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一一章 歧视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这个问题其实早在出发的时候已经讨论过。

在这场堪比世界大战的战争中,复兴军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首先不能是急先锋,这对复兴军没有一点好处。

其次,不做苦力,这会降低复兴军的格局,进一步损坏华人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

董书恒最后做出的决定就是作一个拯救者。实际上就是在战场上、担任医护兵的形象。

救护兵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咱们要做就做那个好人,做那个让人感恩戴德的人。

地窝子还在继续建造。第一个晚上,远征军的士兵们只能在帐篷挤上一挤。

还好远征军携带的是睡袋,占不了多大的空间。

“班长,你说咱们这次走的距离是不是比唐僧西天取经走的还远。”

营帐中,睡前照例有一段谈心时间,士兵们可以在一起聊聊天。

这些士兵知道自己到的地方是奥斯曼帝国,可是这个奥斯曼帝国究竟在哪里克里木这里在华夏的什么地方离着家乡有多远大家并没有一个很直观的理解。

“我们的现在的地方可比唐僧西天取经去的地方远的多了。但是人家是走去的,你才走了多少的路啊”班长的见识毕竟比普通士兵多。

“你们发现了吗那些奥斯曼的女人很多都蒙着脸,那眼睛可真大,我就没见到一个小眼睛的女人。”又有一名士兵插嘴到。

“哈哈,张大牛,你喜欢大眼睛牛的眼睛很大,就怕你吹不了牛b。你要是喜欢这里的女人,那你到时候娶一个带回去呗。我听说这里有一个风俗。”

张大牛刚想反击,谁知这货又搬出了个问题,勾起了大家的注意力。

“什么风俗”众人循声看去。

“你们知道这里的女人为什么将脸蒙起来吗那是因为谁看到了她的脸就必须将她娶回家,不管美丑,你要是看过了,就得娶走。要是敢反悔,她家里的兄弟会把你砍成两半。”那名士兵信誓旦旦地说道。

“你才吹牛b吧,你这是听书听多了。”有人立马站出来反驳道。

东北方要塞那里的炮声还不时地传过来。

复兴军的士兵们并不担心被攻击,要塞中的沙俄军队已经是瓮中之鳖。

刘青南将掌握的军情整理了一下,传达到了各级军官手中。

第二天,士兵们继续建设营地。随军的医务人员是着手战地医院的建设。

一部分的地窝子已经可以使用了,空出来的帐篷正好用来建造战地医院。

刘青南早上巡视了一遍营地,然后就带着卫兵以及几名军官去巴拉克拉瓦联军总指挥部。

今天那里有一场重要的军事会议,事关几批援军的安排。刘青南必须得亲自过去参加。

巴拉克拉瓦是塞瓦斯波托尔要塞边上的一个小镇。此时作为联军的指挥部,周围修筑了一些多面堡作为防御工事。

同样的,在塞瓦斯托波尔城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多面堡,那是俄军修建的。

刘青南驻足仔细观察了一下,这种多面堡的防御工事,在中国似乎没有使用过。

淮海军更加热衷于使用战壕。

不过刘青南观察了之后觉得这种多面堡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敌人若是没有火炮的话,要想攻下这样的堡垒至少需要几倍的伤亡。

还有一点,这种多面堡并不要非常的多的人手。它的受攻击面非常的小。

会议在小镇最大的一座房子中举行。这栋两层的楼房用石头建成,外表刷了一层白灰。

小镇的居民似乎被集中管理起来了,路上最多的是穿着红色军装的英国轻步兵,偶尔能够同样穿着红色上衣的、头戴圆顶铁盔的骑兵骑马而过。

这些士兵以及骑兵细节,刘青南都会仔细观察,记在心上。

现在的复兴军对英法军队的实力还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尤其是陆军方面。在东方,英法两国都没有部署什么陆军,双方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冲突。

刘青南等人出现在镇子上,也引来了许多英国士兵的瞩目。甚至有人对他们指指点点。

除了高层之外,底层的军官和士兵并不知道中国军队参战。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中国的存在,那时的底层民众,地理知识非常匮乏。

