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一章 回家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本来从扬州到东台骑马也就一天时间可是愣是被董书恒走了一个星期,不是他不想家,实在是问题出现的速度比他的马儿跑得还快。

母亲、慧儿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睁开眼睛第一次见到的亲人。

是她们让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了归属感,眷恋感。队伍过了西溪,路过了原来的盐丁村庄。

村内的三角棚大部分已经不见,还剩下的少部分被改成了猪圈。在董书恒的主导下,盐户分到了土地,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建起了新房子。村口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建了两排的瓦房,这里是附近这个镇子的小学堂,同时也是民兵小队的队部所在地。

队伍经过学校旁的大路,董书恒听到了教室里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

村口已经看不到玩泥巴的小孩,大概他们现在正坐在教室里读书吧。

董书恒的心情忽然间愉悦起来,这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的样子啊

孩子们就应该进去学校读书,享受成长的烦恼与快了乐。

大人就应该有自己的工作岗位,赚钱养家同时为国家社会做贡献。

老人们就应该蹲在村口的草垛旁晒晒太阳,互相聊着自己年轻时候的丰功伟绩。

不知不觉队伍已经到了城门,城门站岗的是淮海军守备团的士兵,自然是认得董书恒的警卫连。董书恒的队伍一路畅通无阻地回到了家中。

大门被吱嘎推开。看门的老刘看到是少爷回来了,撒开老腿就跑向内宅去传话。

围墙上站岗的士兵也都在岗位上向董书恒抬手敬礼。董书恒给他们回了一个军礼。

这些士兵在这几个月里守护着自己的家人,虽然没能够上战场,但是一样有功劳。

小丫头慧儿先从内宅跑了出来,这丫头身上还打着武装带,腰间挂着手枪。这丫头说过自己会保护母亲,没想到她真的每天身上带着枪。

董书恒张开双臂,笑吟吟地看着向着自己跑来的小姑娘。

几个月没见,慧儿好像又长高了一些。不过也清瘦了一些,脸上的婴儿肥都要没有了。

董书恒趁着慧儿不注意,一把搂起姑娘的小蛮腰,抱着她在空中旋转了两圈。

看到慧儿的小脸都羞红了,才把小姑娘放下来,身后的警卫早已经自动向后转。总统的狗粮可不能随便接。

这时身后传来了一声嗔怒:“哼,出去那么久还知道回家”

董书恒回头一看,是自己的母亲陈氏从内宅的门内走了出来。她嘴上虽然说着怪罪的话,但是眼睛里却带着慈祥的微笑。

董书恒跑过去向陈氏行了一个大礼:“娘亲,孩儿不孝,让母亲牵挂了。”

“好了,起来吧,娘亲可不是怪你宠慧儿,你不在的这几个月,多亏了这丫头陪我,还每天带着枪要保护我。”

“我看着她为了你天天牵肠挂肚,茶饭不思就感到心疼,你可得对慧儿好一些,否则我可饶不了你。行了,先跟我进屋再说吧。”

董书恒赶忙让人安排警卫连在前院修整。自己则牵着慧儿,跟着陈氏一起进了后院。

“恒儿,母亲知道你现在在外面做了大官,为娘心中很高兴。但是为娘也不想让你在外面太累,你一切跟着本心走就好,不要委屈了自己。”正堂之内,陈氏对着董书恒恳切地说道,小丫头慧儿在一旁低着头不说话。

“娘亲,请放心,孩子现在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喜欢做的,至少是孩儿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娘亲不必担心,孩儿胆子可小着呢,你看孩儿回家了,都带着这么多警卫呢,嘻嘻”

“你可别跟我嬉皮笑脸的,你是啥样人,娘心里还不清楚但是出门在外,万事都要小心,尤其是你还要带兵打仗。娘是个妇道人家,不好对你说三道四,只希望你自己要注意一些。”

“是,娘亲,孩儿一定谨记在心。”

“恒儿,以后外面忙,也不必专门回来看娘亲,娘亲的身体还硬朗着呢只是你以后出去要把慧儿留下来陪娘,最好是能够给娘亲生几个孙子带带就好了,我们董家人丁单薄,你大哥也是杳无音讯,你现在有能力了,可以找人打听一下。”

陈氏的话让董书恒一时无语,旁边的慧儿也在用手指不断搓弄着衣角。董书恒赶紧接上关于大哥的话题:“娘亲,一直没问您,大哥是什么时候失踪的”

“好像是去年年初,你大哥说有生意上的事情要去一趟广州,后来就没了音讯。”陈氏回忆道。

“行,娘亲,我会尽快派人去找的。”

“恒儿,你现在做官了,也算是光宗耀祖了,去祠堂给你爹上柱香吧。”

