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三章 整军备武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银行的事情都交给胡惟庸这个金融天才去做,他很放心,监督的事情自有各家董事派驻的代表去操心。

离开了银行,董书恒一行来到了卸甲镇军营,这个军营现在已经建好围墙营房,再也不是原来搭着帐篷的临时军营。陆军讲武堂也临时设在这里。

今天董书恒要来参加讲武堂第一批毕业生毕业典礼,授衔仪式,以及新兵入列典礼。

讲武堂的第一批毕业生,将会成为新编各团连级以上军官。他们都是从原来的1500人中选出的表现出色,有领兵指挥天赋的人。这次也确立淮海军连级以上军官的任命必须经过军校培训或者从军校毕业这一传统。

董书恒认为军校不仅仅是教授战斗指挥技能的地方。从创建讲武堂开始,董书恒就把思想教育放在重要位置,这个时代底层民众的国家民族意识都不是很健全。同样的他们也很单纯,人生观价值观都很容易被塑造起来。

这第一期的毕业生可不得了,他们之中最后出了7位元帅,15位大将。这些跟随董书恒最早的人,成为了董书恒最忠诚的战斗伙伴。

“全体都有,稍息,立正”

刘青南作为这只军官队伍的临时指挥下令道,“报告,总统制,讲武堂第一期学员应到150人,实到150人,请您指示。”

“稍息”董书恒向刘青南回了个军礼下令道。

“这段时间,大家学习都很刻苦,你们的华尔教官跟我说了,你们是他见过的最努力的军官学员。但是我要说,你们跟世界上最强的军队还有很大差距,不是你们不够努力,而是你们学习的时间太短了,因为战争留给我们的时间太短了,我们的府城扬州城还在发匪的手中,接下来我们要把扬州夺回来。”

“夺回扬州夺回扬州”众人齐声喊道,接着校场的新兵也跟着喊道,一万多人,喊声震天。

“虽然第一期的培训结束了,但是我希望你们的学习不要结束,你们要像一根钉子一样,挤出时间去学习,去探索新的战术战技。”

接下来是授职授衔仪式。董书恒身后不远有一个观礼台,魏源以及高邮各大家族的代表,行政总署及预备派驻各地的协响办人员,还有淮海公司的各个高层参加了观礼,魏玉珍以及杨兮妹也在人群之中。

“我宣布授予刘青南淮海军陆军总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军衔上校。”

“王从志担任淮海军陆军101团团长,军衔中校。”

“杨炳春担任淮海军陆军102团团长,军衔中校。”

“蔡树森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1团团长,军衔少校。”

“王啸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2团团长,军衔少校。”

“张大彪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3团团长,军衔少校。”

“顾克利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4团团长,军衔少校。”

“王振友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5团团长,军衔少校。”

“杜超群担任淮海军陆军守备206团团长,军衔少校。”

这样,淮海军陆军现在一共有机动野战部队6000人,地方守备部队6000人。

这六个团将分别驻扎徐州、海州、淮安、盐城、高邮、海门。这六个守备团将会立即随同协响办的行政人员开赴地方,他们会占据自己辖区的战略要地,协同协响办,收编遣散当地原有武装。最终将会把编制扩大到 2000人规模。

野战部队将随同董书恒开赴扬州战场。

其后是一个军官就职宣誓的环节。在刘青南的带领下,所有军官宣誓道:“我志愿加入淮海军,忠于人民,忠于民族,拥护总统制的领导”

从这群军官的嘴中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地铿锵有力,就连观礼台上的人都不禁肃然起敬。

接下来所有军官归队,集结手下的士兵,组成了一个个方阵。进行最后一个环节队列会操。

董书恒在在主席台上检阅每一个经过的方阵,仿佛通过这种方式,同士兵之间签订一个个忠诚契约。

观礼台上心情最复杂的要数杨兮妹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纪律严明的军队,原来军队也可以这么整齐干净,一万人集结在一起所爆发出来的气势比十万人都要强。与这些士兵相比,他们太平军只有悍不畏死这一点还能拿的出手。她知道扬州的太平军是必输无疑,上次她之所以随着押运队伍出发就是因为太平军准备放弃扬州了。东王准备把兵力都放在北伐和西征上。希望曾叔叔他们能够在淮海军包围扬州之前撤出去吧。

魏玉珍眼中,主席台上的董书恒,高大挺拔,气宇轩扬,英姿焕发。让她不自觉地,春心萌动,如痴如醉,这时候董书恒就是她心中的王。

一众家族代表则在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押中了宝,跟着董书恒,家族一定会飞黄腾达。

