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九〇章 大明遗民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火车在新京城南站下车,照样是有一辆轿车在车站外面等着。

包令的这次出访除了没有大人物接待之外,一路的行程倒是安排得非常妥帖周到。

朱建文虽然没有跟他说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对待他的礼数非常周全,无可挑剔。

作为一名老外交官,包令也知道失败一方会受到冷遇。

将失败方的使者晾在一边,也是外交场合经常用到的一种手段。

目的就是让对方着急,以为己方在谈判桌上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权。

想通了这些之后,包令也就不再干着急了,明知道改变不了的事情还不如坦然接受。

尤其是像包令这样的年纪,很多事情都已经想通透了。

反正现在情况已经足够糟糕了,也不可能变得更坏。

包令也没有再向这个对着自己笑脸相迎的小朱抱怨。

而是像一个海外游客一样,耐心地跟着小朱导游后面游览紫禁城。

夏宫,总统办公室。

董书恒这几天其实一只在这里办公,各条战线上的消息在向他这里汇总。

几乎每天都有捷报传来。

“总统,最新消息,桑给巴尔城被第二舰队主力舰队以及马斯喀特苏丹国联合攻下了,苏维尼苏丹俘虏了他的弟弟马吉德苏丹。”

“桑给巴尔位于非洲大陆上的几个总督也相继表示对苏维尼苏丹效忠。”

“对了,总统,苏维尼的军队在岛上还抓到了一些嘤国人,他们在帮马吉德训练军队。不过最后苏维尼苏丹还是将那些嘤国人给放了。”

姜玉钦说到这里似乎是有些不满,故意加重了语气。

“这个苏维尼是一个聪明人呢,我听鲍有志介绍过,一个外表大大咧咧,内心很细腻的君王,非常善于拉拢人心。”董书恒道,他对这个苏维尼苏丹也是颇有好感,这样的人实际上很适合成为一个合作伙伴。

“总统,苏维尼这么做是不是要两边站”姜玉钦带着询问的语气说道。

董书恒摇了摇头,说道:“不会的,苏维尼是一个聪明人,他的核心区域在马斯喀特,而马斯喀特就在波斯湾,那里已经是我们的势力范围,而嘤国人离他还远着呢。”

董书恒直接否定了姜玉钦的想法。

跟聪明人打交道就是好,因为聪明人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自己身边的形势,并且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

复兴军现在营造出的这种形势,苏维尼应该很清楚。

他只能跟复兴军合作,这样他在阿拉伯半岛的南部以及东非地区才能够站稳脚跟。

“让我猜猜,苏维尼肯定是让原本在桑给巴尔东非地区的几个总督继续留任。”董书恒问道。

“正是如此,总统,那些总督全都留任了,苏维尼没有做出一点点的变动,而且他们每人还都奉献了一笔税金给苏维尼,而这个苏维尼转手就拿出一半来赏赐给他们每一个人。”姜玉钦说道。

他也觉得这个苏维尼的心机了得,这一招收买人心的手段纯熟,尤其是那招借鸡下蛋。

“果然去鲍有志所说,好在这次是有志去跟他打交道,要是杜航的话,说不定玩不过此人。”

“总统,要不要用点手段打压一下这个人我们在东非就这一个合作伙伴,会不会有些不妥”

“不不不,这个人很有用,我准备用他来牵制奥斯曼人,奥斯曼人已经从骨子里面亲西方了,既然他不认为自己是东方人,那么他们也就没有理由再守着亚欧之间的门户。”

“总统,您的意思莫非是要支持这个苏维尼苏丹做大,然后让他们取代奥斯曼帝国”

“也不能说是取代,我觉得奥斯曼帝国很快就会被肢解,与其让欧罗巴那几个强国瓜分奥斯曼帝国,还不如我们扶持一个国家取代奥斯曼帝国的地位。当然我也不认为奥斯曼帝国就将消失了。这个国家将继续存在,但是却不再是现在这个大帝国了,他也没有权利守着大陆桥。我们的火车道必须要能够通到欧罗巴去,谁给我们修铁路的权力,我们就支持谁。”董书恒斩钉截铁地说道。

