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五六章 你偷茶树我偷羊(五千字求票!)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伊尔库茨克被蒙古人还有华商称为厄尔口城。位于月湖的西南侧,昂噶拉河注入月湖的河口南岸。

其南部是布里亚岭,从厄尔口城向南,在月湖和布里亚领之间有有一道宽敞的通道可以到达大湖以东地区。

骑二旅按照黑龙军区司令部的命令没有与沙俄人进行接战。

林威并非是害怕滕子全他们吃亏。而是没有必要与沙俄人开战那么早。

之前几次与沙俄的战斗经验已经证明,在远东黑龙地区和沙俄人开战。

大家都面临着补给上的压力。

那么就是说越靠近自己的后方就越对己方有利。

当前复兴军黑龙军区在最西边的军事据点就是月湖东岸的乌兰乌德。

在这里乌兰乌德、赤塔、尼布楚城行成一条东西走向的城市链。

再到东边的黑龙城、伯力城、庙街城,基本上形成一条横向的城市带雏形。

城市的分布基本上和黑龙江的流向重合。

这条线路通过水路、陆路联通。

以尼布楚城为后方的后勤基地。

物资通过黑龙江源源不断地运到尼布楚城,在这里囤积起来。

以尼布楚为中心,沿着大兴安岭西麓形成了一块南北走向的重要的农牧业区。

这里有大量的国属农场、牧场。

当初被滕子全一路席卷带到这里的牧民有的被招进了游骑兵的队伍,成为了职业的军人。剩下的被分成一个个畜牧小队,分管这牧群。

今年华夏政府更是对这里进行了规划,建立了一个个国营的牧场。

他们结束了游牧的生活。开始了在牧场的定居生活。

因为这里受到月湖的影响,年降雨量比较充沛。可以推广种植优质的牧草。所以适合建设永久的牧场。

五月份,天气变暖之后,牧民们就已经在技术人员的知道下开始大面积地播撒草种。

同时在牧场内放牧。

等到秋天的时候,他们会对这些种植的牧草进行收割打包,这样他们就无需再进行转场。

相应的他们也不用再住在帐篷里。华夏政府帮助他们建造定居点,一座座土木结构的小屋拔地而起。

我们也可以跟汉人一般住在房子里,在厨房里做饭。冬天睡到温暖的土炕上。

牧民也不再需要捡拾牛粪,收集木柴作为燃料。

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方便的蜂窝煤。黑龙省的煤矿资源丰富。

在每个地区都有制作蜂窝煤的作坊。煤矿更是普遍的分布在黑龙地区。

那些牲畜的粪便就可以归还到草场之上,用来改善草场的土壤结构。

这种农牧结合的经营方式,让牧民们能够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他们也以粮食和奶制品为主要的食物。

牧民们有了大量的谷物作为食物来源。牧场可以养殖更多的牛马以及产出羊毛的绵羊。

牛马可以输出给东边甚至是南方,作为驮马、耕牛使用。

羊毛可以促进毛纺织业的发展。

牛奶可以送到牧场的作坊做成奶粉,卖到南方去。华夏的婴儿成活率将会进一步提高。

当前世界上的毛纺织业还是英国人的天下。

优质的绵羊全都掌握在英国人的手中。

相比起来,华夏本土的山羊品种无论是产毛量还是产肉量都存在很大的不足。

就如同英国人一直试图从中国引进桑蚕、茶树。

之前复兴军已经在厦门查获了一起私自倒卖茶树苗的案件。

虽然没有抓到购买的商人,但是对倒卖茶树的华商除以重刑,当事人被判处死刑,甚至连其家人都被流放到了远东。

董书恒知道中国茶叶出口的衰败就是因为茶树被引种到了印度地区。

印度的耕地、丘陵山地极多,且气候温暖、湿润,非常适合茶树的种植。

一旦英国人在印度建立了茶树的种植园,那么中国茶农必然竞争不过人家。

英国人的种植园里可以压榨殖民地的印度人,加上离西方的距离更近,成本相比于华夏的茶叶要低得多。

董书恒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从他刚开始控制出口渠道开始就注意查探茶树的偷运出口。

为了防止洋人进入内地偷取茶树苗。

华夏政府还规定了洋人只能够在开放口岸的自贸区活动。

如果要进入内地活动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在上海、宁波、福建、厦门、广州这五个开放的口岸,无论原来有没有租界,华夏政府都划定了专门的区域给洋人进行贸易交流活动。

