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六章 复活的扬州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董书恒很想给自己放个假,就像前世一样交个假条给领导批一下,回家休息,把工作手机关闭,打开电脑,彻底放飞自我。

但是他悲催地发现,自己现在就是大老板,就是领导,其他人好像都在帮自己打工。

他在扬州忙碌了好多天,把手头上积压的事情都处理了。突然感到一阵的空虚,大家都运转起来了,仿佛又没有自己什么事了。

有了现成的地方,学校、孤儿院的建设速度很快。警察总署的架构也很快架了起来,董书恒从军队中抽调了一些军官支援到警察总署。等警察学院建好之后,就会源源不断地向警署输送警力。接下来就是在各个地方建立分局,接管地方治安,名头很好找,就说缴匪需要就好了。

军队方面,两个方向都达到了预期目标。西边的教导团和101团在仪征县城受到了守军的阻击。但是仪征只是小城,守军不多,在一通炮轰之后,城墙被炸出了缺口,淮海军冲了进去,消灭了这股顽抗的太平军。

现在大军已经到达浦口,与太平军隔江对质,接下来董书恒在在此处建立一个新的北大营。堵住太平军从江宁直接北上的道路。

他的目标是将原来北大营的军队彻底变为一个商业组织。这个北大营确实给董书恒商业上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里面汇集了山西、陕西的绿营,蒙古的八旗、关外的都统,清廷能从各地把这些人集结起来还真不容易,现在这些人无形中帮助董书恒打通了整个北方的商路。

瓜洲的炮台,董书恒是当做一个要塞来建,未来他还会在江阴再建一座要塞,从克虏伯工厂进口的岸防炮会安装到这些要塞上。以后要是再和西方列强开战的话,即使海上打不过也能够守住长江水道,凭着中国的巨大纵深,虽不能胜,也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扬州城内现在就是一个大工地,一些靠近路边的棚户被拆除,街道被拓宽,路边正在开挖下水道。

主干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根木头柱子,柱子上是一个玻璃做的煤气灯,下方是一个安装煤气罐的木箱,炼焦产生的煤气被用铁罐子收集起来,通过管道输送到上方的煤气灯上,到时候扬州将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路灯的城市。

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为工坊还有各种商业活动还没完全恢复的扬州提供了大量的临时工作岗位。

随着大量行政人员的入驻,以及当初逃离扬州的富户的回归。街面上一些商铺开始慢慢恢复营业。首先开张的是一些酒楼茶馆小食店,还有一些以前在路边摆摊的小商贩、手艺人也重新出来了。

街面上渐渐又有了生气。看到这个渐渐活过来的扬州,董书恒心中倍感自豪。

何园,因为原来的主人已经没了,董书恒把这里的房舍改成了少年军校,前面的园林则变成了扬州市民公园,免费对外开放。

少年军校现在有1000多名学生,男女都有,这些孩子都是孤儿,没有那么多忌讳,董书恒索性不分男女校。

董书恒来到学校也没提前通知。所以,当他到达学校的时候,学校里还在上课。这些孩子都没有什么文化基础,他们要从识字开始学习。董书恒在各地建立学校之前就编了一套小学教材。

小学的基础学科一共就两门,语文和数学,语文教材被董书恒加入了后世的拼音,这样能够提升孩子们学习汉字的速度,让孩子们快速地完成识字阶段,提高学习的效率。

当然语文课文还是会选取很多古诗词,三字经、千字文韵律启蒙中的片段。为了增加趣味性,董书恒还令人将一些古代民族英雄的故事写成白话故事放在教材里面,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们的民族意识。

另外董书恒还编了一本数学教材,引入阿拉伯数字,教孩子们一些加减乘除、度量单位、图形认识、以及一些简单的解决问题方法。虽然董书恒不是教师穿越过来的,但是这些小学教材他编一编还不是很难。

学校里的老师大多是一些生活困难的读书人,学校给他们开的工资足够他们读书养家。而且,淮海书院还对这些老师有优先录取的政策,所以许多年轻学子选择去新式学校做老师。

这些学校的老师都要参加专门的培训,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才能够上岗。他们必须得学会怎么使用这些新教材,而且学校会安排他们集中备课,避免了有些老师还使用老套路教学。

