮筏和一艘艘乌篷船。

孙大善人走到水边打量片刻,道:“按照水流的走势,通过这条水道就能走出密道。

两人合力,将一条乌篷船推入水中。点燃乌篷船顶悬挂的风灯,两人划动双桨,顺着地下河流前行。划了一炷香功夫,水道出现了好几个分岔路口。

孙大善人赞道:“此水道犹如迷宫,即使有人误闯进水道,也会被这几个分岔路搞混,无法驶入太平公主府邸的水下密道。”

孙大善人拿出罗盘和寻龙尺,不断调整船行方向。

又划了半个时辰,隧道尽头出现了一丝亮光。不用多说,出口在即。

白复大感兴奋,加快划桨的速度。乌篷船很快来到隧道洞口,眼前出现了一扇上锁的铁栅栏。

孙大善人掏出一根铜丝,在锁眼里一拨,铜锁应声而开。

推开铁栅栏,眼前是一个芦苇荡,芦苇丛一人多高,杂草丛生,头顶上貌似一个石拱桥的桥底。

孙大善人点头,道:“出口设在桥底,如果穿过桥洞的船只不多,倒也不容易发现。”

话音未落,只听一声巨大的轰鸣,一道瀑布从拱桥上方浇下,桥洞瞬间变成一堵厚厚的水帘。

片刻,水帘散去,桥洞外的天空现出一道彩虹。

两人将乌篷船划出桥洞,回身再看,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此桥不是用于人马通行的拱桥,而是一道砖石砌成的拱形灌溉水渠。水渠的上方有个巨大的水车,每隔一阵儿,就会将滚筒上的水浇下。从砖石水渠下方看,仿佛从天而降的瀑布。

孙大善人赞道:“这个水车和水渠的搭配完美无瑕,让密道出口更加隐秘。

寻常人根本不会将船划进水渠下方内,就算个别好奇之人划入,发现了荒草丛中的铁栅栏洞口,也仅会以为这是长安城排污或泄洪用的涵洞。”

白复点头,道:“石渠两边的水帘也是一个天然的障眼法。水帘落下,再散去,船只消失不见。

如果有人看见,船只驶入桥洞后消失不见。也会想当然以为,是船穿过桥洞后驶远,而不会想到此处别有洞天。”

两人眺望四周,眼前地势开阔,大河曲折绵延,两岸桃红绿柳,风光旖旎。此地应该是长安城东北角上,龙首东渠与浐河的交汇处。

孙大善人再次叹服,道:“有了这条水道,太平公主可以随时将千余甲士和亿万财货秘密运入长安,发动政变,成其大业。

青玄掌门文韬武略,不愧是一代人杰。可惜了,可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559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