但是这些区域都有海关进行严格的监控。

华夏政府建立之后,虽然没有动这些开放口岸,但是海关的监管力度却是比以前更加严格了。

而且现在几大海关都有自己的武装巡逻队,配备了蒸汽炮艇,虽然比不上洋人的军舰,但是对商船的临检能力却比以前强了很多。

严格的管控措施也让鸦片的走私难上加难。

所以最近英国公使包令一直嚷着要见董书恒,却是被董书恒以各种方式给拖延下来了。

英国对华的政策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

他们在重新审视,没了清廷之后,如何展开与华夏政府之间的关系。

包令现在就在做一项评估,华夏政府的建立对于大英帝国在东方的利益究竟是利是弊。

董书恒也知道躲是躲不掉的,华夏想要崛起,以后必然要和大英帝国争夺在东方的话语权。

原来让度的那些利益很多都将成为过去。

就如同现在董书恒不可能默许鸦片的输入。

原来董书恒通过进口机械、船舶等物品来平衡双方之间的贸易差额也不是长久的。

随着华夏自己的工业体系建立之后,这种进口活动会越来越少。

在高邮的八艘护卫舰已经基本完工。

董书恒已经在辽宁的宁海,也就是后世的大连,秘密地建造一座更大的造船厂。这里将会建造三千吨以上的驱逐舰,甚至是以后建造万吨的巡洋舰。

有了之前八艘江河级护卫舰的技术积累,再加上华夏跟普鲁士合作建造的四艘铁甲舰的技术积累。

现在华夏这边已经有能力建造三千吨以上的大型舰只了。

很快华夏就将拥有和英国人在远东叫板的本钱了。

董书恒不想跟英法交战,但是冲突又不可避免。也许打上一仗,秀一秀肌肉,双方再坐下来好好谈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只是对未来的猜测。

此时的多瑙河上一支船队正在离开维也纳。

约瑟夫派到中国的使团出发了。王韬和奥地利的外交大臣鲍尔一同目送船队离开。

船队的主体是两艘奥地利的风帆护卫舰。

在这样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奥地利要正式开启和华夏之间的外交关系。

奥地利并没有什么海军,他们的船队要出海必须要通过多瑙河口进入黑海。

跟随这个船队离开的还有两艘华夏的商船。

此时商船之上除了一些招募的欧洲技术移民之外,还有华夏在欧洲购买的一些设备。

这些东西中有很多都是徐寿购买的电器生产设备。

在船舶的底仓中,此时如果靠近的话就能够听到一些轻微的“咩咩”声。

是的,船底下藏着一些可爱的小羊。

这些可爱的小羊为什么要藏在船舱底下呢

因为它们是欧洲站的人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搞来的种羊。这里有英国的林肯绵阳、芬兰的兰德瑞斯羊等欧洲著名的羊。

此项命令是董书恒在季明山去欧洲之时特意给他下的一项任务。搜集欧洲的各种动植物品种资源。

早在扬州的时候,董书恒就建立一个农业研究所,不过那时候都还是研究农业作物。主要是做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作物的选育推广。

后来,淮海军占领江西之后,他又在江西赣州成立了一个水稻研究所,让人利用南方的野生水稻进行杂交实验。

现在占领了草原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到了动物身上。国内缺少优质的绵羊、山羊资源。

几次走私茶树的事件让他认识到了,华夏也可以去引进欧洲的畜牧业资源。

英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就是从圈地运动开始,为什么圈地是为了养羊,英国人养羊是为了发展毛纺织业进行出口。

今后华夏的手中会有大片的领土是草原。英国人既然想要偷取华夏的茶叶产业,那么我就抢你的毛纺织产业。

这就叫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当然英国人对自己的种羊保护的也是很严格的,而且走私活体的动物比走私植物要困难的多。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王韬非要让船队跟着奥地利的使团船队一起回去。

因为沿途都是英国人的殖民地,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家临检发现端倪。

奥地利毕竟是哈布斯堡王室,怎么说也是欧洲王室的老大哥,英国王室跟他们也是亲戚哩。

所以一路之上还是能够享受到很多特权的。即使奥地利的海军很弱,英国人也不会随便招惹奥地利的使团船队。

为了保证这些种羊的成活率,季明山还专门让人对这些船只的底仓进行了改造,加装了通风装置。

还有专门的保育员专门负责在船上照顾这些羊。当然了这也只是第一批羊。要想以后形成一个健康的种群,光是这么一点点的个体是不够的。

农历的六月十日,董书恒在天津城接见了英法美等国的使者。

这次见到董书恒,包令再也没有先前那种愉快的心情。他感觉到自己被董书恒给骗了。

之前董书恒确实跟他们说过暂时不会动清廷的。但是他转过头就将满清给灭了。

现在英法在中国的贸易利益并灭有扩大,贸易口岸还是原来那五个。广大的内陆地区依然没有开放。

即使五个开放口岸的管控也比以前严格了很多。华夏政府的海关管理制度非常的严格细致,跟以前满清的海关完全不是一回事。

现在人口贸易是别想继续进行了。鸦片走私也处于中止的状态。

吴健彰逃到了香港之后,投靠了英国人,也泄露了复兴军的一些秘密。

所以包令知道复兴军并非是像他们看起来的那般无害。董书恒那里藏着许多的秘密。

包令甚至都有些后悔当初拉淮海军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现在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让英国此时想要翻脸都困难。

