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〇五章 复兴军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此时,天色已晚,麦莲随着吴家的管事吃了一顿丰盛的大餐,然后找了一个地方风流快活去了。

吴健彰从总督衙门出来之后,直接回了府邸。

回到吴府的书房,已经有六名新军的军官等在那里。

他们是吴健彰安插在新军中的主要将领,这些人或是被买通,或者本就是吴家养的武夫。

正是通过这些人加上控制在自己手中的新军军饷,吴健彰才能够掌控新军。

“阿良,你们要加紧跟着法国的教官学习,抓好新军的训练,咱们可能很快就要跟淮海军打仗了。”吴阿良是吴家的人,是新军第一镇的炮兵协的协统。

“是,大人,属下一定会练好兵,淮海军在北边打的风生水起,那是他们没有遇到我们广东新军。”

吴阿良没有跟淮海军交过手,但是他对自己的军队有信心。

那些法国教官每天都在说法国陆军是世界上最强的陆军,他们这些使用法国装备,接收法式训练的军队也必然是中国最强的。

在广西打了几场胜仗之后,这些人愈加的骄傲起来。

吴健彰没有去打击军官们的自信心,军队有些自信心有时候并非是坏事。

吴健彰又交代了一些事情,尤其是告知这些人要好好拉拢下级的军官。

普通的士兵没有文化很容易掌控,但是下级军官一般都有自己的想法。

这几人都算是高层的军官。粗鄙的武夫不知道怎么去收拢人心,所以吴健彰专门将他们找来一番交待。

吴健彰的儿子孙子大都不成器,大儿子性格懦弱,二儿子整日花天酒地,就连孙子都是个纨绔。

这个吴阿良是吴健彰的侄子,人长得孔武有力,胆大心细,倒是个当兵的料子。

所以吴健彰着重栽培此人,以为家中的助力。

为了吴家,吴健彰操碎了心。

广西桂林府,石达开正在召开军议,广东新军在广西军队的配合下,攻下了太平军之前占领的平乐府。

现在石达开手中仅有桂林一府之地,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军很难跟广东的新军对抗。

石达开刚刚听说湖南巡抚换成了曾国藩,这可是太平军的老对手。所以石达开心中的危机感顿生。

文青已经从江宁回来,没有让石达开失望。

这次文青谈判,淮海军不仅同意了将石达开等人的家眷还回来,还同意卖给石达开两千把线膛火枪。

只是这价格确实贵了一些,不过石达开对钱财并不看中,只要有地盘、有人,多少钱弄不到手。

今天军议的内容主要是讨论西进的问题,广西的东北南三面被湖南和两广军队包围,这样的位置非常的尴尬。

考虑再三之后,石达开还是决定西征。桂林府的西边是柳州府、庆远府、思恩府,其中柳州府的富庶程度在广西仅次于桂林府。

军议之上将领们争的面红耳赤,大家都想做西征的主将。

最后石达开不得不站出来拍板,将西征主将的位置交给了近来表现颇为出彩的小将陈玉成。

众人离开之后,石达开将陈玉成单独留了下来。

“玉成,这次西进,对我们太平军非常的重要,桂林往西地域广阔,山地纵横,只要我们能够在西边打下几个州,到时候就进可攻,退可守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陈玉成拱手拜道:“圣王放心,末将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玉成,这次我只能给你五千兵马,淮海军卖给我们的新式火枪给你一千把。但是允许你沿途招兵买马。”

陈玉成一听,心中一喜,虽然圣王给他的兵马不多,但是新式火枪竟然分了一半给他,可以作为杀手锏。

另外可以沿途招兵买马,这是给了自己极大的自主权了。

圣王对他的信任,令陈玉成感激涕零。

两人又商量了一些西进的细节问题,陈玉成才告辞离去。

湖南长沙,刘蓉年前去了一趟广东,收获颇丰。

在叶名琛的引荐下,刘蓉结交了吴健彰,通过吴健彰,刘蓉从香港的军火商手中购买了大量的火炮火枪而且可以先支付一部分的定金,后期款项分期支付。

如若不是这样,曾国藩的手中一下子还真拿不出这么多的银钱。

购买的军火直接从广东运到了湖南。

长沙城西大校场,曾国荃的“荃”字营正在换装。他们以前用的时候从淮海军处买来的燧发枪。

性能虽然很稳定,但是比起现在买到的线膛枪要差远了。

一寸长一寸强,火枪的射程是判断其性能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战场上敌人能够打到你,而你打不到敌人,这将是一件非常憋屈的事情。