昨天,复兴军登陆的地点是法军的营地,在哪里基本上没有英军。

双方虽然是联军,但是彼此之间的防区泾渭分明。

所以英国士兵并不知道来了一支中国的援军。

刘青南带着手下、翻译还有拉蒙一起向小楼走去。

照例还是拉蒙跟门口负责接待的军官接洽。

刘青南见到那名英国军官嘴里说着他听不懂的话,一边不住地摇头。

“他在说什么”刘青南转头问身边的翻译。

“司令,那个人说只能主官进去,拉蒙先生说您的随从军官可以站在后面,可是那人不同意。”翻译一边竖着耳朵听,一边解释道。

这时拉蒙回身向刘青南走来,就像是斗败了的公鸡一般。

他刚想向刘青南解释,就被刘青南抬手打住。

“拉蒙,我知道了,不用解释,这不是你的错,我带着翻译进去。你带着我的几个手下去镇上逛一逛,如果可以的话,带他们去战场边缘看看。”刘青南说道,一向脾气暴躁的他,此时却很平静。

“总统还真是料事如神,早就知道我们过来之后会受到冷遇。”刘青南在心中叹道,对董书恒的敬佩又提升了几分。

刘青南之所以几次忍住没有发怒,就是因为董书恒在他们离开之前就叮嘱过他们已经跟他一起分析过了到了克里木之后会遭遇的处境。

同时,董书恒告诫过刘青南要善于隐忍。

“真的十分抱歉,司令官先生。”说完刘青南跟随行的军官交代了一下,让他们跟着拉蒙去逛一逛,要仔细观察战场。

说完刘青南带着翻译走进了小楼。

进到小楼的大厅之中,入眼是一张蒙着红色色桌布的长条桌,桌子周围摆着漆着精美图案的高背椅子。

一名六十几岁的白人老者穿着红色的军礼服,胸口位置是一块金色的徽章。他此时正在跟几名与会的军官说话,似乎是没有看到刘青南进来。

其实刘青南的身材非常的魁梧,他穿了绿色的复兴军军服,光头上带着一顶同色的便帽。

按理说,刘青南的出现应该是非常的显眼。

但是过了十几秒钟,那位老将军还在侧着头跟别人说话。

从他一侧空空如野的衣袖,刘青南已经猜出来了,这位就是两军的总指挥拉格伦男爵了。

果然是风度翩翩、彬彬有札,真是呵呵了。

据说在之前的战斗中,哪里最艰苦,他就带领参谋人员在哪里出现。在危急时刻,他始终坚定不移,不屈不挠。

果然是一位很会演戏的老狐狸。

刘青南在心中想到,同时也告诫自己,要注意这个老家伙。

得少言、慎言

过了大概三十秒钟,老头才转过头来,眼睛扫到刘青南的一瞬间,这位老将军的表情突然间变得充满了歉意。

刘青南一直看着他,所以能够清晰地看到他脸上表情的变化,就像唱戏的表演变脸一般。

拉格伦男爵随即起身向刘青南走来。

“你好,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应该就那支中国军队的指挥官吧”拉格伦男爵伸出了手,露出了一副平易近人的笑容。

虽然刘青南听不懂他说话,但是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表情表达方式似乎是相通的。

刘青南也伸出了手,上前一部,跟拉格伦男爵的独手握在了一起。

身后的翻译紧随其后,将拉格伦男爵的话翻译了出来。

“是的,尊敬的将军,本来昨天就应该过来跟您报道,但是我不得不下吧手下的人安顿好。”刘青南也很有礼貌地说道。

“没关系,战争期间不用在意这些,快请坐吧”拉格伦男爵指了指桌子一侧末尾的位置说道。

刘青南没有在意座次,他坦然地坐下,那名带来的翻译也穿着复兴军的军服,就站在他的身后。

他打量了一下围坐在桌子边的指挥官,他们有的穿着红色军服,有的穿着蓝色的军服,有的穿着土黄色军服。刘青南没法从长相上分辨出他们是哪个国家的军人,但是从军服可以分出的他们的阵营。

他扫了一圈之后,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穿着绿色军服,其他颜色的军服都至少有两名以上将领坐在这里。

