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三一章 声东击西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咸丰帝在等待江苏消息的时候。又有坏消息传到了宫中。

第一个是保定府组织团练去围剿涞源的贼匪。之所以先围剿这里,是因为这里是连接山西的交通要道。

早日打通,山西的物资就能够运到京城来。

现任直隶总督瓜尔佳桂良是恭亲王的岳丈,去年刚刚接任直隶总督。

桂良组织了保定附近所有的兵马以及地主团练武装想要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拿下涞源,打通进入飞狐陉的道路。

吕飞燕则采用避实就虚的打法,把涞源的守军从涞源退到后方的山中要隘。

桂良手下的人很容易就占领了涞源,并把这里作为进攻的后勤基地,然后进入山中追击逃跑的贼军,可是一进入山中就遭到了山中淮海军小股部队的不断骚扰。

他们的枪打得又远有准。往往都看不到他们的人在哪里,只听到枪响。然后顺着硝烟追过去,结果人家早就跑的无影无踪了。

这些人非常狡猾,人都撤退了,还会在之前他们呆着的地方布置一个手榴弹诡雷。

等追击的清兵跑过去,绊到拴在手榴弹拉环上的用头发丝编成的细绳上,“嘭”的一声,又是炸倒一大片清军。

所以桂良组织的兵丁对前方的山路充满了恐惧。每时每刻都有清军送命,谁都不知道下一个送命的会不会是自己。

就这样,原本准备速战速决的清军被拖在了山中。

这个时候,太行纵队的主力却在一个夜晚秘密从阜平县杀出,当天凌晨就攻破了保定府城的顺平县。留下一部分兵力搜刮了整个顺平县的县库以及县中大户。主力在短暂的休息之后,在次日早上杀到了保定府城。

几名特战队员装扮成了赶早市的农户,将一头背着火药的毛驴赶到了城门口。

在守门的清军发现了情况不对的时候。毛驴身上的引线已经被点燃。

那头眼睛被蒙住的毛驴受到惊吓,但是只会在原地打转。一生巨响,城门被炸坏掉。

这时太行纵队的骑兵从远处杀了过来,留守的清军想要堵上城门已经来不及了。

城墙上的火炮还没来得及打响,太行纵队已经冲进了城门,一部分人下马,顺着城墙内的台阶杀上城墙。

太行纵队的士兵,往往是先躲在拐角处,扔出一串手榴弹,等敌人被炸的晕头转向的时候,再由手持散弹枪的突击队在前面开路。

手拿步枪的士兵则负责清理受伤或者逃跑的清军,以及那些在远处准备打冷枪的清军火枪手。

在这样的配合下,城门很快就被拿了下来。进城的士兵沿着街道一路推进的到了直隶总督衙门。在总督衙门,太行纵队受到了零星的抵抗。

这是总督桂良派过来殿后的清军。桂良自己已经在督标营亲卫的保护下从后门溜了出去。

总督大人都跑路了,城内根本就没有人能够组织像样的抵抗。

太行纵队竟然以微乎其微的代价拿下了直隶总督府所在的保定府城。

这下子让整个直隶、整个京城都震动了。

没有办法的咸丰只能让胜保和僧格林沁抽调兵马收复保定。

保定对于北京来说太过重要了,越过保定贼军就能够直插京城,中间再无障碍。

胜保和僧格林沁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赶紧抽掉了15000兵马杀向西去收复保定。

就在僧格林沁率领这15000大军快要杀到保定府城的时候,攻占了保定府城的2000名太行纵队的士兵已经打包好物资向西撤去。

他们每人都有马匹代步,物资也全部放在大车上驮运。这次到保定太行纵队把直隶总督衙门给洗劫一空,同时对城中的富户进行了彻底的搜刮,他们的财物留着也是资助清廷,索性全部拿出来资助抗清大业。

