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一八章 震惊的加尔各答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此时有英国人在后面压阵,这些孟加拉人还有印度人明知是死也拼了命地向前冲。

因为狗主人在后面嘛。

城门楼上丢下来的手雷干扰了城门洞内突击队士兵的视线。他们的只能够对着前方盲射。

火炮也在继续射击,每一次射击都能够带走大量敌人的生命。

街道上的惨叫声让突击队感受到了敌人正在快速地靠近。

而且这个时候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

城门洞限制了突击队射击的角度,城门楼上的印度士兵非常的讨厌,但是此时突击队根本没有办法拿他们怎么样。

时不时地还有印度士兵从侧面冲过来,他们试图沿着城墙摸到城门洞内。

因为摸过来的印度士兵的数量非常的少,所以每次都被突击队消灭掉。

营帅将突击队在城门内列阵,轮流上前对街道进行齐射。

冲在最前面的孟加拉步兵团早已经进入了线膛枪的射程,他们在不断地单方面承受着伤亡,因为他们还没有进入射程。

突击队的射击杀伤效率很高。

奈何敌人太多,城门洞有些窄,这限制了突击队的火力密度。

敌人的方阵依然还在靠近。

营帅向城门口的方向看去,此时还没有己方主力部队的影子。

这也难怪,现在时间还没有过去一半,主力部队是不可能这么快赶过来的。

除了他之外,其他的人都在紧张地作战,根本就没有时间去考虑援军什么时候到来的事情。

孟加拉步兵团在损失了一半的兵力之后也进入了射程,双方开始对射。

庆幸的是城门洞内有牛车沙袋作为掩体,不然的话,此时早就伤亡惨重。

终于,英军前方的孟加拉步兵团伤亡惨重,已经无法再继续作战了。

英国人开始自己上阵了。他们不知何时也推来了几门野战跑,此时正在远处瞄准着城门洞。

刚才被孟佳来步兵团,还有爆炸的手雷烟尘挡住了视线,突击队根本就没有发现英军的动作。

“轰”英军的炮手非常的有经验。一炮就轰在了城门洞内的牛车工事上。

炮弹巨大的动能将牛车给推翻了,几个正在射击的突击队被压住,此时眼看就要不行了。

这个时候没有时间救人了,还好英国人用的不是开花弹,否则刚才那一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突击队也不管翻倒的牛车了,直接用边上的沙袋给这个翻到的牛车加固。

在这个城门洞内要是没有掩体的话,他们这些突击队就成了敌人的靶子。

门洞内的两门火炮也在向敌人还击。

英国人的阵营中也出现了大量的伤亡。

费尔少校终于开始重视起这队敌人了。

“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费尔向身边的一名军官问道。

“不清楚,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敌人,但是他们的肯定不是当地的土著,似乎是东边的缅人。”东方人的面孔在这些英国人的眼中都差不多,他们并不能分辨出华夏人和缅人或者阿萨姆人的区分。

“派人去城头上密切监视城外的一切,这伙人呆在城门洞内不出来,显然是要等待他们援军。我们必须尽快将他们赶走。”费尔显然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

他此时还能够做出冷静的判断。

“大家注意隐蔽,降低射击的频率,将他们放近一些。”突击队营帅显然也意识到不能够继续跟对方进行炮战,自己这边只有两门炮,而敌人随时可以拉来更多的火炮。

唯一的办法就是拉着对方肉搏,现在自己的前方只有几百的英军士兵,可以一博。

两个人想到了一起去了。英军的步兵营很快冲到了城门洞向突击队发动了白刃冲锋。

“少校阁下,城外出现了大量的敌人,总数有四五千人。”这是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汇报。

此时,费尔正在观察着城门洞内的肉搏。

突击队员们大都是肉搏的高手,他们使用着自己趁手的兵器,并没有全部用刺刀。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擅长刺刀战术。

不过此时他们面对的是英国士兵,这些人跟那些印度士兵完全不同。

英军士兵更加注意配合,他们的刺刀战术使用的很熟练。

这让突击队终于感觉到自己遇到了对手。

同样的,这些英国士兵也在感叹这些不知来历的东方战士。

这些人跟他们之前见到的土著士兵完全不一样。

这些人的战斗技能都很强,他们手上那些五花八门的冷兵器总能够在英军的配合中找到破绽。

双方就在城门洞内僵持着。战斗处在白热化的状态。

李玉朴寻找到了一块高地向城堡的方向眺望。

在望远镜的视野中,城堡那巨大的城门还在向内敞开着。他能够看到穿着灰色军装的突击队战士在和穿着红色军装的英军混战在一起。

一方死战不退,一方希望尽快清楚城门洞内的敌人,将城门给关上。

“再派五百孟加拉战士去城门,必须要在十分钟内将敌人清楚。”站在街道上,费尔对手下下令到,他手下的英国步兵营还剩下一个连在自己身边。

这些人他不准备再派出去了,他已经看到在城门洞内厮杀的英军士兵伤亡惨重。

要是他的身边一点英国士兵都没有,那么他就没有把握再去控制那些孟加拉和印度士兵。

脚步声又传来,这次又是一个团队的孟加拉步兵,因为英国人还在城门洞内激战,所以这孟加拉仆从军只能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冲进战团。