再加上之前在广州对两广总督府的贷款以及租界,到了现在还没有得到华夏政府的承认。

所以不光是包令,就连布尔布隆都对董书恒表示不满。

美国的公使麦莲自然也很憎恨董书恒,只是董书恒并不把他放在眼中。

现在美国的实力就那么回事,根本没有能力在东方开战。

这次天津的会谈,董书恒也没有打算跟对方硬刚。首先董书恒并没有否认江宁条约,五个开放口岸依然保留。董书恒还想要继续进行对外贸易,自然不会进行闭关锁国。

香岛那边,董书恒也没有想着现在就收回。因为那样就意味着跟英国人开战。

而华夏现在正在稳定发展期,并没有能力去跟英国这样的世界强国开战。

而且香岛现在在英国人的手中。到时候,如果双方发生了冲突,这里反而会成为英国人的一个软肋。

在开放上,董书恒甚至做出了让步。他许诺在天津开辟一个使馆区。各建交国可以在这里自行建设使馆,但是对方也必须在自己的国都免费提供一块土地供华夏建造使馆。

这样的对等待遇,对方都能够接受。欧洲各国一直向往着能够进入华夏的北方。

现在算是终于算是如愿以偿了。

关于贸易方面,董书恒是持欢迎的态度。当然必须在华夏的外贸口岸展开,并且要遵守华夏的律法。

董书恒还给各国抛出了一个大棒,那就是准备在沪上举办一次商品博览会。

到时候所有跟华夏建立关系的国家都可以后派人参加这个博览会。

在这里他们可以展出自己的产品。

这一点也颇合包令和布尔布隆的心意。

他们认为自己国家的商品之所以总是进入不了华夏的内部,就是因为华夏内部的百姓对他们的产品不了解。

这样的一个展览会,必然能够加深这样的了解。

哪怕是麦莲都想将这个消息尽快地传回国内去。

最后会议还是讨论到两广的借款和租界问题上。

华夏认为这个借款只是吴健彰的个人行为,跟当时的清廷没有任何关系。

而且华夏政府也从来没有承诺过承认清廷的一切债务。

刘清北认为三国应该找吴健彰追偿。吴健彰现在就在香岛。

你们想要钱可以去起诉吴健彰。或者是英国江他引渡给华夏,由华夏政府来审判。

英国人当然不可能将吴健彰交出来。这个吴健彰在他们的手中还有重要的价值。

而且吴健彰不是自己一个人跑过去的,他手下还有几千士兵呢现在都被英国人编成了华勇营。

平白手中多出了几千殖民地步兵,对英国来说具有重大的价值。

刘青北相当于抓住了对方的软肋。英国人的这道选择题很难做。

法国人则无所谓,他们之前从吴健彰那里已经赚到了很多钱。

这笔贷款则都换成了武器。所以法国人损失的只是一些装备。

相比之下,与华夏的关系显然更为重要。

他可是听到了董书恒说要大建铁路,而华夏的钢铁产业才刚刚起步,还不能满足需要。所以需要进口大量的高质量钢材。

这其中可是蕴含着大量的商机。

在谈判中,包令还提出了对华夏在太平洋上发展势头的担忧。

包令指的是华夏在阿拉斯加的一些列动作。

英国人担心在北美洲挤走了沙俄人,又来了一个华夏。

对此,董书恒自然是表示华夏不会侵犯英国在加拿大的利益。

占领阿拉斯加只是跟俄国作战的需要。况且现在阿拉斯加的东南部还在沙俄人手中呢

董书恒甚至将俄国再次纠集军队东进的消息也透露给了英法。

他们的小心思,董书恒心里清楚。

英法就是希望华夏能够在东边跟沙俄打生打死。

最好将沙俄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东边来。

俄国的体量实在太大了,几乎超过了欧洲的总和。如果没有人在东边牵制沙俄,英国人寝食难安。

董书恒告诉他们这事儿,也是为了让英法公使心中能够找个平衡。

为了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发展时间,董书恒已经是尽量哄着这些洋鬼子了。

他们要是再得寸进尺,董书恒不介意拼个鱼死网破。

英法对东方的贸易也很依赖,不是逼不得已,他们也不会跟华夏翻脸。

吴健彰借款的事情暂时搁置了。

美国人那边,刘青北是单独去谈的。还有一笔血债没有清算呢。

因为还涉及到广州城外的惨案。美国人始终不愿意交出凶手。谈判也进入了僵持阶段。

暂时董书恒也还没有能力用武力让美国人就范。

现在的委曲求全就是为了以后得爆发。

董书恒相信,现在自己隐忍的多么憋屈,以后得报复就会更加的猛烈。

ps:这两天屁股上长了个大疙瘩。也许是跟我最近几个月总是坐着码字有关。这两天已经不能坐了,只能躺着用手机码字。读者老爷们,求安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34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