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六四章 再度启航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听了董书恒一席话,尚泰王和尚云公主都恍然大悟。这两百年那霸被萨摩藩占着,朝贡贸易也一直被萨摩藩把持。所以哪怕尚泰都不知道这个情况。

按照董书恒的论述,琉球必须要做出改革,否则就会不断沉沦,不断被边缘化,最后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贫穷岛国。

“尚泰王,接下来我会派人来管理那霸,那霸将会成为一个商业城市,成为琉球的经济中心。”

“当然,你如果想收回那霸的管理权,我也可以还给你,但是你要知道在东海这个交通要道上,琉球所面临的威胁实在太多,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他们都不介意把琉球这个歇脚点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董书恒看着尚泰王说道。

“董大人,小王并无此想法,相比于狼子野心的日本,野蛮贪婪的美国,本王更愿意相信天朝上国。”尚泰王说道。

“琉球只是一个小小岛国,民不过百万,地不过百里。本王有自知之明,而且本王年纪尚幼,所以希望大人能够看在琉球百姓的份上,保护琉球。琉球的一应政事都听从大人的安排。”尚泰王朝着董书恒拱手道。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董书恒在心中暗道。

“尚泰王,你可以放心,本官在这里可以保证只要天朝一天还在,你们尚家的社稷就会永远延续下去。”董书恒看着尚泰王姐弟,郑重地说道。董书恒的言外之意,只要你们跟着我混,我会一直保着你们。

“谢大人”姐弟俩一起拱手道。

“大人,小王有一个请求。”

“哦,什么请求,说来听听。”

“小王想到天朝读书。”此话一出,边上的姐姐尚云震惊地望了过来,她没想到弟弟会来这么一出,他如果去读书了,那么琉球的政事由谁来管呢

“读书好啊,尚泰王能多读书多出去走走看看,多了解一些知识也是极好的。”董书恒笑着说道。

“殿下今年几岁”董书恒又问道。

“呃,小王今年虚岁12。”董书恒说话的时候比较随意,没有其他官员的那种咬文嚼字的习惯。所以当董书恒直接问尚泰的年龄,他也没有多想。

“这样吧,本官还没有收过徒弟,你就做本官的弟子吧。”

这话一直其他三人都是睁大了眼睛。

尚云、尚泰姐弟也从张文汉的口中知道很多淮海军的情况。董大人在天朝那是数一数二的实权人物,几乎无人敢撼动,就连朝廷都要对他妥协。

这样一个人同时还是一位西学大师。

如果能够成为他的弟子,那么无疑会给琉球加上一个保护光环。

本来尚云对于弟弟去天朝学习还心存疑虑,现在听说董书恒要收尚泰作弟子,那是十二分地支持。

“学生拜见老师”之前参拜董书恒,尚泰心中多少有些不自然,毕竟自己也是一个藩属国的国王。

现在不一样了,从小学习儒家文化的尚泰王,知道汉人最是重视师生之谊。

学生拜老师那是天经地义的,哪怕是天朝的皇子皇孙见到师傅也得参拜。

第二天一早,琉球国王尚泰召集文武百官开会,宣布了几件震惊琉球的大事:

一是尚泰王本人准备追随天朝总督董大人身后求学,琉球国暂由公主尚云监国。

二是成立那霸建市,由张文汉担任那霸市第一任市长,那霸市拥有完全的自主发展权。

董书恒昨天就见到张文汉和这个琉球公主眉来眼去的,心汉面授机宜后,决定让他留下来帮助淮海军管理那霸市。对于那霸的发展,董书恒在心中早已经做了规划。

军事上这里将作为水师进入太平洋的一座桥头堡。同时也是防御来自太平洋上敌人的一道防线。

整个琉球群岛就像一条珍珠项链一般点缀在中国东海以东。这条岛链能够为舰队巡航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等那霸开发好了,分出精力,淮海军还会对琉球南部的岛屿进行开发,至少让那里有停靠船只的能力,再加上台湾的基隆岛,这样淮海军就能够依托琉球群岛封锁太平洋进入中国的通道。这只是董书恒太平洋战略的第一步。

三是签订保护条约,淮海军在那霸建立一座军港、一座军事基地,淮海军对军港还有军事基地拥有永久使用权,淮海军依照条约保护琉球的安全。

四是组建琉球国防军,一切琉球居民不分种族,皆可以参加选拔,新的琉球国防军将由淮海军帮助训练,军官也由淮海军培训。今后他们将负责配合淮海军保卫琉球的安全。

同时一期淮海新闻也在琉球出版发行。这份淮海新闻先是描述了萨摩藩对琉球的殖民压迫历史,然后描写了淮海军解放琉球的全过程,甚至还用很多篇幅着重描写了一些感人的事迹。

比如董书恒为了保护内百姓的安全,不允许使用舰炮,让士兵们用自己的牺牲换取百姓的安全。比如城内的特战队一次次地解救被挟持的百姓,自己却承受了巨大的伤亡。

如果说昨天的阅兵给那霸城的居民带来了直观的震撼。那么今天这份报纸就给那霸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

