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三九章 菏泽祭坛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崮者,四周陡峭顶上较平之山。曹州府赵家崮,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这样的地方在山东地区还有很多。

因为特殊的地形,这场洪水并没有让他们经受什么损失。

影响倒是有一些,那就是村民只能呆在崮子上,哪里都去不了了。

因为特殊的地形,这里的百姓与外面的交往很少。

封闭的环境,最容易滋生宗族势力,所以这里的宗族势力相比其他地方更强。

赵家就是这里的大族,从地名就能够看的出来。

不论外面的朝代如何更迭,赵家崮的社会生活结构几乎不受影响。

在这里,说话最管用的永远都是赵家的族长。

复兴军掌权之后,赵家崮唯一的变化就是来了一个村长。

这是赵家崮的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出现外来的村长。

不过作为老族长的赵老太爷并不在意。

他并不觉的,一个官府委派的村长会在村子中掀起什么样的波澜。

村长主要做的事情就是宣传上级的政策,管理村子里的治安以及征收税收。

复兴军掌权之后,就开始推广新的税收政策。施行优惠的农税政策,取消厘税,规范商税的征收。

农税的减少,并不一定会让崮子里的百姓得到多少实惠。

因为赵家崮的百姓所种的土地大都是族中的族产。实际上族长才是这个崮子真正的地主。

最后,这些优惠大部分还是落到了族长手中,百姓们得到的粮食还是跟往年差不多,族中不会让他们饿死,也无法吃饱。

复兴军见过很多这样的操作,自然也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村长首先在村中拉拢一些异姓之人成立民兵队,算是有了自己的一套班底。

这些人并非是赵氏之人,而且在村中饱受欺凌,所以不会跟赵氏一条心。

洪水爆发之后崮子没有迁移,但是生活却更加的困难。

后来,复兴军下发了迁移的命令。

赵老太爷自然不愿意,因为迁移之后,大家都能够分到土地,虽然他名下的土地多,今后分到的也会更多。

但是到时候,他找谁来帮自己耕地呢谁还听他的呢

村子里的那些族人都得听他的,那是因为谁能够种的上什么样的田地,那都是他说的算。

这里要说明一下,复兴军迁移百姓的分地政策是这样的。

无地的百姓,每户至少分配一百亩土地。

原本有地的地主按照实际情况补偿土地,不会低于他原来拥有的土地数量。

这样已经算是充分考虑了那些地主的利益。

毕竟复兴军一直倡导保障百姓的私人财产。

这样的话,像赵老太爷这样依靠土地和宗族来控制族中百姓的人就极不情愿。

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失去控制的对象。

“我们赵家世代生活在这里,祖坟皆建于此,你们谁要是迁移出去,那就是对不起赵家的列祖列宗。谁要是那样就不配得到列祖列宗的庇护。”

赵家祠堂,赵老太爷召集族人开会,让大家抵制政府的迁移政策。

实际上,官府让这里的百姓迁移也是为了他们考虑。

一旦大泽蓄水,水位会比现在高的多,到时候必然会淹没崮子周围的农田。

这个崮子就只剩下顶上一部分,成为大泽中的一个孤岛。

到时候绝对养不活这么多的人。

族中的人都是老实巴交的庄家汉,早已经习惯了任由族长摆弄。

但是总有一些特例存在,赵广才就是一个特例,他和族长有过节,在族中一直备受欺压。

一直以来,他种的是最差的田,交的是最高的份子。

“俺听政府的,俺要去关外分田去,一百亩田,就是撒上种子,看天吃饭都够填饱肚子了。为啥要留下来饿肚子了。”

“村长说了,以后崮子外面就是一片大泽了,水还要涨,崮子边上那些好田都要被淹没。”

这时人群中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将他赶出去,谁让他来参加族中大会的”赵明生大吼道。

他这才发现人群中的赵广才。

“俺也姓赵,为什么就不能参加族中大会,你赵明生为族中做了什么凭什么你说了算大家辛辛苦苦种田,你在那吃现成的,凭什么”

“现在政府给了大家活路,让大家伙都能够拥有自己的田地了,你为什么要站出来阻止呢”

“哦,俺知道了,你是怕以后没人帮你种田,吃不上饭吧”

赵明生气得胡子都竖了起来,这个赵广才就是因为三番五次在族中大会上顶撞自己,才被他穿小鞋子。

没有将他赶出崮子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没想到他以为抱上了那个外来的村长的大腿就又出来放肆了。