他实际上是有打算支持马斯喀特统一阿拉伯半岛,这样复兴军的铁路至少能够延伸到地中海。

这样才能够为董书恒建立陆上霸权打下基础。

“我明白您的意思,您是想支持苏维尼与奥斯曼帝国争夺中东地区。这样,到时候,即使欧罗巴人瓜分了奥斯曼帝国的巴尔干部分,我们也能够分到两河流域和地中海东岸地区。”

“而我们复兴军不方便亲自控制那里,所以需要苏维尼这个当地的土著作为我们的代言人或者说是合作者。”

董书恒点了点头,姜玉钦的大局意识越来越强了:“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个要根据最后的时局来定。”

“对了,派到塔朱拉的建设兵团组建好了吗”说到这里,董书恒突然想到一个事情。

“已经集结完毕了,主要是从南方抽调的人手,已经在羊城港集结准备登船了,同行的物资军部也准备好了。”姜玉钦汇报道。

“那就好,这次是有些赶了。唉,有的时候计划就不能做的太满了。”董书恒叹道。

最近几年董书恒规划的好几件事情中途都做了变更。

这次与嘤国人在印度洋的角逐,原本只是将势力渗透到波斯湾,但是现在却不得不在东非建立立足点。

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嘤国人在加快开通苏伊士运河。这样会让复兴军在印度洋建立的战略优势被削弱。

此时非洲之角,后世吉布提的位置。

复兴军第112师已经在塔朱陆。

整个过程没有受到一点点像样的抵抗。

当地的塔朱拉苏丹国只是一个很小的苏丹国。

一直在南边阿比西尼亚阿法尔人建立的奥萨苏丹国,以及东北边的受埃及人控制的拉赫阿依图苏丹国的夹缝中存活。

复兴军并非仅仅是以武力压服对方,复兴军这次过来时带着马斯喀特的特使。

因为塔朱拉地区原本就是阿曼帝国的一个领地。

只是阿曼帝国实力衰弱,早就已经不管这里了。

嘤国人的势力从上埃及地区渗透过来,逐步影响了这里。

复兴军来了之后,这里的苏丹贵族没有做任何的抵抗全都跑到了北边的拉赫阿依图苏丹国去了。

也有一些跑到了西边的奥萨苏丹国。

复兴军直接接管了王城。

其实这座苏丹都城就是一个沿海的小镇而已。

毕竟塔朱拉苏丹国只能算是一个袖珍国家,总共的人口加在一起也就只有不到五万人。

主要以放牧和捕鱼为生。

112师是一个新编师,师长名叫赵大志,这是一名打仗严谨认真的军官,平时话不多,参军的时候已经三十几岁,现在将近四十岁的人人,终于熬成了一名少将师长。

这在复兴军内部也算是一名老将了。

这位赵师长是一位非常勤奋的人,他也是一个急性子,只要是上峰交给他的事情,他就会绞尽脑汁地做好。

他对手下也是急公好义的性子,甚至拿出自己的军饷来接济一些有困难的士兵。

而他自己的家人到现在还住在乡下,其他军官早就在城里安家,将孩子转到城里上学。

就他的家还在乡下,他的妻子甚至还种着官府分给他的公田。那还是他刚参军的时候得到的。

这个师是组建南下军团的时候新编的,士兵大多来自粤西以及交州地区。

这些兵的身材普遍不高,但是战斗力非常了得,而且战斗起来悍不畏死。

112师在进攻海峡殖民地的时候立过战功,那时候他们跟着李秀成一起进攻马六甲城,在丛林中快速穿插,堵截住了敌人的退路。

杀的那些土邦士兵闻风丧胆。

赵大志带人进入塔朱拉城的时候,当地的已经处于无政府状态。

赵大志只能找阿曼人帮忙在城内找出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先稳住城内的形势。

可是他们还没有行动,就有当地人主动找上门来了。

来人的面孔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当地的土著。皮肤黝黑,鼻梁扁扩。

不过来人说的却是汉话,而且带点江宁附近的口音。

来人自称名叫钟思明,是明人后裔。

钟思明一上来就泪流满面地跪在地上磕头。

在赵师长的询问下,他才叙述道:“将军,祖上是当年跟随大明船队下西洋的水手。当年船队最后一次到这里,在海湾停靠补给。在下的先祖因为在海上染病,被船队留在了塔朱拉,一共留下来的有53人,其中11人没有熬过去,很快埋骨他乡。”

