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六四章 双体鱼雷艇

书名:回到清朝做盐商 作者:独孤赏月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滦州第一拖拉机厂。

工厂的后方的是一大片的空地,这是工厂的试验场。

试验场上的有模拟各种条件下的道路,有农田,有矿井,有模拟的码头。

此时的在试验场上有一辆的造型奇特的车辆。

两个巨大的轮子托起的一个的铁皮铆接成的车厢。

车厢的底盘上一根工型的钢梁伸到前方跟前方的车头连接到了一起。

车头的主体部很明显就是之前出产的一号柴油机。就是那种小马力的柴油机。

柴油机也是装在一个底座之上,下面由两个小一些轮子托举。

橡胶做成的轮子上刻画着深深的纹路。很显然是为了增加轮子与地面的摩擦力。

车头的底座之上有两个的手扶的握把,上面有一些可调节的部件通过硬钢丝与柴油机头连接在一起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没错,这就是我们后世经常看到的手扶拖拉机。

这种小家伙到了二十一世纪依然活跃在大部分的乡村地区。

“老刘,让我来试试。”董叔恒的手上拿着一个“z”型的摇把跃跃欲试。

前世的时候他十二岁就已经可以开着手扶拖拉机下田耕地了。

“总统,这,这有些危险,操作不熟练的话,点火之后摇把可能会抽不下来。要是让您受伤了,我可担待不起。”

“放心好了,老刘别忘了,这个外形设计还是我搞的呢。”董叔恒坚持道,实在是他的手痒了,想要体验一下儿时的记忆。

老刘无奈,只能让几个试车员跟在董叔恒的身边。要是总统的车把没抽出来一定要第一时间将总统拉开保护在身后。

董叔恒右手拿着摇把走到了这个略小的柴油机头右侧,将摇把插在侧面的插口上。

然后左手的压住同样在车头右侧的一个油门装置。

右臂发力,缓缓地转动摇把。

董书恒能够听到柴油机内部活塞运动,进气排气发出的吭哧声。

“吭哧、吭哧、吭哧”随着他加快手臂转动的速度,这种声音的频率越来越快。

董书恒的左手微微下压,油门放大,柴油机内部终于点火成功。

董书恒感觉自己发力的右手突然间一松。燃油点燃之后,活塞自动推动着柴油机运转了起来。

紧接着,他猛地向后抽出了摇把。

左手继续加大油门。

“吭哧”声变成了“嘭嘭嘭嘭”的声音。

柴油机头后方一根竖直向上,在顶部向左边拐了一个弯子的烟囱冒出了一朵朵的黑色烟团。

这个时候董书恒才慢慢地将油门调小一些。直到烟囱的烟团颜色浅了下去。

“总统,您真厉害。您的操作很熟练。让我们的试车员给您演示一下吧。”老刘过来一阵奉承,实际上是担心董书恒还要亲自试车。

“这车很不错,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就是不知道跑起来怎么样”这辆车子跟董叔恒前世见到过拖拉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只是焊接的工艺不同,大部分地方都是使用铆接的工艺。

