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二三章 第一柴油机厂(求票!)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董书恒此时正坐在前往滦州的马车上,新京到滦州的铁路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但是依然没有通车。

董书恒的出行依然还要依靠马车,在车队的前方教导师已经地毯式梳理了一遍。

这些安保工作都是做在前面的。看似简单的出行,实际上前期要做大量的工作。

这次出行,刚刚出了月子的魏玉珍跟董书恒一同前去。这位夫人因为生孩子,已经在家中关了很久了。

这对于魏玉珍来说是一种煎熬。董书恒去南边视察之后,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出来了。家里的几个女人自然也只能跟着一起呆在夏宫。

带娃这种事情,偶尔逗弄确实很有意思,但是要是让一个人天天陪娃在一起,肯定是没人喜欢的。

一般年轻的父母跟娃在一起呆的久了,都是越看越嫌弃,但是分开了几天心中又会挂念。

董书恒已经体会到了这种感受,所以他最近出去都是将几位夫人轮流带出去。

反正家中那么多产妇,娃子不用担心没有奶吃。

这次去滦州,董书恒就将魏玉珍给带上了,算是带她出来散散心。

他们此行去滦州主要是视察那里的港口和工厂区的建设情况。在新京城的规划中是一个重工业中心。

滦州港位于渤海湾内,是新京城市圈内的重要的港口。他跟塘沽港互为犄角,功能不同,相互补充。

这个港口主要是为滦州的重工业基地准备的。所以在港口设施的设置上有专门的设计。

在滦州港有大量的传送带,以方便矿石的装卸,在港口范围内还建造了大量的矿石堆场。

重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矿石,作为一个重工业的基地,必须要有自己的矿石装卸港口。

现在这里的钢铁厂已经投产了。本地的煤矿直接矿山直接有铁轨连接钢铁厂,钢铁厂又有铁轨连接港口,关外的铁矿石通过辽河的内河运输船直接就能运到了滦州港口卸下,然后再通过火车运到钢铁厂。

新京到滦州这一段路的风景还是很美的,十月、十一的山是五颜六色的。

白桦树的树干是一根根白色的粗壮线条。枫树的叶子红得耀眼。雪松还是一如既往地苍翠碧绿。白杨树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不知廉耻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笔挺身姿。

这个时候,路上的行程,对于董书恒来说就是难得的享受时光。

他的眼前再也不是黑白色的文件组成的世界。黑色的是文字,白色的是纸张。

黑白之间传递的信息全是伤脑筋的问题。里面的事情不再仅仅是“已阅”两个字就能够解决。

凡是最后能够上传到他面前的事情,都是需要认真的权衡利弊的重大事项。几乎没有一件不是需要伤脑筋的。

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董叔恒已经在慢慢向内阁放权。

现在的他要过问的事情,横跨大洋两岸。谁让他将摊子铺的太大呢

每天工作的时候,他的脑子里必须不断地再一幅世界地图上切换地点。

他希望内阁能够渐渐地将行政一块的权力给接收过去,今后他会慢慢削弱总统的权力。

这种自我削权也是在自我减负,不减负是不行了,他可不像英年早逝。

行政权力下放之后,他将主抓军队建设,完善军部的架构。

以后他还会将军权慢慢放到军部去。

这个过程董叔恒称之为解套,他现在的状态就是被套牢的状态。

“书恒,这两边的景色真美,要是以后这里的火车通车了,每年到秋天的时候,乘坐火车过来看风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呢”

靠在董叔恒的肩膀之上,魏玉珍喃喃说道。两人都很享受这难得的温馨时刻。

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在高邮的那段恋爱时光,两人婚后的生活也是聚少离多。

况且还有几位姐妹跟她一起分享这一个男人。

“是啊,其实不光是这里,等以后全国的火车都修通了之后,我们可以全家一起坐火车来一次全国旅行,去领略一下这大好河山,这不一样的壮阔美丽”董叔恒眼睛直愣愣地看着窗外,慢慢地说道。

“我们可以在夏天的时候去苏武牧羊的月湖,那是世界上最深最清澈的湖泊,到时候我们可以乘坐游艇泛舟湖上,那里有你从来没见过的海豹。”

