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作者:煌未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8章 风水轮流转呐~

书名: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作者:煌未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3

~

话说一箩筐,刘荣思绪万千,实则却是脑海飞速运转。

只片刻之后,被露出了一个满是不屑的笑容。

“如果贵主单于,仅仅只是这点诚意的话~”

“嗯……”

“——也别等明日了。”

“出了宫,回了驿馆,贵使便立刻打点行装,即刻启程回草原复命吧。”

···

“贵主单于问起,便说朕,已然知晓单于的心意;”

“今岁秋后,我汉家百万精锐,会与贵主大单于麾下的四十万控弦之士,在幕南地一决高下。”

“——朕金口玉言,郑重承诺:贵圣地龙城,我汉家绝对秋毫不犯。”

“若是单于有意,朕也丝毫不介意大战过后,邀请单于到长安短住几日……”

刘荣这话一出,殿内众百官公卿面上含笑之余,也不免感到一阵气血上涌,口干舌燥。

——爽!

——真特么爽!

曾几何时,匈奴人张口闭口‘控弦之士四十万’,几乎是不费一兵一卒,光靠着这么一句威胁、恐吓,就从汉家搬走一车又一车和亲陪嫁。

原话更是气人!

什么,我大匈奴兵虽寡,尚得控弦之士四十万,若一齐挽弓,箭矢可遮天蔽日,使白昼暗如黑夜;

什么,我大匈奴土虽狭,尚有可牧之域数万里,使一骑奔袭,三年而不能尽见草原全貌之类。

老是这么一句话说来说去——甚至是每有匈奴使者来到长安,都必定会在宣室殿扯上一嘴。

听的汉家上下君臣耳朵都起了茧子不说,更是反复勾起了汉家上下君臣,乃至天下之民心中的屈辱。

特么就你有兵啊?

啊?

就你有辽阔领土?

直到今日,刘荣当着匈奴使团,当着汉家上下公卿百官、功侯贵戚,说出这么一句看似委婉至极,实则锋芒毕露的威胁、恐吓之后,这些跻身汉家庙堂之高、身处权力金字塔顶端的贵族、官僚们,才终于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

——攻守易型了!

张口闭口‘我有多少兵’‘我有多少领土’‘如果谈不拢就打’的,不再是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人了!

曾经,匈奴使者一句‘控弦之士四十万’,汉家上下君臣就要当即压下屈辱、悲愤,抓紧盘算起和亲陪嫁;

而如今,汉家的天子却不等匈奴人开口,便主动提到:如果谈不妥,那就让单于把那四十万‘控弦之士’征集起来,咱们摆开架势打上一场!

四十万控弦之士的面子,我汉家也给——精锐百万够不够?

只是这战场,再也不可能是汉家的北地郡朝那塞、代北雁门郡武州塞了。

——幕南!

只要匈奴人想打,汉家就有能力将下一场汉匈大战的战场,直接选定为匈奴人的根基:幕南地!

至少,也得是幕南地区的南门户、草原与河套地区的分割线:高阙一线……

“我主单于,是满怀着对和平的期待,才遣外臣前来。”

“皇帝陛下,却似乎并不……”

话说一半,呼延且当便适时止住话头,神情略显阴郁的看向御榻上方。

——这是呼延且当第一次来长安。

也是呼延且当第一次,见到传说中的汉人小皇帝。

呼延且当原以为,既然是‘小皇帝’,那刘荣必定会具备少年不可避免的一些性格缺陷。

比如鲁莽、浅薄,又或是意气用事之类。

但仅仅只是这短短片刻的接触,就已经让呼延且当意识到:这位汉人‘小皇帝’,已经具备了汉家历代皇帝,都一致具备的特性。

——又臭又硬!

而且比起过去的两代汉天子,这位小皇帝更锋芒毕露;

与此同时,又并非单纯的强硬,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时刻散发着合格政治人物所应具备的成熟。

发现这一点之后,呼延且当其实就已经不再对这次出使,抱有任何侥幸心理了。

作为匈奴除挛鞮氏王族之外,地位最显赫、血脉最高贵的四大氏族之一:呼延氏当代‘才俊’,呼延且当自然知道如今的草原,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河套战役,对于现任军臣单于的威望打击极大!