此时城门洞内还活着的突击队还不到一百人。

城门洞内一名被炸断腿,趴在地上的突击队员。见到身边已经没有了战友。

他的身边此时一队孟加拉人正在冲过去。

他努力地在怀中摩挲着,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火折子。

孟佳拉士兵完全被城门洞内的战斗吸引了视线。根本就没有人在意趴在地上的“尸体”。

就在这时一颗震天雷从这名将死的突击队员怀中滚了出来。

随即“轰”的一声炸开,将经过的孟加拉士兵炸倒了一片。

突然一把从侧面刺出的刺刀扎进了营帅的腹部。

营帅用最后的力气横向挥出自己的大刀。瞬间将右边的一名英军胸口划开。

最后一刻,他看向了身侧正在战斗的副手姜东升。

姜东升看了一眼营帅点头致意。

“孙三全,我死了,你接替指挥。”他又对身边的一名队长孙三全说到。

此时,姜东升隐隐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喊啥声。这是太平军的喊杀声,自己的援军来了。

“援军来了,大家拼了,杀啊。”随着孟加拉步兵的加入,城门洞内立刻变得拥挤了。

突击队的全军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英国人很奇怪这些人已经伤亡了三分之二,为什么还没有溃散,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在战斗

费尔的心中也是心急如焚。

他一边命令城墙上的印度士兵对城堡外面的敌人进行射击。一面命令其他几面城墙上的士兵抽调一部分人来到这座被占领的城门的后方设置街垒。

此时的城门洞内都是士兵,费尔已经无法再分辨出里面的情况了。

他在做最坏的准备

当第一批白虎旅士兵突破了城墙上的印度士兵的封锁,冲进了城门洞之时,城门洞中还能够站着的突击队士兵已经不足二十人。

当这些人见到战友冲了进来。一个个再也站不稳了,纷纷脱力倒下。

他们的体力早已经透支了。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白刃战了那么长时间,他们早已经到了身体的极限。

此时,城门之内已经如同一片炼狱,地上堆满了尸体,有突击队的,有仆从军的还有英国士兵的。尸体太多,士兵们几乎没有可以放脚的地方。

杀进城门洞的白虎旅士兵看到这样的情景,眼睛都红了。

这些突击队员很多都是各营中的老前辈,因为军事能力突出,深受身边人的尊重。

现在这些老兵就死在了自己的面前,如何不教这些人心中愤怒呢

这些白虎旅的士兵虽然一路奔跑过来,每个人都累得气喘吁吁。但是此时都将自己的潜力给爆发了出来。

白虎旅就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端着步枪向着敌人猛冲过去。远处的敌人,他们就开枪射击。近处的敌人,他们就端着刺刀冲过去。

刚才城内的英印军仗着人数多,压着城门洞中的突击队打,现在白虎旅的主力来了。

这些人都知道自己的末日要到了。白虎旅进了城,英印军在城墙上的布置就落了空。

费尔试图在街道上堵住白虎旅的企图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因为白虎旅线膛枪的射程完全可以压制街垒后面英国人布置的步兵。

