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八四章 冰原之狼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沟通有的时候比互相秀肌肉的效果要更好。

不知不觉间,包令和布尔布隆将董书恒当成了可以与他们做在一起平等对话的主体。

要知道一开始的时候,他们对中国人充满了鄙视,找中国人谈判只是想获得更多的利益。

“两位公使,你们大可以放下心中的担忧,淮海军管理下的福建和浙江将会更加的开放。”

“我们的生意会越做越大,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吗”

“另外我可以提前透露一下,福建和浙江的很多港口都要进行改造。另外我准备再福建马尾筹建一座造船厂还有一个船政学校。”

浙江、福建的一些港口设施都非常老旧,已经完全跟不上现在船运事业的需要了。

因为现在的远洋船舶越来越大,如果没有新式的吊装设备,很难完成船上物资的装卸。

所以董书恒要发展浙江、福建的航运,必须要对港口进行改造。

两位一听董书恒又抛出了一个这么大的蛋糕,控制不住地心动起来。

蛋糕留着自己吃固然是好,但是淮海军缺乏船政方面的人才,缺乏大型设备的制造能力,这些都是淮海军的硬伤。

“听说你们已经跟法国合作在台湾建造了一座造船厂”包令问道。

他这一问话是说给布尔布隆听的,意思再明确不过了,这个新的造船厂应该跟我们英国人合作。

“是的,包令先生,但是我们现在的运力需求增加的太快,我准备将那些老旧的木船全部淘汰掉,所以我们以后会需要很多的轮船。基隆的造船厂根本不够。”董书恒解释道。

“是的,中国是一个大国,一个基隆船厂规模不够。我们法国的吊装设备做的非常好,采用蒸汽机驱动,我想董大人可以考虑一下。”