“我们还可以在冬天的时候去南洋,那里在冬天里也是温暖如春,我们可以一起去银白色的沙滩游泳,在海边的阳伞下吃现烤的海鲜。做在果园的树荫下,品尝各种各样的热带水果。”到时候可以整几身泳衣,董书恒在大脑中脑补道。

“我们可以在秋天的时候去西域,躺在葡萄藤下吃葡萄,坐在巨大的地毯之上,中间摆满了切好的哈密瓜、西瓜,各种各样的坚果,纹理精美的馕饼,上面沾满了芝麻、瓜子。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杯冒着热气的奶茶,你们几个可以跟那些西域女孩学习跳舞。伴着木笛、手鼓、都塔尔优美的旋律,尽情地放松自我。”

“春天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去江南,追逐着油菜花开放的脚步,享受那金色的海洋。去看农人们在田间播种,去看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变好,去看华夏大地朝气蓬勃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

董叔恒说到这里,不光是魏玉珍,就连董叔恒自己都沉浸进去了。

“夫君,你的的口水流我身上了”魏玉珍小声提醒道。

“呃,不好意思,玉珍,夫君嘴馋,你是知道的。”董书恒有些尴尬地说道。

“玉珍,相信我,夫君可不是在给你画饼,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我相信你说的这些全部都可以实现的,我还等着你说的那个可以在天上飞的机器出来呢,到时候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华夏的风景,还可以去看全世界的风景。”魏玉珍又补充道。

“天上飞的现在夫君我还弄不出来,但是也不会太远了,至少现在地上跑的,我们已经搞出来了。”董叔恒故作神秘地笑着说道。

滦州工厂区,这里的修建厂房的工地一眼望不到头。

有些地方还有大量的建筑工人在劳动,还有一些地方已经投入使用。

现在华夏的建设效率还是很高的,几个月建成投产一座工厂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在西北角,一处新建的厂区。这里刚刚在董叔恒的主持下挂上了牌子。

“新京第一柴油机厂”就是这里的名字。至于什么是柴油机,可能很多人都搞不明白。

不过,董叔恒对此却是再熟悉不过了。这个项目早在淮海军的时候就在他的主持下开启了。

出席这个挂牌仪式只是一个方面,顺便而为。

董叔恒最关注还是这第一款柴油机头的功能怎么样。

“总统,你看这种小一号的柴油机就是在我们零号机的基础上研发而来的。”

“它的输出虽然只有5马力,但是足够用在一些小型抽水机以及农业机械上,比如脱粒机等,还可以安装在手扶拖拉机上。这个小家伙特别适合在农村地区和农场中推广。”正在给众人做介绍的是五号实验室的一名王姓研究员,同时它也是这个柴油机厂的第一任厂长。

“手扶拖拉机不在你们这里生产吗”董叔恒问道。

“是的,总统,我们专门城立了一个拖拉机厂。现在还只能够生产最简单的手扶拖拉机。不过根据您的提示,我们也开始了其他几个版本的拖拉机的研制。比如后轮驱动的轮式拖拉机以及四轮驱动的轮式拖拉机,还有履带式拖拉机。其中,履带式拖拉机的制造难度最大,轮式拖拉机的生产都已经有了头绪。”王厂长继续介绍道。

实际上董叔恒还是比较期待履带式拖拉机能够早点造出来,毕竟华夏的道路设施现在还不完善。

尤其是西域、漠北以及远东等地区,几乎都没有什么道路,即使有道路,一到春季冰雪融化的时候,也都会变得泥泞不堪。

当然了发展履带式拖拉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相信大家都非常的清楚。

“嗯,你们这种分开生产的模式是对的,要是全部都放在一起,工厂会显得太臃肿,并不方便管理。”

“其实,不仅仅可以建造一个拖拉机厂,还可以建造一个农业机械厂,专门生产各种依托柴油机为动力的农业机械。甚至还可以建造一个工程机械厂,比如压路机、推土机、挖土机也可以用柴油机驱动。”

“除了路上跑的,我们还可以造一个造船厂,现在柴油机的马力上不去,但是可以驱动一些小型渔船嘛,这也可以提高沿海渔场的捕鱼效率。柴油机装到船上可以用来驱动,也可以用来拖网,这样渔船上就可以使用更大的拖网了。”

董叔恒一时之间脑洞大开,跟在后面的工业部部长蒋大成快速地记录着,越听越是心惊,总统撕似乎什么都想到了,他这个工业部长却是没有提出一点建议,这似乎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发明竟然可以带动那么多的产业。

