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〇七章 圣彼得堡的应对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彼得洛夫斯基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他经营的堡垒线确实已经遭到了华夏的攻击。

王从志带领的第一师、第十路向前推进。

就像是清理钉子一样,拔除一个个沙俄的堡垒。

那些小型堡垒根本都不需要大部队对付,派出一个营连就能搞定。

敌人的援军来自大型堡垒,沙俄的堡垒有一套制度管理。小型堡垒受到攻击的时候,大型堡垒会出兵支援。

援军一般在千人左右。这个数量的沙俄军队可以对付几千的游牧部落骑兵了。

当初设计堡垒的时候就没考虑过东方会出现复兴军这样拥有先进武器的军队。

这么点的援军对于复兴军来说就是添加了点油而已。

在火炮的加持下,西域北路军的攻击势如破竹。

比北路稍晚一些,在南路已经平定浩罕汗国的第十一、十二师,在张树舜的带领下,也开始清除浩罕汗国北部的沙俄堡垒带。

这些堡垒就是沙俄在哈萨克草原南部经营的东西向堡垒。

这条堡垒线沿着楚河沿岸,刚好切断了浩罕汗国地区与北方夷播海之间的联系。

而从夷播海方向进入浩罕地区的路线要比从西域山南地区更方便一些。

现在华夏的领土向西拓展了之后。西域地区整个被天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分成了两块。

费尔干纳盆地实际上应该属于山北板块。

从盆地西北方向的塔什干城向东北不远就是夷播海,沿着伊犁河谷底就能够到达现在西域的中心惠远城。

天山山脉与喀喇昆仑山脉是西域地区最重要的两条山脉。

天山山脉将西域都护府一分为二。

喀喇昆仑山脉将西域南部与西南高原之间分开。是西南高原北部和西部之间的过度区。

这样的地形决定了楚河必须要掌握在华夏的手中,这样整个西域才算是一个整体。

在未来,华夏会将天山西北信仰回教的当地人向北方草原迁移,然后逐步从北方草原迁移这些蒙古人到天山草场,从内地迁移汉民的天山以西。

之所以迁移蒙古人到这里是因为这里有大量的高山草场并不适合汉人生活。

选择蒙古族不仅仅因为他们会放牧适应高原生活,同时还是因为他们信封的是黄教。

在这西部地区,华夏不仅仅要设置一条军事防线,同时也要有一条宗教防线。

宗教战争有时候是看得见的血与火,有时候是看不见的温水煮青蛙。

而董叔恒希望能够通过移民来解决西域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

移民就是董叔恒手中握着的魔法棒,能够帮他解决很多问题,逐步实现他的设想。

先不说西域的事情,这里已经趋于稳定。沙俄现在还没有能力展开大规模的反击。

因为从里海向西到黑海现在全部都是战场。

在这条战线上上百万的军队正在厮杀。

萨瓦斯托波尔要塞的失手,让沙俄陷入了危机之中。

沙俄国内一片悲观绝望的情绪在蔓延。就在此时乌克兰地区最重要的农业产区。

因为靠近克里米亚的战场,大量贵族地主逃离。

从而让地方上的管控力减弱。那些因为战争消耗被压榨到极限的农奴们趁机起义。

他们战领地主的庄子,打开仓库,分走粮食。他们杀死了官府派来的税务官。

起义的战火在沙俄核心地区蔓延开来,农奴们看面包,要自由。

因为大军全部压在前线。后方空虚,一时之间,整个圣皮得堡都弥漫着紧张的氛围。

圣彼得堡,这里矗立着巍峨的宫殿,生活着大量的沙俄贵族,这里才是上层生活的地方。

沙俄为了向西方亲近,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欧洲文明国家,不是他们所谓的东欧野蛮人。

当然选择这座城市作为首都也反映了沙俄对出海口的渴望。

圣彼得堡位于沙俄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一个非常好的港口。这座城市的历史很短,建城于1703年。

当时,沙俄的执政者是彼得一世。

他是一位征服欲很强的国王,但是那时的沙俄是一个内陆国家,距离出海口太远,于是彼得一世拼命的向外扩张,寻找出海口。

机会终于来了,彼得一世打败了北海强国瑞典,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东岸及芬兰湾等大片土地,从而也获得了出海口。获得出海口后,彼得一世就在这里建成了圣彼得堡。