赵广才刚才的话说的非常在理,有些赵氏族人也有些心动了。

拥有自己的田地,是所有华夏农民的梦想。

一百亩田啊据说家庭人口超过五口,每多一人还能增加二十亩田。

这么多的田,那不是得赶上一个小地主了

很多人在心中盘算着,刚才被赵明生洗脑的人,此时很多都回过神来。

“去把他给我赶出去。”赵明生对身边几个狗腿子吩咐道。

“我看谁敢动我,族中规矩,没有不允许族人说话,况且我说的句句属实,没有丝毫对祖宗不敬。”赵广才据理力争,毫不退缩。

面对那几个赵明生的狗腿子,赵广才临危不惧。

一个狗腿子伸手去拉他的胳膊,结果被赵广才一把推开。

赵明生的几个狗腿子也是在村中横行霸道惯了,村民从来都是逆来顺受的性子。

没想到这个赵广才竟然敢动手反抗,顿时来了火气。

一个狗腿子上去就对着赵广才的肚子来了一脚。

张广才一个人,双拳难敌四手,被一脚踹翻在地。

几个狗腿子刚想趁势上前对着赵广才拳打脚踢。

这时祠堂的门口传来了一声大喝。

“住手,我看谁敢私自伤人,看我可敢将他送到县里的警察局”

这些人都知道新成立的警察局就像以前的捕房。几个狗腿子这才原地犹豫了起来。

“张彬,我们赵家祠堂开族人大会,你一个外人来干什么请你出去,这里不欢迎你。”赵明生冷冷地说道。丝毫不给这个张村长面子。

“按照华夏的律法,俺有权管理村中的治安,宗族不许行私刑。我看今天谁敢动手打人。”

说着,张彬看向周围手持红缨枪的民兵。这些民兵大都是村中的外姓人。他们以前害怕赵明生,受他的压迫剥削,那是因为斗不过他。

但是现在他们后面有村长撑腰,村长是政府派来的,那就是有政府为他们撑腰。

所以这些民兵现在腰杆子挺得直挺的。

赵明生很意外,这个村长今天怎么会敢于跟自己对着干。

以往此人虽然跟自己不对付,但是还至于这么直接。

今天这是要撕破脸的节奏。

不过此时是在赵家的祠堂,在这里他赵明生就是一个土皇帝,他已经习惯了在这里一言九鼎的感觉。

“张彬,你今天要是敢踏进祠堂大门就是辱我赵氏的祖先。大家不要管他,给我打死赵广才这个赵氏的叛徒。”

有赵明生的话作为铺垫,几个狗腿子,再也无所畏惧,上去就要对赵广才拳打脚踢。

正在这时,张彬带着民兵冲了进来。一共十名民兵跟在张彬的身后。

他们举着长矛逼退了几名狗腿子。

他竟然敢踏进来。赵明生在心中冷笑。自己正好需要找理由出手赶走这个村长呢

“赵家的子孙,今有外人辱我赵氏宗祠。大家随我一起将其拿下。”赵明生对着村民招呼到。

这些人平时都是老实巴交的,现在全都被煽动了起来。

天大地大没有自己的祖宗大。这些族中百姓平时都是被洗脑了的,哪里经受得住赵明生的煽动。

人群中的精装汉子纷纷向张彬还有他身边的民兵逼了过去。

张彬并不敢在这里杀人立威,他也没理由杀这些百姓,他们都是被赵明生洗脑了。

只是一群傻乎乎的可怜人。

张彬让两名民兵抢过了赵广才,向着门口撤去。

赵明生怎么可能放他们离开,那岂不是打他的脸。

而且他好不容易才煽动起族中百姓的反抗情绪。

“不要让他们跑了,祖宗排位在上,可都在看着你们呢”赵明生对着周围的百姓喊道。

村民们加快脚步围了上来,有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找来了行家法的木杖,上前跟民兵战到了一起。

“你们想清楚了,赵明生给了你们什么他什么不做,却是每年霸占了大部分的粮食,他吃香喝辣,你们吃糠咽菜,凭什么,你们都姓赵,凭什么他就过好日子”