淮海军中的典礼一直进行了一个下午。之所以这么繁琐,是因为董书恒想通过这个方式增强军人的荣誉感,同时也加强他本人同军队的联系。

常州府金坛县,黄大少狼狈不堪地被关押的在俘虏营定派在最前方,最可恶的是,清军撤退的时候竟然都没通知他们。

黄三少爷因此成为了太平军的俘虏。此时蹲在俘虏营中的他正在思考自己的人生。

他仔细梳理过往,好像自从那次碰到了董书恒,自己就开始倒霉了。先是编练团练遇人不淑,其后家中被抢,父亲被杀,哥哥窃取家主之位。他之前一直认为一切是自己的哥哥所为,准备等自己有了实力之后回去找哥哥抢回黄家。但是现在想想,这些事情有可能是董书恒所为,因为他有这个能力。加上心中对董书恒的嫉妒,更让他认准了这点。

“董书恒,我也要让你家破人亡”黄三少爷双目赤红,咬牙切齿地在心中默念道。

不过他现在只是一名俘虏,又如何能够去报仇呢

正在这个时候,一名长毛军官找到了他。

“你是这只团练的头目可愿投降我天国”那头目问道,此人是杨秀清手下一名将军,名叫刘定青。

杨秀清听闻扬州押运队被劫,妹妹杨兮妹被清军掳走后,暴跳如雷。后来探子上报,是杨文定派水师突袭的。因此他硬是从天京紧张的兵力中挤出三千人,由刘定青率领,协同罗大纲进攻常州。

刘定青和罗大纲一南一北两路向常州推进,杨文定一边占据战略要地,节节抵抗,一边从苏州后方调兵。清军南路的守军多为团练,而进攻南路的刘定青部多为太平军老卒,因此南路金坛一线最先被突破。而此时清军的南大营还是龟缩不出。

“将军,在下黄浩,愿意归附天国。”黄浩本就贪生怕死,现在又想报仇,所以干脆利索地就投降了。他现在也不怕家族被牵连,那个家族已经是他哥哥的了,他甚至都没能回去参加父亲的葬礼。他那兄长还对外人说自己不孝,只有他自己知道,只要他回去一定会被哥哥软禁起来给父亲守孝三年。

“好,只要愿意信奉天父,都是我天国的兄弟姐妹。”按照太平军的一贯做法,刘青定还派人给这些团练传教、讲道理,这样才算真正把他们收编。太平军从广西一路走来,队伍越来越大,就是通过这个方式,吸收俘虏,传教洗脑,这些人就都会成为太平军的狂战士。

高邮城,董书恒送回了杨兮妹和魏玉珍。自己来到了淮海集团在高邮的总部。在这里他碰到了多日不见的季明山。

办公室内。

“总统制,最近我们的人发现有几个京城人来到高邮,似乎在打探西方简史这本书的作者。”季明山汇报道。

“哦,让他们打探好了,可以派人把消息透露给他们,就说是本总统写的。”董书恒想了想,自己的书中没什么犯忌讳的。早点让这些探子完成任务回去也好,省得节外生枝。

“太平军那边有什么消息”董书恒又问道。

“今年四月份开始,太平军开始西征,天京城派遣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赖汉英、殿左一检点曾天养帅战船1000余艘朔江而上,开始西征,五月攻克安庆,由湖口进江西,现在正在围攻南昌。”

“5月份,天京城派遣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等帅军2万多人,自浦口出发入安徽境,经滁州、凤阳、怀远、蒙城、亳州等地,进入河南。6月13日占归德府今商丘,因无船渡古黄河,遂循南岸西进,途经宁陵、睢州今睢县、杞县、陈留今开封县东南、中牟、郑州、荥阳,至汜水今荥阳西北、巩县今巩义一带,目前应该在渡河吧。最新的消息还没有传来。”

“嗯,你做的很好,现在我们有三个方向要注意,一个是天京、一个是朝廷还有一个是上海的洋人。”说着董书恒递给了季明山一个彩绘的图纸。

季明山低头看去,这是一辆车子,有两个大大的轮子,整个车子主体就一个座椅,上面还有一个顶棚。车子前方是两根长长的扶手,前面还有一个横梁。

“总统,这是一种马车吗”季明山问道。

“不,我把他叫黄包车,这种车一个人就可以拉着跑起来,最多可以载两名乘客,你看它采用了轴承和橡胶轮胎,所以拉起来十分省力。我们台北的机械厂已经能够造出这种车子。现在我把这个赚钱的行当送给你们情报司。”

“多谢总统关照。我们情报司穷啊,要养着那么多闲汉”这个季明山又开始哭穷。

“打住,我还没说完,你立即到上海和北京成立黄包车行,并且利用车行为掩护把我们的情报站建好。上海那边要注意和帮会的合作,北京那边尽量不要我们自己出面,找个王公大臣合作,赚不赚钱不重要,关键要把我们的人通过车行撒过去。”

“我明白了,总统。坐这种车的大多是达官贵人,这样我们收集情报就更加容易了。而且黄包车每天走街串巷,监视的范围必然很广。”季明山搞了这么长时间情报,很容易就get到点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88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