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八十五章 天京城的大事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让我们把目光再转到天京城,天京城此时正在发生两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洪秀全发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定都天京之后,太平军发现不能够再使用原来的老办法。之前太平军一直在流动作战,相当于是流寇,而现在他们的野心更大,因为他们要建立政权。

扬州的失败,也让太平军中一些头脑清醒的将领看到了自己原来那一套制度的缺陷。

说直白一些就是,原来的制度就是流寇做法,没收财产、男女分馆。

这些做法能够快速地提升自己的实力,但是不得人心,没办法长久持续下去,有点像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这次在洪秀全的主导下,太平军发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主要内容:

1宣布一切土地和财富都属于皇上所有。确定:“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规定“凡田分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好丑各一半”的分田办法。

2规定县以下行政制度,设立各级乡官,并规定乡官的保举,升贬、奖惩办法。凡居民25家为“两”,设“两司马”负责管理生产、分配、教育、宗教、司法以及地方武装等工作。

3规定余粮、余钱缴“国库”的办法,每家农副业收获,扣除口粮外,其余送缴“国库”按制发给。

4废除封建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这个文件被情报司送到董书恒手中的时候,将董书恒惊出了一身冷汗。

这个制度看起来确实很吓人,要是真的被太平军搞成功了,那么董书恒都要考虑是不是干脆去投靠太平军。

这比董书恒那个搞一亿民兵的设想还要激进,还要理想化。

不过董书恒知道,这一制度只是洪秀全的理想。既然这个制度颁布出来了,说明洪秀全已经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了。

就像后世的很多网络小说家一样

这个制度根本没办法实行下去,就如马圣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洪秀全这么搞,一方面会激起地主更加剧烈的反抗。董书恒自己要抄一个地主都得遮遮掩掩或者巧立名目,他也不敢一刀切地直接没收。

另一方面这会严重削弱百姓种粮的积极性。大家都去吃大锅饭了,人只会在一起比懒,而不是比勤。淮海军的农场那也是有考核制度约束的。董书恒一开始就设立了制度措施,防止农场职工消极怠工。

东王府。

“啪”的一声,杨秀清将手中的一份“圣旨”摔在了书桌上。

“这简直就是乱命,他这么搞,是想让天京城的人都饿死吗”杨秀清对身边的幕僚大吼着说道。

“哥哥,为何生这么大的气”这个时候杨兮妹刚好进来,看到杨秀清正在生气,于是问道。

她今天穿着一身太平军女式长衫军装,腰间系着佩带,佩带上还插着一把手枪,看起来英姿飒爽。

“这个天朝田亩制度你看过了吗”

杨兮妹摇了摇头捡起桌子上的圣旨看了起来。

“哥哥觉得这个制度不好吗我们太平军打清妖不就是要让百姓都过上好生活吗现在大家都分到土地,就都可以过上好日子了。”杨兮妹不解地问道。

“哎难道你的见识也跟那些愚民一般吗你想想所有多余产出都归圣库,那么谁还会好好种地,只要满足自家口粮需要就可以了,谁会去管圣库够不够用,到时候没粮食吃了,这天京城那么多人怎么办还有那些地主会乖乖把土地交出来吗”

“哥哥,百姓难道不会理解天国的苦心吗”

“傻姑娘,不能小看百姓,但是也不能把百姓想的太好。”

“哎算了,骥华你去一封信给翼王,让翼王劝劝天王,我是不能再去说了。”杨秀清对身边的幕僚张骥华说道。

“兮妹啊,你跟淮海公司接洽一下,看能不能加大我们购买粮食的配额。往后大家可能又要挨饿了”

“嗯,是,哥哥,我尽量吧,不过淮海公司对粮食的控制很严格。他们自己的粮食需求量也很大。”

“嗯,我知道了,骥华,你让在安徽江西的部队在当地多征缴一些粮食回来,送入东王府的粮库。”

“哥哥,这会不会不好啊”杨兮妹问道,他对哥哥的做法不大认同。

“我这也是有备无患,我东王府上万号人,难道不要吃东西”

“好了,明天殿试,妹妹也跟为兄一起去吧。”

太平军这是第一次开科举考试。可是参加的读书人太少,尤其是这次规定男女都可以参加,一些正经的读书人都抵制不参加。

最后为了凑人数,太平军的底层官员甚至用威胁的手段强迫一些读书人来参加考试。

咱们的黄二少爷,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到殿试。本来以我们黄二少爷的学问也就能考个秀才。