张彬还在努力地解说这,希望能够点醒这些愚昧的赵氏族人。

可是赵明生一直在边上捣乱,让这些人没办法听进张彬的话。

眼看着张彬几人就要被围住,几名民兵抓着红缨枪的手都有些颤抖。

他们都没有杀过人,对面那些又都是村中邻居,谁也不敢真的把红缨枪捅出去。

况且,对面的人手中也有长棍。

赵明生示意几个狗腿子加入战团。这种械斗要有人开个头,一旦打起来,大家就会红了眼睛。

要是再死了人,那么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到时候那些族人就只能听他赵明生这个主心骨的话了。

一个狗腿子,拿着一根长棍对着一名民兵的头部击下。

砰的一声,民兵被打翻在地,头部出血。

另外一名民兵看到之后,立刻急了眼,因为倒下那人正是他的堂弟。

“啊”他大叫一声红缨枪向那狗腿子刺去。

一枪刺偏了,刺入了边上一人的手臂。那人也是惨叫一声,捂着自己的胳膊。

张彬没想到事情恶化的这么快,这些赵氏族人真是愚昧无知,赵明生那样的恶人的话也愿意听。

正当他绝望之时,门口传来了一声枪响。

双方都停了下来。

只见祠堂的门口不知何时来了一群穿着黑色制服的警察。

张彬长舒了一口气。这些警察是他请来的,他知道赵明生今天祠堂开会就是要鼓动族人,为了对抗政府的移民政策。

而且,这段时间,在赵家崮,张彬通过走访已经掌握了赵明生的罪证。

所以他让人去镇里面找镇长帮自己跟县警察局报案。

有了证据警察局就能拿人,不管这个人是谁。

枪声响起,来的又是穿着制服的官差。这些村民心中害怕了。

刚才还张狂不羁的赵明生此时也有些怂了。他充其量就是一个小地主,赵家崮只是一个小村庄而已,还没胆跟政府对抗。

两名警察见村民都停下来,趁着众人都没注意,突然间冲向了赵明生,架住他的双臂就往外走。

这是村名们还没反应过来。

“你们干嘛抓人,为什么抓我。快拦住他们,不要让他们出去。”赵明生一边挣扎,一边大喊道。

可是此时主心骨被抓了,外面又是官府的人,他们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有人犹豫着要不要冲上去,但是看到拿着火枪的警察,又有些畏惧。

“赵明生五年前欲纳同村少女刘氏为妾,刘家不允,恼羞成怒,杀害刘家一家四口。谎称是响马所为。证据确凿。现将其抓捕归案。”那一队警察件宣读道。

这话一出,底下的村民就更加不敢动弹了。

无论在哪个朝代,触犯了王法都是大事儿,不是一个地主士绅可以逃避的。

赵明生被抓,整个赵氏祠堂之中顿时就没了主心骨。

赵明生的几个狗腿子作为帮凶也被一并抓走。

刚才几个上来的动手的村民这个时候佝着腰往后躲。

张彬掌握了现场的主场。趁势说出了朝廷的布告。

这些村民都没有自己土地,他们名义上种的是族中的土地,实际上就是赵明生的佃户。

即使是做佃户,也租不到多少土地,顶多就是十几亩地。

而且要想租到足够的土地,还得去讨好赵明生。

张彬给了他们最后一次机会,是留在这里继续受苦受穷,还是去关外得到上百亩自己的土地。

这个时候,没了赵明生的阻碍,这些百姓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们要自己的土地。

华夏的百姓虽然敬畏祖宗,但是更加看中自己的子孙后代,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过得比自己更好。

在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心中,没有什么比给子孙留一块家传的土地更加重要了。

这种批量的移民,政府采用了直接分配土地的方案。

大部分零星的移民都是被分配到了农场之中。

现在华夏政府遍布各地,招募移民的范围比以往更加广阔。

很多家中土地较少,子女较多的百姓,都会将家中的子女送一部分去农场工作,既可以赚钱补贴家用,还可以让这些子女有一个出路。

五月二十六日,董书恒前往菏泽之畔。设立菏泽祭坛。

为淹没在大泽之中的各家祖先设坛祭祀。并且在河畔设立菏泽庙。

以后这些移民的百姓可以到这个庙中祭祀先祖。当地政府也会派人定是香火供奉。

这一举动,彻底让百姓们放下顾虑。一个个村落在政府官员的带领下,开始向登州府集合,准备登船到关外的新家。

拿着之前迁移到海州的灾民则早一步乘船北上。

一场不一样的闯关东,就此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52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