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七八章 柯尔克孜骑兵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在浩罕汗国繁荣的背后,其国内的统治阶层逐步发生对立,哈萨克和吉尔吉斯等游牧部落的叛乱也时常发生,政权实际上很不稳定。

42年,布哈拉汗国的继承者布拉哈阿米尔国的纳斯鲁拉入侵浩罕,攻下浩罕城,并杀害了穆罕默德阿里汗全族人。

从此,浩罕汗国被纳入了布哈拉的领地。随后布哈拉在被占领的首都浩罕城,扶植了新一任傀儡统治者。

不久,出自浩罕大汗一族分支的西尔阿里汗夺回了政权。

但由于王室血脉的而引发的汗位继承斗争,使得国内政治环境逐步恶化,政局陷入混乱。

同时,北方的俄罗斯帝国入侵了哈萨克草原,直接威胁到了浩罕汗国在这一地区的统治。

此时坐镇在浩罕城中的就是这位西尔阿里汗,这个阿里汗不是一个草包。

相反他非常的有能力。这次介入山南的事情,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虽然近十年的清理,这位阿里汗已经基本上清楚了国内的反对者。

但是浩罕汗国的国内各个民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另一个原因就是拓展浩罕汗国的生存空间。北方沙俄从哈萨克方向的威胁越来越大。

浩罕汗国现有的领土几乎都直面哈萨克,一旦沙俄向浩罕发动侵略。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也许浩罕就要直接被灭国了。

所以阿里汗希望浩罕的领土能够向东面山南地区延伸,让华夏西域的山南地区成为浩罕的大后方。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浩罕的战略纵深,收复了山南地区的那些回回后,还能够提升浩罕汗国的实力。

再加上这次沙俄也派兵进攻华夏的山北地区。阿里汗觉得华夏这边的注意力一定会被沙俄吸引过去。

可是结果却是,沙俄还没进入伊犁就被彻底消灭。

山南的起事起的也快,灭的也快。大家连如何分赃都没有商讨好呢,就被人家灭了军队的主力。

当萨姆尔苏丹带着手下的小弟狼狈不堪地跑到了浩罕城的时候。

西尔阿里汗被惊的跌坐的在王座之上。他震惊于,叛军失败的这么快,也震惊于华夏军队的战斗力竟然如此之强。

不是因为叛军被消灭,而是沙俄军队被灭,对阿里汗带来了巨大的震惊。

沙俄这么些年可是一直压着浩罕汗国打。双方的交锋之中浩罕汗国从来没有占过便宜。

但是现在五万的沙俄军队却被华夏的军队一战而灭。

阿里汗也从叛军的口中得知现在的西域在华夏新朝的统治之下。

那么,还能用原来对付清廷的那一套来对付这个新朝吗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新朝

感觉自己这次可能踢到了铁板上了。

心中满是危机感的阿里汗,赶紧从其他几座浩罕的城池调兵。

不过,华夏的大军来的太快,他们一共只有一万六千余人,但是通过哨兵的搏杀,浩罕人已经能够感受到了这些军队的精锐。

除了调集援军之外。对那些从华夏西域退过来的叛军。阿里汗明面上安排地方给他们居住,好生招待他们。

实际上,早已经在安排大量人手将他们居住的地方团团围住,必然的时候这些人也是浩罕汗国的棋子。

十一师十二师虽然名气不大。但是这些鄂北的汉子,跟着左季高一路到达西域。长途的行军铸就了他们坚韧的意志力。

严格的训练,培养了他们熟练的作战技能。

他们的皮肤早已经晒的黝黑,在复兴军的军装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精神。

张树舜按部就班地率领大军打到了浩罕城外。

在路上,他们得到了浩罕汗国的一支五千人规模的克尔克孜骑兵骚扰。

张树舜将四千骑兵派了上去迎战对方的骑兵。他叮嘱骑兵的将领不要与这些浩罕人近战。

论近战的功夫,复兴军是比不上这些浩罕汗国柯尔克孜骑兵的。

他们就是浩罕汗国养的打手。这些生活在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脉以及喀喇昆仑山脉的柯尔克孜人,是天生的骑兵战士。

在浩罕的城外,五千的克尔克孜骑兵一开始就向着复兴军的本镇冲去。

不过他们并没有靠的太近,而是在复兴军本镇的周围逡巡,似乎是想要骚扰复兴军,减慢他们的行军速度。

张树舜似乎明白对方的意思,那就是延缓部队围城。

浩罕汗国包括了浩罕、安集延、马尔吉兰、纳曼干等城池组成。所以浩罕汗国的大汗此时一定是在调兵遣将。

他们应该知道光是浩罕一城的实力是对付不了复兴军的。

这其实正和张树舜的心意。

他的计划就是围住浩罕城,然后在在浩罕城外消灭浩罕汗国的援军。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仅有利于复兴军今后攻取其他几座浩罕人的城池,因为那几座城池中的军队被抽调之后,剩下兵力防守必然减弱。

