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六一章 黄羊谷之战上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沙俄人围了乌兰乌德这么些天,那点动静都没有。

他们要是再不出来,林威都计划着让滕子全带着骑二旅对沙俄人的大军来一个夜间突袭,将哥萨克骑兵给引出来。

可是他这边还没动,沙俄人倒是先动了。大片。根本就瞒不过复兴军的眼睛。

敌动我动林威这边也加紧准备了起来。首先,骑二旅被派出去密切监视的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战场是之前就已经选好了,就在石勒额河旁的一处山谷。黑龙地方政府确定的名字是黄羊谷。

这个山谷的两侧山脊比较陡峭,就连黄羊都不能轻易地跃上去。

所以这里成为了猎人们每年捕猎黄羊的地方。

猎人们会骑着马,从四面八方将散落的黄羊群赶到这个山谷之中,然后守住两边的谷口,从两头向中间逼近,压缩黄羊群的活动空间。

慌乱的黄羊本能地会向两边的山脊上攀爬,试图从两侧逃跑。

但是两侧山脊陡峭,攀爬起来并不容易。

等到大量的黄羊爬到了山脊上之时,提前埋伏在山脊上的猎人就会突然出现。

他们手中拿着的不是弓箭或者猎枪。而是一面面铜锣或者腰鼓。

黄羊天生胆小。

随着铜锣和腰鼓的声音传来,那些爬到半山腰上的黄羊受惊之下。大部分都羊失前蹄,从山脊上掉落下去,有的摔断腿、有的干脆直接摔死,成为了牧民们冬天的粮食储备。

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黄羊,这种小家伙生命力极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够看到。

即使在后世,草原上很多野生动物都要灭绝了,黄羊的种群依然十分庞大。

不过大家不要吃黄羊,在后世那可是受保护动物,而且黄羊膻味太重,不好吃的。

现在已经是夏天了,山脊上早已经长出了密密麻麻的灌木杂草。如果不是对这里很了解的话,根本就不会发现这两边的山脊有那么陡峭。

实际上是荒草还有灌木生长的高低不平,所以让这些山脊看起来是平缓的。

克林斯基少将带领着手下的哥萨克骑兵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乌兰乌德城外的沙俄营地。

整支队伍的心情都是轻松愉快的。因为他们终于不用窝在这个如同乌龟壳一般的小城外面了。

一旦他们打进了华夏的后方。华夏人的金银、丝绸、茶叶、女人,这些都将成为勇敢的哥萨克骑兵的财产。

许多哥萨克骑兵对于前方的华夏人聚居地已经充满了向往。

他们幻想着冲进汉人的宅院中,将他们家中的金银财宝一箱箱装上马车。

然后,在他们的房子中享用完他们的女人。最后赶着装得满满当当的马车离开。

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是哥萨克骑兵的最爱的话,那么就一定是抢劫了。

原本哥萨克骑兵抢劫的对象多是西伯利亚的原住民。

那些原住民能有什么原住民的女人味道比沙俄的男人还要重。那样的抢劫体验感并不好。

遇到原住民之后,哥萨克顶多能够从杀戮中获得一些快感。

但是这次他们要去的可是华夏的后方。

沙俄人一直对华夏的土地垂涎欲滴,华夏的商品更是令他们欢喜。

沙俄当初不断的东侵,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从东方打通与华夏之间的商路,直接购买到丝绸、茶叶和精美的瓷器。

这些年大盛魁通过向沙俄输出茶叶以及绸缎也是赚的盆满钵满。这也说明了沙俄也是华夏的商品迷。

克林斯基少将知道有人在监视自己。他们之前跟骑二旅的侦察兵已经交过手了。

有人监视又怎么样呢华夏人要是有能力的话,早就派援军到乌兰乌德了。何必在这里跟他们捉迷藏呢

不过,必要的小心谨慎还是要的,每经过一个山谷,他都会派出侦察兵在山谷探查一番。

克林斯基少将知道敌人还有一支机动的骑兵。这伙骑兵一直离沙俄的军队远远的不敢靠近。

或许是他们觉得自己不是哥萨克骑兵的对手。

但是克林斯基少将有办法让他们出来,随着距离赤塔城越来越近,克林斯基知道对方一定会按捺不住的,也许进攻就在某个山谷展开。

从乌兰乌德到赤塔大概三四百公里的距离,骑兵行进只要三四天时间。

第一天,克林斯基他们没有见到一个敌人,路上甚至都没有人。不仅没人,甚至连动物都很少。

第二天,他们的继续沿着道路前进。

乌兰乌德和赤塔之间有一条简陋的土路,这条路基本上算是人畜踩出来的,两边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可以看出最近一年来,经常有马车通过。