太行纵队手中一下在多出了几百万两的黄金白银,更是有大量的粮食物资。

在地主士绅那里搜刮的粮食有些多,没办法全部带走,太行纵队就把粮食分给那些贫苦百姓,虽然每家分到手的粮食不多,但是这足以让百姓们感激不已。

要知道现在北京周边都严重的缺粮,北京城外已经聚集了近十万流民。可是咸丰皇帝却拿不出一点粮食来赈济。

就这样太行纵队一路向西撤回了阜平,出去的时候2000人,回来的时候变成了两万人。

没办法,一些贫民非要跟着太行纵队一起撤回来,他们在外面已经没了活路。不过太行纵队没有时间等候他们,只是给他们指了方向,就加紧撤退了。

对现在的太行纵队来说,速度就是胜利的决定性要素。

回到阜平县的主力部队卸下包袱,又闪电般的轻装赶到涞源县。再次突袭占领了涞源县,彻底地将保定的剿匪清军围在了飞狐陉之中。

剿匪大军的物资给养全部都存在涞源县,现在全部落入了太行纵队的手中。

这下这些人慌了。这些天被山中太行纵队吊着打,这些人早已经成了惊弓之鸟。

为了避免僧格林沁赶过来捣乱,吕飞燕决定先吃掉飞狐陉的这支五千人的清军。

于是山中的太行纵队与涞源县的主力,在一个夜晚发动了总功。

这些躲在营中的清军还有团练,自己倒先在营寨中乱了起来。听到两边的冲杀声,他们爆发了“营啸”。

这支清军的将领也是憋屈,刚开始顺利地占据了涞源县,让这支由保定地方绿营和团练拼凑出来的队伍士气大振。

于是他们趁胜追击,可是进到山里才发现,这些贼匪的打法有多么的无赖。他们根本不与你正面碰撞。

你进他们就退,你退他们就扰,就像苍蝇一样烦人。

当保定失手的消息传过来后,这名将军就开始撤退,他一开始想不管这些贼匪的骚扰,全力撤退,可是这样差点让队伍溃散,因此他不得不把速度慢下来,就这样两天了竟然都还没撤到涞源县。

扎营之后一清点人数,这位将军的心都凉了半截。

进山的时候,队伍还有五千多人,现在连四千都不到了,足足减员了四分之一。队伍的士气也是低落到了极点。

再加上涞源县被占领的消息传了过来,大家就只剩下逃跑的心了。

因此才会在太行纵队一个冲锋之下就发生了“营啸”。

这一战,太行纵队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抓俘虏。

封闭的山道,为抓捕俘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事实上好多俘虏也不想跑了,他们丢下兵器,蹲坐在原地,就等着太行纵队来俘虏自己。

通过此战,太行纵队,获得了大量的物资、资金,还从山外带回了几万的青壮劳力,手里面还多了三四千的俘虏。

董书恒已经给他们派来了一批技术人员,他们会帮助太行纵队探矿,建造炼焦厂、水泥厂、炼钢厂。太行山中的矿产资源非常的丰富。

像太行纵队占领的这些区域,后世基本上都是重要的矿区,煤铁资源非常的丰富。

有了这些人力,太行纵队就可以把山道重新修缮一下,将煤矿和水泥厂先建设起来,有了水泥,他们整修道路,建设防御堡垒的速度就可以大大地提升。

东边,僧格林沁很顺利地就占领了保定府城。但是他在保定却一点好处都没占到,可以抢的,基本上都是被抢的差不多了。

于是丧心病狂的清军把手伸向了保定的一般百姓,把他们手中从太行纵队分到的一点点粮食也全部抢走。

这下整个保定就一点粮食都没有了,百姓们被迫背井离乡,大户们都往北京跑,普通的百姓都往西边的太行山跑。

他们算是看出来,太行的贼匪都要比朝廷要好。这就是为什么乱世的时候百姓都喜欢往山林中跑,就像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

这些流民的到来,再次提升了太行纵队的实力,太行纵队现在不缺粮食,就缺人。

现在太行纵队所占领的县都是靠近山区的穷县,人口稀少。山里面土地少,养不活着么多的人口。

不过,太行纵队现在不担心粮食问题,他们有总部给他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粮食。等到他们将山中的厂矿建设起来之后,就可以拿煤炭、钢铁跟淮海公司交换,这样他们不仅不会吃白食,还能够创造效益。

随着流民进入太行山区生活了下来,又形成了一种吸引效应,谁家在外面没个亲戚呢

通过口口相传,太行山区能够活命的消息传了开来,那些在山外的活不下去人,都开始向山内迁徙。

为此太行纵队不得不在几个进山的通道处,设置流民安置点,来统一安排这些流民。

咸丰皇帝知道保定丢失之后,大发雷霆,当即要将桂良撤职,查办问罪。

桂良怎么说也是旗人出身的老臣,最后撤职是撤了,但是却没有追究责任。

咸丰帝在处理桂良的时候一直在观察着奕的一举一动,奇怪的是奕并没有帮自己的岳丈求情。

不过这让咸丰对这个六弟更加的不放心。之前咸丰将奕安排在军机大臣的位子上,就存了放在身边看着的想法。

僧格林沁并没有继续向西进攻阜平县和涞源县,而是留下了一部分兵丁守卫保定,自己则带着大军回返。

因为又一个坏消息传了过来天津的发匪突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807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