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一九章 筹划起事(五千+,求票!)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广州永兴门外的惨案还在继续发酵,不光是在城外,就连城内都有百姓到总督和州府衙门前请愿。

一切都合情合理似乎又有一只手手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南城与北城之间隔着一道墙,墙北面是官府衙门、达官贵人以及满人的住处。墙南面是普通汉人百姓的聚居地。

还有很多更加贫穷的百姓只能都住在城墙之外。

南城的一处院子内,聚集着一大群汉子。为首一人是一名中年男子,长着国字脸,眉毛上扬,唇厚而鼻扩,颇有几分威严。

如果有人两年前在上海混迹帮会定然认识此人。

对了,此人正是两年前在上海准备起事的刘丽川。

在上海收了淮海军一笔钱粮物资停止起事后,刘丽川就一路南下。

他本想回到福建老家起事,但是福建的小刀会起义已经开始,且福建总督已经察觉并开始有序的镇压。

所以他再在福建起事的话只会快速成为官兵剿灭的对象,根本聚集不到足够的力量。

于是刘丽川跑到了广东,彼时广东的天地会起义刚刚被两广总督镇压。

广州一片风平浪静,刘丽川在广州蛰伏起来,暗中在广州发展人手,积蓄力量。

后来两广总督成立新军,招募贫苦的百姓入伍。

刘丽川看准了机会,派出了大量的会众加入新军。

刘丽川的手上有一笔钱,这是当初董书恒让他离开上海时给他的补偿。

他用这笔钱资助了一大批贫苦的百姓,本来准备在起事的时候以为助力。

现在刘丽川改变主意了,他虽然外表长得粗狂,但是却心细而多谋。

他用了一招借鸡下蛋。让这些人加入了新军之中。

同样还跟他打着一样主意的还有一个组织,那就是当时淮海军的情报部。

淮海军的情报部以及在各地的复兴会分会也在积极地渗透各地建立的新军。

两家都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难免就会出现交集。

比如某个青壮既是刘丽川的资助的贫民,同时又是情报部的暗子。

通过这些交集两边又联系到了一起。

目前两广的新军共有四镇,是各地新军建设最早也是最有成效的。

其中新军第一镇在广西剿匪。进入咸丰五年,太平军对上广东新军已经处在劣势,两广的军队已经推进的到桂林。

石达开开始向广西的西南部转移力量,不仅是桂林的财富,还有桂林的人口都被石达开向西南迁移。

还好陈玉成一路攻城掠地,为太平军开辟了战略纵深。

也让太平军的兵力大增。现在太平军虽然要丢掉了桂林,但是却获得了柳州、庆远、思恩、镇安四府,并与广南起义的复兴军取得了联系。

两者取得联系后,合作打掉了云南赴广西的援军。

广东新军第二镇驻守在韶州和潮州,用来防备淮海军的进攻。

淮海军从福建和江西两个方向对广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总督叶名琛将大军主力全部押在北境防守。

淮海军要是从北境突破进入广东必然是一件难事。要想攻下广东重兵防备的城池,不付出代价是不可能的。

现在在广州内外驻守的只有广东新军第三镇。

第四镇驻守在佛山。两镇都是新军,一边驻守一边训练。

这两镇新军刚刚成立有一个镇驻守在城内,一个镇驻守在城外。

同时此二镇成立的时间仓促,被渗透的也是最严重的。

吴健彰仅仅是控制了军队中的高级军官。

他手下没有那么多人去担任中下层军官,只能通过高级军官来拉拢中下层军官,这就存在很大的漏洞。

回到南城的那个院子之中。刘丽川正在很手下讨论广州城最近发生的民众请愿。

“会首,反了吧,此时是最好的时机,成内外的青壮已经聚集到六七万人。这可是一支巨大的力量。”

“百姓们不会拖的太久,他们还要吃饭,很快就会散去的。”

刘丽川的手下们七嘴八舌地劝谏着。

只是刘丽川非常清楚,光靠人多是不行的。

现在广东官府跟洋人勾结,他也必须要找到外援才行。

刘丽川同众人商议了一会儿,让他们回去准备。

一方面安插人手到请愿的百姓之中,另一方面派人下去到广州各地鼓动更多的百姓到广州城来。

当夜,刘丽川找来了一名叫做胡小凡的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长得其貌不扬,是刘丽川到了广州之后收的手下。

现在他已经不再把对方视作手下了。因为突然有一天,此人就变成了淮海军跟他的联络人。

当时刘丽川还吃惊,自己的身边怎么突然就冒出了一个淮海军的人。

不过他想起在上海时,自己还没有起事,就被淮海军掌握了全部的计划,心中也就了然。

和自己相比,淮海军就像是一个庞然大物不可匹敌。

咸丰四年淮海军几乎兵不血刃地占领了福建、浙江。

那时,刘丽川就已经清楚,南方必将是淮海军的天下,也许他们很快就会推翻满清。

那么自己的现在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起事占领广东一省,然后慢慢做大,最后与淮海军抗衡。