掂量着手中的火枪,曾国荃没忍住,去打了一下靶。

回来之后兴奋地对曾国藩说道:“大哥,这枪好,射的远,我们原来的枪只能百步穿杨,这枪可以几百步穿杨了。”

对于幺弟的描述,曾国藩不予置喙,毕竟幺弟是个粗鄙的武夫。

想想也是,淮海军不可能将最好的兵器卖给他们。

那么这也可以推测出淮海军必然有更强的兵器。

这个消息要打探起来并不是很难。只要派人去江西那边打探一下就知道了。

“孟容啊,你可能还得走一趟湖北,左季高那里,最好也能够提前说好。然后去一趟河南,找英桂,将我们的计划告诉他,建议他跟左季高一起进攻安徽。到时候我们各方一起行动,方有胜算。”

曾国藩离开了校场,他要回去写一封奏折给咸丰,将自己的计划告诉咸丰皇帝。

其他几位地方大员未必会听从他的招呼,最终围剿淮海军的计划还是要通过朝廷的手下达。

回到了府邸之中,曾国藩带上了老花镜,桌案上是几份淮海军的报纸。

报纸上将有照片,虽然模糊,但是曾国藩能够看到站在中间的那个年轻人,按照报纸上所说这就是那位淮海军的总统董书恒了。

几千人的大会,呵,这个淮海军还真是好大喜功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人果然是年轻,不懂得韬光养晦。难怪朝廷要对付他。

现在河南的太平军已灭,北方只有一小撮捻匪,不足为虑。

大清的天下似乎又恢复了安定。

至于太行山上的山匪,大家一般选择自动忽略。

占山为王,固然是难以剿灭,但是太行山的地形限制,也限制了山匪的发展。

自古山贼难以剿灭也难以壮大,因为山中产出有限,人口有限,这两点就限制了山匪的扩充。

在曾国藩看来,淮海军虽然占据了五省之地,但是他们崛起时间太短。

大部分地盘都是新近占领,无法转化为战力,反而需要分兵去守卫。

而淮海军所依仗者不过是火器更加优良。

这一点只要各省能够从洋人出购买到先进的火器,完全可以弥补差距。

淮海军的报纸,曾国藩一直会让人购买,通过报纸,曾国藩了解到了淮海军的很多情报。

这些报纸,让曾国藩觉得董书恒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人。

作为一个传统文人,曾国藩还无法认识到报纸掌控舆论的作用。

因为在传统士大夫看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士大夫也会控制舆论,但是只会局限于本阶层,普通百姓只是工具人和控制的对象而已。

摊开奏本,曾国藩开始下笔。

广州珠江之畔,吴家在十三行的别院。

一大早,吴健彰就急匆匆地坐着轿子赶到了这里。

结果麦莲还在房间之中呼呼大睡。

吴健彰赶紧让下人去喊麦莲,下人来到麦莲住的地方,向美国卫兵说明了情况。

一名卫兵这才去敲门喊麦莲起床。

卧室之中麦莲一把推开一条白花花的女人打腿,穿衣起床。

还是在之前的那个书房之中,两人终于敲定了有关借款的协议。

本来麦莲的想法是,既然广东官府想要购买兵器,他可以直接联系国内商人,送来一批,直接将东西赊给他们。

但是吴健彰需要现货,而他却没有办法一下子提供那么多。

最终他们还是达成了贷款意义,总额是五十万银元,由麦莲担保向香港的几个银行贷取款项。

两广总督府将允许美国舰队停靠在广州港口。同时在广州东南的永兴门外划出一块土地租借给美国作为商团的驻地。

很快双方就签署了协议。随着这份协议被英法知道。

英法两国立马照会两广总督叶名琛,提出了相同的要求。

这早在吴健彰的预料之中,同样还是由吴健彰出面又同英法签订了贷款协议。

参照美国的先例,两国在在珠江之畔租借了一片土地,军舰可以自由进出珠江口。

英法可比美国人财大气粗,吴健彰一口气得到了200万元的的贷款。

250万银元,足够广东地方再建两镇新军。

吴健彰没敢耽搁时间,一边派人招兵,一片派人到香港购买枪支火炮。

这么多多的现货,需要东拼西凑才能够满足新军的使用需求。

同时麦莲也给吴健彰这边派出了一支军官团。这支军官团从舰队的陆战队中抽调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之前还在日本做过俘虏。