还有就是钢铁的品质可能比不上后世的钢铁。

所以,董书恒就是担心它在路况差的情况下能否承受那样强度的颠簸。

后世七八十年代农村的路况跟现在实际上差别不大。

都是土基的道路,上面有一些坑坑洼洼是在正常不过的。

这对于前轮驱动,加高了底盘的手扶拖拉机来说都不是个事儿。

而且这个小家伙的结构非常的简单。很多的地方的都是经过了加固的。

所以它没别的优点,就是的耐艹。

一名试车员上了车厢前面的座位,这种座位的设置跟现在很多的马车都差不多。

只见这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右脚踩下力合。

左手拨动的一根连接车头的杆子,这是在挂档。

这辆拖拉机的出现,至少要比历史上的最早出现的汽车先进一些。至少后世车辆应该有的东西他基本上都有了。

而不是像莱布尼茨一样只是用一辆马车装上发动机。

试车员双手握着扶把,慢慢地松开了脚底下的力合。

车身突然间就像被一股力量拉扯着微微抖了一下。

随即车辆向前走去。

试车员加油门提速,然后换挡,一系列的动作都非常的流畅。

车子行到了一处坡道,只见试车员降低档位,然后拨动油门,小拖拉机虽然冒出了黑烟,但是还是很容易就爬了上去。

接下来是坑洼路面。

车头的两个轮子的轴距非常的近,这就有效地保证了车头的平稳。

后面的车厢倒是晃动的厉害。但是后车厢是单根钢梁跟车头通过插锁连接的,并非是固定死的,所以影响不到车头。

只是这样的车子,后车厢要是坐乘客的话一定非常的难受。

这种酸爽的感觉,董书恒前世小的时候没少体验。

车子的测试非常的成功。

董书恒准备先在复兴军的农场中推广拖拉机。

这种东西,现在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

要想像后世那样家家一辆手扶拖拉机还任重道远。

复兴军治下的百姓还在为了温饱而奋斗。

“老刘,那种大家伙什么时候能够搞出来,这个小东西只能在内陆地区使用。像远东那种大型农场,至少要四驱的大拖拉机。”董书恒对于现在的进度还有些不满意。

“总统,我在这里立个军令状,今年年底前我们一定能够搞出四驱的大拖拉机,明年弄出履带式的。”老刘拍胸脯保证道。

拖拉机的行驶演示完了,接下来就是看他的其他功能了。

还是刚才那辆拖拉机,只见工作人员在连接前后的钢梁底下用东西垫上。然后拔出插锁,将扶把往上一台,拖拉机的前后就分开了。

分开之后,只剩下车子的前部。

驾驶员站在地上就像推着一个小推车一般驾驶这拖拉机头用低档缓慢移动。

驾驶员将拖拉机头停在一边,这个时候几名工作人员搬来一个旋耕机装在了这个拖拉机头的后方,这个拖拉机又变成了一个耕地机。

当初董书恒提出了这样的设计方案的时候,就连拖拉机厂的设计人员都叹为观止。

在他们心目中已经将董书恒惊为天人。

这里摆放的不仅仅有耕地机,还有一种拥有三个犁头的大铁犁。铁犁的下方还有两个轮子,便于控制稳定犁的深度。

另外还有一堆脱粒机等农业机械。它们都能用这个拖拉机早起驱动。

“总统,咱们的柴油机一出,这草原上的牛马怕是就要降价了。”老刘笑着说道。

“呵呵,老刘你可别高兴的太早,人家的牛马吃的是草,还能下崽子。你的小宝贝儿可是喝油的,现在油可不便宜啊。而且他就是再经用的话也是越用越旧,但是人家牛马用老了还能杀了吃肉。”董书恒开玩笑的说道。

实际上拖拉机的优势肯定更多,牛马那可是要花功夫照顾的,而且输出的力量有限。

不过,老刘还是被董书恒说的一时语塞。

“总统,那您可得想办法将这油的价钱给降下来。要说这油不就是地底下抽出来的吗不是应该的比煤炭还便宜吗”老刘说道。

“快了,咱们在西域的油厂一旦建好了,到时候这油价就会降下来。还有兰芳国那边也发现了大油田。”董书恒在西域的沙漠建了一座大炼油厂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这兰芳国在婆罗洲上,没想到那里也有油田呢

至于草原上的牛马降价,这个事情处理起来也简单。

这两年董书恒派人偷偷从欧洲和非洲引进的绵羊已经成规模了。

还自己培育了适合华夏草原环境的绵羊品种。

华夏北边的草原实际上非常适合养殖绵羊。

那里寒冷、干燥的环境就是绵阳的最爱。在这样的环境中绵羊最不容易生病。

在欧洲各国对自己独有的绵羊品种保护的都非常的严格。

尤其是英国人,他们的羊毛纺织业非常的发达。绵羊的种养被保护的很严格。

这些种羊都是欧洲的情报人员花了老大功夫才运出来的。

纺织业现在就是大英帝国的支柱产业。大英帝国在世界各处占领殖民地,扩大地盘,最初的时候就是为了给他们所生产的大量布匹寻找市场。

但是在中国这里,英国人碰壁了,中国人并不需要购买他们的布匹,所以他们想到了鸦片这样一个东西来打开中国的市场。

现在英国人国内依然有一多半的人从事纺织业。之前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沙俄的纺织业发展了起来,有威胁到大英帝国的危险。