董书恒这一世最要感谢的就是自己这个老爹,他给自己留下了一个大家底。

他真心实意地去给老爹上了一柱香,当着老爹的面拍着胸脯保证会让董家光耀门楣。

给老爹上好了香,董书恒在家里享受了一下难得的安逸时光,美人在旁,红袖添香。

晚饭后,董书恒又躲进书房开始写写画画,这个时候慧儿会乖巧地在旁边,看着少爷认真的样子。

当董书恒抬头看她时,她会投来崇拜的目光,让董书恒心中一阵满足。慧儿是不会看他写画的内容的,那些奇怪的图画符号,反正她看不懂。

刚画好手中的草图,准备和小姑娘说几句笑话,调节一下气氛。外面管家过来禀报有人求见。

董书恒掐着脚指头都能算得出来,这个时候来见自己的必然是季明山季大司长。

慧儿为了避嫌,躲了出去。一会儿季明山就鼠头鼠脑地钻了进来。

“总统,您可不能怪我,他们晚上都不敢来打扰您,都让我来给您报告消息。”

“你一个情报司的怎么干起了秘书的活了。”不过话说董书恒好像还真没有整儿八斤的秘书。

“好了,说吧有什么事情”

“总统,有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入夏以来黄河上游降水过多,黄河河南段出现了决堤,这次决堤大概是十年一遇级别的,预计将造成几百万的流民,我记得您之前交代我们关注这事儿。”

“嗯,回头你让人到高邮淮海书院,叫西园先生来东台,告诉他,我答应他的那件大事要启动了。”

“第二件事是太平军最近的动向,太清军西征军最近正以安庆为根基,向南昌攻城略地。其北伐军渡过黄河,正在攻打怀庆城,似成焦灼之势。南京城那边张东旭已经基本站住脚跟,因为之前曾立昌的事情,杨秀清对洪秀全多有意见,他决定单方面和我们合作,杨兮妹作为商务代表与我们接洽通商之事。”

“这件事情,告诉刘总经理,让他安排与太平军的通商事宜,但是涉及到军火交易的时候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第三件事是清廷的旨意下来了,命江忠源为安徽巡抚,帅楚勇入庐州防卫发匪。魏源为江苏巡抚,整理军务,收复江宁,原江苏巡抚杨文定撤职捉拿回京。命桂中行为山东巡抚,署理山东军务,清楚匪患。另外琦善大人保举的其他名单也都批了下来。大人您这次也生了官呢”

“哦”董书恒没想到琦善会主动帮自己升官。

“大人被升为江苏提督,统领江苏全省军队。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季明山笑着说道。

“哼,清廷这是意欲取之必先予之。他们是害怕江南守不住,给太平军拿了税赋重地,急着调我们去江南与太平军死磕呢。”董书恒冷哼道。

不过这样也好,要是能够控制江南几府,淮海军的实力将会成倍地增长。

“回头你去给武装部传令,筹备组建淮海军104团、105团,守备207团、208团、209团。由武装部从民兵中选拔优秀民兵,送到高邮展开集训。令严仕坤在扬州战役立功人员之中选拔一批送到陆军学堂进修。另外传令给蔡树森,让他跟随桂中行一起去山东,组建山东团练,基层军官我会自于近期抽调给他,让他在当地招募兵源组建淮海军路军103师,下辖106团、107团、1005两个团还有华尔的103团,董书恒准备放到江南,防止太平军东进,同时还要看住租界的洋人。

董书恒用力地揉了揉太阳穴,本来想让刘青南帮着组建参谋本部的,可是这家伙显然更加喜欢领军作战。还好参军室的那帮子天地会成员,现在也已经和部队磨合差不多了,可以以他们为基础组建参谋本部,再过几天他从普鲁士聘用的外籍军官团也要到了,到时候也可以抽调几个专业的军官进入参谋部,不能再这样靠自己拍脑袋管理军队了。

还有自己的侍从室也得组建起来,不然每次连一个专业的传令员都没有。自己处理的公文也越来越多,老曾要负责行政以后肯定长驻扬州,老刘负责商务,基本上呆在高邮,后面也是要移到扬州。他们都不可能跟着自己,季明山一个做情报的本就不适合放在明面上到处跑。

想到这里,他一阵自责,自己还是缺乏管理的能力和经验,每次都是感到头痛,才会想到去更正。

“总统,您说的几件事情,我都记下了。还有一件事情,是刘青北让我带过来的,你约见的那个洋人传教士,明天就能赶到东台了。”季明山补充道。

“哦,这么快就到了。这个传教士还蛮积极的呀”董书恒没想到这个约翰塞纳这么急着过来连自己,不过这样也好,看样子,可以从他身上榨取更多利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55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