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五八章 乌兰乌德会战上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高云消灭了这不到两千的哥萨克骑兵之后,继续向北挺进。

他让格斯儿带着手下的部族战士收拢沙俄人的抢夺的牛羊,跟随大军一起转移,这些牛羊将成为会自己做走的军粮。

就像成吉思汗时的蒙古大军一般,赶着牛羊开始了远征,这些牛羊和一路上碰到的城镇就是他们的军粮来源。

高云选择了沿着鄂布河前进,而不是伊聂谢河。

原因是沙俄在鄂布河流域的开发更早,在离着唐努乌梁海几百公里外就有沙俄在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托木斯克。

而伊聂谢河流域则相对荒凉一些,其战略价值远远不如鄂布河流域。

托木斯克坐落于托米河右岸,距离托米河流入鄂布河处50公里,位于西伯利亚平原的东南部。

它是沙俄在西伯利亚建立的最早的据点之一。

这里水源充足,林木资源丰富,沙俄的移民在这里开辟了大量的田地。因此让这里发展成为了一座地区性中心城市。

17世纪,这里是沙俄防御南方游牧民族的一处主要的堡垒。

但是随着沙俄对南方游牧民族的征服。这里渐渐成了一个内陆城市,逐渐发展成为了沙俄在西伯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沙俄政府在这里建立了很多的学校,其中还有一些高等学府。

高云在地图上看了半天,觉得这里是最有价值的一个目标。

虽然沿着河流还有很多沙俄人的小据点,但是那些小据点的价值不大,即使拿下来了也不会让沙俄人伤筋动骨。

只有托木斯克,这里汇聚了沙俄几百年的心血。如果高云能够攻破或者毁掉这座城市,一定会让沙俄付出惨重的代价。

大盛魁的很多伙计都去过托木斯克。高云将他们找来,详细了解了鄂布河沿岸的情况以及托木斯克的防御设施。

接下来就是在行军中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高云他们的后勤情况,尤其是弹药的情况没有办法支撑他们长时间的战斗。

所以高云准备直接杀到托木斯克,毁掉这座城市之后,就原路返回。

他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杀过去,不能给沙俄留守的部队过多的时间准备。否则他也没有把握攻下这座城市。

在乌兰乌德陆国毅带着手下的士兵依然在整理着自己的阵地。

对于军部将他从骑兵旅调到四师担任副师长,他没有任何意见。

董书恒亲自给他写了一封信,让他能够将穿越草原的精神带到四师。林威一个人负责四师的工作压力很大,他还要兼顾整个黑龙军区,而黑龙军区管辖的面积太广了。

而黑龙军区还有守备部队以及骑兵部队,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能干的将领帮助林威分担。

