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一七章 北伐孤军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不不不,这个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做,这和公然造反没什么区别,你们这是想拖我下水吗”董书恒摇头拒绝道。

傅善祥的这个要求确实有些过分了。

董书恒平时可以跟他们私底下做一些交易,但是帮助他们支援北伐军的这样的事情,风险太大了。弄不好就跟清廷公然翻脸,那么董书恒这么长时间的韬光养晦就全白费了。

“董大人,难道就没有一点商讨的余地了吗我们北伐军的将士在北方孤军深入,连过冬的衣物都没有。董大人也是汉人,这些将士打的是清妖,他们是在为我们汉民打江山。难道董大人就没有一点恻隐之心”傅善祥义愤填膺地说道。

“我去,这女人嘴吧也忒毒了,果真是个女状元。”董书恒在心中吐槽道。

“傅姑娘,北伐军的孤军深入完全是你们太平军高层的决策错误造成的,稍微有一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在没有后勤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士兵做这么长距离的奔袭。这件事情要怪只能怪你们的天王还有东王。还有他们就不能再派援军过去吗”

“不许你说哥哥还有天王,你就是冷血无情,见死不救,不顾民族大义。”杨兮妹气冲冲地站了起来骂道。

刚才董书恒的话确实重了一些,这等于是在骂洪秀全和杨秀清没有军事常识。

实际上,历史上北伐军之所以会成为这种虎头蛇尾、孤军深入,最后全军覆灭的局面,有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权力斗争。

林凤祥、李开芳和吉文元都是天王洪秀全的心腹战将而且都非常有能力,尤其是林凤祥不仅打仗厉害,人还很有才华,一直为杨秀清所妒忌。

为了削弱天王洪秀全的力量,当初正是东王杨秀清极力支持攻下扬州的林凤祥和李开芳帅军北伐,可是半年多时间了,北伐军并没有得到补给和支援。不仅如此,杨秀清还把曾立昌给收到自己得阵营。相当于挖了林凤祥的墙角。

在这个过程中,天王洪秀全也犯了错误。他直接下圣旨给林、李、吉,让他们直捣黄龙,不要在沿途攻城略地,浪费时间。

他高估了太平军,低估了清廷。要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清廷还没到辛丑条约后那种山穷水尽的地步。

假如北伐军在河南先占据一块根据地再慢慢向直隶攻击,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进退不得。

“傅姑娘,你这么说就有一些道德绑架的意思了,我没有帮助你们弥补错误的义务。这个时候,如果你们太平军放弃天京,全军北上的话,我想打下北京城应该问题不大吧”

傅善祥觉得董书恒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傅姑娘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说白了还是有些人贪恋天京城的荣华富贵以及安逸生活。傅姑娘,你的初心没变,但是很多人已经忘记了当初金田村的誓言了。”

听了董书恒的话,不光是傅善祥,就连杨兮妹都呆愣在当场。

大家都不是傻子,她们有什么资格再去指责董书恒呢

“今天不早了,还请两位姑娘先回去休息吧。”

董书恒下了逐客令,为北伐军运送物资的事情,他还需要考虑一下。最起码要先了解一下北伐军的情况。

不可能凭着傅善祥的几句话就作出决定。

傅善祥也知道这事情没那么容易决定好。要是好办,天国自己早就给办了。现在天国全力西征,抽不出太多的部队北上。另外洪、杨等人也担心再派人北上会不会同样被围在北边。

所以只能求到淮海军的头上,因为只有淮海军掌握着运河的南北交通。另外淮海军手中还有海运的力量。

傅善祥拉了拉一旁的杨兮妹出了总统府,此时天已黑。

杨兮妹还在心中愤愤不平。董书恒这个大抠门儿,天都黑了,连顿饭都不管。

扬州的总统府由以前董家的宅子改造而成。董书恒虽然有钱,但是他总想把钱花在刀刃。他无法容忍把钱花在没多少实际意义的个人享受上。

总统府的外面是一条马路,马路两旁拆除了违规搭建的建筑,显得非常干净整洁。

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路灯,路灯发出明黄色的光,划破了夜色,不仅照亮了道路,仿佛给人的心中也增加了一股暖意。

“二位姑娘请留步”

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傅善祥和杨兮妹一起回头看去,原来是魏玉珍追了过来。

“二位姐姐,天色已晚,妹妹请二位去吃扬州烧鹅。书恒他还有事情,来不了了,还请见谅。”魏玉珍微笑着邀请到。

傅善祥与杨兮妹相视了一眼,点头说道:“那就多谢魏姑娘款待了。”

正是华灯初上之时。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街边有统一规划建设的小摊位,专门供小商贩使用。一些城内的小商贩、手艺人只要出很少的租金就可以使用这些摊位。

加上现在有巡警在街面上巡逻,原来每天出来敲诈勒索的地痞无赖没了。小商贩的日子要比以前好了很多。

淮海军的劳改制度非常严格,不仅仅针对犯罪分子,原来的一个氓流,城市内游手好闲的人,全部都被送到农场劳动改造。

在淮海军的势力范围内不允许出现懒人、闲人。现在国家正处在变革的关键期,每一名华夏人都有责任去为国家民族发展出力。所以淮海军势力内连一个乞丐都看不到。

因为良好的治安,街上走动逛街的女人很多,因此三人走在街上并不显得突兀。侍卫跟在后面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她们给人的印象就是三个出来逛街的普通女子。