在野外消灭敌人总比进攻敌人的城池要容易的多。

另外,在城外消灭浩罕汗国的援军,也可以降低浩罕城中军民的抵抗意志。

这就是围城打援的奥秘之所在。

唯一让复兴军不适应的是这里干旱少雨的环境。

还好城外有大河通过,并不用担心的饮水的问题。

五千人的克尔克孜骑兵在复兴军眼中并不算什么。五万人的沙俄骑兵,他们都说干就干了。

克尔克孜骑兵是职业的军人,他们非常的狡猾。

这支克尔克孜也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人骑兵的统领叫做巴扎拜。

他有着丰富的骑战经验,在浩罕汗国的军中也算是一号人物。

他见到华夏人的骑兵出来追击,从容地退走。

果然这些华夏的骑兵追击过来了。巴扎拜见到见对方的马速不如自己,心稍稍放了下来。

他利用复兴军对费尔干纳盆地不熟悉,将这队骑兵吊着向浩罕城北的一个山谷而去。

巴扎拜已经在山谷中提前埋伏了四千人的骑兵的。

九千骑兵就是浩罕城中的所有骑兵了,另外浩罕城中现在还有一万多的步兵,这些人阿里汗是肯定不敢放出来的。

巴札拜的意图是先消灭这些复兴军的骑兵,然后回过头来,在城下消灭复兴军的步兵。

这样的战术安排非常的精明,利用了自身的所有优势。

复兴军的骑兵就这样追在了克尔克孜骑兵的后面,这令巴扎拜大感意外。任何一个成熟的将领都不会在对地形不熟悉的情况下,贸然出击,而且还是在人数弱于对方之时。

北边的山谷是一条非常平缓的山谷,这条山谷通向北边的商业重镇塔什干。

那里也是浩罕汗国的一个重要的城市。

在克尔克孜骑兵看来,这些复兴军的骑兵似乎是有些傻。

也许是山谷很平缓,复兴军才没有起疑心

复兴军虽然追在这些克尔克孜骑兵的身后,但是并没有追上,虽然他们的战马差不多,但是复兴军骑兵的骑术比人家差远了。

到了西域之后,左季高的手中不缺优质的战马。所以骑兵们所骑的早已经不是相对矮小的蒙古马,而是换上了西域的马种。

但是论到骑术,这些鄂北出身的汉子就比不上克尔克孜这样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了。

“后面的华夏人都进入到山谷了吗”巴扎拜问向身边的一名将领。

“是的,将军,他们都进来了,这些华夏人太嚣张了,不知道他们是胆子大还是无知。他们就这样跟了进来。”

“他们为了速度,甚至连大炮都丢给步兵了。”本来复兴军的骑兵团中是有骑炮的,但是骑炮毕竟会影响骑兵的速度。所以两个骑兵团都没有携带骑炮。

但是克尔克孜人不知道复兴军的骑兵之中跟着二十几辆的战车。战车使用的是特质的大轮子,速度非常的快,基本上可以跟上骑兵的速度。

沙俄人可没有告诉浩罕人复兴军战车的厉害。不要说他们没有什么人从战场上逃回去。就是沙俄人心中非常清楚的话也不会告诉浩罕人这些事情。

大家都会将自己的手中的情报视作一种资源,试问谁又会将自己手中的资源白白告诉别人呢

现在,要论对复兴军装备的了解,也许就要属沙俄的军队了。

沙俄虽然在复兴军的手中一次次地失败,但是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此时在去往圣彼得堡的路上,就有人带着一张画着转管机枪图样的画,在一路飞奔。这是沙俄安插在哥萨克骑兵中的机要三处密探。

此人拼尽全力,才从战场上逃回来。他要将自己在战场上获得的情报汇报给沙皇陛下,这是他们的使命。

这名情报军官甚至都没有跟的巴扎拜提起对方的骑兵中有一些蒙着绿色大蓬布的马车。

在他们看来,这些车子上有很大的可能是对方携带的物资。

巴扎拜点了点头,既然对方送死,那么的巴扎拜不介意送他们的一程。

浩罕汗国的主体民族是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柯尔克孜人以及哈萨克人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是被压迫统治的对象。

