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六章 士绅的反扑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第二天,董书恒就接到了消息,现在他反而安心了不少。他把密件递给旁边的刘青南:“南哥,你怎么看”

“哼,一帮土鸡瓦狗而已,我觉得不需要调野战部队过去,一个守备团足够吃掉他们。”刘青南不屑地说道。

“这样吧,稳妥起见,让去海州的202团先不要继续前进,赶到徐州东边的固台集,在运河东面隐蔽待命,201团乘水师战船沿运河前进,大张旗鼓地走,不然我担心这帮土老帽找不到我们,哈哈哈。”这次董书恒准备亲自走一趟,徐州在他的计划中比较重要,这里是江北地区的门户。还是未来的重工业基地,他想亲自去看看。

而且,现在扬州之战还在准备当中,各种物资需要时间储备,反正他跟琦善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多月。

华尔与其他教官已经开始培训讲武堂第二期的军官,这些军官大部分是从全军选出,少部分是各大家族推荐的优秀青年。董书恒通过华尔又聘请了一些在上海讨生活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洋人。而且通过第一期的实践,军官的培训教材也基本定下来。因此,现在军校也不需要董书恒自己天天盯着。

公司也基本上走上正轨。现在整个淮海集团,最空闲的反而要属董书恒了。他估算着这次去徐州有个一个星期左右就能回来,不会影响到扬州这边的进展。

去徐州的201团已经在路上,水师派了淮安号带着5艘老式战船,负责运输201团。淮安号上,201团团长蔡树森站在船头,意气风发,运河两岸的风景尽收眼底。有人说他是总统近臣,加上救过总统,才混上了一个团长,这让他很不服气。虽然从连长一下子成了团长,但是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带好这个团。

他跟士兵们同吃同睡,才几天时间就能叫出大部分士兵的名字。他经常找士兵们聊天,了解士兵的思想动态。有些士兵没出过远门,对去徐州感到一片迷茫。他就跟士兵们讲徐州的历史,大家知道原来徐州是古代的天下九州之一,对于能够去徐州驻守都倍感自豪。

蔡树森之所以能跟士兵们讲这么多,不是他多有学问,而是他在出发之前托人找了很多徐州的资料。他记得总统说过,不要做没准备的事儿,不要打没准备的仗。打仗不是拼运气,而是拼准备。

正在这个时候,水师的副司令,淮安号的舰长张强走了过来。

“蔡团长,总统让人带来消息,徐州的士绅组织了五千民团还有一千巡防营,准备在运河伏击我们。总统让我们在骆马湖稍作修整,等总统到来再一起出发。”

“一群地主民团而已,正好能让弟兄们练练手,总统亲自出马也算是看得起他们。”蔡树森说道。他这么说,显然忘记了他们两个月前也只是地方团练。

第二天的中午,董书恒追上了201团,他带着警卫连,都是骑兵,速度要比坐船快多了。

“苏霆,你带着警卫连的弟兄沿着运河骑马前进,不需要快,跟上船队就行,注意保持马力。让李存训带着一个班下马,跟我上船。”他对身边新任警卫连长苏霆说道。李存训是新的副连长,他是高邮李家的子弟,读过书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为人机灵,被董书恒收在身边锻炼。

淮安号上的指挥室内,张强、蔡树森向董书恒行了军礼,众人来到了行军地图之前。

“树森,我这次来可不是抢你的功劳。”董书恒微笑地说道,“具体的作战指挥还是由你来,张副司令的船队配合你。我的警卫连也调给指挥。我这次主要是考察一下徐州的矿产资源情况,而不是来打仗的。”

“是,总统,保证完成任务。”蔡树森立正敬礼。他心里清楚,董书恒一直信任提携自己。为了报答总统的信任,自己一定要打好这一仗,绝不能辜负总统的信任。

“总统,根据我们现在手上力量,我觉得可以这样:201团负责正面吸引迎击敌人,我们尽量把敌人吸引到河边决战,这样水师的舰炮可以发挥作用。202团从上游绕到敌人后方,进行迂回包抄。敌人溃败后,由警卫连的弟兄骑马杀出,向202团方向,追击驱赶敌人。争取把这些敌人在运河边上全部歼灭”蔡树森将自己的作战计划全部道来。

他的计划考虑到了己方的所有优势条件,董书恒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可以补充的了:“我只补充一点,这次尽量抓俘虏,不要赶尽杀绝,这些人大多是老百姓,他们基本上也是被半强迫地拉进民团的。”