实际上这些车辙都是从赤塔运送物资的马车压出来的。

从水运运送物资的终点在赤塔城。实际上,过了尼布楚之后物资运到赤塔就得换成平底的木船了。因为在上游地区,河流变得宽而潜,而且季节性的特征更强。

春夏季节尼布楚河的上游可以通到赤塔城。

三条支流汇聚成了尼布楚河,赤塔在其中一条支流上。作为支流,赤塔的河并不深,骑马都可以趟水过河,只有宽底的大木船才可以通航。

物资到了赤塔之后,再要向乌兰乌德转移就得通过路上了。

现在黑龙行省还没有时间去修整道路,只能采用高轮的大车沿着原来的土路运送。

所以克林斯基才能够在这条路上见到两道深深的车辙。

此时,在克林斯基前方二十公里外的黄羊谷,一支由骑二旅部分士兵和民兵组成的临时队伍正在集结。

林威要让对方觉得是一支大军在向他们进攻,但是又不能是他们的主力部队。

因为骑二旅的主力要在西边隐藏起来,他们要在开打之后,堵住哥萨克骑兵的退路。

这支影子骑兵队伍的机动性还必须要特别强。

因此林威选择了尼布楚区域国营牧场的民兵。这些人大多是草原人,但是现在他们留着跟复兴军士兵一样的短发,穿着复兴军绿色的民兵军装。

这些人能够使用骑弓和燧发枪,听的懂命令,有一定的组织性。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骑术都非常的棒。

林威将一部分龙骑兵混入了这一支队伍,混编成了一支三四千人的骑兵队伍,他们将伪装城复兴军的主力骑兵去将那些哥萨克给引过来。

在这些骑兵的人群中有一个身影稍微瘦弱的少年,他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脸皮肤虽然有些黝黑,但是洗的很干净,五官端正,一双细长的眼睛,看起来分外地清澈。

这就是许久不见的草原男孩赤那。

赤那本来想随着陆国义去参军,但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没有成行。

他随着母亲在尼布楚城度过了一个冬天。在严寒的冬日里,他们每日里去照顾一下藏在山坳中的畜群。

大部分的时间,赤那都被强制着去跟其他的孩子一起上学。

他们在一个刷着白墙,烧着火炕的房间里学习汉字,学说汉话,有时候甚至会学一些算数和历史。

在老师将的历史中赤知道了草原人和南方的汉人有着共同的祖先。

这个祖先有很多孩子,这些孩子中有草原人的先祖也有汉人的先祖。

草原人的先祖喜欢和牛羊呆在一起,喜欢骑马,喜欢大草原,所以祖先将让他到了草原生活。

而汉人的先祖喜欢种地,喜欢动手创造,所以留在了适合种地的南方。

赤那剪头发的时候在镜子中看过自己的样子,确实跟复兴军的士兵们没有多大的区别。

今年的春天,赤那和母亲被分派到了一个牧场黑熊岭牧场。

牧场起这个名字是因为牧场的边上有座山岭叫做黑熊岭。

尼布楚周边的区域全部都划成了一块一块的牧场,那些适合耕种的地方则成了农场。当然,也有的场既放牧又种地。

春天来了,母亲和牧场的人一起去播种草种,放牧也被划分除了一块块区域。

大部分的时间牛羊都关在圈中,由牧场的工人打草来喂,这样子牛羊生长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

牧场的技术员解释说这叫育肥,当然每天还要赶出去跑几圈,据说是为了牛羊的健康。

草原人放牧几千年了,也没有那么多的规矩。

赤那只要参加每天时间不长的放牧就好了。

因为他已经成为了一名民兵,他的年龄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十六岁,只是长期营养不良让他长的瘦小一些而已,这让他看起来像是和孩子。

但是进入复兴军近一年来,他的生活改善了很多,这让他的身体强壮了不少,只是个子还是比同龄人矮一些。

不过他枪打的很准。作为一名民兵,他也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燧发枪。

赤那似乎具有射击的天赋。他才训练了几个月,就已经可以用燧发枪击中一百码外的兔子。

在牧场组织的捕兔活动中,赤那取得了第一名。

有人会问为什么杀兔兔,兔兔那么可爱。

兔子会破坏牧场,它们喜欢四处打洞,都说狡兔三窟嘛。

所以它们的破坏力比老鼠还要强,所以一般的牧场都会尽量清除兔子的。

此时赤那穿着一身改小的绿色军装,腰间扎着一条牛皮腰带,皮带上插满了定装好的燧发枪火药。

腰带侧面还有一个皮兜,里面装的是铅弹。

赤那的视线一直羡慕地盯着龙骑兵手中拿着的53式骑枪。那把枪看起来是那么美,现在拥有一把骑枪就是赤那的理想。

“出发”带队的龙骑兵军官一声令下。所有的民兵都跟着自己长官后面打马出发。

他们的目标就是正在向山谷行来的哥萨克骑兵。

当然林威不是要他们去跟哥萨克拼命。他只要去将哥萨克骑兵给引过来就好了。他们只要的远远地吊着哥萨克人,按照龙骑兵的打法,在远处射击吸引他们来攻就好。

林威是万万不敢让他们去跟哥萨克人肉搏的,那样必然会死伤惨重。

克林斯基带着哥萨克骑兵沿着土路一直以正常的行军速度向东行进。

两边的山岭山上长满了稀疏的树木,灌木更多一些,只有一些山谷的位置长着高大的数目。

这里严格意义上来说还属于漠北高原的一部分。海拔普遍在一千米以上。但是这里的山峰并不高,大部分只能算是丘陵。

这个季节山上景色还是清一色的绿色,花儿基本上已经凋谢,果实还没有成熟。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的苍翠。