街道上此时主要还是孟加拉和印度仆从军。他们的滑膛枪根本就不是太平圣军白虎旅的对手。

白虎旅自然不会对这些城堡内的守军有丝毫的客气。

除了少数的英军趁着夜色逃出了城堡之外,大部分的城内守军都被白虎旅消灭。

李玉朴没有下令士兵主动招降。他们接下来还要守住这座城堡,根本就没有精力去看押这些俘虏。

英军撤退的匆忙,城内的物资都还保存的完好。

早知道李玉朴就不带那么多的物资了,因为城内的物资比他想象的丰富多了。躲到白虎旅一年都用不完。

他现在甚至可以拿出一部分来收买城外当地居民的人心。

随着两座重要城堡的占据,阿萨姆南面的屏障就全部在太平圣军的掌控之下了。

另外一边,陈玉成带着主力部队,已经将下游的阿萨姆地区的中心城市古瓦哈蒂给包围了起来。

这座城市的英军数量就有一个步兵团。另外还有一万多的仆从军。

实际上总人数并不比陈玉成的手下少多少。

但是陈玉成打到城外之后。狂傲的英军竟然主动出击了。

陈玉成他们在城市的上游登岸。

因为他们手中的小木船根本就不能抵挡城墙上火炮的射击。

古瓦哈蒂这一座城市沿河而建,城头上部署重炮。尤其是对着河面的一边。

所以陈玉成他们只能在上游提前登岸。

见到陈玉成只有不到两万人。

英军的指挥官带着手下直接在城西列阵迎战陈玉成。

双方展开了一场线列步兵之间的对决。

全部更换了前装线膛枪的太平圣军。明显更有优势。

英军这边只有几千英国士兵能够跟太平圣军打个旗鼓相当。

经过了半日的对决,英军一方伤亡惨重。

英军的指挥官不得不认怂。带着残兵败将退回城池。

陈玉成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们。太平圣军一直将英印军的败兵追到了城下。

最后在城墙上火炮的策应下,英印军才跑进城市。不过此时他们兵力损失严重,早已经无力再战。

所以陈玉成才能以两万兵力将城池团团围住。

接下家,陈玉成没有马上派兵进攻。

他趁着英国人的胆子被打没了,派人进城劝降剩下的残兵。

英军知道自己即使据城而守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但是英国人还是骄傲地拒绝投降。

无奈之下陈玉成只能攻城。

他先是占据了城外的一座小山包,然后用大象将重炮运到了山上。这样他的火炮的射程就要超过城内的守军。

经过连续两日的轰击,城内的守军终于受不了。

英军的指挥官在底下士兵挟持下向太平军投降。这些英国士兵只是来这里捞取好处的,没必要为了这些偏僻的殖民地将自己的性命都给丢了。

而陈玉成也根据约定给了他们船只,让他们自行离去。当然了,这些英军的枪支装备都不可能带走。

至于城内剩下的仆从军则没有那么好运。他们必须要留下成为陈玉成的俘虏。

接下来陈玉成要加紧修建防御工事。

他可没准备依托这座城市来防守英国人的反扑。

因为英国人有战舰,这座城市完全暴露在舰炮的轰击范围。

石达开命令在城池的下游修建一个临河的要塞,用于挡住敌人的舰队。

为此石达开还从华夏购买了一批要塞炮以及配套的要塞建造材料。

这座要塞的设想在一开始和复兴军谈判的时候就提出来了。要塞炮和材料,复兴军也很早就准备好了。

但是要是想短短一两个月就修好这座要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些孟加拉和印度的仆从军就是最好的劳动力,还是免费的。

就此,太平圣军第一阶段的战略任务达到了。

复兴军答应的闯关奖励也很快就会兑现。

大批的物资将会运到阿萨姆地区。接下来太平圣军要做的就是稳定住这里。

等到他们打退了英军,站稳脚跟之后,董书恒还会兑现第二个承诺。他将会支持阿萨姆地区的经济建设。

帮助石达开他们建立一些基础工业,包括冶炼厂、军工厂、麻纺厂等。

太平圣军要想一直和英国人斗下去就要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有自己的经济来源。而不是仅仅依靠华夏的输血。

而且他们自己也要尽快发展起来。

此时石达开也带着中军和后军进入了阿萨姆地区。

在这里,石达开任命文青为丞相,建立文官体系,开始安定地方,建立起太平圣国的基层官府。

他们没有强迫当地信仰佛教的阿萨姆人改信拜天帝教,这让他们获得了当地佛教的支持。

当地的百姓参与了对当地的印度和孟加拉人的抓捕,释放了心中一口恶气,也因此对天平圣军表示支持。

陈玉成没有继续前进,而是回过头来,将开始的时候没有攻下的小据点一一拿下。

加尔各答,干净而豪华的白人区,一幢宏伟的西式城堡建筑矗立在最中间,这就是英国驻印度总督府。

詹姆斯布朗拉姆齐,第一代达尔豪西侯爵,现任英国驻印度总督。

此时总督府的大厅内聚集着很多英国人,他们就是殖民地的主要官员还有东印度公司的代表。

阿萨姆地区失陷的消息已经传到了这里。

这些人聚到一起就是为了商讨如何讨伐这些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东方军队。

这些人虽然震惊,但是似乎并不担心,在印度殖民地,所有反抗英国的势力最后都没有好下场。就连曾经不可一世的缅甸王国不是也被打得俯首称臣了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38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