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四八章 停火协议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对与太平洋上岛屿的攻击,比刘大海想象的要简单的多了。

这让准备出来大展雄威的刘司令在此失望至极。

这个时代的偏远岛屿,能够起到的作用就是给大帆船提供食物和水的补给,顶天了也就还能够做一个船只的养护。

其地位远远没有后世那么高。

等到蒸汽轮船普及之后,这些中途补给的港口的作用就凸现了出来。

轮船的续航里程越远,那么其携带的煤炭的数量就得越多。

相应的,船上的运载空间就会被作为燃料的煤炭所占据。

那么如果有一个中继的港口,船舶就没有必要携带那么多的燃煤。省下来的空间可以携带更多的货物,这其中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如果时间再往后推的话,等到飞机诞生了,这些岛屿上面可以修建机场,作为飞机长途航行的重要中转地。

董书恒非常清楚,后世的飞机出现之后,飞机的飞行半径就是防御的距离。

那个时候岛屿的防御价值才会真正地突显出来。

所以,现在趁着别人对这些孤悬在大洋上的岛屿,还不是那么上心的时候,董书恒就要加紧占领这里,先将他们收到囊中再说吧。

南洋水师占领关岛的过程泛善可陈。几乎可以用兵不血刃来形容。

当他们见到海上来了那么大一支舰队的时候,岛上的守军就已经做好准备投降了。

港口内潜伏的复兴军发动突袭,刚好帮助这些人做出了投降的最后决定。

至于那两艘木制风帆护卫舰,仅仅是两艘轻巡洋舰就可以轻松地解决。

吴掌柜没有想到,这么快华人就成了关岛的主人,简直就像是做梦一般,而他自己则成为了解放关岛的功臣之一。

“张代表,要是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来报复怎么办。”虽然有些长他人志气,吴掌柜还是问出了心中的担忧。

“哈哈,老吴啊,你多心了,马尼拉现在估计已经提前一步成为我们复兴军的领地了。他们哪里来的人前来报复。”

“除非,他们从本土派人过来,不过那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放心吧,他们是没有机会的。”张代表笑着说道。

复兴军战令关岛之后,随即用补给舰上携带的新型岸防炮,对阿加尼亚港口的岸防工事进行了升级改造。

至于改造的劳动力当然是那些俘虏的西班牙人。

老张搬进了原来的西班牙总督府。三层的城堡式建筑高大宏伟,弄的老张老觉得自己的办公区有些超标了。

等到后面人员配齐了,还是将这里改成学校吧,不然以后国内来人检查一定会参自己一本。

老张在心里想到。暂时他可以在这里好好享受一下。

这栋建筑还是西班牙人刚刚建好的。西班牙的总督都还没有住热乎就成了复兴军的办公大楼。

“这里是闪电山,它是关岛上的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我们可以在山顶上建造一个永固的工事。万一有大股的敌人来进攻,我们就可以暂时退守山上的堡垒。”

在一间宽敞的会议室中,老张正在跟自己的新班底商讨着关岛的建造计划。

现在舰队已经离开,他们要继续向东行驶,去占领新的岛屿,将战线一直推到南美洲去。

老张则带着一些留守的部队开始厘清岛上的情况,并且开始了紧张的建设工作。

军事防御设施的建设自然是要作为首要的工作来做。

这样的离岛,复兴军不可能长期驻守太多的军队。现在的军队可还没有能力做远距离快速投送。

所以要想用有限的兵力固守住这个地方就需要修建更多的防御工事。

港口的炮台是第一道防线,闪电山上的堡垒则是最后的坚守之地。

老张在关岛上的这种设置今后可是立了大功。

尤其是在闪电山上设置的永久堡垒工事更是让进攻关岛的敌人吃尽了苦头。

“岛上的土人的数量现在只有一万人不到,华人有四千多人。所以我们不需要的担心这些土人的问题。这次我们手中接收了很多西班牙人种植园,这些地方可以安置十几万的移民。”

“等到这些移民来了之后,我们在岛上推广华夏的教育,到时候让那些当地人也参加学习。相信我们很快就会将他们同化。”老张说道。

老张是从南洋调动过来的,对于开发热带地区以及管理土人有丰富的经验。

“嗯,张总长,您的规划很全面。我觉得是没问题的。”吴掌柜现在也成为了岛上的管理人员。

作为土生土长的关岛人,吴掌柜的话还是很有份量的。

他是现在关岛管理班子中的唯一一个关岛通。

先不说岛上的事情,以复兴军的人力物力,这里很快就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用自己的人来填充控制的土地,这就是复兴军与那些欧洲的殖民者最大区别。

