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九章 上海之行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这一战,吕飞燕充分利用了王贯三对自己的轻视,一举全歼了王贯三的势力,俘虏了三四千捻匪,还有几千的大牲口。

这些捻匪青壮将会被送到徐州的矿山去开矿。美国购买的钢铁和水泥设备已经到了徐州,这让徐州对于煤炭、铁矿石包括各种石灰矿的需求大增。而开矿需要大量的人力。矿上有些地方比较危险,普通人不大愿意去干,正好让这些俘虏去做。

大牲口中健康的战马、骡子会被挑出来留着飞燕军使用。剩下的则会交给农场使用。在内燃机还没研发之前,农业很难进行机械化,要想提高效率,只能通过大规模使用牲畜。

淮海农垦的每个农场基本上都有畜牧业部门,通过跟北大营的交易,淮海公司储备了大量的牲畜,其中有大量的牛马,加上董书恒从国外引进仿制了很多畜力机械,为农场的农业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此时的董书恒已经带着彭玉麟等人,乘坐扬州号在长江一号的护航下踏上了前往上海的路。

他这次去上海要正式会见各国的领事。既然这些人已经注意到了淮海军,那么董书恒也不能继续做鸵鸟。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谈判嘛,无非就是利益交换。

美国现在还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而且通过约翰塞纳的撮合,还有大量的订单,美国应该不会刁难淮海军。倒是英法两国比较难办,毕竟是老牌强国,目空一切,人家现在也确实有这个实力。要知道现在的英国在远东地区随时能够组织起上百艘的军舰和武装商船。

现在淮海军在江苏强势崛起,而上海此时本就属于江苏管辖,因此英法不可能坐视淮海军壮大。董书恒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和英法对抗,所以他只能够亲自前去与他们沟通。

他这次去上海当然不会是空手过去的,他已经准备好了500万银元,准备了撒出一大堆的订单。董书恒相信,这些钱不会白花,而且他也有把握把这些钱从洋人手中再赚回来。

船只顺江而下,他再次在船上住了一个晚上,早上的时候船刚好行到了吴淞口,炮艇在这里拐进了杨浦江。董书恒站在船上看着西边破败的吴淞炮台,心中百味杂陈。

“雪琴,你看到了那座荒废的炮台了吗道光二十二年,英军就是攻陷了这里打开了进入长江的大门。”董书恒心情沉重地对彭玉麟说道。

“哎没想到海防破败如斯,那么大一座炮台怎么就被攻破了呢,在炮台上居高临下,又有后方不断补给。这都打败了,一定是守将无能吧”

不能怪彭玉麟不知道,在满清朝廷的粉饰太平之下,远在湖南的的彭玉麟是不可能知道这段历史。

“雪琴,这你可就猜错了,守卫要塞的陈化成将军是在那次战争中少数的几个有名的战将。最后他重创了多艘英国战舰,战死在这座炮台之上。”

“陈将军真英雄也,是雪琴错了。总统,那陈将军为什么会败呢”

“你知道这炮台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

彭玉麟摇了摇头,很少有书籍会介绍这些东西。

“这座炮台建于顺治年间,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了,你说用这样的老古董跟英军的战舰对抗,焉能不败”

彭玉麟心中也是微微一叹。

“清廷的统治,只会让我华夏不断地走回头路,他们只在意自己统治地位,心中想的还是帝王之术那老一套,殊不知列强已经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时代已经变了。”

彭玉麟看着这个时候的董书恒,心中甚是敬佩。这一席话,更加坚定了他跟随董书恒走下去的决心。现在又有几人能够睁眼看到真实的世界呢魏源能看到,但他不知道怎么走。能看到并且也知道如何走的人,怕是只有眼前的这个总统了吧。

船在黄浦江走了没多会儿,就有有两艘英国的军舰靠了过来。

董书恒命令艇长约束手下的水兵,不要理睬英军的挑衅。

英军军舰上的水手好奇地打量着着两艘炮艇,“什么时候愚昧的中国人也用上了轮船了。而且那轮船上还有炮,只不过口径小的可怜,数量也少的可怜,两艘船的炮加起来也比不上自己一艘军舰的一侧舷炮多。

许多英国军舰上的水手对着两艘炮艇做着奇怪的动作,淮海军的水兵们不懂,但是董书恒很清楚这些动作什么意思。叫的最凶的是军舰上的印度水兵。

也不知道这些阿三有什么骄傲的,英国人叫他们上军舰只是让他们干些擦甲板、洗马桶的脏活、累活,现在看到了中国的炮艇,他们还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了。

好像在说:“看,我可是贵族家里的狗,怎么也比你一个平民高贵吧。”