一方面靠近西方,一方面有了进入欧洲的出海口,让沙俄能就够加入海上的竞争。

那时候欧洲的海外殖民贸易活动盛行,所有的国家都想要从这种掠夺中分一杯羹。

这次迁都也确定了沙俄以西方为重心的战略。

虽然沙俄一直没有放弃在东方拓展土地,但是无论是从经济、军事还是政治上来看,沙俄都是以西方为主。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在克里米亚半岛集结百万大军,但是在东方却是每次几万几万地给复兴军送人头。

此时在前往莫斯科的道路上,一支华夏的使团正在前进。与他们相对而行,也有一支沙俄的使团将前往华夏。

前进的队伍中一个长相颇有气度中年人穿着一身皮大衣。坐在马车里面不断地搓着手。

郭嵩涛作为一个南方人,真的受不了这里的鬼天气。才刚到九月份,天就开始冷起来了。

相对于自己本次的任务,郭嵩涛觉得这里的天气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个难题。

而郭嵩涛此行想要见到的人压力山大二世在接到东方再次失败的噩耗之时,差点要瘫坐到他的沙皇宝座上。

克里米亚的失败几乎已经要成为定局。如果沙俄在东方失败的消息也传出去,那么沙俄还有什么脸面在欧洲的列强圈子里面混呢

哦,不对,这个消息已经在西方传开了,华夏的使者早就在欧洲的报纸上渲染他们在远东战场的取得的胜利。

当然他们说的还是上一次胜利。那时候的远东地区毕竟沙俄还没有开发,只是一些蛮荒的新占领土。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在西伯利亚以及哈萨克草原上的失败是一场全面失败。

一些沙俄经营百年以上的城市都被华夏人给占据了。

华夏人已经打到了西西伯利亚。托木斯克这样的重镇都被敌人给攻陷。这次也许整个沙俄的领土要因此缩水一半。

虽然丢掉的都是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西伯利亚地区。但是这么多的领土可都是亚历山大二世的宗族们一点点占下来的。

如果尸骨未寒的尼古拉一世在天有灵估计都要从棺材里面气的跳出来。

“让奥伦堡总督彼得洛夫斯基接手乌拉尔河、乌拉尔山以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防御工作,成立西伯利亚战区,调集五万陆军到奥伦堡,由他担任总司令。”

在御前会议上,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重新启用这几年据说越加稳重的奥伦堡总督彼得洛夫斯基。

前线传回的情报说赫里斯坚科已经失去了联系,不知道是被俘虏了还是被战死了。

沙皇已经派人控制了赫里斯坚科的家人,防止他已经投降敌人。

因为距离太远,敌人在沙俄军队的退路上设置了封锁线。能够逃回来的士兵少之又少。不过总算有人将情报带回家了。

“去将季莫琴科部长给我喊来。”沙皇对侍者吩咐到。

最近一段时间沙皇对季莫琴科有意地冷落疏远。

因为他将自己交代的第一件事情给办杂了。

只是一件简单的刺杀事件。结果不仅仅事情没有办成,就连首尾都没有料理干净。

一向关系不错的奥地利甚至为了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为了一个东方人向沙俄提出了警告。

这让亚历山大二世的脸面丢尽。本来刺杀这样的事情在欧洲就非常的令人不耻,现在竟然弄得路人皆知。

这让亚历山大二世的脸往那里放,难道让人家说他是“刺客亚历山大”吗

这次战争得到的情报远比前两次与华夏得到的情报要多的多。

而且现在华夏建国的消息也传到欧洲各国。

王韬摇身一变成为了华夏国驻欧洲的公使,现在华夏还没去能力给每个国家派遣一个公使。只能够沿用原来的方式。

由一个公使来总领一个地区的外交工作。

这次董叔恒还给了王韬一个外交部次长的头衔,这让王韬的分量加重了不少。

他在欧洲各国行走也更加的有底气一些。毕竟有了一个外交大臣的身份。

欧洲各国虽然在英国击败了清廷之后,对华夏的观感不好。但是普遍的观点还是认为华夏是一个大国。

现在华夏又接连打败了沙俄,这让华夏又重新坐稳了大国的位置。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王韬在欧洲各国的接待规格高了很多。以前很少有王室会直接接见王韬。

现在他却成为了各国王宫的常客。大家都想要跟这位华夏的外教大臣打好关系。

只是付出一点面子而已,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但是却能够为接下来与华夏的交往埋下伏笔。

能够与一个东方大国,而且是一个面目一新的大国打好关系,这对很多欧洲国家只有好处。

而此时最尴尬的莫过于沙俄了,他现在不光跟欧洲在打仗,同时也在和华夏这个东方大多在打仗。

这是沙俄外交上的彻底失败,此时沙俄的外交大臣涅谢尔罗迭早已经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但是实际上这场战争,完全是偏执而自大的尼古拉一世的独断专行。