布尔布隆本就没准备争,刚才董书恒已经说的很明确了,这次的工程非常的多。

那么船厂就让给英国人好了,法国人完全可以在港口建设上分一杯羹。

最后三方商议好了,福建的造船厂跟英国人合作建设,不过作为附属的项目,英国人要帮助淮海军建造一座配套的船政学校。

港口改造的大型设备则主要从法国进口。

董书恒的银弹换来了两位公使的承诺,双方不会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

当然了,这些银子本就是要花出去的。

但是那二位还是表达了对战争规模扩大的担忧。

董书恒明白,他们担心自己继续扩大战争的规模,或者说是担心董书恒彻底取代满清。

远东的庙街,最后一批运送物资的船队离开了,大家正在利用最后的时间加紧准备过冬的物资。

淮海军总部派来的探矿人员在西边的山岭发现了一个煤矿。大大地丰富了当地居民燃料的结构。

煤炭比木头耐烧一些,而且可以用来炼铁,烧窑,可以提供给蒸汽机使用。

有了煤炭,停靠船舶的补给就方便多了,现在淮海军可是有很多的轮船,都是要烧煤的。

庙街这里虽然经历了一场战争,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建设速度。

反而因为多了很多的俘虏,让城市建设的速度大大地增加了。

因为有了煤炭,水泥厂也建了起来。

道路得到了硬化,庙街的港口也得到了改造,水泥码头取代了原来的木头码头。

城市的雏形已经出现。现在的庙街有两条主要的街道。

东西向的是商业街,街道两边大多是一些商铺,售卖一些生活物资。南北的街道的是各种政府机构的办公用房。

庙街周围主要还是农场以及林场,这里还是以集体经济为主。

每天都有物资集中到庙街,其中可以做到南方的物资被囤积起来,等运输船南下的时候运到南方。

各个农场以及林场为了办事方便都在庙街有办事处。

淮海军的远东省总部也设在这里,这可能是淮海军之下人口最少得一个省。

另外从三江口往上游一直到乌兰乌德,组建了黑龙省。

远东省和黑龙省的面积都非常的广阔,但是人口却十分稀少。

黑龙省的人口状况要好一下,接收了江东的百姓。

另外,清军撤退后带走的人,现在也与一部分又跑了回来。

现在这些人都成了淮海军治理下的百姓,另外还有一份人口是尼布楚城的牧民队伍。

这些人都是骑二旅从草原上一路拐带过来的,现在也成了黑龙省的百姓。

这些人此时都在尼布楚城过冬。等到来年开春,他们会被分散到尼布楚河的上游去放牧的。

这些人都成了淮海军集体放牧队的一员。这是淮海军在牧民中建立的类似农场的组织。

远东省的人口要比黑龙省更少一些,而且大部分都是移民过来的。

据统计,在远东省现在一共生活着十五万汉人,另外大概有五万的各族百姓。

由于这些牧民散落在广阔的森林之中,所以没有办法详细地统计。

在更北的地方还生活着以放牧驯鹿为生的游牧部落,人口更是少的可怜。

不过这些人大都会来到淮海军设置的据点或者农场进行交易。

从庙街向西再向北,淮海军已经完全接手了之前沙俄建立的一些据点。

这些据点成了淮海军的农场,农场中一般驻守几百人,这些人中有士兵有民兵,还有普通的职工,他们在周围开辟土地。

这些人以农场为中心,利用短暂的夏季种植一些快速成熟的农作物,比如玉米、土豆等,还有北欧的黑麦也可以在这里种植。

不得不说,中国人天生就在种植方面有技能加成。

俄国人就在这里种不出东西,他们只能依靠狩猎,所以无法在此维持多少人口。

农场里有专门的贸易站,这个贸易站负责给据点进行补给,同时也跟周围的牧民、猎人进行交易。

交易来的皮毛上交上去,能够给农场换来收益。

另外这些农场也有自己的狩猎队。

这里的皮毛做到南边经过淮海公司的处理,就会变成价格昂贵的奢侈品。

云梅公司就因为有了稳定的毛皮来源,打造了自己的毛皮奢侈品产业。

不过同毛子不同,淮海军这边都是出口成品的皮毛制品,如大衣、披风、围巾、帽子等等,这样产品的附加值更高。

鹿首他们的先遣队早已经翻过了外兴安岭山脉。他们先是在后世的马亚河以东区域搜索沙俄人的据点。

在这里一共发现三个沙俄人的据点,但是都是那种百人左右的小据点。

据点只有简陋的木栅栏围着。

对于先遣队来说就是小菜一碟,根本不需要特战队出手,夜晚的气候派上几个猎人去偷袭打开寨门,然后一队日本的太刀队上去一阵乱砍,就能很容易端下来。

每一个据点都能够为先遣队提供一部分的补给。

当然也能够让队员们放松一下,沙俄的据点中一般都有女人。有点类似于小村落。

对于这些体臭浓郁的大洋马,出身淮海军的特战队不屑一顾。

他们宁愿用手装逼也不愿意碰。只有那些日本的太刀队员不嫌弃。

只是身材矮小的太刀队员在高大的沙俄女人身上拱来拱去的样子非常的滑稽。

出来之前,军区有过交代,先遣队是一支特殊的存在,他们不配监察委员。不受淮海军军纪约束。

他们就像是淮海军放到北方的野兽。

当初林威这么安排也是无奈。在北边极寒的环境下,正规军队的那种方式无法保持持续的战斗力。

在这种严酷的自然环境下,人类不仅要对大自然严酷一些,同时也要对同类残酷。

通过消灭一个个俄国人的据点,这支先遣队的队伍反而变得更大。

路上不时的会有原住民的猎人加入他们。

不得不说人类的生存能力非常的强,在这种地方还生活着很多原住民,他们就在残酷的沙俄人眼皮子底下生存了下来。

队伍中本就有鹿首这些猎人出身的原住民,对这些敬畏强者的猎人很有吸引力。

鹿首现在已经有了四五百的手下。他将那些从俄国人据点里缴获的武器分给了这些新加入的人。整个队伍中的三类人,现在数猎人的人数最多。

天气已经越来越冷,但是这支队伍还没有停下的意思。

他们有一个既定过冬地点,只有那里才能够足够这支一千多人的队伍过冬。

先遣队的手中只有俄国人那里缴获的简陋地图,他们的这支队伍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完善这些地图。

地图上有一个城市标的非常的明显。

这座城就是雅库茨克,它是东西伯利亚总督的驻地。

也就是先前那位俄国总督穆拉维约夫的官邸所在地。

根据被俘虏的俄国士兵透露,这座城市现在基本上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

因为俄国人在这里没有什么敌人,所以穆拉维约夫将城中的驻军几乎全部都带走了。

雅库茨克在勒拿河的干流之上,而他们的位于马亚河,是一条支流。

从地图上来看,他们要继续往下游前进,找到交汇处,然后再顺着主河道向上游寻找。

河面上已经结了一层碎冰。还好原木做成的木筏比较坚固。

先遣队乘坐木筏向下游漂去。终于找到看了河流的交汇处。

然后他们下船顺着另外一侧更加宽阔的河道,向上游前进。

经过艰难的跋涉,他们发现了一个雅库茨克外围的小据点。

成功占领了这里的之后,先遣队终于发现了自己最终的猎物。

当董书恒在上海为远东的冬天到来而忧心之时。

他手下的这支先遣队已经帮他拿下了沙俄在东西伯利亚最重要的据点。

这个据点可以住上几万人,这样的规模在这片冻土之地上已经是少见了。

据点中的物资很充沛,因为原来需要消耗物资的沙俄留守人员大部分被杀了。

杀人最多的是太刀队,其次是猎人。只有女人给留了下来,她们还有用处。

先遣队的队长很大方地全部赏给了猎人跟太刀队,当然只是让他们管理,这些女人还的为城中之人服务。

这让整支队伍的士气大盛。因为物资充沛,先遣队又在周围招募了一些猎人和牧民,他们本来是依附沙俄人生活,现在他们的成了先遣队的手下。

这里是的人只会认同强者,不会看你是什么身份。

十一月来临,即使是强悍的先遣队也只能躲在雅库茨克猫冬。

但是他们的脚步不会在这片北极大陆上停滞不前。

在这极北之地,这支队伍渐渐被人知晓,那些死里逃生的沙俄人向他人讲述了自己的恐怖经济。

有人甚至说自己见到了两条腿走路的狼人,在月圆之夜攻破据点,将人撕成两半。

实际上是因为先遣队都带着狗皮帽子,而那些太刀队喜欢把敌人劈开,以显示自己的武勇。

因此,沙俄人称他们为“冰原之狼”。这是一支冷血、凶残、狡猾的队伍。

ps:这章够长吧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比心、玫瑰、小心心不然晚上睡觉小心梦到狼人哦嗷呜呜呜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46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