扬州号的艇长吴俊超愤怒地说道:“总统这些洋人欺人太甚,真想对着他们放上几炮。”

“如果你想我们一起到黄浦江喂鱼,就开几炮试试。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用十年,我就会让这些高傲虚伪的英国人尝到苦果把你心中的怒气存起来,到时候随我一起打他们个丢盔弃甲”

“是,总统”吴俊超看着董书恒,目光坚定地说道。

“总统,雪琴也会跟您一起努力”彭玉麟也坚决地说道。

董书恒的两艘炮艇就这样在两艘英国军舰的监视下,在自己国家的内河航道上,穿过外滩租界,到达了上海县城。

刘青北带着一众上海本地士绅商人簇拥着一名官员在码头等候。

“下官袁祖德恭候提督大人大驾光临。”

众人看到董书恒都是一阵吃惊,好年轻的官员。

因为准备接收苏南,董书恒派人对江南几府的官员都有过调查。这个袁祖德能够在上海这么重要的地方任职,能力还是有的。不过很多人评价他是满清的张汤,这是说他执法过于严酷。

不过,董书恒觉得袁祖德如此,跟上海的环境有关系。上海周边现在可以说是现在满清流动人口最多的地方。大量的流动人口势必会滋生不稳定因素。小刀会起义为什么会在上海发生,很大一方面就是这个原因。

对袁祖德这个人,董书恒还准备再考察一下,并不想直接把他撇下不管。

“袁大人请起,不必客气,大家都起来。”董书恒对众人说道。

董书恒这才走到刘青北面前。说道:“青北哥,让你在上海辛苦了。”众人心中一凛,这个刘青北这么受看重。

“董大人,有请移步和平酒楼,城中士绅希望能为大人接风洗尘。”说话的是一个中年大叔,刘青北赶忙介绍一下。

“哦,原来是杨掌柜,经常听青北提起您,说您是沪上义商。”董书恒赶紧打了个招呼,怎么说也是刘青北的老丈人,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哎呀,大人真是过誉了。”杨坊心中乐开了花,董书恒这是给足了自己面子。要知道董书恒是什么人。

手握淮海公司、淮海军两大利器,据说新崛起的长江银行也是他的。最关键的是他现在身兼两江总督府南洋商务谈判全权大使的差使,这可是捏着沪上商人的命运。多少人搭杆子都攀不上。

“好吧,大家都别站在这里了。袁大人请,我们今天一起痛饮几杯。”

一行人向上海县城走去,为了董书恒的安全,行动局局长郑剑在处理好了福建的事情之后也赶到了上海,甚至连中华精武会的会长申毅都混到了一帮子士绅商人之中,精武会的主要力量就在上海,作为上海最大的武馆的话事人,申毅自然是有资格参加这次聚会的。

精武会创办以后,特战队的扩张速度比以前快了很多,申先生在江湖上的名号本就很响,现在创办了精武会,让武林中人能够有一个好的归宿,因此引来了大量的武林中人投入会中,会员的数量井喷式的增长。

当然这要依赖董书恒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大部分的武林中人都不富裕,精武会要招揽他们首先得养活人家。所以,精武会基本上一直是处于亏本状态,但是他为董书恒收获了大量人才。

申先生是自己一步暗棋,所以刚才在江边码头,董书恒没有专门打招呼。

与这些富商士绅吃饭,基本上说的是一些场面话,大家看重了淮海军的实力,希望能够得到淮海军的保护,自然是好话说尽。

但是现在董书恒还不准备把淮海军拉到上海周边,这样会极大地刺激盘踞上海的列强。

但是董书恒已经保证会在常州建立大营,挡住太平军东去的道路。给在做的诸位吃了一颗定心丸。

宴会散后,袁祖德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众人离去后单独面见了董书恒,话里话外表示愿意投效巡抚魏大人,以魏大人马首是瞻。

对于袁的投靠,董书恒并不感到意外。聪明人都看得出来现在的江苏是谁说的算。

董书恒对于袁的投效也是乐于接受。毕竟此人还是很有能力的一个实干派。袁祖德还向董书恒报告了小刀会的事情。原来他已经发现的端倪,并且还在城内征集了一队团练,但是力量过于薄弱。

董书恒也是知道小刀会的事情,上海的“坦克”和“白玫瑰”一直盯着这件事。

基本上已经确定了小刀会将会在近期起义。董书恒知道如果这个时候小刀会在上海起义成功,那么获利最大的肯定是租界的列强。上海现在就像一颗钉子一样,证明上海还是在清政府管辖之下,一旦小刀会占领上海,列强就有了出兵上海县城的理由,那么海关还有上海都将落入列强的手中。

即使以后要回来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463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