但是这次参考的人的质量实在都不怎么样,那些被强迫的自然也不会好好答题。

而且咱们黄二少爷,之前被抓进太平军中,接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天国教育。

那时他为了报复董书恒决定投靠太平军,所以学的认真,对拜上帝教的教义是倒背如流。

这次答题的时候,他将教义融入到策论当中。并且对洪秀全是一番歌功颂德。主考官是洪秀全的人,自然给了他高分。

天京皇宫大殿之上,洪秀全高坐大殿之上,他今天亲自主持殿试。

今天,洪秀全的心里很高兴。一个屡试不第的考生,现在成了命题人,你说这种感觉能不好吗命运的轮回就是这么的奇妙。

参加殿试的考生都到了大殿之上一一落座,然后考官把殿试的卷子发下去。

当场考试,当场改卷。

经过评判有两份卷子比较出彩。

一份是黄浩的,里面引用了很多拜上帝教的教义,对天王笔下歌功颂德,这份卷子天王见了必然龙颜大悦,现在读书人愿意研究教义的真不多。

还有一份卷子让主考官看了都自愧不如,毕竟天国内部还没有什么大文豪加入,唯一的一些读书人,也就是举人秀才。而这篇文章文笔细腻,引经据典,条理清晰,分析独到。

考官不能确定谁为状元。于是请示天王,天王当然是章,用他的话说就是“得朕之真传”。

不过杨秀清却是中意另一份考卷,那是一位真的有才之士。

考官两边都不想得罪,于是拆卷看名,招来二人。

众人皆是一脸惊愕,这二人一位是一个年轻儒生,另一位却是太平军打扮得年轻女子,由于太平军中男女装束都差不多,刚才在大殿上考生众多,众人在考场上都还没怎么注意到这个女子。

“学生黄浩拜见天王陛下”

“女营傅善祥参见天王万岁,参见东王千岁,北王千岁”

两人见众王召见都是叩首参拜。

“哈哈陛下,我看既然这位傅学子是一位女子,不如就点一个男状元,一个女状元好了。”东王杨秀清笑呵呵地说道,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傅善祥。

只见太平巾之下是一张精致的脸,淡淡的眉毛、美丽的杏眼、笔挺的鼻梁、还有厚实性感的嘴唇。最重要的是她举手投足之间所显露出的大家闺秀的气质。

这让泥腿子出生的杨秀清都略略又了些自卑之感。

“好,两位爱卿请起,今天点了男女双状元,是个好兆头。走众位都去赴今天的鹿鸣宴。”洪秀全也高兴地说道。

黄浩心中也是高兴至极,他没想到自己投了太平军还能够混个状元做做。

他离自己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在太平军内做官,做更大的官。

傅善祥的心思则是单纯得多,她就是想为太平军多做一些事情。

她出生在江宁的一个书香门第,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的喜欢读书,而且展现出了非常特殊的才能,因为家里有这个条件,所以也非常支持傅善祥读书,但是在她8岁的时候,父母双双离世家境就这样败落了,因此傅善祥便失去了读书的环境。

这并不是最惨的,在傅善祥13岁的时候,因为父亲曾经给她定下的娃娃亲,现在也到了婚配的年龄,于是哥哥就把傅善祥嫁到了那一家。傅善祥的丈夫是一个小他6岁的孩子,更不幸的是过了5年之后这个孩子也去世了。

刚刚岁的傅善祥成了寡妇,但是的婆婆十分的厌恶她,因为婆婆认为是她克死了自己的儿子,找了人来要把傅善祥卖掉,傅善祥终于不堪忍受,趁乱从婆家逃走开始了一段传奇人生。

傅善祥一个女孩子从婆家跑出来之后,未来的生活实际上是无依无靠的,但是很巧的是傅善祥刚好遇到了太平军,于是身无长物的傅善祥选择加入太平天国,成为了太平军女营的一员,虽然生活依然很清苦,但是至少有了安身之地。

这次天国科举考试,傅善祥的女营营头知道她会读书写字,就举荐她参加,没想到竟然中了状元。

天王宫内的鹿鸣宴十分的热闹。屡试不第的洪秀全对科举这件事非常的重视,平时的政务还能够交给众王分担,但是科举考试每一个环节他都自己参加。

鹿鸣宴上洪秀全当场封官,黄浩被留在天王宫做了翰林。他刚要为傅善祥封官,结果被杨秀清打断了。

“哎,天王兄,你可不能把两个状元都抢走,这位女状元就留在我东王府吧,正好舍妹现在也出来做事了,可以让这位傅状元帮帮舍妹。”

“我信你个鬼,杨秀清,陪你妹啊,连女人也跟老子抢。”洪秀全在心中吐槽,他看了看一旁的黄浩,对比一下,他还是更想要傅善祥。奈何自己刚才嘴快已经收了黄浩。

现在要是反悔不是正好告诉大家自己贪恋傅善祥的美色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56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