涅谢尔罗迭甚至冒着被骂的风险劝说国尼古拉一世,不能够与英法两大欧洲强国同时开展。

但是沙皇陛下根本就听不进去,他依然迷信着神圣联盟。觉得这个联盟牢不可破。

可是呢,奥地利反手就将沙俄给买了,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怎么会有任何的情谊呢

亚历山大二世此时重用一直被打压的戈尔恰科夫作为外交官处理欧洲的事情,就是一个信号。

涅谢尔罗迭已经做好了随时辞职的准备了。

这个戈尔恰科夫也是历史上的一个牛人。

他是19世纪中叶和俾斯麦相匹敌的俄国外交家。

他是此时俄军南方战线总司令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的堂弟。

他在圣彼得堡的西欧式的沙龙中长大,年轻的时候他是诗人普希金的同学,普希金在诗里就预见他将来必成大器。

17年进入外交界,22年作为俄国正式代表团成员出席在特罗保,维罗纳和莱巴赫召开的国际会议。

尽管外交大臣卡尔罗伯特涅谢尔罗迭伯爵力图阻止他升迁,22年以后他还是在俄国驻西欧各国大使馆工作,包括维也纳。

他准确的预测了年的维也纳革命,裴迪南皇帝的退位和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登基。

50年,他在处理普奥争端的时候第一次遇见俾斯麦,他支持奥地利首相费利克斯施瓦岑贝格压普鲁士接受奥尔米茨之耻。

本次战争期间,作为驻奥地利帝国大使,他预见到英法将参加战争而劝告沙皇尼古拉一世不要无谓牺牲,但没有得到采纳。

这次亚历山大二世命令他为驻欧洲的全权代表处理克里米亚战争的谈判。

戈尔恰科夫建议立即采取措施重新确认俄罗斯为欧洲大国及争取与法国和普鲁士建立友好关系的政策。

这一建议得到了亚历山大二世的采纳。

但是一场刺杀活动,却意外地让戈尔恰科夫的活动受到了阻碍。

因为现在很多欧洲的报纸都在谴责沙俄,说他们是在搞刺杀外交。

说他们不配称为文明世界的国家。

虽然戈尔恰科夫极力地解释,但是总有一些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被报纸拿出来曝光。

为了利用这一大新闻,增加自己报纸的知名度。很多的报纸甚至拒绝了沙俄关于停止有报道的巨额贿赂。

不一会儿季莫琴科气喘吁吁地跑进了沙皇的办公室。

“陛下”季莫琴科喘息着行礼道。

“怎么了季莫琴科先生,难道你已经这么老了吗”听到季莫琴科剧烈喘息的声音,亚历山大二世讽刺地说到。

“陛下,季莫琴科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还是陛下您最忠诚的臣下。”季莫琴科没有介意沙皇的嘲讽,毕竟是自己将事情给办杂了。他低着头表达着自己的忠诚。

就像一只跟随主人多年的老狗一般。

他的牙齿已经不再锋利,他的耐力也不足以继续追逐猎物。

但是他还有曾经的忠诚,这能够唤起主人的同情。

“季莫琴科,现在有一件任务要交给你去办。我们东边传回来的情报显示,华夏人手中使用的武器非常先进。”

“我需要你去查一查这些武器是从哪来的英国,还是法国为什在克里米亚战场上的英法联军没有出现这样的武器。”

“你现在要发动我们的人去调查欧洲的主要的兵工厂。同时派出得力的人手跟我们的使团一起到华夏去。我们对这个东方的敌人的认识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这是情报工作的失职。”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每次都败在这个华夏手中的原因,而我们的敌人显然更加了解我们。”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这个华夏与英法之间的联合是有预谋的,他们应该是为了得到英法的支持。”

“我们已经准备要和英法停战,但是东边这个华夏占领了我们太多的领土,这是我们不能容忍的。但是在惩罚这个敌人之前,首先要了解他们,沙俄已经受不起更多的失败了。”

“你明白吗季莫琴科,希望你的忠诚,能够给你带来好运。去把这件事情办好吧,不要再去想之前的事情,也不要在意别人的态度。”最后,亚历山大二世还是忍不住宽慰了一句。

这支父亲留下的老狗,毕竟能够任由自己驱使。不像国内的很多贵族,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

ps:深夜码字,给自己点个赞。独孤君不孤独,深夜我还看到了读者给投票,多谢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01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