“妹妹,你们淮海军在路上设置这么多路灯,不会浪费吗很多的百姓家里可是连油灯都点不起。”傅善祥说道,她毕竟是个状元,本身又是一个平民,知道老百姓的疾苦。在东王府的时候就多次当面劝谏东王不要铺张浪费。

今天到了扬州,发现淮海军也喜欢做这种铺张浪费,好大喜功的事情。

刚才到总统府,看到董书恒的总统府布置简单,连个丫鬟都没有,心中还对他生出了些许佩服,此时荡然无存。

“姐姐,这个你就想差了,你要是看过了我们淮海书局出的一本叫经济学的书就不会这么说了。”

说着,魏玉珍指了指街面上往来的行人对傅善祥说道:“姐姐有么有发现,晚上街面上的行人特别多,这些人很多都是出来逛街购物的。”

“我们杨州城的居民白天大多数要出去做工,只有晚上才有机会出来活动。所以我们在街道上安置了路灯,这样小商贩就不需要自己再支一个油灯了。同时路灯装饰下,街道上流光溢彩,大家也更加愿意出来逛逛。逛街的人把自己赚的工资换成了需要的商品,那些小商贩、手艺人也因此赚到了养家糊口的收入,然后再去买工人生产的产品以及农民的粮食。如果没有这些,工人赚了钱之后存在家里,农民的粮食屯在家里,那么这些小商贩、手艺人靠什么吃饭呢”

听着魏玉珍说了一大堆,傅善祥似懂非懂的。在看到街面上生机勃勃的景象。回想天京城,一到晚上就宵禁,大家只能呆在自己的馆舍内,一片死气沉沉。

如果要是她选择的话,当然是现在的扬州更好,更加接近天国。

他们来到一家烧鹅馆,大堂已经坐满了客人,其中很多都是各地的客商。运河市场即将开业,扬州聚集了大量的商人,同时也带动了扬州的繁华。

侍卫已经提前帮三人预定了一间包房。

进入包房,三个女人就聊开了,魏玉珍非常羡慕傅善祥能够考上状元,作为一个女子,她与有荣焉。

傅善祥问起了魏玉珍做的书局工作,还聊起了淮海书院的一些事情,听说魏玉珍还在书院教书,也是非常的钦佩。

“妹妹,你才是真厉害,竟然还是一个女先生”傅善祥佩服地说道。

同时她也佩服董书恒能够同意自己的女人出来做事情,这在当前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简直不敢想象,不觉间刚才已经清零的打分,又重新加了几分。

“姐姐能够采一定很厉害,以后也可以到我们的书局投稿的,妹妹帮你出书。”魏玉珍笑着说道。

一会儿菜上了上来,魏玉珍又和杨兮妹聊了聊书云、书梅的事情,以及当初留在高邮的那些女子。

这时隔壁的一个房间内传来了一个北方汉子的说话声,此人是一个大嗓门,操着天津口音,说话的内容魏玉珍三人听的一清二楚。

“哎,哥几个,你们听说了吗朝廷拨款从山西、陕西、蒙古又调了2万精兵道僧格林沁的麾下,让他在天津一边练兵一边缴匪。又令兵器局打造火枪、火炮。我看北边的发匪估计蹦跶不了几天了咱们以后在北边的生意会好做一些了吧。”同桌的商人也都纷纷附和叫好。

杨兮妹与傅善祥的眉头皱了皱,显出浓浓的担忧之色。

魏玉珍自然也看出了二人的心思,宽慰道:“二位姐姐,无需担忧,虽然我未涉足政事,但是也知道,林将军和李将军都是难得的战将。”

“他们一路从山西入直隶,也是屡立战功,兵力更是翻了一倍。只是清军采用坚壁清野的战术,把府库都给烧了,林李二位将军又不愿意劫掠百姓,才导致了现在物资短缺的境地。但是我想以二位将军的英勇善战,一定能够熬的过去。”

傅善祥刚想开口说话,结果魏玉珍打断了她,看了一眼旁边的杨兮妹,魏玉珍继续说道:“我知道二位姐姐想说什么,书恒也有他的难处,我们淮海军初创,势单力薄,清廷一直盯着我们,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系着万千人的性命。”

“我们现在淮海军把力量都投入到整治河道上,那可是造福百姓的大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个时候书恒是不会去惹清廷的。但是,二位姐姐请放心,我会尽量劝劝他,看看能不能走运河运一批物资,到时候大不了就说是被贵军劫走的。”

魏玉珍的话说的很诚恳,二女听了都非常感激,也没有再有进一步的要求。

倒是傅善祥在心中又给董书恒加了几分。现在兵荒马乱的,就连清廷都不会去治理河道。

这个时候淮海军还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河道治理上,这得有多大的魄力。看样子淮海军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不是普通的地方军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7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