听到董叔恒简单一说,大家都是明白人,立刻明白了过来,这些想法都有很强的实用性。

其实可以将柴油机看成是一种新的的动力源,他的体积比蒸汽机更小,使用起来更加的方便。还没有蒸汽机那么大的污染。

要是蒸汽机厂的厂长在这里一定会对蒸汽机的未来充满悲观的情绪。

“总统,这是我们生产的一款大型的柴油机,可以输出50马力的动力了,我们原本住将他用在四轮驱动拖拉机或者履带式拖拉机上,另外还可以用来发电。”厂长带着大家来到了另外一个车间,这里摆着一个稍大的柴油机,是前面那个小家伙的好几倍大。

刚才提到了柴油机发电,是因为现在还没有电力远距离传输的技术。

发电机组一般都是靠近用电单位的。

如如现在的电报局的周围就的有发电机,电报信号要在电报站之间转。长距离传输的话信号会逐渐衰弱。

向海底电缆,就需要提高信号传输的电压。

“不过,听了总统您刚才的话,我觉得也可以将他装在我们的内河运输船,小型渔船,甚至是现在的标准型内河炮艇上。”厂长受到了董叔恒的启发,现学现用地解释道。

“总统,我刚才粗略地计算了一下,五十马力应该可以驱动四百吨左右的船只了,而且我们的柴油机占据的空间小,携带油料也比携带煤炭方便。这样算来用在船上还是很划算的。”这个厂长的心思很活络,不像一般的研究人员那样木讷。这也是他能够成为厂长的原因。

董书恒要求技术含量搞得单位企业要由懂技术的人领导,但是并不是说一定要是技术尖子。

他的解释顿时让众人都来了兴趣。开始有人自觉地进行脑补了。

“总统,这些柴油机也可以用来驱动工厂的车床吗”有人问道。

“可以是可以,但是它的震动太大,我们有更好的选择。不过可以用柴油机发电来驱动电动机。电动机才是驱动机床最好的动力源。后面我们会去电动机厂,到时候你们就明白了。”董书恒说道。

“总统,这个柴油机要是做成农业机械,那效率可比牛马要强多了,这样我们的农场就可以在现有的人力之下耕作更多的土地了。尤其是在关外、远东以及西域等地广人稀的地方。”

“不过这样的话,粮食的价钱必然会下降,就怕到时候谷贱伤农。”有人说道。

董书恒以前也听过这样的论调,“谷贱伤农这个词语在文官中很流行。

其实这个问题也确实存在,因为农民除了粮食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工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增加。农民仅仅依靠土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也必须过去。

董书恒非常的清楚,如果不解除对土地的依附,那么华夏就很难继续发展。工业化时代,土地只能作为工业化的配角,或者是工业化的一部分。

工业渗透到农业之中之后,比如现在有了柴油机驱动的农业机械,农业也可以进入到大生产的时代了。这时候,传统的农业生产者肯定会竞争不过这些大规模生产的农庄或者是农场。

传统的小农经济必然要承受一定的阵痛,但是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

因为,只有在承受了阵痛之后,传统的农民才会转型,才会寻找新的出路。

他们会寻找工作的机会,因为农业生产有了机械辅助之后不再需要那么多的人工,而且种地又赚不到那么多的钱,所以他们有了大量的空余时间,有了另外赚钱的需求。

而工业的发展也势必会寻找更多的工人来源,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就是他们首选的目标。

现在这种情况还不是很明显,但是董书恒知道,这种矛盾很快就会显现出来,它能够预知到,但是他无法阻止。

不过他还是做了很多的事情,就是为了能够缓解这样的状况。

接下来他又去了滦州电力设备厂,这里专门生产发电机和电动机。

实际上可以用电的东西很多,但是现在人们能够开始使用的主要就是电报和电动机。

不过主要的城市已经开始接通电话。

现在的电话还只能够在城市的内部使用,远距离的通信还是需要使用电报。

董书恒知道很快电力设备就将会井喷式地发展。

他在等他的“爱迪生”徐寿回来。现在到欧洲转了一圈的徐寿已经完全变了一个人。他已经迷上了发明。

在欧洲的这段时间,他渐渐弥补上了自己的理论短板。

ps:还有最后一天,不要忘记投月票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2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