滕子全这个人很机灵,是个不错的将领,让他去统领骑二旅,陆国毅非常放心。

滕子全唯一的一个问题就是取了一个沙俄的女人做老婆,不过他媳妇儿的娘家都是亲华的沙俄人。

滕子全的老丈人一直帮助复兴军坐着协管俘虏的工作。

这次会战,林威将最终要的乌兰乌德交给了陆国毅。守卫乌兰乌德的战斗并不好打。他们必须在初期靠着五六千的正规军加上差不多数量的民兵,挡住沙俄三万大军的进攻。

乌兰乌德本来就没有多么厚实的城墙,整座城也很狭小。原本土木结构的城墙根本挡不住敌人的炮击。

所以陆国毅从来是就没有准备仅仅守着城墙。城墙只是炮兵阵地以及城内最后一道防线。

在不大的城市外围,陆国毅挖了一条三四米宽的巨大壕沟,挖出的土全部堆在后方形成了一道缓坡,为了不挡住炮兵的射界,缓坡修的并不是很高。

但是这样的壕沟,足以让敌人没办法集群冲锋到城下。

缓坡的后面是一道木栅,原木深深地埋进土中。敌人可以翻过来,不过当他们的翻越木栅的时候,就会成为复兴军的靶子。

木栅的后方两百码又是一道战壕。这是步兵使用的射击战壕。复兴军的士兵就将在这里阻击敌人。

这个防御系统充分考虑了复兴军步枪优势。

但是它也存在一个重要的漏洞,那就是复兴军并不知道沙俄的陆军已经大部分换装了线膛枪。

这让防御战的一开始,复兴军因此吃了不小的亏。

乌兰乌德沿河而建,河岸的附近是最容易防守的地方,城墙与河岸之间并没有什么开阔地。

色楞格河在乌兰乌德的南面流过,汇入月湖。

沙俄的军队必然会在上游或者下游渡河。

按照复兴军的计划,他们并不会阻止沙俄人渡河。

最终决战的战场就在乌兰乌德城外。

赫里斯坚科带着近三万大军一路行来,除了见到了许多原本沙俄的据点化为了废墟,并没有受到什么抵抗。

至于散出去的侦察兵偶尔会跟复兴军骑二旅的侦察兵在途中相遇。然后爆发一场小规模的遭遇战。

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是骑二旅的侦察兵被远远地赶走。

对方似乎并不想跟自己交手,或者说是这些华夏的军队没有能力跟他们野战。

赫里斯坚科的心情并不好,沙俄在贝加尔湖的周边经营了几百年,现在可以说是毁于一旦。

他的心中满是复仇的怒火,不过他还是非常的理性的。他知道穆拉维约夫总督就是栽在这些人的手中。

赫里斯坚科可以确认这些人并不是清军,他们的装备和装扮都更像是西方的军队。

华夏建立的消息还没有传到赫里斯坚科的耳中,所以他还是将这些人归作英法扶持起来的一支中国武装。

他还知道这支军队装备了线膛枪,战斗方式非常的独特。他们不使用线列阵型的战术。

另外这支武装力量的火炮的威力也很强。

赫里斯坚科现在所掌握的优势就是自己的兵力似乎比对方多,这一点还没办法确认,只是推测出来的。

另外一方面就是他这次带来的全部都是最精锐的沙俄士兵。沙俄人对自己的士兵总是充满了自信。

还有一点,他们已经换装了线膛枪,对方应该还不知道这一点。这也是赫里斯坚科可以利用的条件。

赫里斯坚科不是一位将军,他其实是一位政治家,一位优秀的阴谋家。

打仗的事情,他会交给将军们去做。

到了贝加尔湖南岸的时候,赫里斯坚科就派出了一队使者去漠北草原。

这是政治。

这队使者一方面可以探查那里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是那里还是在清廷的统治。

他想试着联合那里的野心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不是一个整体。

他们各自为政,各个部族的统领都有自己的心思,只要运作的好,很容易就能为己所用。

这是赫里斯坚科在哈萨克草原上取得的经验。

当初赫里斯坚科就是通过收买哈萨克汗国地下的大帐、小帐,先让北边的帐归附沙俄。

然后步步紧逼,最终将整个哈萨克草原并入了沙俄的麾下。

当然这也离不开沙俄在哈萨克北部修建的大量军事堡垒作为威胁。

对于漠北草原赫里斯坚科并不是太了解。沙俄在当地的势力也没多少,原本的探子大都折在了恰克图,所以他只能先派人去试试。

使者没有走恰克图。恰克图以前是沙俄在草原北边的重要据点。贝加尔湖以西都沦陷了,恰克图必然也被这股武装势力占领。

因为赫里斯坚科让使者绕开恰克图,直接进入草原和那些部族接触。

沙俄的大军没有停留,战争必须要在冬天降临之前结束。

沉稳持重的赫里斯坚科还在沿途建立了一连串的兵站。防止自己的后路被截断,虽然他知道那种可能微乎其微。

沿着沙俄开拓者曾经走的路,赫里斯坚科带领大军终于到达了乌兰乌德。

赫里斯坚科选择向东绕了一段路,从色楞格河的上游渡河。

渡河的时候,沙俄的军队也是十分的谨慎。部队的指挥官提前在河岸边布置了炮兵的阵地,防止突然出现的半渡而击。

可是,他们再次多想了,敌人并没有趁着沙俄军队渡河而发动袭击。

这非常不合常理。哪怕是赫里斯坚科这样的非军事人员都觉得不是很合理。

不管如何,沙俄军队离着此战的目标更近了。

当他们靠近了乌兰乌德的时候,大家心中的疑惑全都有了解释。

就见城外修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这得挖了多少的土啊

怪不得这些军队不对自己发动攻击。原来是都躲在了这个乌龟壳中了。

等到冬天来临之前,如果沙俄的军队还敲不开这个乌龟壳,那么沙俄的军队就算是输了。

赫里斯坚科感觉自己似乎是捕捉到了对方的想法。对方想要将自己困在这里,就像是当年沙俄对付拿破仑一般。

等到冬天到来了,赫里斯坚科带着手下的军队无处落脚,必须要退回去。

到时候这些敌人一定不会放赫里斯坚科带着手下的士兵退走的。

来到了乌兰乌德城外,沙俄军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城外修筑营寨。

无论如何先要将这座城给围起来。

临时搭好的营寨之中,赫里斯坚科和他手下的几个将军们正在召开战前会议。

“将军们,你们都看到了,敌人躲在乌兰乌德城中,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路上没有遭受到袭击。看样子敌人的兵力并没有我们的想象的丰富。”