董书恒路过一间由祠堂改成的大教室,里面塞满了将近一百个学生,虽然有些拥挤,但是里面倒是很亮堂,这是一个大班级,学生们正在上数学课,学的是教材上第二单元的十以内的加减法,他们第一单元的课程是学习了阿拉伯数字的书写。

董书恒的计划是让他们用两年的时间认识3000以上的汉字,能够熟练书写,完成算术加减乘除的学习以及基础几何应用。然后他们会进入专业学习阶段。当然这只是针对少年军校,江北的其他学校还是会给孩子们五年时间完成小学学习。所以这些少年军校的孩子注定要比普通的孩子辛苦一些。

董书恒一眼就在教师的最前面看到了小郭岩,他的身材瘦小,因此坐在教室的最前面。董书恒示意校长去把郭岩喊出来,但是不要打扰到老师上课。

校长会意,进入教室跟老师嘀咕了两声就把郭岩喊了出来。

郭岩看到董书恒眼前一亮,敬了一个学生礼道:“总统好”

“小郭岩,你还记得我啊,你怎么知道喊我总统啊”

“总统,我们每天上课都要先向您敬礼啊你看教室前面就挂着您的画像呢”

董书恒一看,还真是的,教室的黑板上方真的有一张自己的画像,画像中自己骑在马上身着常服。

董书恒不知道,画师也是扬州的特产,那天入城式有人偷偷将自己的画像画了下来。后来那名画师见到很多人向自己索购,于是就聚集一帮子朋友,大批量地绘制,后来还刻了印版大批量地印刷,有钱人就买手工绘制的,没钱的百姓也会买一张印刷的贴在家里。大家都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对董书恒的感谢。

董书恒一阵狂汗,但也不好说什么。

“郭岩,你最近过得怎么样”

“总统,我过得很好,现在每天只要学习就好,也不用再干活了,还能够吃饱饭。就是不能天天看到妹妹了。明儿在孤儿院那边,不过那边有婆婆照顾她,我一点也不担心。”

“你们的课业紧吗能不能跟得上”

“可以的,我们每天早上六点起来出早操,然后吃早饭七点半开始上课。到了太阳下山教室里看不到就会下课了,我觉得上学比挖煤轻松多了,也不会有危险。”

“每天傍晚我们还有半个小时的玩耍时间呢,老师会带我们去园子里转转,那里真漂亮。”

“郭岩,你以后长大了想干什么”董书恒问道。

“总统,我长大了想当军人,像那些穿着军装的叔叔一样威武。”小郭岩睁着清澈的大眼睛,一脸向往地说道。

“好,等你考上了陆军学堂,我送你一把手枪。”

离开了少年军校,董书恒带着护卫来到了城东,这里的一大片开阔地将会建造全国最大的商品交易市场。

淮海集团建设部的一名项目经理看到董书恒来了,赶紧跑了过来。

“总统好,您怎么来啦”

“我过来随便看看,你们的进度怎么样。”

“我们这几天已经完成了基础的测量工作,马上就要开始土方作业了。”

这个经理名叫陈金成,是淮海公司自己培养的管理人才,让他来做这个项目经理,主要是因为此人有祖传的建筑营造知识。

董书恒跟着陈经理来到了一个临时的项目办公室。在办公室的正中放着一个巨大的模型,跟淮海军使用的沙盘差不多。

“总统,您请看,这就是我们找人临时赶制的模型。按照您的设计意见。整个市场分为仓储区以及交易区。仓储区主要是砖混结构的连体仓库。仓库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大型仓库是的100米长,20米宽,中间由一排钢筋混凝土柱子支撑,整个仓库都是联通的。这边是交易区,由两层楼房围城的一个个四合院组成,每个四合院都是一个大类商品的交易区,每个四合院可以分成了家商铺,商铺的楼下是商品展区,楼上是商户的生活区区以及贵宾接待区。这些楼房同意采用白墙黑瓦的苏式建筑样式。整个交易中心将建设统一供水官道以及排水排污系统。由四座水塔负责供水。”

“为了避免污染,牲畜的仓储区将放在运河东面,那里也将建立一个码头,并且有渡船和西岸相联系。”

“您再看这里是码头区,我们将把现有的码头扩大十倍。以满足将来船舶停靠的需要,而且还会建造十个两千吨以上的轮船泊位。”

“嗯,别的我不多说了,工程质量一定要把关好,这里以后可能就是我们的聚宝盆了。”董书恒叮嘱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16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