实际上,柯尔克孜人也是被浩罕汗国征服的对象,他们在浩罕汗国的历史爆发过很多场流血抗争。

可是在中亚这个地方,柯尔克孜人始终是一个少数族裔,他们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国家,只能依附强者。

除了在浩罕汗国,下满清时期也有很多的柯尔克孜人投靠了华夏。

巴扎拜就是一个柯尔克孜人,他做浩罕汗国的将军只是为了为柯尔克孜人在浩罕汗国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掌握更多的土地资源。

通过分配这些资源,也是阿里汗控制他们的方法。

谈不上是对浩罕汗国的忠诚,他们与浩罕汗国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利益上的交换。

巴扎拜让自己手下的队伍停了下来。另外一支骑兵是塔吉克人的骑兵,他们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但是巴扎拜知道那些塔吉克的骑兵会按照约定的部署出现的。

“放狼烟吧”这是给那些塔吉克骑兵的信号。

远远地,巴扎拜已经能够看到南方复兴军掌旗手手中高高举起的红底金龙旗。

巴扎拜让手下的骑兵提前改变阵型,做好进攻前的准备。

柯尔克孜的骑兵一般身着半身锁子甲、戴铁盔,配弓箭、长矛和马刀。

他们的装备非常的精良,这也是他们为什么能够成为浩罕军队中的精锐的原因。

浩罕汗国虽然没有什么现代工业,但是在中亚地区,浩罕这里的手工业已经算是极为发达的了。

再加上发达的商业,这才让他们有条件打造这样一支骑兵。

巴扎拜知道对方都是手持火枪的轻骑兵。哨探报告,对面的复兴军的主要装备的就是一把短管火枪。

根据他们掌握的情报,这枪的射程最少在两百码以上。

另外他们每个人的腰间还有马刀。

他们身上就穿着花绿色的军服,并没有任何的铠甲。

所以巴扎拜断定这是一支利用火枪的远射程作战的轻骑兵。

这也是为什么巴扎拜要将对方钓到这个山谷之中。因为在这里,这些轻骑兵没有腾挪的空间。

当前后两支骑兵夹击他们之时,这些人只能够跟巴扎拜手中的骑兵近战肉搏。

不过在此之前,自己手中必然会有人要倒在对方的火枪射击之下。

为了减少死伤,巴扎拜安排前锋的骑兵尽量散开,这样既能够为后面冲锋的骑兵掩护,又能够尽量减少己方的死伤。

“呜”悠扬的号角声响起,双方已经进入了冲锋的距离。

柯尔克孜骑兵已经摆出了冲锋的姿势。

前排的战马背着自己的主人踩着优雅的步子,正在缓缓地加速。

战马在起步加速的时候,动作是最优美的时候。

第一排的骑兵,战马的步子基本上保持同步,这反应了这些柯尔克孜骑兵娴熟的骑术。

不出巴扎拜的预料,对方的骑兵停了下来。

他们果然是不准备和自己近战。巴扎拜在心中想到。

但是对面的骑兵也没有后退。

又是一声悠扬的号声传了过来。

“呜”

复兴军的后方又出现了一支骑兵。

巴扎拜的心中一阵激动,今天他们骑兵又可以立下大功。到时候,阿里汗将拿出什么来赏赐给柯尔克孜人呢

他希望柯尔克孜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湖边牧场,而不是继续在帕米尔高原上与恶劣的气候作斗争。

复兴军的骑兵团,此时却并没有出现应有的慌乱。

他们分成了前后两个阵营。

骑兵排成了整齐的横阵,然后在阵前,十几辆战车整齐地开到了前方,战车的车夫将战车屁股朝后,依次排开,然后又用工具将战车给固定住。

巴扎拜看的满脑子都是疑惑。但是敌人是不会告诉自己他们在干什么。

随着手下的骑兵全部出发,巴扎拜也催动战马向前冲去。

骑兵的将领是很少留在后方观战的,他们是士兵的胆气。

巴扎拜没有冲锋在最前面,他已经过了冲锋陷阵的年龄。

不过他还是带着中军跟随者手下的儿郎前冲。

“来吧,来吧”复兴军这边十一师骑兵团的团长陈志昊口中喃喃说道。那天绥远城外的一幕他还记得。

那时候他们被抽调出来跟随第一师行动。不然他们也要跟步兵一样捞不着仗打。

此时,相同的一幕再次发生,如何不让陈志昊兴奋呢

ps:国庆结束了,快醒醒诸位,明天上班班了。独孤坚持每天万字两更。给自己点个赞。在这里求个票,月票、推荐票,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13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