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七百二十四章 出将入相

书名:蜀山悬剑传 作者:大明终始 字数:0 更新时间:01-08 19:41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唐

金吾卫杖毙獒卫一事,也在太子府内引起轩然大波。

嗣岐王李珍发动叛乱,东宫也有人参与。太子右司御率府率魏兆、试太子洗马兼知司天台工部主事赵非熊皆是李珍同谋,被枭首问斩。

肃宗脸色铁青,让太子李俶反思己过。

太子李俶惴惴不安,闭门谢客,整日担惊受怕。

诸王夺嫡,李俶本以为入主东宫,能长吁一口气。没想到当了储君以后,成为众矢之的,是非反而更多。

东宫正殿内,李俶踱步思考。他始终想不通,李辅国权势滔天,连自己也得让他三分,白复区区一个金吾卫大将军,为何敢招惹这个不男不女的阉人。

李俶的太傅李岘道:“殿下,獒卫陷害忠良,不得人心,我早就劝您参李辅国一本。可您瞻前顾后,就是不听老臣之言。否则拿下獒卫的美名就归东宫了。

白复此举,既收买百官人心,又震慑阉党,可谓一箭双雕啊现在满朝文武都在盛赞越王和白复。”

李俶不以为然,道:“太傅,你可别把白复捧太高。他这是玩火,是铤而走险

李辅国是那么好对付的

李揆出身世家大族,贵为宰相,不也在他面前执子弟之礼,毕恭毕敬地称李辅国为五父

太傅您本为宰辅,位列吕諲、李揆、第五琦等宰相之上,不也是因为得罪李辅国,才被贬为蜀州刺史吗

这些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白复乃是草莽军人,行事孟浪,哪懂朝堂的刀光剑影。得罪了李辅国,后患无穷。”

太傅李岘摇摇头,道:“殿下,此言差矣。依老臣看,白将军百战百胜,绝非浪得虚名之人,没有把握,他不会出手。

得罪一阉宦,得朝臣之忠心、天下之民心。这买卖,很划算,白将军算得再清楚不过。”

李俶冷笑一声,道:“得朝臣之忠心、天下之民心,又能怎样,他还敢称帝不成”

太傅李岘脸色凝重,道:“民心对白将军或许不重要,但是对他身后之人,就极其重要。”

李俶脸色一变,道:“太傅此言何意”

太傅李岘缓缓道:“越王本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倘若得朝臣效忠、百姓拥戴,您的储君之位就岌岌可危。

殿下,届时天下之大,还有东宫诸人的容身之处吗”

李俶终于色变。

李俶脸现焦虑之色,道:“太傅,既然李系、白复得罪了李辅国,咱们何不跟李辅国联手,一起对付他们”

太傅大急,连忙劝道:“殿下,万万不可李辅国狼子野心,与之结盟,乃是引狼入室、后患无穷。

陛下身为一国储君,当行正道,岂能与这种阉党同流合污

以仁孝立身、以德行治国,才能赢得天下人的拥护。”

李俶气急败坏道:“太傅,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让本王怎么办坐以待毙吗”

太傅李岘道:“殿下,眼前放着最合适的盟友,您为何视而不见呢

白复此人,谋略过人,杀伐决断,将来定是一代权臣万万不可小觑。

他跟您的胞妹青鸾公主已有婚约,按这层关系来说,他还是咱东宫的人。相对于其他皇子,咱们更有优势。

殿下,听老臣一句劝,务必要将白将军拉拢到咱们这一边。有了他的支持,您的东宫之位稳矣。”

太傅李岘离开后,李俶更加烦躁。想到要跟白复示好,李俶如同吃了一只苍蝇,恶心难受,百般不情愿。

李俶不由自主望向殿内最黑暗处,他的贴身随扈一直消无声息护卫在那里。

李俶开口问道:“太傅的话,先生怎么看李辅国和白复,谁更适合做本王的盟友”

静默无言的黑影终于开口:“殿下,行大事者应不择手段,岂能被仁孝德行这种迂腐之言所束缚。

谁能帮助殿下尽快登基,就跟谁结盟”

李俶眼中光芒乍现,深以为然。

安禄山之叛后,长安城外盗匪成群出没、城内豪强劣绅专横跋扈。

自从白复就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以来,长安治安得到明显的好转,混乱无序的局面得到大幅改观。

尤其是金吾卫杖毙獒卫之后,不但盗贼不敢作奸犯科,就连皇亲国戚、豪门大族也纷纷约束家族子弟、家奴仆从,生怕撞在白复的手中,一不小心掉了脑袋。

长安一百零八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重回太平盛世的局面。一时间,外国使节纷纷朝觐,拜服称颂。

肃宗大为满意,颜真卿、刘晏、杨绾等朝廷重臣也赞不绝口。

为增加白复的阅历,肃宗下定决心加快拔擢,任命白复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决策军国大事。

破格晋升大唐宰相。天子恩宠,无以复加

白复年纪轻轻就出将入相,令文武百官羡慕不已。

圣旨送达金吾卫公廨,白复接旨后,颇为感慨。

出将入相,乃是一名朝臣至高的荣耀。李光弼就曾经对白复道:“为将治一军,为相治一国,孰重孰轻,不言而喻。”

只是,白复没想到这一天,竟然这么快就到来了。

金吾卫将士欢欣雀跃,诸将心道:“白将军高升了,咱们升官发财的日子还会远吗”

章仇穷愚一激动,跳上高台,对诸将一抱拳,大声道:“诸位稍安勿躁,先听我一言。

诸位有所不知,除李靖、李世勣那几位开国元勋外,大唐立国以来,白将军是最年轻的国公爷、节度使,也是最年轻的宰相。

咱家将军二十来岁就封侯拜相,照这个晋升速度,将来前途不可限量,不到三十,准能封王,位列凌烟阁”

众将欣喜若狂,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一时间,往日肃杀的金吾卫公廨,成了欢乐的海洋。

白复虽然觉得章仇言过其实,只是一种善意的恭维。但二十出头就封侯拜相,还是让白复深感自豪,多少有点飘飘然。

如今叛乱尚未平定,还有再立军功的机会。只要自己立下汗马功劳,异姓封王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般骄人战绩,足以告慰师父和太傅。

白复浮想联翩,热泪盈眶,青玄掌门和徐太傅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慈爱地看着自己

白复猛然警醒:“太傅曾经告诫过自己,但凡被人夸赞为最年轻的朝堂高官、封疆大吏,一般都没有什么好事。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少年得志,众矢之的,祸事往往接踵而来。

未来切不可得意忘形,更需谨言慎行,低调沉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49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