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六百二十九章 彻夜长谈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

佚名

李光弼一行来到行营,白复率领诸将在大营门口列队迎接。

李光弼冷峻的脸上现出一丝笑容。

在白复的陪伴下,李光弼一行视察了营地的防御体系、营内道路交通、住宿环境、饮食配给,排污防疫措施等一系列规划布置。

李光弼甚为满意,并不时给出建议,帮助白复完善营防。亲兵们明显感到大帅心情大悦, 精神亢奋。

来到演武坪,场地上燃起了熊熊篝火,三军将士已经集结完毕。此时,大雪纷飞,漫天而落。

将士们铁衣征马,昂首挺胸,目光坚毅, 无惧风雪, 等待大帅的检阅。数千人马动作整齐划一, 无一丝杂音,唯有猎猎风中,战旗招展之声。

李光弼带兵多年,一看战士眼神、战阵气势,便知铁军已成

李光弼暗自赞许,安西北庭的边军是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也是最难收服的部队。

三军将士望向主将白复的眼神充满敬畏。主将号令,令行禁止,莫敢不从

李光弼此前已从白复信函中,知道白复一系列治军练兵的举措。到了实地,真正见到这支军队,李光弼才放下心来。

安西北庭的铁骑本就是大唐至强,陌刀军更是威震西陲、无敌天下。两队操练起来,雷霆万钧,气势磅礴。

川帮弟子和陕州乡勇演练的武侯八卦阵、长蛇阵、九龙入海阵等阵型,玄奥精深、威力无穷, 更让李光弼一行大开眼界, 深感不虚此行。

演练完毕, 白复设宴款待李光弼一行。

诸将以茶代酒,频频向光弼将军敬酒,气氛热烈。李光弼以天下兵马副元帅身份,代表唐军,勉励三军。

酒宴结束后,李光弼意犹未尽,摒退外人,和白复彻夜长谈。

李光弼道:“安西北庭行营的军队既已练成,接下来,我就可以放手一搏,发动全面反击之战。

这场大战,我准备把全歼叛军右翼的任务交给安西北庭行营。”

白复问道:“您数月前的信中,不是让我隐藏实力吗”

李光弼莫测一笑,道:“治军如做人,实力相差无几时,才要隐藏实力。如今安西北庭行营的战力已经足矣横扫叛军,藏也藏不住, 就无需再隐了。

安史之乱, 打到现在,已经不是一场战争这么简单, 而是大唐命运的转折点,是天下新旧秩序交替的序幕。

不能把这场战争仅仅当平乱看,而要当历史来看。战后安排,将是天下秩序历史性的重构,影响至关深远。

你我二人,注定会因此仗,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故,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可有违背伦常、沦丧道德、泯灭天良之举。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任何决策,要站在史册之高度,经得起后人品评。”

白复虎躯为之一振,挺拔脊梁,仔细聆听。

李光弼道:“史思明暴虐残忍,已失民心。只要我们不犯大错,剿灭叛军,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大唐的危局,不在棋盘之内,而在棋盘之外。”

白复道:“大帅,此话怎讲”

李光弼道:“师弟,你精通医理,应明白癣疥之疾变成腹心大患的道理。

士卒身中箭疮,倘若久溃未愈,要其性命的往往不是箭疮本身,而是身体其他疾病。

安史之乱,就好比大唐脓肿的箭疮,久拖不决,引发出一系列内政外交问题:

大唐强盛时,朝政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在与四邻小邦的实力对比中占尽优势。

相比之下,四邻诸国因礼制尚不健全,内斗不止,灾害频仍,彼此间冲突不断而处于劣势。

统一、强盛的大唐可以轻而易举地击败一个深陷内乱而不能自拔的对手;如果唐廷有意,还能强迫对方束手称臣,成为大唐的藩属国、朝贡效忠。

反之,一个四分五裂的大唐会发现自己很难让四邻俯首帖耳。

一旦处于弱势地位,大唐就不得不放弃让藩属国称臣,转而以屈辱的姿态与颇具威胁的番邦打交道。否则,他们就会联手出击,攻城略地,烧杀抢掠。

自从安禄山叛乱后,大唐的实力仍不可小觑,但已不再是天下唯一的霸主。

辽东的渤海国、新罗、扶桑,北方草原的突厥余部、西北的回纥、西南的吐蕃、南诏对大唐一直虎视眈眈,敌对竞争愈演愈烈。

他们不再向大唐朝贡,不再听命于大唐,甚至公开与大唐为敌。

他们才是大唐的心腹大患。

安史之乱迟迟不能平定,除了跟节度使养寇自重外,很大程度上跟他们在背后煽风点火、推波助澜有关。

他们不仅为叛军提供武器、粮饷和军辎,还派出不少人马,以叛军身份,直接加入战斗。借此锻炼其军队,培养其将领,拖延唐军平叛的时间。

吐蕃等西域诸国更是趁火打劫,借机侵吞大唐疆土,扩大自身势力范围,削弱大唐对西域的经略。”

形势如此严峻,如履霜坚冰至。白复问道:“这盘大棋,该如何弈棋,方能决胜千里”

李光弼凝视烛火,低声道:“矛盾盘根错节,要想抽丝剥茧,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攘外必先安内。安内又在于至高权力的稳定。

如今,太上皇虽然退位,但影响力不容小觑。元老门阀、世家大族势力依然遍布朝野。陛下得位不正,诸亲王仍有角逐之力。

成王李俶虽被立为太子,但后宫对陛下颇多干预,随时可能出现波澜。

建宁王被杀,永王被剿灭,让太子心有余悸,一直寻求军方势力支持。

陛下任命次子赵王李係为天下兵马元帅,也让太子担心赵王李係兵权过大,成为下一个玄武门之变前的秦王天策府。

各路节度使也在观察诸位皇子,以保住军权,获得拥立之功。

君王不信任将领,将领提防朝堂,正是唐军目前最大的症结。

在郭令公和我看来,你恐怕才是这破局之人。

陛下和你渊源颇深,再加上青鸾公主的垂青,让今上对你青睐有加。这种君王对统军大将的信任在大乱时代,尤为难得可贵。

这也是为何郭令公极力推荐你统军,安西北庭行营能够获得陛下恩准,破格募兵的真正原因。

这次平叛之战,是你扬名立万的绝佳机会。只要你展现出卓越的军事实力,横扫中原,必然成为帝国熠熠生辉的将星。

届时,只要你坚定不移地站在陛下一边,持戟四顾,就能断绝诸方势力的妄念。

待至高权力稳妥地交接给储君后,你再功成身退,退隐泉林,可保一生平安,忠孝两全。”

白复尴尬道:“大帅,我和青鸾公主之间”

李光弼沉吟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函,递给白复,道:“这是郭令公写给我的密信,让我务必要说服你迎娶青鸾公主。

唯有这样,才能让陛下放心。”

白复错愕。

看过信函后,白复沉默良久,方道:“大帅,说换成是您,您会如何选择”

李光弼笑容意味深长,道:“追随你的本心

若爱青鸾,娶了她便是,不必在乎旁人看法。

若勉为其难,心中已有佳人,就娶自己最爱的女子”

白复奇道:“那您不怕我坏了国事,对不起您和郭令公的期许”

李光弼哈哈大笑,拍了拍白复的肩膀,道:“这只是我俩的期许,又不是你的打算

你的人生,要你自己选择,才不枉此生。

难道娶了公主,你就做不成真正的自己啦亦或者说,难道不娶公主,你就不是白复啦

说到底,没有人会预知自己的选择是对是错,未来会不会后悔。

大丈夫顶天立地,只要无愧于心,就可放下束缚,率性而为,放手一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8712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