那些殖民者为的只是获得经济利益,而董叔恒则希望将这些土地变为华人的生存之地。

董书恒手中有的是人。华夏的人口基数以及增长速度很容易就能够将这些岛屿给填满。

而且董书恒还会在移民中夹杂一些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居民。

当然了,他会严格控制这些民族的人数。

这个数量要保证在实行华夏的教育体系之下能够将他们给同化。

这种同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上的同化。因为同为东亚人种,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说有的长的高有的长的矮,实际上都是饮食习惯以及生活环境导致的。

回到新京城,夏宫的总统办公室中。董书恒的手中正拿着一份跟沙俄签订的秘密协议。

这是郭嵩焘从沙俄传递回来的。

这份协议还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作为巴黎谈判前双方签订的一份意向书。

按照这份协议双方决定在现在的实际控制线部分停火。

复兴军交还托木斯克等鄂毕河上游城市。这是董书恒之前就准备让渡的利益。

不过董书恒没想到,郭嵩焘用鄂毕河的上游给复兴军换来了一块地。

对了,就是上次说的朱诺地区。

就像之前俾斯麦跟王韬说的那样。沙俄早就准备放弃那块地方。

如果华夏能够接手那块地方,沙俄是乐意奉上的。

因为这样会让复兴军在北美地区陷入和英国人的直接对抗之中。

可是他们不知道,董书恒早就已经在美洲布局了。不说南美地区,就是北美的加利福尼亚地区,华人的力量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

所以说即使不接收朱诺地区,复兴军早晚也是要将势力发展到北美地区的。

那么接收朱诺地区对复兴军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可以忽略不记。

但是带来的好处却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复兴军完全掌控了阿拉斯加湾地区。

以后在北太平洋,就再也没有人能够与复兴军的相抗衡。有了沿岸的港口的加持。

复兴军在被太平洋的控制力将成倍地增长。

其次获得朱诺地区,也为复兴军渗透加拿大北部地区创造了条件。

英国人虽然掌控整个加拿大,但是他们并没有那么多的人迁移过来。

这就让华人能够有条件渗透到这些地方开荒种田。

同时,也为董叔恒加入到北美地区创造了条件。

干涉并且肢解北美地区,一直是董书恒的既定计划。董叔恒就是看“天选之国”不爽。

这也是为了消除未来华夏的一个潜在的对手。

什么“天选之国”不就是因为他的周围没有敌人。加拿大就是做小弟的命,南边的墨西哥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所以北美洲就他美利坚一家独大。别人打架,他总是能够开心地在那里占便宜。

有这样的环境,要是华人根本就不要几百年的时间,有个几十年就能够崛起了。

现在董书恒就是要让北美乱\t起来,让这里分成数个国家,这里以后不可能只有一个强国。

阿拉斯加地区,受到的自然环境的限制,可以作为华夏的额一个飞地管理。

但加利福尼亚地区以后要是被华人主导的话,最后肯定是要独立成为一个华人国家的。

对这个华人国家,董书恒是充满期待的。就像是一个自己投入了巨大精力创造的作品一般。

他希望这个在北美西边的华人势力进去能够打破“天选之国”的宿命。

当然郭嵩焘与沙俄人之间的谈判不仅仅这一点。其中还包括从乌克兰南部地区撤军。

沙俄人甚至提出要继续跟复兴军通商。

哪怕是现在双方都还只是暂时停火,想要通商也没有问题。在与沙俄的通商过程中,华夏本身就处在有利的地位。

沙俄则希望通过与华夏的通商,打破英法对他们的封锁。

同时也希望通过贸易改善国内的民生,化解各阶层之间的矛盾。

为此董叔恒还专门指定了几个双方通商的口岸。其中包括托木斯克、阿木哈拜商以及巴勒喀什湖地区的两座新城。

沙俄人愿意停火,还要跟华夏交换一个条件,那就是他们希望在巴黎的谈判过程中,华夏就黑海的问题不能完全站在英法的立场上,要给予沙俄一定的支持。

这一点对于华夏来说一点的损失都没有,自然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次与沙俄的战争,复兴军在西线完全就是打酱油的。

一开始的时候建立战地医院,在西方军队和报纸上刷了一波好感。

后期带头组队去沙俄后方打草谷。不仅仅进一步削弱了沙俄的实力,激化了沙俄内部的农奴起义。

同时还将这次出兵的军费给赚了回来。

在东线三年时间内打了三场战争。将过去几百年沙俄在北方侵占的华夏领土都给抢了会来。

能够做到这个程度,董书恒可以捂着胸口说:“对得起祖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365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