现在看来似乎并不可行,南边就只剩下广东广西,广西还有太平军在那里,形势太过复杂。

广东这里清军的实力不弱,不是自己一下子能够拿下的,况且淮海军就在北边虎视眈眈,随时能够南下。

到时候自己可能还在跟清军拉锯战,淮海军就已经打过来了。

还有第二条路,就是投靠淮海军,利用这次在广州的起事和淮海军里应外合拿下广东。

那么利用自己这次在广东立下的军功,可以为自己在淮海军中谋取一个位置。

显然,刘丽川现在选择了这后一条路,明知是死路一条还要走,那是憨憨。

“胡兄弟,你都知道了外面的情况,现在广东官府可谓是不得人心,我手下的弟兄们都觉得现在应该起事。不知道胡兄弟如何看”刘丽川找来胡小凡就是想从他这里了解一下淮海军的打算。

“刘会首客气了,既然刘会首叫我一声兄弟,小凡绝不会跟会首您藏着掖着。”

“我们淮海军已经改组为复兴军,并且在二月二十日,誓师反清。现在是三月初五,官面上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广东来。”

“胡兄弟此话当真。”刘丽川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哪怕是上次占领浙江福建,淮海军也都是找了借口,并没有公开造反。

那么他们现在为什么又要大张旗鼓地造反呢

莫不是因为他们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刘会首,这自然是真的,我们最新的消息是山东和湖北都已经加入复兴军,总统准备从山东发兵京城,一举灭掉满清。”

胡小凡说的云淡风清,刘丽川听了心中却是翻江倒海。

湖北和山东加入了淮海军,怎么加入的胡小凡没有说清楚,这其中肯定是有不为人知的秘密。

刘丽川相信胡小凡不是骗自己的,没有那个必要,那么这个淮海军可太强大了。

刘丽川一直图谋造反,自然是知道山东的重要性。过了山东到京城就是一马平川。

南北方相距太远,消息传播滞后,也许明天传来董书恒在京城称帝消息都不足为奇。

“胡兄弟,刘某对董总统最为钦佩,能够挽救华夏者非董总统莫属。”刘丽川深谙人情世故,这个时候应该插入一段吹捧。

“胡兄弟,我刚才问的事情,怎么说”

胡小凡知道刘丽川说的是起事的事情。“刘会首,我本来准备跟您说,可以着手起事了。”

“起事之后,我们的目标是拿下广州城,将广东的军队吸引过来,到时候我们复兴军会趁势打进广东。”

“我明白了,胡兄弟,我跟你兜个底,老哥我手中在广州城的帮会弟兄有两千多人,新军那边我也有些弟兄,到时候至少能够策反两个标。”

“我们最大的依仗还是成内外这几万群情激奋的广州百姓。要是能够将他们发动起来,我们将会一下子多出几万兵,也许这些人战斗力不强,但是胜在人多。”刘丽川分析道。

胡小凡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应该够了。不过这个事情我还要跟站长汇报,最好能够把我们双方掌握的人手整合到一起去。这样胜算更大。”

“嗯,胡兄弟,咱们可要抓紧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刘丽川说道。

胡小凡离开刘丽川的据点后回到了情报部广州站的总部,将刘丽川的的计划报告给了站长。

广州站这里非常重视刘丽川这的。如果刘丽川在广州起事能够成功的话,那么复兴军南路军要想占领广东无疑会容易的多。

站长当即让胡小凡去继续跟刘丽川接洽,共享情报,细化起事的细则。

广州站这里的行动小组以及在新军中安插的人手也会同时起事。

同时派人将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南路军杨炳春的手中。

此计的关键还在于主力部队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打到广州城,广州陷落后无论是否抓到叶名琛,广东的新军都会反扑回来的,甚至洋人都会插手进来。

广州地处江畔,很多地方敌人的舰炮都能够炸到。对于防守非常的不利。

截止三月十日,山东的两个师已经准备完毕,第七师和中部战区的第一师准备一起夹击河南。

第三师着手北上,太行纵队编为复兴军第十七师、第十八师,目前仍在蓄势待发,他们是摆在最暗处的那颗棋子,董书恒不准备一开始就打出去。

彭玉麟挺进长沙,完成了对长沙的合围。洞庭湖一战击败新成立的湘军水师,长江水师炮艇大显神威,吊打湘军水师的木船。

最后时刻,在彭玉麟的劝解下,罗泽南下令水师投降,自己则跳湖自尽。但是被士兵救起。

彭玉麟遣散湘军水师,将湘军战船收为己用。

曾国藩寄予厚望的湘军水师未能发挥丝毫作用。

得知淮海军两面夹攻。曾国藩,在长沙城外修筑了三道防线,挖深沟、筑碉楼,然后派人到各府调兵,誓要在长沙和淮海军决一死战。

太平军几次进攻长沙都未能攻陷,曾国藩相信这次,长沙一定还能够守住。他要在长沙拖住淮海军,给朝廷做出反应的时间。

当然这是因为他还不了解当前外界的形式。

此时,僧格林沁大军从直隶一路南下湖南,沿途大张旗鼓,希望能够将淮海贼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丰台大营两万新军也已经全部到达天津,天津开始修筑城防,大沽口炮台也增加了守军,防范淮海贼的军舰。