貌似所有的援军之中复兴军并非是数量最少的。

在场的军官有几人微笑着跟刘青南点头致意,刘青南也微笑着点头致意。

其中两名军官是普鲁士的军官,这两人的国籍刘青南的是认出来的。

复兴军中有很多普鲁士的退役军官,这两人应该是英国人雇佣的普鲁士雇佣军的头目。

这些雇佣军平时住在普鲁士,肯定是在报纸上看过中国的报道。

凭借两国的关系,普鲁士的报纸应该会有很多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

所以这两人对刘青南表示出善意,这就是不足为奇了。

军议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分工。

复兴军的八千人作为法军的预备队,法军因为军力最多,要将防区向东扩展。英军和普鲁士以及瑞士的雇佣军则会向东收缩一部分防线,让给法军。

对于这样的安排,刘青南是没有意见的。复兴军本来就没有准备顶到最前面去。

通过战报,刘青南知道双方的战斗非常的残酷,伤亡十分巨大。

“刘将军,如果没记错的我们公使转回来的文件中说你们将负责战场救护”拉格伦男爵终于朝向刘青南开口了。

刚才一支支军队安排过去,现在终于轮到刘青南这边。

“是的,将军,我们带了一支一百多人的战场医疗队以及大量的药品。”刘青南回答道。

拉格伦男爵点头,他知道普鲁士流出一种针对炎症的特效药大蒜素。这种药据说是中国产的。但是对于中国医生的医术。拉格伦男爵则是将信将疑。

在拉格伦男爵心中,医学是属于科学的范畴。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可能还处在巫医的阶段呢

至于阿达尔伯特亲王在欧洲宣称自己的急性肺炎就是中国医生治好的,这样的言论可能只是对这种药品的宣传罢了。

不过设立战地医院的事情,拉格伦男爵也不反对,至少那些受伤的士兵不用放到营地里等死。

刘青南顺势有跟拉格伦男爵说了一下自己这边缺少搭建野战医院的帐篷。

还好拉格伦男爵的格局还没有低到要去卡住这点用来救人的物资。

会议结束已经是正午,与会的人一起吃了一个午饭。

刘青南抽机会跟那两个普鲁士的雇佣军军官聊了一下。

“刘将军,我的朋友汉斯去了你们中国,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刚才的交流中刘青南已经知道了此人是普鲁士雇佣军的指挥官,名字叫做德科,是一个很直爽的普鲁士男人。

“德科将军,汉斯先生现在是我们军队的副总参谋长了。可以在我们国家的军队中排进前十名。”

“好吧,实际上我最关心他一年能够赚多少”德科笑着说道。

“哈哈,德科将军,汉斯参谋长的工资对外保密,不过他说他已经可以在柏林郊外买一个庄园了。一个庄园要多钱啊,德科先生”刘青南笑道。

“这这太不公平了,我现在还得冲锋陷阵,他躲在后方却能够赚的这么多,看样子等这场仗打完了,我也要去中国走走,到时候还请刘将军帮我引荐一下。”

“好说,好说,德科先生。”

会议结束以后,刘青南出了小楼,拉蒙和几名复兴军军官已经在门口等他了。

会议加上午饭已经用去了几个小时时间。

拉蒙他们早就已经转了一大圈了。

“你们吃过了吗”刘青南看向几人问道。

“将军,我们吃过了。”几人回答道。

回到了营地,刘青南找来随行医疗队的刘队长。刘队长是一位资深的外科郎中。本身就医术高明,后来进入医学院研究外科,他将针灸运用到外科手术中,开创了一种新的外科辅助医疗模式。

“刘队长,我们的窝棚已经建好了很多,我想先把野战医院建起来,后面如果需要的话,我们再扩大。”刘青南说道。

“刘司令,我们这里没问题,只要手术室稍微弄得干净一些就好。还有必须得把翻译派给我们,你知道医生必须要跟病人沟通。我们的一声外语都很蹩脚,而且这里有好几个国家的人,我们也不可能会那么多种语言。”刘队长叹一口气,将自己的这边的问题一并都都提了出来。

刘清南思考了一下说道:“行,就这么办。”接下来几天,办野战医院将是复兴军远征部队的主要任务。

ps:早上三点就起来,这会儿一直瞌睡。改一段睡一会儿。这一段远征军内容,会很快带过,回过头去一口气将反清战争写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18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