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一〇章 江东六十四屯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族长姓徐,名叫徐耀祖,祖上是被发配宁古塔的汉人官员。到现在依然保留着诗书传家的传统。老先生文邹邹的,在族中非常有威望。

“徐族长好,在下姓鲍,是扬州淮海公司的船队管事。”鲍有志没有说自己是淮海军的军人,是为了后面方便跟黑龙江将军打交道。

如果说是淮海军的话,黑龙江将军知道后,肯定会报告清廷。到时候要是清廷追究起来,对淮海军在远东的发展会有一点小麻烦。

“鲍管事,老朽祖上是淮安府的,真是巧了。老朽有一事不明,还请见谅,你们为何会乘坐罗刹人的炮船”徐族长问道。

于是鲍有志就将他们发现俄国人侵占庙街,并把俄国人打跑的事情,润色了一下,讲给了徐老族长他们听。

众人听了都是拍手称好。没想到这个公司一个商队有这么强的实力,看样子自己久居东北对中原汉人的了解脱节了。

“鲍兄弟,你们真是好样的。乡亲们这些年可是吃了许多罗刹人的苦头。这些罗刹人贪婪成性,每次过来什么都抢。他们凶残暴虐,就跟饥饿的野兽一般。”徐族长痛苦地回忆道。

他们徐家屯也曾被俄国人抢劫过,所以说起俄国人,徐族长咬牙切齿。

“是的,这些罗刹人就是贪婪的野兽。我们商队刚到的时候,刚巧碰到罗刹人正在侵占库页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此处属于黑龙江将军管辖,难道他就不管这些事情吗”

“哎原来的黑龙江将军府就在我们江东的旧瑷珲城,但是没过几年就搬到南边的墨尔根城,又过了几年就搬到了齐齐哈尔城。搬到齐齐哈尔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这是越搬越远啊,越搬越往南。咱们这里现在很久都看不到官兵巡边了。这里都看不到官兵,东边就更不可能有人管了,况且那里好多都还是未归化的部落呢黑龙江将军府的官兵哪有闲工夫去管那些呢知道了情况能报告朝廷就不错了。”

徐老族长解释完了后问道:“鲍兄弟,你们这次来江东,是有什么事情吗都是汉家的族人,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老朽帮忙的,老朽一定当仁不让。”

“多谢徐老先生,在下过来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交易,我们这次从南边带来了一些商货。”说着跟边上的随船商队管事打了个眼色。

那管事立马带人奉上了一堆礼物。

“老先生,这次过来叨扰了,一点心意,还老先生不要嫌弃。”鲍有志向老族长抱手行礼道。

鲍有志出来的时候有一个淮海公司的商队跟着他一起出来的。

商业活动总是比武装活动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一些。

“哎呀,鲍小兄弟,这又何必,我等汉民久居北荒之地,今日得见同胞,已经是莫大的喜事了,又何必带礼物呢”徐老族长赶紧推让道。

“老先生,这都是晚辈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吧,就当是我们这次交易的样品了。”

说着还上前去帮老先生介绍起这一堆商品。

“老先生,您看这棉布是机器织的,价格要比土布便宜很多。”

徐老先生拿起一匹棉布,在手里摸了摸,说道:“嗯,的确是好布,纹理很细密。我们东北这里天气太冷,不产棉花。布匹都要从外面买,以后可以多送些过来。我们用皮子换。”

徐老先生拿起一罐子细盐,看着罐子上写的大大的“淮”字,捏了一小撮,尝了一下:“好盐,这就是家乡的盐,家乡的味道。”

“以后我们都吃你们商队的盐了。”

这些东西,徐族长非常喜欢,都是族中急需的物资。而且,淮海军给的价格非常的合理。

生活物资交易的事情说好了,鲍有志有让人抬过来了一个长长的木箱子。

“老爷子,这里有一样东西,我想老爷子可能会喜欢。有了它,以后罗刹人再过来,大家就不至于只能被动挨打了。”

“哦什么东西”老先生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

这时一个伙计走了过来,用撬棍,把箱子撬开。里面飘出了一股枪油的味道。

箱中整齐地摆摆放着十把燧发滑膛枪。这些都是淮海军生产的外卖品。线膛枪和后装步枪,淮海军是不会对外出售的。

这些枪因为采用了标准化工艺,所以看起来非常的精美,是的,就是给人一种美感。

徐老先生还没说话,他身旁的后生一个个探出了头,双目放光。

江东的屯子都是兵屯,他们亦军亦农,平时是拥有兵器的,还会不时操练。对火枪当然不陌生。屯子里还有几把陈旧的鸟铳,那可是徐家屯的宝贝疙瘩。

每次俄国人来抢劫,屯子都是输在没有火枪上。俄国人都是人手一把火枪,自己这边的弓箭长矛根本就挨不着人家。

“一个个都给我退回去,像什么样子”徐老先生对身边的后生呵斥道。

徐族长有对着鲍有志拱手道:“让鲍小兄弟见笑了,族中的后生不懂规矩。”