突然之间,克林斯基举起了自己的右手,身旁的骑兵以他为原点,纷纷停了下来。

“是马蹄声,有大量骑兵在靠近,准备战斗。”命令被传令兵传了出去。

周围的哥萨克骑兵也听到了动静,他们纷纷准备好自己手中的燧发枪。

原本的行军队形也在变化,变成一种更具攻击性的队形。

这些骑兵依然在用着他们的燧发枪,并没有换装线膛枪,那玩意儿只有步兵喜欢,但是骑兵并没有什么好感。因为它们在马上不方便使用。

燧发枪也只是哥萨克骑兵的辅助兵器,这些彪悍的哥萨克骑兵最相信的还是挂在马鞍上的长枪以及腰上的马刀。

克林斯基已经让手下摆好了阵型,随时准备发动。

一群身穿绿色军装的骑兵向他们冲了过来。

他们口中喊着冲杀的口号,手上举着火枪。

克林斯基这边的骑兵也动了起来。

对面的复兴军骑兵在哥萨克骑兵的两百码外就开始转弯了。

还好这条道路所在的山谷足够的宽敞,让骑兵可以转弯。转弯的位置离沙俄的距离最近。

所有的骑手都是到了那个位置才开枪射击。

赤那他们举着燧发枪跟在队伍里面只是壮声势,充人数的。

这么远的距离,他们的燧发枪要想打到人只能听天由命。

不过赤那还是尽量抬高枪口瞄准,打出了这一枪。

他知道燧发枪的子弹过了一百米就要往下坠落了,就像教官画的弧线,所以他要抬高枪口。

他看到对面一个哥萨克骑兵坠落马下,好像那就是自己打下来的一般。

后面的队伍转向的时候,哥萨克人也进入了燧发枪的射程。

一片射击声响起,复兴军这边的民兵也有很多人被打落马下。

哥萨克这边出现了伤亡,他们不会放过这股敌人。从刚才伤亡的数量看,这些华夏的骑兵似乎也没有那么的强悍。他们只是有一部分的火枪射程远一些而已。

克林斯基不疑有他,下令哥萨克骑兵加速追上并消灭这伙骑兵,这一波敌军骑兵足足有几千人。

克林斯基觉得对方不可能用几千的精锐骑兵的做诱饵。那样的话,他们的主力岂不是要更多,有这么强的实力,他们早就可以去帮助乌兰乌德解围了,也就没必要再外面躲猫猫。

所以他判断,这伙人就是一直在外围活动的那部分骑兵主力。

他们见哥萨克骑兵要去袭击他们的后方了,现在急了,所以才出来阻止。

这种远处打枪吊着对方的战术,在之前侦察兵交锋的时候,沙俄军队就已经见识过了年。

破解它的办法就是利用己方的马速优势,迅速拉近与对方的距离,这样对方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了。

在山间的谷地上,双方的追逐开始了。复兴军这边虽然是骑着蒙古马,但是他们的中的大多数都是骑术娴熟的草原汉子,加上轻壮上阵,马上的负重小,速度上的差距倒是变小了很多。

不过哥萨克人还是渐渐在拉近距离。

20里的路程,骑马的话也就半个小时的事情。

这个时候跑在最后面的骑兵已经进入了哥萨克骑兵的射击范围。

前面的复兴军士兵回头射击,后面的哥萨克人也在射击,双方都有人落马。

赤那人小体轻,他的马跑的比较快,所以此时他没有安全之忧。只是他自己突然放慢了马速。

因为他发现后面的人已经跟哥萨克人拉近到了100码以内,正是自己燧发枪的射程。

人家都在拼命地跑,前面已经能够看黄羊谷了,只要将哥萨克带进黄羊谷的伏击圈,他们就算胜利了。

只有赤那故意放慢马速,想要将自己落到后面去。

他刚才在行进的时候就完成了装填,在马上对燧发枪装填是一项十分困难的事情,赤那却做的很娴熟。

他现在要为自己创造机会将这颗子弹打出去。

慢慢的,越过他身旁的人越来越多。终于赤那的后方没人再当着他了,赤那回头瞄准了一个似乎也在做着瞄准动作的哥萨克大胡子。

“砰”,赤那射出了子弹,先于那人一步。所以对方坠落下马。

赤那赶紧打马前出。他的身旁不时有同伴落马。他甚至能够听到子弹从他耳边飞过的声音。

他的心在嘭嘭嘭地跳动。这就是赤那喜欢的感觉。

子弹仿佛都躲着他走,直到他随着队伍进入了黄羊谷,都没有一颗子弹射中他。

ps:看样子还是有好多读者老爷都月底了还没帮月票投出去。独孤这里全部笑纳了,哈哈哈求月票,求推荐票,求订阅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75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