加上英国人派遣的一支军官团,广东新军简直成了三国联军。

吴健彰却沾沾自喜,称其为取三家之所长。

湖北武昌城,春节已过,街面上安静了许多。

码头上却依然热闹非凡,来往的船只络绎不绝,淮海军的卖到上游的货物大都从这里中转到四川、湖南、河南等地。

左宗棠从一艘炮艇上跳了下来,身后跟着一批湖北的重要官员。

他们刚刚从江宁回来。

左宗棠这次去江宁,是去参加复兴会的一届二次会议。

按照刚刚制定的复兴会章程。复兴会的领导机构是最高委员会,会首从最高委员会中产生。

决策机构是最高委员会以及会员大会。

全国会员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每四年选举一次,会员代表按照人数比例选举产生。

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最高委员会。

最高委员会在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会员大会的权力。

按照之前第一次会议的决议,魏源是第一届最高委员会的委员长,董书恒是常务副委员长,左宗棠也是副委员长。

在最高委员会中,淮海军一系占的人数最多,毕竟以魏源为首的元老派也算是淮海军的人。

左宗棠在湖广和四川发展的会员占据了五分之一的比例,这部分人基本上都出身于开明的士大夫阶层。

淮海军现在各个层级中发展复兴会的会员,现在几乎所有的的高层加入了复兴会。复兴会的会员发展只有一个大条件,那就是爱国者。

所以在发展会员的时候,条件宽松。但是复兴会对会员的管理和教育非常严格。

违反了会规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实际上当前复兴会的纲领并不是非常的明确,只是定下了复兴华夏的总目标,以及推翻满清的小目标。

她本来的政治性就不是很强,只是一个民间的组织。

董书恒也没有办法将她一下就改造成一个组织完善的政治团体。

现阶段这个组织的主要作用还是将左宗棠一系和淮海军一系联系在一起。

同时还担当着对会员的思想教育功能。

在刚刚的这次会议中,复兴会的功能终于更进了一步。

会上,魏源宣布复兴会将发展为华夏各民族爱国者组成的一个联盟。

会上还明确了复兴会所认同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广义的华夏民族,它包括了生活在华夏土地上的汉人以及其他少数族裔。

董书恒表态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复兴会的建设和发展。

他的表态确认了复兴会将成为团结淮海军各阶层的一个政治组织。

同时这一点也得到了左宗棠的确认。

当然了,在复兴会还没有足够完善,甚至拥有更大的力量之前,还无法成为一个拥有决策权的政治组织。

这次左宗棠去江宁最主要的还是讨论反清的大计。

政治架构的事情,可以今后再确定,但是战争的分工必须要先协调好。

为了方便统一协调,左宗棠和董书恒决定将所有军队改组成为复兴军,并分为五路大军。

董书恒任复兴军总司令,左宗棠任副总司令兼西路军总司令。

左宗棠的鄂军将组建为西路军,负责攻占四川,然后顺势北上陕西、甘肃,进入新疆,并且分兵入藏。

从去年开始左宗棠就一直在扩军,现在他手下的正规军有五万多人,这些人将整编成六个师,这么多人已经是湖北能够承受的极限了。

前提还是淮海军提供武器装备,分担一部分军费。

淮海军的太行纵队和山东的两个师组成北路军,北路军主要负责攻占山西、直隶和京师,一共是四个正规师。

原本两江的教导师、第一、二、六师组成中路军,负责攻占河南、湖南、广西、云南,贵州。

浙江的第八师以及福建的第九师组成南路军,配合南洋水师占领广东。这一路军战力最弱,相对的任务也最轻。

还有一路大军有黑龙军区和远东军区抽调组成,他们的目标是东北和蒙古草原。

每一路军都将配备一定数量的守备部队。守备部队留出的空缺将动员民兵部队填补。

这样这次反清将成为一次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击。

董书恒一下子将自己的筹码全部推出,就是要跟清廷梭哈,快速占领全国,不给外人插手的时间。然后再慢慢地消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19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