复兴军早早的就发展了自己的纺织业,长江集团最初的时候就在高邮建立很多的缫丝厂、纱厂和纺织厂。

但是的复兴军有国内的广大市场作为支撑,后来又垄断了藩属国的市场。

所以至少在当前阶段,复兴军的还不用担心自己的市场。

随着复兴军治下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内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大。

因为富裕起来的百姓肯定会在衣食住行方面加大投入。

所以,现在欧洲的国家为争夺市场打生打死的时候,董书恒却可以在一旁冷眼旁观。

“老刘啊,我看这东西可以量产了,马上我让农垦局跟你们签一个合同,你们先将这笔大订单给做了。另外,你们要自己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最好是想办法帮人家培养维修人员。这个车子平时总要的保养维修的。”

“要想让车子以后能够推广开来,有一批成熟的维修人员非常的重要。你们不是有一个技师学校吗你跟农垦局商量一下,让各个农场提前派人来参加培训。车子可以不急着交付,但是人员一定要先培训好。”

“还有驾驶员的培训也很重要,农场里面赶牛还要牛把式呢。要是用不好的话,还会损坏机器”

“嗯,总统放心,这些事情,我们都会安排好的。”

离开了拖拉机厂,董书恒又去了一趟实验室那边,他去看了一下汽油机的研发情况。

有些人不明白有了柴油机为什么还要去研制汽油机。

董书恒没有过多解释,等到研制出来了,他们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柴油机输出功率有很大的限制。使用的范围有限。

但是汽油机就不一样了,它的潜力巨大。很多董书恒脑子里的东西都要通过汽油发动机来实现。

他不是发明家,他只是发明的搬运家。

从实验室出来,老刘又在外面等着了。

众人一起乘坐有轨马车来到滦河边上的一处码头。

一艘比标准型炮艇更小的炮艇停在河边。

“总统,这艘炮艇比咱们的标准型缩小了很多,只有一百多吨。我们的柴油机功率还有点欠缺。要是驱动标准型炮艇达到需要的速度,要两台柴油机才行。”老刘依然充当向导。

董叔恒爬到了艇上,这种炮艇的结构非常的简单

上面只有两挺转管机枪,还有一门小口径的舰炮。

指挥室外面有装甲掩护。火炮和机枪都有炮塔防护。

外形上延续了复兴军简单实用的传统。

柴油机装在了底仓后部的轮机室,因为没有了锅炉,也就不需要再造一个大烟囱。

这样还能去增加炮艇的隐蔽性。

想到了这里,董书恒突然意识到可以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制造一匹小型快速鱼雷艇,部署在近海地区,用来弥补复兴军现在海军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实际上这次复兴军打败了西班牙之后,海军的实力已经成倍地增加了。

以复兴军海军现在的战力以及总吨位,在当前的世界上也可以进入前十名了吧。

但是对比于现在复兴军控制的广大海域来说,这么点海军还是完全不够用的。

要是能够制造出一款能够在近海防御做战的鱼雷艇,那么就能够让复兴军有限的海军解放出手脚来,不需要继续协防港口。

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的话,这种鱼雷艇只能做成几百吨的吨位。

如果要是作为鱼雷艇必须要有一定的稳定,也许可以做成双体结构。

董书恒想到了历史上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人在几千年前正是使用了原始的双体或者三体结构用独木舟就完成太平洋上的航行。

到时候让这些隐蔽性非常好的柴油机动力鱼雷艇隐藏在近海,对靠近的敌人大型舰艇进行突袭一定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使用柴油机之后,没了大烟囱,这样的鱼雷艇最适合偷袭。

而且这种小艇,以现在复兴军的造船能力,完全可以批量地爆出来。

这个想法在董书恒心中一出现,他就打定了主意。

离开了这里的之后,他立马就赶往大连的造船厂,去落实这件事情。

ps:今天跳绳半个小时,求票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92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