“在下的先祖和剩下的人用郑大人在当地买下的土地建立了一个村落。暂时居住在这里,以打鱼和手工业为生。”

“后来船队再也没来,先祖就跟村子中的一些青壮娶了当地人为妻。传到我这里已经一十八代。先祖发现与当地女子通婚,所生孩童皆会留下当地人的样貌特征,生怕几代之后,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乃是明人之后。”

“于是大家开始修家谱,并且让识字之人教授孩童读写汉字,同是要求所有孩童都必须学习。当初建立的村子叫做明村。”

“当地人也习惯称呼我等为明人。”

赵大志接过那人手中的族谱,泛黄的纸页上有一代代人的记述。

上面不仅仅有一辈辈人的姓名,还有一些大事儿。

“那你们的村子在什么地方”赵大志问道。

那人听到赵大志的文化,哭得更加伤心了:“将军,我们的明村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被当地人给攻灭了。”

“我等明人都逃散到沿海各处,不过大家都保留着族谱,谨记祖宗教诲。”

“我们钟家就定居在塔朱拉城中,现在共有145口人。钟家愿意听从将军的调遣,只盼有一日能够回国认祖归宗。”这个叫钟思明的明人说道。

其实要是钟思明不说话,赵大志很难看出他与当地人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么听来,这个钟思明说的应该不是假话。

一个土人是编不出来这么完美的故事的,汉话可不好学。

还有这祖传的家谱也很难造假。

赵大志的老家就在江阴的附近,他从小就听说过郑和下西洋的传奇故事。

没想到在这个偏远的东非小邦,还能够碰到本土的遗民。

“这样吧,钟先生,你在族中找几个人,我派一个连的士兵配合你,你有没有把握稳定住这座小城。”

钟思明激动得心脏砰砰直跳,复兴军进城的时候,他就看到了那红底金龙旗。这种龙的造型只有东方人才用的,所以他才主动跑出来打听,没想到真的是故国来的人。

这里只是亚丁湾一个小地方,从来没有华人来过这里。

赵大志跟他手下的士兵可能就是最早来这里的华人了。

钟思明的心中万分激动,他知道自己这些人在夹缝中生存的悲惨命运就要结束了。

这些士兵一个个背着步枪,面容冷峻,井然有序,一看就知道是精兵。

要不然那些王公贵族也不会连抵抗都不敢尝试就跑掉了。

“将军,在下一定将事情办好。将军,在下知道那些贵族在城内的产业,咱们先将这些产业给接收了,以为大军的军资。”

“好,这些事情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了。”赵大志摆手道,他不大想管这些事情,自己手中的112师完全能够稳住这里。

但是他不想陷在这个地方不动。

周围有索马里人、阿法尔人,形势非常的复杂。

复兴军要想在这里立足必须要将周围的人给打服。

“将军,那在下现在就去找人。”钟思明说道。

他是一个聪明人,他明白自己必须要在这位东方的将军面前表现出足够的价值。

“你先等等,你们原本的明村在哪里”赵大志问道。

这个明村原本应该属于大明的,现在也应该属于他们的。

“啊”钟思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没想到赵大志会问他这个问题。

“将军,我们的明村就在海湾的南岸,不过那里现在在奥萨苏丹国的统治之下,那些阿法尔人非常彪悍,是从西边的高原上下来的,他们骑着马,手中拿着长矛,来去如风,整个南侧的海湾都在他们的控制之下。”文網

“行,我知道了,你知道这个奥萨苏丹国有多少的兵力”赵大志又问道。

“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们通常能够组织上千人的骑兵。”钟思明显然也没有见过阿法尔人的大场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47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