那霸是一个商业城市,识字的人很多,尤其是那些商人,他们的大多都识字,而且是汉字,琉球没有自己的文字。

所以报纸的内容很快就在那霸港流传开来,同时还有琉球与淮海军签订的保护条约也附在了报纸的后面。

包括琉球人在内没有一个人对这份安保条约说一个不字。大家不会想淮海军侵占了琉球的主权,而是在心里庆幸琉球终于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

“姐姐,你在看什么咦,是报纸呀,你竟然花钱买了一份报纸,要是爹爹知道了肯定要骂的,街面上专门有人读报的,要便宜多了。”同福客栈中,胡家的弟弟看到姐姐在偷看一张报纸,好奇地向前问道。

说着他一把抢过了报纸,“嘻嘻,姐姐,先借我看看。”说着就往自己的房间跑。

“胡多福,快还给我”姐姐赶紧追了上去。

“咦,这不是王大哥吗”胡多福边跑边看,忽然停了下来。这个时候已经有了照相技术,所以报纸上面不仅仅有文字还有图片。这报纸的人物介绍专栏赫然有一张王乔的戎装照。

胡招娣一把抢过了那张报纸。迈着小碎步跑回了房间。

多福也没有再说什么,站在那里若有所思。

我们来说一下这份淮海新闻,这份报纸是董书恒从京城回来之后授权给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这份报纸将不再局限于商业报道,而是一份综合性的报纸,董书恒准备将这份报纸办成宣传淮海军的喉舌。从二十一世纪来的人如何不知道舆论的作用。

后世那些自许自由民主的国家,哪个不是将新闻报纸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为了自己的自身利益整天编造一些没有营养的谎言,去攻击他人,美化自己。

淮海军在琉球的这次行动也会通过报纸传到国内,自从京城回来之后,董书恒越发的没有顾忌了。

国内大部分的有识之士还是心向清廷,大家都是受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大部分人心中都有些正统思想。

在他们的眼人又怎么会看得起一个军阀呢。

虽然董书恒也看不上这些旧文人,但是这些人至少是有文化的。清末的一些改革派,不也都是旧文人出身吗

由此可见人并不是天生的保守,他们也会根据时事变通。

就像淮海军政府现在所用的这些人。他们实际上也是旧文人,但是投靠了淮海军之后,他们会根据董书恒的需要来改变自己。

所以说中国的儒家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教育,这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文人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他们会根据统治者的需要来改变自己。

就像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有的保守、有的开放,有的懦弱,有的刚硬,有汉唐这样的军事扩张型时代,也有宋这样的商业富强型社会。

但是不同时期的统治者所用的人都是一种模式下教育出来的。

因此,董书恒觉得对国内的文人阶层还是要以拉拢为主。如何拉拢

当然是以舆论宣传,让这些人看到淮海军的成绩。大多数文人心中都有一个汉唐梦,不然历朝历代那么多诗词歌赋,也不会将唐宗汉武都捧得那么高。

现在淮海军在琉球保护了藩属国,保护了海外华人,战胜了日本的强盗萨摩藩,这样的事情算是扬威海外,值得夸耀一番,那些国内的文人也好这一口。

至于说这份报纸流传到了东南亚的那些华人小国还有聚居区,让华人们的心逐渐大了起来,开始意识到积极地给自己的争取权益,以至于引起了殖民当局的注意。

最终爆发了一轮严重的排华事件,这就是后话了。

董书恒没有在琉球多呆,留下了一部分兵力,还有帮助琉球建立国防军的军官团之后。

大部队登船浩浩荡荡地向日本的九州杀去,侵犯琉球的正主,萨摩藩还没有得到惩处呢这件事情还不算完。

这次登船的还有琉球国王尚泰,他既然已经拜了董书恒为师,自然是要跟在董书恒的身边学习。

不过尚泰王这次去日本也存了亲眼看看大仇得报的心思。小孩子,心眼总是有些小嘛。

琉球的政务都交给了公主尚云还有丞相林文轩,那霸市的建设则由林文轩全权负责,当然,当前琉球的主要政事都集中在那霸。

除了那霸的事情之外,琉球剩下的事情主要是推广甘蔗的种植,以后琉球将主要发展制糖业,糖是淮海军现在需要进口的商品。琉球发展制糖业,以后根本就不需要担心销路。

因为政事上的需要,林文轩经常可以看到尚云公主,两个人感情日益增长。最终,林文轩不负众望,成功地让这位公主成了淮海军的媳妇儿。

琉球国国王公主一个是董书恒的学生,一个是淮海军的媳妇儿,这样的琉球国只能绑在淮海军的战车上前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95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