位于海边的天津新城全面封锁,由原来商队团练改编的新城四千守军在城外修筑了两道防线。且在码头准备了大量的船只,随时可以从海上跑路。

西路军在左季高的带领下,连下夔州府城、云阳、万县三座沿江城池,一路势如破竹,打了四川地方官府一个搓手不及,此时消息都还没传到成都。

相对于其他各路,南路军一直没有动静,一方面杨炳春的手中都是新兵居多,另一方面广东在北面已经对淮海军组好了防范,让杨炳春有些无处下手。

反正搞突袭是不行了,杨炳春就等待时机,同时做好手下部队的训练磨合。

终于,广东的突破口来了,这个突破口不在北边与福建江西的交界处,也不在南边的海上。

万万没想到竟然是在广州城内。

三月十日,广州地方官府公布了永兴门惨案的处理结果。

当日拆房的帮派成员全部抓捕归案,判处斩首。另外每名受害者家人将得到二十两银子的补偿。

这一处理结果一出来非但没有能够缓解广州城内外紧张的局势,反而使得事态进步发展。

因为其中并未涉及到洋人的处理。

广州的大街上现在到处都能够看到巡逻的新军。

城外聚集的百姓数量更多了,广州知府不得不下令关闭城门。

三月十日的晚上,一夜之间,广州城出现了数不清的宣传布告。

布告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是复兴军的讨伐满清宣言。广州的百姓才知道原来的淮海军竟然已经开始反清,这可是占据了江南五省的大势力。

二是复兴军的战果,哪怕是普通的老百姓,一看这战果,也知道满清这是要玩完了。广东现在就是偏安一隅,已经被复兴军包围了。

三是控诉了广东地方官府的卖国行为,将两广总督衙门跟各国签署的借款协议公之于众。

第二天,百姓走上街头,见到四处的告示,一时之间消息传开,群情激奋。哪怕衙门派人将告示全部清除了也没有什么作用。

叶名琛再次召集众官员商议对策。最后只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在广州城中大肆抓捕奸细,一时之间广州的大牢之中人满为患。

实际上,现在唯一能够压制事态发酵的就是抓捕肇事的美军,但是广东的官府做不到。新军中都还有美国的教官呢。美国的军舰也照常停在珠江的码头。

谭节原本是广州的本地的一名秀才,年少时聪明好学,但是家境不好,很早就通过县试成为秀才,但乡试屡次名落孙山。

为了养家糊口,谭节弃考在商行帮人做事。他见到了广州城因为鸦片贸易变得畸形的繁华。

见到了洋人在广州越来越肆无忌惮,公然走私鸦片。

大街上看似繁华,但是多是烟馆,往来之人,络绎不绝,热闹非凡,但是多是烟民。

想起曾经发生在广州的禁烟壮举,谭节不禁唏嘘。是什么造成今天这种状况呢谭节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次在朋友的聚会中,谭节认识了大自己十岁的梅华元,此人看起来是一位儒雅的文人,谈吐不凡,见解独特。

同他聊天总能够让人体会到茅塞顿开的感觉。

渐渐的谭节以梅华元为知己,两人时常聊一些满清朝廷的弊端。

在梅华元的介绍下谭节成为了广东复兴会的一员。他们定期会在珠江的一艘船上聚会。

就在年初广东建立新军的时候,谭节以秀才的身份参加广东新军,奉命打入新军内部。

文人投笔从戎,自古都被视为佳话。

谭节入伍之后,因为他出色的表现以及深厚文化基础,加上他会外语,能够跟洋人的教官交流,很快就成为了新军第三镇步兵协的一名副协统。

协统是一名吴家子弟,就是一个草包,平时协中诸事都由谭节处理。

吴健彰大肆在军中安插人,家族之中早已没有人才,只能将这些平庸之辈安插进来了。

这也给了谭节机会。

谭节利用自己的职权,跟下级军官谈心,跟他们讲道理、摆事实,激起他们的爱国之心。同时利用情报部门对他们的家人给予生活上的帮助。

多管齐下,成功拉拢下层标、营、队官,发展了十几名复兴会会员,逐步将这一协新军掌握手中。

ps:满清之时,华夏从不缺少爱国之人,但是真正觉醒着甚少,也许只要一个简单的引导,他们会自己将路走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2184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