徐州城西,从沛县征募的民团在这里集结,一共有5个家族参加了张家组织的民团,毕竟张家在徐州积威已久,而那个淮海军名不见经传的。而且对这些家族,张家许诺了许多好处。

看着城外人山人海的民团,徐州知府桂中行躲在衙门里面根本就不敢出声,徐州官军大多调到北大营,他现在一个光杆司令哪边都不敢得罪。

“伯父,我们得到消息,淮海军这次到徐州一共一千人,他们坐船沿运河而来。我们最好到运河边上埋伏,等他们一上岸就上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张勐对张玉林说道。张玉林这次亲自带人过来,总指挥肯定是张玉林担任,他只能一旁建议。

“嗯,你说的有道理。现在大军都在,去把银子搬上来。我们去鼓舞一下士气。对了,你联系的那五百山东响马什么时候到”

“伯父放心,这林大当家在道上的名声很好,为人打仗都靠谱,既然收了咱们的钱,就不会爽约的。时间地点我都已经告诉他们了,他们会自己选择时间机会出战的。”

“哈哈,好,到时候给这帮淮海军一个大大的惊喜。这帮子南方来的人,怕是都没见过骑兵,老子的两万两白银没白花。”张玉林嚣张地笑道。

将近六千人混乱地扎成一堆,就跟赶大集似的。他们按照家族分成了六个阵营。场面非常嘈杂。张玉林喊了半天,才让这帮泥腿子安静下来。

是的,他们就是一群泥腿子,这些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团基本上都是这些地主家的庄户,地主老财说了这次跟着出来的人每人能分到二两银子,比以前村子之间械斗好的多了,那时每人顶多分2斗米。徐州地区本就民风彪悍,各村之间,家族之间发生械斗是常有的事,而且几千人的规模也很常见,大家见怪不怪。

接着,几个大箱子被人搬了上来。箱子打开后白花花的银子在阳光下反射出银白色的光芒。

来自闫集镇的胡三和一帮村里的同伴蹲在一起,他的手中是一把铁矛,这件兵器在他家传了几代,每次械斗的时候他都能冲锋在前,就是靠着这把铁矛。这次张家还为没兵器的人准备了兵器,毕竟他们家是炼铁的。但是胡三还是坚持用自己的铁枪。

“张家老爷说了,这次是扬州人想来抢我们徐州,俺们徐州人要同仇敌忾。俺胡三这次定要这帮扬州人看看俺徐州人的厉害。”看着那堆银子,胡三在心中暗暗想到。

银子看好了,张老爷说了,杀一个淮海军赏银五两,这得在矿上扛多少活才能赚到啊,五两银子拿到淮北铁都能买到一个如花似玉的小媳妇儿了。还别说这帮地主士绅的招还真好用,顿时整个队伍气势大振,原本懒洋洋的动作也都变麻利了。

接下来,各家家丁过来分发早饭。早饭每人一大碗羊汤,一张大饼。徐州人爱喝羊汤,但是这些庄户平时哪里能喝的得起呀羊汤虽然没啥肉,但是上面漂满了油花呢胡椒、盐巴也放的足,让人喝了浑身舒坦,大饼有锅盖那么大,咬上去虽然有些硬,但是喝上一口羊汤一泡就软和了。

吃饱喝足,队伍被各家的头目带领着向东而去。整个队伍的速度快了很多,团丁们畅想着拿了赏钱该干点什么呢去隔壁淮北买个安徽媳妇儿,有媳妇儿的看看能不能给家里买两亩地,或者买个驴子回来。

得益于早上的羊汤大饼,下午太阳还在西南方向的时候,民团的大部队就赶到了运河固集段。为什么民团要选择这一段伏击呢因为这段运河离徐州最近,而且有现成的码头。淮海军要去徐州也必然会选择这一段登陆。

一个前出侦查的巡防营兵丁跑到了张玉林和张勐面前说道:“报告张老爷、张统领,运河边上发现了六艘船,五艘是大沙船,还有一艘非常大的船,样子很奇怪,上面有个大烟囱,呼呼地往外冒着黑烟。”

“他们一共有多少兵”张玉林问道。

“应该就千把人吧,毕竟一共就六艘船。我看到他们正在下船。”那兵丁报告道。

“兵法有云,出奇制胜,让大军压上去,我们把他们推到运河里喂王八。”张玉林对身边的张勐说道,他现在整个人就是一副儒将的做派,就差手上拿个鸡毛扇子了。

张勐本来想张嘴劝上几句,看着大伯正在兴头上没敢开口。你这不看清形势就全军压上,到时候出了事情,那就是全军溃败啊这大伯看着年纪不小,打仗竟还没自己稳重。显然,他这是把宗族械斗那一套拿过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627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