几乎是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便有超过三分之一的部族头人,或明或暗的表示:伟大的撑犁天(天神),应该再派一个新的孤涂(孩子),来引领游牧之民再次强大起来。

说白了,就是有别样的小心思了。

察觉到这一变化之后,如今草原头号不安定分子:右贤王伊稚斜迅速开始行动,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近三成部族私底下的投诚!

要知道这三成,说的可不是伊稚斜掌控下的幕南地区,而是整个大草原!

包括伊稚斜掌控下的幕南,以及幕北、河西,乃至于西方的那些部落全部加在一起,总共有三成!

什么概念?

都不用说旁的!

——想当初,冒顿单于鸣镝弑父,弑杀先单于挛鞮头曼,并彻底掌控整个匈奴部时,匈奴部占据的地盘、掌握的兵力,连大草原上的一成,甚至半成都不到!

经过连续多年的征战、征服,将一众草原部族收入麾下,冒顿单于才终于让曾经不入流的小部族:匈奴,成长为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后,冒顿单于便带着这看似庞大,实则却只占大草原总力量二成的兵力,一头撞向了占据大草原过半力量的霸主:东胡!

占据草原二成力量的新贵匈奴,主动攻打掌握超过五成力量——过半力量的霸主东胡;

同一时间,旁边甚至还有个掌握草原余下三成力量的月氏人虎视眈眈,坐等匈奴人和东胡人打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好坐收渔翁之利。

这,才是冒顿单于之所以会那么‘伟大’,之所以会那么受草原游牧之民崇拜的原因。

就这条件,冒顿单于愣是以不到敌人一半的力量,硬生生啃下了东胡这块硬骨头!

推翻了东胡人的霸权,彻底奠定匈奴帝国的根基,把东胡王的脑袋拧下来当成酒器不说,还在之后不久便再度大败月氏人,近乎彻底统一了草原!

而现在,草原上,再度出现了一个‘明主’。

这个人所掌握的力量,比当年的冒顿单于都还要更大;

而且不同于冒顿单于‘新贵推翻旧霸主’的向死而生,这个新的‘明主’,恰恰是如今的草原霸主:匈奴内部的挛鞮氏王族。

挛鞮伊稚斜!

河套战役结束之后,这个名字,成了草原上最瞩目,同时也是最‘不能提’的字眼。

情况最糟糕的时候,已经有幕南部族开始征集兵马,自发向着伊稚斜所驻扎的南池方向集结,以供伊稚斜差遣了。

只是后来,伟大的右贤王挛鞮伊稚斜,主动找上了自己异父异母的兄长:军臣单于。

根据呼延且当所掌握的消息,伊稚斜和军臣之间,进行了一场极为漫长的讨论。

这场讨论结束之后,右贤王伊稚斜站了出来,主动将河套战役失败的责任,背到了自己头上。

战争失败的黑锅被伊稚斜主动背起,军臣单于也难得没有借题发挥,痛打落水狗;

而是在同一时间站了出来,以‘撑犁天的意志’赦免了伊稚斜。

随后发生的一切,就多少有些狗血了。

——军臣当着草原各部头人、小王的面,向撑犁天神发誓:只要左贤王于单,没能成长为比伊稚斜更勇敢、更睿智的领导者,那大匈奴的下一代单于,就将会是右贤王挛鞮伊稚斜!

军臣说,这是撑犁天神的意志。

伊稚斜说,他也感受到了撑犁天的意图。

紧接着,兄弟二人一同表示:除此之外,撑犁天神还另有旨谕,为大匈奴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而这一‘旨谕’,便是刘荣口中的:战略重心西移,对汉室采取暂时性的安抚、妥协……

很显然,这是军臣和伊稚斜之间的交易。

为了迅速抹除河套战役失败的影响,军臣以单于大位继承权作为代价,换得了单于庭、挛鞮氏内部最大的不安定分子:伊稚斜的支持。

而伊稚斜也凭此——凭借这一手‘大匈奴的利益大于一切’‘为了大匈奴,我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的精神,得到了更多人的尊崇。

毫不夸张的说:按照现在的情况,左贤王于单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成长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了。