鲍有志赶紧回礼道:“无妨,老先生,要不挑几个后生出来试试吧”

徐老先生点了点头,用手一招。

顿时站出来了五名年轻人,这几人的眼中明显带着兴奋之色。

他们每个人拿了一把枪,放在手上摩挲着,这些枪的枪托都是用一整块木头用车床加工而成,经过了打磨,表面抹上树漆,拿在手上光滑趁手。这几个后生手中抱着枪仿佛抱着的是屯子里最美的姑娘。

鲍有志让人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纸壳药包,淮海军的这些滑膛枪由于采用了标准化工艺。每把枪都几乎相同,所以装药量也一样,因此使用定装的纸壳药包非常的方便。

鲍有志身边的一名士兵也上前拿起了一把枪,给那些后生做了个示范。

众人也没用靶子,就瞄准了几十米外的大树,一个齐射。六把枪全部都打响了,树上蹦起了几朵木屑。这说明这种枪的燧发装置非常的可靠。

枪试好了,可是几个后生,仿佛舍不得放回去。

鲍有志看在眼里说道:“这几位小兄弟试枪有功,我看这几把枪就送给几位小兄弟了。”

一听这话,几个年轻后生都是面露喜色。

徐老族长则是瞪了几个人一眼:“鲍小兄弟,这个礼有些重,我们是万万不能应下来的。族中这些年还积蓄了一些金沙,都是先辈们下河淘的。等会儿就抵这几把火枪的价款吧。”

“鲍小兄弟,我们这里比较偏僻,屯子里没有什么收入,每年卖山货的钱也基本上都用来买生活物资了,所以买不起多少火枪的。”老族长遗憾地说道。

鲍有志笑道:“老族长您的难处,有志这里可以理解。我刚才只说了第一件事,现在还有第二件事,这必须得老族长点头。”

徐族长:“哦,说来听听。”

鲍有志:“老族长也知道我淮海公司初来乍到。这次在庙街把俄国人赶跑了。但是难保来年俄国人不来报复,因此我们决定在庙街修筑工事,您也知道这庙街附近人丁稀少。所以我们想在屯子这边雇佣一些人手帮着修建工事。工钱我们是按日结清,每日三餐管饱。”

徐族长为难道:“鲍小兄弟,你也知道现在快要入冬,各个屯子都在储备物资,需要很多劳力。但是小兄弟既然开口了,老朽就从屯子里分一半的青壮去帮你们干活。你看如何”

鲍有志:“老族长,我们不方便深入岸上,我想请老族长代为向各个屯子传达我们的意向。另外我们的货物也都会交给贵屯代为转销。老族长意下如何。”

鲍有志这么说就是要送给了徐家屯一条财路了。

老族长毕竟年纪大,城府深,脸上没什么表示,心里面却早已经乐开了花。淮海公司的货物品质好,价格便宜,而且都是各个屯子的必需品。自己的屯子只要一倒手就能够赚一笔,而且还能够提高徐家屯在江东的威望。

“好,小兄弟,老朽也不矫情了,这件事请交给老夫,你们在屯子里住上两天,老朽保证把人给你们招过来。”

当天晚上,村中摆宴招待鲍有志一行人。船队中除了看守船只的留守人员,其他人都参加了。

大盆的山鸡炖蘑菇、酸菜肉饺子、地三鲜都端上了桌。老族长甚至拿出了屯子里自酿的高粱酒。

鲍有志这个南方人,喝惯了米酒,半碗高粱酒一下肚,脸顿时红的跟猴屁股似的。

这时一个扎着马尾辫,穿着碎花布衣的大姑娘,端着一盆菜上到鲍有志所在的主桌。

徐老族长对这姑娘说道:“月娥,还不过来见过你的鲍世兄。”

月娥于是对这鲍有志颖颖一礼。她行完礼后低着头,仿佛有点害羞。

徐老族长说着看向鲍有志道:“有志,这是老夫的孙女,乡野村姑,不懂礼数,还请见谅。”

鲍有志这才向那姑娘看去,只见那姑娘虽然穿着朴素,却也是个美人胚子。虽然是低着头,但是也能看到她圆圆的下巴,长长的睫毛。

“老先生,过谦了,有志也不过是个商贾粗人。”

鲍有志说话的时候,徐月娥也偷偷地打量着他。这大兄弟长得倒还蛮俊的。刚才一群人在外面演示火枪的时候,徐月娥就在人群里看见了身材高大的鲍有志。

鲍有志虽然身材高大,偏偏还有着书卷气,并不像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粗人,他身上有浓浓的书生气质。

哪家姑娘不思春。东北的大姑娘就像这白山黑水一般直爽豪迈。饭前,月娥就嚷嚷要帮着上菜,平时这大孙女可没这么勤快。徐老族长人老成精,哪能不知道丫头的心思。因此才说了刚才的那几句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14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