赫里斯坚科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在坐的陆军将领也都点头附和。

“我之前就说过,中国人没有胆量跟我们野战。他们喜欢躲在城池中打枪放箭。这是他们几百年来的战术。”一名有些狂傲的将军说道。

“但是,不可否定,他们应该具有不弱的战斗力。”赫里斯坚科补充道。他担心这些人太过得意忘形了。

“不要忘记了,穆拉维约夫总督曾经组织了一支大军顺着阿穆尔河而下,结果却是全军覆没。”赫里斯坚科提醒。

有些将领心说,穆拉维约夫的五万大军只是号称而已,他们大部分都是临时征募的武装农夫。

“大家记住一点,这些敌人使用的步枪据说是后装的线膛枪。射程远,射速快,只是枪的稳定性有些差,不能长时间使用。”

“所以,我觉得我们在进攻的时候,要用新式的散兵线进攻。进攻要持久,利用他们保养枪支的间隙,攻破敌人的阵地。”赫里斯坚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军队的指挥会由陆军西伯利亚第二师的师长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中将负责。最后如何进攻还要这位中将说了算。

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听了赫里斯坚科的话点了点头。这位总督大人说的非常的在理。

不过这位弗拉基米尔中将看过了敌人的防御阵地。

这座城已经被他们改造成了一座要塞。要想短时间内攻打下来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

“总督隔下,这座城并不好攻打,明天我们将会派出两个团,在城的东面展开一次试探性地进攻。探查一下对方的兵力和火力。”

“克林斯基少将带领的骑兵部队,负责包围圈周围的警戒工作。”这位弗拉基米尔中将继续说道。

三个步兵师将分别负责一面城墙的围攻工作。至于临河的一面城墙,因为俄军也没有像样的船只,所以只能作罢。

弗拉基米尔中将还部署了了炮兵阵地。

因为情报显示对方有性能更好的火炮,为了防止在部署炮兵阵地的时候,被对方炮击。

中将将部署炮兵的时间放在当天晚上进行。

士兵们会有用提前装好的沙袋为为火炮建造一个坚固的炮盾。等白天进攻的时候,己方的炮兵阵地就不至于被动挨打。

第一天双方并没有开一枪,双方心照不宣地做着自己的准备工作。

乌兰乌德城中,一处地下指挥室中。陆国毅也在做战前的最后布置。

“大家也都看到了,俄军的兵力在三万人左右。而且这次,他们似乎都是正规的军队,没有拿民兵充数。这一点从他们的装束就很容易看出。”

“怎么个打法,我们在设置阵地的时候就已经计划好了,那就是利用我们的工事消耗敌人。告诉士兵们不要急着开枪,将敌人放近了再打,这样才能够大量杀伤。敌人的燧发枪要到一百码以内才会有效。”

“我们这次是独守孤城,没有任何的援军,也没有任何的补给。”司令部给我们的命令是要坚守半个月。”

“众位,我们战区的作战目标不是要打败这些远道而来的沙俄人,而是要彻底的消灭他们。”

“总从我们在远东跟沙俄人开战以来,每一仗都是歼灭战,所以希望大家这次不要辱没了我们黑龙军区的赫赫威名。”

陆国毅开始分配任务。他将步兵团和守备团一分为三。

一个营的陆军加上一个守备营再加上两千的民兵混编再一起负责一面城墙的守卫。工兵营在土木作业中出力最多,现在负责南面城墙的警戒工作,就当给他们休息休息。

炮兵团明天是第一个出手的,今天要养精蓄锐。

陆国毅觉得明天的战斗一定是从炮战开始。要想在后面的守城战中占据优势,就必须要率先打掉敌人的炮兵,至少也要给敌人的炮兵造成重创。

ps:屁股上是坐出来的疙瘩,不是痔疮,不是的请不要跟我的菊花过不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61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