因为早在于单还只是骑羊的年纪,连羊肋骨都无法凭牙口啃干净的当下,于单的叔叔伊稚斜,便已经拥有了曾经的左贤王军臣,都不曾拥有过的崇高名望。

下一代匈奴单于,几乎必定,也只能是伊稚斜。

只是状况,却并没有因为伊稚斜这个伟大人物的伟大举动,而改善太多。

——战略重心西移,在单于庭内部确实没有阻力了。

单于庭即没有换一个单于,也没有经历一场血洗、暴力镇压,便轻松抹除了河套战役失败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但要想真的将战略重心,从曾经‘东西并进’的双头鹰政策两条腿走路,改变为着重攻掠西方,尽量稳住东方,那还需要汉人点头。

没错;

曾经,需要祈求匈奴人‘维持和平’的汉人,如今反倒成为了汉匈双方之间,能否维持和平的决定者……

在呼延且当给出不软不硬的‘应答’之后,刘荣便陷入了一阵漫长的沉默。

刘荣很清楚,眼下的状况,究竟对谁更有利。

——经过大半个文景之治,汉家不说是兵强马壮,也至少是府库充盈。

除非刘荣也学历史上的汉武大帝,动不动大兴土木,又或是巡视天下到处撒钱;

否则,父祖留给刘荣的府库,足够支撑汉家再和匈奴人,打至少十场河套战役同等规模的中大型战役。

再加上河套战役的胜利、河套的获取,让汉家无论是朝堂上的君臣,还是军中将帅,乃至于民间百姓,都燃起了空前高涨的军心士气!

如果要打,汉家完全没有顾忌——打就打!

趁热打铁,把河西,乃至幕南也打下来,看你匈奴人还怎么称霸草原!

当然,暂时不打也行。

就维持现状,慢慢把河套消化下去,顺带着继续休养生息、继续积蓄力量;

在农耕文明强大的发展能力面前,游牧文明天然的发展劣势,将使得汉匈双方之间的胜利天平,愈发快速地朝着汉室一方倾斜。

如果未来五十年,汉匈双方之间都不发生任何战争,那休养生息五十年的汉室,将强大到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至少刘荣敢肯定:要真是那样的情况,那下一代汉天子哪怕是条狗,汉家也能在能力不差——至少不蠢的曹太后掌控下,将匈奴人彻底赶出亚洲大陆板块!

所以,眼下的情况对于汉家而言,其实是打不打都行——打有打的好处,不打有不打的好处;

但对匈奴人而言,唯一的选择,是去西方补血、去强大自身,以再度获得碾压汉家——至少是尽可能轻松的拿捏、压制汉家的能力。

这,便是刘荣之所以会有那句‘攻守易型’之感叹的原因所在。

——祈求和平的,不再是汉家!

——需要和平的,不再是汉家!

那么,作为更需要和平的一方,匈奴人要想汉家——要想让‘打不打都行’的汉家,做出明显有利于匈奴人的决策:不打,那自然就要付出代价。

而且这个代价,不能是已经被汉家占据的河南地、看不见摸不着的北海地,又或是一匹汗血宝马、十个浑身散发膻臭的匈奴美女之类。

诚然,河套地区,以及东西伯利亚的‘自古以来’,对刘荣而言是相当有价值的筹码。

但这个筹码的价值,匈奴人不知道啊!

只有刘荣这个穿越者,才会在意所谓的‘自古以来’。

对于如今汉室而言,河套已经是汉家的河套;

北海也永远都不会是汉家的北海——就算有一天真打下来这块地方,汉家也绝不可能去开发、去建设。

换而言之,对于这个时代的土著而言,呼延且当带来的这几项‘诚意’,价值是无线趋近于零的。

就连那匹产自大宛的汗血宝马,也只有刘荣能得出‘有点价值,起码好看’的结论;

对于汉家上下君臣而言,大宛马?

你特么就是会飞的仙马、独角兽,那也是只有一匹啊!

国家和国家之间,以个位数为数量级赠送的礼物,那不都是象征性的礼节吗?

拿这么一匹马,就想换取汉家曾经,需要屈辱和亲,送上万千陪嫁才能换来的和平?

你就拿这个考验干部?

什么样的干部,能经不起这样的考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501s